568 条搜索结果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藏法数》 / 2599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藏法数》 / 14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净居天真言

(归命语上略)摩拏囉摩达摩婆嚩费婆嚩迦他那。。莎訶。第一句摩拏囉摩為意悦之义,受种种乐,故意悦也。第二句达摩婆嚩為法生之义,此為佛所化生,不关於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句,费婆嚩為随有之义,第四句迦他那為说之义,通上句曰随有所说,随彼法而生,以之解...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支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藏法数》 / 89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育王石刻文

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誥文也。阿育王既归佛法,欲普布德教於四方,故於己领土,到处刻教法誥文,法显传及西域记等,处处记石柱之事,谓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后湮没者多,世人遂无知者,至近代欧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发见几多之磨崖等,经普林摄Prinse 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读破...

《佛学大辞典》 / 90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藏法数》 / 724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不善

与[不善根]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藏谓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降龙鉢

降伏龙而入於鉢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兄弟品曰:「如来化迦叶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禪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金刚界大日如来

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我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藏法数》 / 283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教

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藏教,经律论之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諦,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諦,使通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华五重玄义

天台智者大师,凡释诸经,皆立五重玄义。所谓一释名、二辩体、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故此法华一经,亦有五重玄妙之义也。 一、法喻为名,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

藏法数》 / 471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有胜劣之种:一、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之苦者。、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修。又,一、常修,菩萨知法身之体,常住不灭...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百八

首楞严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昧,则于诸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昧。 宝印昧,谓菩萨住是昧,于一切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藏法数》 / 539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不成

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则草木瓦砾之秽土忽变為七宝庄严之净土,此秽心所见為徧界秽土,净心所见為徧界净土也。依如此净心秽心之相违,净秽之二相盈亏时,知土体亦不為一。是一质不...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无间地狱

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於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於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境

空假中諦,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圆融諦,不思议諦。是天台圆教之说。诸法无自性,故為空,因缘所成,故為假,即空即假,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諦之理,鎔融相即,一一,无碍圆融,為绝对不可思议也。法华玄义第一,谓此妙諦為天然之性德。盖此意也。但就千即空假中...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於有所依之义。论之嘉祥依种之所依立种之二諦。一、本於二諦,佛出世先有空有二諦之理,是為佛二諦根本之二諦。故曰本於之二諦。二、教於二諦,依佛之言教,而说二諦。即佛之言教,為二諦之所依,故曰教於之二諦,一代佛教是也。、末於二諦,於佛灭后,迷於教於,执為有,...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白四羯磨

Jña 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羯磨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藏法数》 / 75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藏法数》 / 817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心

又曰圆融观,不可思议观,或不次第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分修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昧。(梵语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昧。 、圣正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

藏法数》 / 152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部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弗于逮,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

藏法数》 / 361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等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苾芻

Bhikṣu,又云煏芻。同於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种涅槃

一有餘涅槃,二无餘涅槃。新译曰有餘依,无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於惑业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餘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餘也。此二种之涅槃,同為一体。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餘涅槃之现,则在於命终之时...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心

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藏法数》 / 983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声闻

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汎解有: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地持论曰:「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地持论所说:我,眾生,人等,唯有名而无实,故目之為声。观此声(即我眾生等)而闻解无我无眾生之义,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无间

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藏法数》 / 198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力

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世业报智力,知一切眾生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知诸禪解脱昧智力,知诸禪定及八解脱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度加行

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為四番,復续之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為十八道,其餘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十位

梵网经上说菩萨之阶乘四十位,分為四位: 第一、十发趣。谓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闻妙理,而发趣於佛地,故名发趣。一捨心、二戒心、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也。此十者,前八心為瓔珞所说十信中之八心,后二心為同经所说十住心之初后二心(...

《佛学大辞典》 / 29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藏法数》 / 113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藏法数》 / 354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大经

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空定

观空相之禪定。通於内外。内道之空定,昧是也。外道之空定,四无色定是也。亦曰四空定。是虽空诸法,而独不能空我,故还轮迴於有。大日经疏七曰:「若深求此中至[泳-永+颐],自然拨除因业,唯我性独存,乃至无一法入心,而证空定,最是世间究竟之理。是故垂尽有,还堕途...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化身

一、大化身千丈,大化身千丈者,谓如来为应十地已前等诸菩萨演说妙法,令其进修,向于佛果,故化现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之人,说...

藏法数》 / 21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悔法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

藏法数》 / 19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藏法数》 / 110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人说经

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 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也。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弟子说。 、仙说,仙即佛会之中诸大仙人也。谓其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

藏法数》 / 28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福田

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 、...

藏法数》 / 16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乘异同

法华玄赞五论同七异,谓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藏

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智

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颠倒

一、心颠倒,心即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谓心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净之心,种种分别,起诸颠倒,是名心颠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见颠倒,谓眼是诸见之本,由不了外尘之境皆悉虚幻,是以妄生执取,起诸颠倒,是名见颠倒...

