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 条搜索结果

一切如来普贤摩訶菩提萨埵叁昧耶

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叁昧耶也。见略出经註一。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佛宝冠

又名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略称宝冠。冠中有五化佛,表五智圆满之德,故有此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中所谓「顶有五宝天冠,天冠中有五化佛,结跏趺坐」者是也。是盖為大日如来及诸佛顶尊所戴之宝冠,冠中之化佛,即五智五佛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半跏趺坐

两足加於两髀,谓之结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於一髀,谓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跏坐亦有吉祥降魔之二种。以右之单足加於左之髀上,為吉祥之半跏;以左之单足加於右之髀上,為降魔之半跏。全跏坐為如来坐,半跏坐為菩萨坐。禪苑之半跏,降魔之方也。释...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囉尔迦

Rājīkā,一作罗尔迦。译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经息障品曰:「或以罗尔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而以涂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诸毒药,二种相和,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涂之,令彼身如火烧速被中伤。」同义释曰:「囉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阿閦

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於去此东方千佛剎,出现於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於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於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於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天王如来

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為极恶人。佛言彼為权者。往昔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於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為权诫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眾,提...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尘

一尘者,一微尘也。经云: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一微尘既然,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谓佛也),智慧明达,有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即以方便破此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以譬一切众生身中,具有如来无碍智慧,但由众生妄想颠倒而...

《三藏法数》 / 172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鈷金刚杵

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鈷金刚,又云五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普贤叁昧耶印

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印也。瑜祇经曰:「普贤叁昧耶,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鉤,檀慧(左右小指)禪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日觉王

大日如来也,觉王者如来之别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时处仪轨曰:「智拳印者,所谓中小名之叁指握拇指,柱头指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於心,是名智拳印。当诵此密言:勃嚕唵,叁密纔相应,则自身同本尊,能徧入佛智,成佛犹不难。获智寿力年,得一切徧行,现证大菩提,故名觉胜印。」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味

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名為一味。」深密经四曰:「徧一切一味相胜义諦。」叁藏法数四曰:「一味者喻法华一乘叁教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藏九喻

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藏法数》 / 961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如来诸法本性清净莲华叁昧

大日如来所入西方妙观察智大智慧门之莲华叁昧。由此而阿弥陀如来出生。见摄真实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阿兰若

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轮

如来之十力也。地藏十轮经十轮品之说转轮圣王以十种智力劝諭国土人民并惩诫之,使己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得种种之福利,是名十王轮。如来亦成十种智力,知第一分别道理非道理,乃至第十永断惑习之法,於一切眾生中大转梵轮,故名為十种之佛轮。见[十力]条。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解脱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三藏法数》 / 82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吉祥茅

大日经疏十九曰:「西方持诵者,多用吉祥茅為藉也。此有多利益:一者以如来成道时所坐故,一切世间以為吉祥故。持诵者藉之,障不生也。又诸毒虫等,若敷之者,皆不得至其所也。又性甚香洁也云云。」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莲华

天竺有四种之莲华:一优鉢罗华Ut ala,二拘物头华Kumuda,叁波头摩华Padma,四芬陀利华Puṇḍarika。如其次第,青黄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卢鉢罗Nilot ala為五种。总译為莲华。但通常称為莲华者,指芬陀利之白莲华。此华有叁时。未敷之时,名屈摩罗(Mukula);敷而将落之时,名迦...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路

路,犹道也,即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于生死,入大涅槃,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坚固。梵语薄伽梵,佛之总号。其义有六: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

《三藏法数》 / 128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智

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苏达拏

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爱菩萨

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檀拏印

又作但荼印。於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印契谓之印。大日经疏五曰:「琰摩法王,手执檀拏印。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摩但荼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落叉

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叁落叉。落叉原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為一亿,则叁落叉译作叁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為相之义,见之义,叁落叉者见字与印及本尊叁平等实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叁业各见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叁时或寒热雨...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分半座迦叶