藏法数》 / 17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料简

言於义理量裁简别也。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於问答:称為料简。大部补註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大传云:简车马也。即量裁选择之义。」安乐集记上曰:「料简之言人师不同,今家标章犹名料简。和尚总以解释皆名料简。天台唯局问答名料简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因佛性

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德妙果也。(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

藏法数》 / 25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实相也。如地之坚相,如水之湿相,谓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实有,其实皆空,以彼此之诸法以空為实,空者,是诸佛之实相也,此实相之如,称為如。故实相即如也。又此如為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為真实之际极,故曰实际。故如...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是為旧称,新称云摩地,译曰定,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昧,无漏定谓之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捨,无漏曰八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 680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无为

无为者,谓真空寂灭之理,本无造作,故名无为。 一、虚空无为,虚空即无碍之义。谓真空之理,不为惑染之所障碍,故名虚空无为。 二、择灭无为,择即拣择,灭即寂灭。谓声闻之人,用智拣择,远离见、思系缚,即证寂灭真空之理,是名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谓声闻之人,证...

藏法数》 / 148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依

一、施设依,施设,犹建立也。谓人依五蕴中,假用言说,施设我及众生各各不同,有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如是饮食,如是苦乐寿夭等,是名施设依。(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摄受依,摄受,含摄容受也。谓人依于父母妻子奴婢僮仆等,以为我所摄...

藏法数》 / 478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难

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畜生;四鬱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瘖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无畏

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眾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若到此六处,则各各离彼之扼缚,而得苏息,故名无畏。凡大日经之说相,地前立阿僧祇劫,於此劫越麤妄执与细妄执及极细妄执之妄执,此上更立十地,為开发金刚宝藏位,...

《佛学大辞典》 / 576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军荼利明王羯磨印

先舒左手五指,以智押慧之甲,方愿力之指如鈷之形。右手同作此印,以右押左而交臂。见图印集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应身

Nirmāṇakāya,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葬法

印度之葬法有种,四种。种者:一火葬,二水葬,野葬也。四种者:一火葬,二水葬,土葬,四林葬也。西域记二曰:「送终殯葬,其仪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沈流漂散。曰野葬,弃林飤兽。」毘奈耶杂事十八曰:「佛言:苾芻身死,应為供养。苾芻不知云何供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禅变化

变即转变,化即幻化。谓此四禅诸天,于五欲胜妙之境,悉能次第种种变化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初禅天二变化,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二、第二禅天变化,第二禅天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

藏法数》 / 26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佛报佛化佛也。即佛菩提等。 又太平之佛鑑禪师慧勤,龙门之佛眼禪师清远,天寧之佛果禪师克勤。此师為杨岐派第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称為杨岐之佛,又名演门之杰。释门正统曰:「杨岐佛最為竞爽。」佛祖通载一曰:「演门二勤一远,声价籍甚,丛林谓之杰。」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仙二天

仙者:一、迦毘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鵂鶹仙,胜论之祖也。、勒沙婆仙,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毘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鵂鶹仙;、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后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

藏法数》 / 18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不净说法

又云邪命说法。或说邪法,或说正法,其心邪,故总名之為不净说法。佛藏经曰:「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者於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為人说法。」此佛藏经所说第五之过失有邪命说法之名以卖法而利...

《佛学大辞典》 / 382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藏法数》 / 82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见所断。於见道而断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见惑是也。二、修所断,於修道而断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法是也。、非所断,一切之无漏法也。见俱舍论二。若就大乘而论,则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是见所断,俱生起之二障是修道所断,非所断与[小乘]同。 又一、自性断,与惑体及...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知净语

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言「收」「取」等,是尽属不净语。净语凡有四种,一汝知是,二汝看是,我须是,四我与是。从此四净语中之第一种曰知净语。又云知净。行事钞中坏生种戒曰:「五分...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言根境识之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触之心所。唯识论曰:「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和,触依彼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隔历,即是次第谛;一无碍,即是圆融谛。(隔历者,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后中,即别教谛也。圆融者,举一即,全是一,即圆教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

藏法数》 / 296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犍度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藏法数》 / 87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藏法数》 / 296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

宝有四种:一、一体宝,又云同体宝,又云同相宝。宝一一之体有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宝也,有轨则之义者法宝也,无违諍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有观智者為佛宝,有轨则者為法宝,和合者為僧宝。二、理体宝,於真如之体上立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法相,无违...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药

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於药,分之為四:一时药,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闍尼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乾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闍尼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式叉迦罗尼

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為式叉迦罗尼。」大部补註二曰:「式叉迦罗尼,此名為学。」四分律四十一见「尸叉罽罗尼」,「突吉罗」梵Śikṣākāraṇ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大乘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智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

藏法数》 / 12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者过最重,故以此结為见惑之总称,断此结為预流果。涅槃经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修净土五念门

一、礼拜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作愿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藏法数》 / 300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天