佛為示叁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訶迦叶在韦提訶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现,现於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智

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叁、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

《三藏法数》 / 204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光如来

舍利弗未来成佛,云华光如来。法华经譬喻品曰:「舍利弗,汝於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忆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娑罗林

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消灾咒

陀罗尼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唐代失译。二经同本异译。此中说之。经曰:「我今说过去沙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中略)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帝释网

悬於帝释宫之宝网也,略云帝网。华严诸师取以譬诸法重重无尽之缘起。又為天竺幻术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释之网现一切事故也。大日经五曰:「咒术网所惑,同於[帝释网]。」同疏十五曰:「此幻师真言,名帝释网。犹如彼网於一切事显示相,现有种种相,而实无有一一实事,故名帝释网...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日

见[大日如来]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罗睺

Rā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罗睺阿修罗]条。 又佛子罗睺罗,略曰罗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应供养

一、如来所应供养,谓如来出现世间,咸欲利乐一切众生,于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无救护者而救护之,未度脱者而度脱之,以是因缘,一切天人所应供养。 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为世福田,以是因缘...

《三藏法数》 / 186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顶经

真言教叁部经之一。是為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总名,故通於现行流布金刚界之诸经,然特以叁本為主:一為不空所译叁卷之教王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十八会之第一会四品中译其第一品者。二為施护所译叁十卷之教王经,具名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叁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伊迦波提罗那

如来之名。译曰最上天王如来。见陀罗尼杂集九。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白伞盖神咒

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然灯佛

梵名Di aṁ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髮布於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藏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法数》 / 26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為父担棺

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当来之眾生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身,自欲担父王之棺。即时叁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中略)尔时世尊,威光益显,如万日并。如来躬身,手执香炉,在丧前行。」又舁姨母大爱道...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观行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二种十身

一、融叁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叁世间也。言融叁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三藏法数》 / 161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觉

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日经义轨

一、摄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大轨。二、大毘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大轨。叁、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称為玄法...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

《三藏法数》 / 406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佛

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於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观佛叁昧海经本行品曰:「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大日经具缘品曰:「东方号宝幢,南方大勤勇徧觉华开敷,北方不动佛(同疏曰:不动非其本名...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日大圣不动明王

不动明王者五大明王之中尊,為大日如来之化身,故冠以大日之二字。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土有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法数》 / 351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部明妃

佛部之明妃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為多罗菩萨,金刚部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叁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罗种子,為大...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摩怛里

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敬礼遍照尊 我今依契经 略说阿閦佛 修行念诵仪 行者应当礼 五方诸如来 尽想虚空中 遍满如胡麻 即对一一佛 尽心而忏悔 随喜及劝请 我所积集福 回向诸有情 次即对本尊 应当结跏坐 端身应正直 闭目离攀缘 即起悲愍心 观察无边界 初结三昧耶...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455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如来叁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结叁昧耶者,即是必定师子吼,说诸法平等义故,立大誓愿,当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开净知见故,以此警觉眾生及诸佛故,是故此叁昧耶,名為一切如来金刚誓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微瑟纽

Viṣṇu,又作毘瑟纽、毘纽、韦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那罗延天之别名也。又為自在天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毘纽。此是那罗延天也。」同十七曰:「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毘瑟纽。」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毘瑟笯天,旧云毘搜纽,或云毘纽,皆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南无阿弥陀佛

圣财集下谓真言口传六字名字為陀罗尼,五佛种子也,四字,如次第為阿閦,宝生,弥陀,不空成就之四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种法身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叁、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

《三藏法数》 / 195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摩怛里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身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法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

若有欲得见如来者。其持咒人行十善业。起慈悲心发增上意乐。精进坚固自誓要期。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供养三宝。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涂地造坛。随力所办种种资具。灯烛华香而用供养。清净其身着鲜白衣。日别三时洗浴并换衣服。于其坛内或三日或七日断食。结加趺坐作如来印。应诵不空...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533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尊胜法