一、世间天,与上之名天同。二、生天,与上之生天同。、净天,预流果至辟支佛之诸圣者也。四、义天,十住已上之菩萨能悟解大乘深义者。此四种天中,独不摄佛。见涅槃经二十。一、名天,即上之世间天也。二、生天,即上之生天也。、净天,诸圣者,之在人中者。与种天中之净...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无漏根

二十二根中最后之根也。意根,乐根,善根,捨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道而立根。一、未知当知根,此九根之在见道者。在於见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於修道,虽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断所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於四魔之中除死魔其餘之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魔。瓔珞本业经上曰:「超度魔。」见[魔]条。 又止持会集音义释魔曰:「一、烦恼魔。谓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而五蕴魔亦摄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摄也。若人勤...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性相二宗十异

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乘异,法相宗以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藏法数》 / 73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有五种生

一、息苦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饥馑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世,为大医王,救治众生;于刀兵世,为大力主,以善方便诚信之言,等心救济,息于战诤;于系缚鞭打逼迫之处,为息恼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见众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诸恶行之家,亦生彼处...

藏法数》 / 466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又曰佛陀,佛檀。梵音Samyakaṁbuddha之具略耳。译言正徧知。正徧觉。等正觉等。如来十号之一。放光般若经一曰:「咀萨阿竭阿罗訶佛。」支谦译阿弥陀经曰:「南无阿弥陀佛檀。」玄应音义曰:「佛,大品经作菩陀,此云正徧知也。」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分科经

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於诸经曰通序,局於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為本经之所说也。、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分: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是曰不。反之则曰信。净土论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者信心不相续,餘念间故。此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大数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藏法数》 / 54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僧祇劫。无数劫。菩萨修行之年时。 又真言所立妄执之异名。劫有时分与妄执之二义。今取妄执之义。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為重:一、麤妄执,执实我者。二、细妄执,执实法者,、极细妄执,障中道之无明也。见真言广名目六。 又过现未世之劫。过去名庄严劫,现在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不翻

翻即翻译,谓译彼梵音而成此华言也。不翻者,以此五种,不可翻故也。 一、秘密不翻,微妙深隐曰秘,互不相知曰密。谓诸陀罗尼,是佛秘密之语,经中悉存梵语,是为秘密,故不翻也。(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亦云咒也。) 二、多含不翻,谓如梵语薄伽梵,具含自在、炽盛、端严、...

藏法数》 / 319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车家

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乘家与一乘家之异义,如论法相為乘家,其说谓佛之教法,终始不超乘,但法华已前,主说乘,於法华废权之二乘,而归实之一菩萨乘。然则权实双存而有乘,因而谓之為乘家。又如华严天台乘中之菩萨乘与二乘皆為方便假说,至法华更说一佛乘,开会前之...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群比丘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陀,Nanda,二、鄔波难陀,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平等

又名昧。密教谓身口意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法华

諦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昧。此法华昧之名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昧之异名。法华昧者,天台之意,諦圆融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為实,花瓣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於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昧。慈恩云...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大部

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為天台之大部大部补註序曰:「玄、文、止观,共十卷,时人谓之大部。」释门正统曰:「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文句解经,但事消文。至於止观,方谈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行解相济,成我自心。是故部相须缺一不可。」 又...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时教

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时教也。此有年月之时教与义类之时教二者。年月之时教者。一、第一时教,佛成道最初為破外道凡夫实我之执,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之实有而明人我之為空无。四阿含等之小乘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佛復為破小乘眾实法之执,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即诸部之般若经...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种法

一、味,二、四禪定,、四无量心,四、四无色定,五、八背捨,六、八胜处,七、九次第定,八、十一切处,合為五十法。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乘通相五逆

通於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大部

禪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经為四大部经。勅修清规祈祷曰:「或看藏经,或四大部经,或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佛祖统纪四十八曰:「凭楫问道於果佛日,顿悟心旨,南渡之后,所在经藏残闕,楫以奉资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世以华严涅槃宝积珠林為...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归依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归依。(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

藏法数》 / 37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白羯磨

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羯磨梵语,译曰作业,即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羯磨者,读羯磨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谓之羯磨。是為完全受戒...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分别

论云:唯一意识有种分别也。 一、自性分别,谓意识对于现在六尘之境,自性而起分别,故名自性分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随念分别,谓意识昔曾对于六尘之境,追念不忘,而起分别,故名随念分别。 、计度分别,谓意识于不现见事,计较...

藏法数》 / 135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昧。 一、常坐昧,常坐昧者,亦名一行昧。文殊般若经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跏趺正坐,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惟,系...

藏法数》 / 565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不退

一、信不退,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

藏法数》 / 491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神变

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眾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為说法,名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為教诫神变。神通神变,如来為调伏憍慢之眾生,现种种之神通,名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种证相不同

谓修习法华昧,于七日中,一心精进,有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品不同。若于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藏法数》 / 67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