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建爪

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叁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不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不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佛

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叁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心密不思议品第九

复次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复何名为如来心密心业清净。寂慧。譬如无色界天众生。生已同以一识而为所缘。住八万四千劫。彼识亦非随余识转。尽寿边际于彼灭已。随业成熟随处受生。如来亦复如是。以无住识于昼夜中。菩萨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于昼夜中如来入...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奉诏译 / 933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药王如来

佛告诸比丘:“道法一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当学受持正法花经分别空慧无六度想,不以花香伎乐供养为供养也;当了三脱至三达智无极之慧,乃为供养。所以者何?...

《正法华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4609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五种法师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叁、诵经,背...

《三藏法数》 / 195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帝释宫中善法堂会。而于是时忽有阿素啰王。与诸眷属部领兵众。各各身被甲胄手执器仗。前后围绕来相战斗。讨伐忉利天宫。尔时帝释天主与诸天众。身严宝铠执持器仗与之共战。时阿素啰王兵众得胜。忉利天众退败怖散驰走。 是时帝释天主。隐天主容仪现...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 221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功德聚

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无諍念王

阿弥陀如来因位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嵐,有转轮王名无諍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為无諍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眾叁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转

真言之法阿字转為恶如其次第,即於东南西北四方,显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故谓之四转。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阿字当知菩提心义,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若见暗字当知成叁菩提,若见噁字当知证大涅槃。」又曰:「如阿字单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画即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修行五门

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入我我入

如来叁密入於我,我叁业入於如来,即如来之叁密与眾生之叁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之功德於吾身也。是谓之叁平等。以是称為叁平等观。秘藏记本曰:「真言印契等故,引入诸佛於吾身中,是曰入我。引入吾身於诸佛身中,是曰我入。入我我入故诸佛之无数劫中所修集功德具足我...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胎藏界曼陀罗

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於坛场者,曼陀罗為坛场之义,轮圆之义,坛中安置十叁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陀罗也,此曼陀罗乃显眾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陀罗,理曼陀罗,以东方為发因之位,故亦名东曼陀罗,其理性清净无垢之德,喻之莲华,故亦名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大佛顶

五佛顶与叁佛顶也,胎藏界释迦院释迦之左图五佛顶,以表五智,其右图叁佛顶以表叁部,即八佛顶也。大日经疏五曰:「此八佛顶,皆周身有光,光极广厚以诸瓔珞严身。由如来本誓愿力故,悉能满足一切愿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印

四智印也,於金刚界五智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谓其餘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智,无量寿如来之妙观察智,不空成就如来之成所作智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二地

十地与等觉妙觉也。大日经疏十曰:「亦如菩萨十二地,即十地等妙之觉,犹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杨枝

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地神证明

观佛叁昧经曰:「有王问佛:汝功德谁為证明?佛即垂无畏手指地:一切大地,六种震动,坚牢地神涌出,唱言我是证明。」大日经疏四曰:「如释迦牟尼佛初坐道场时谓魔王言:由汝先世作一无尽施故,今得自在天主,我从无数劫以来如是修大施不可胜数,云何与我较优劣?魔言我所作之福汝...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荷担

在背云荷,置肩云担。金刚经曰:「则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法华经曰:「為如来肩所荷担。」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道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地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

《三藏法数》 / 318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妙心

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四教仪曰:「妙心体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则别教以如来之真心名為妙心。圆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称為妙心。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鉢孕瞿

花名。大日经疏十叁曰:「鉢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间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鉤菩萨

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鉤菩萨。黑色,左為拳,右取叁股之鉤,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鉤召,摄一切眾生之德。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请召金鉤叁摩地智,从金刚像叁摩地智流出金刚鉤光明,徧照十方世界,请召一切如来金刚道场,及拔一切眾生恶趣,安於无住涅槃之城。(...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法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三藏法数》 / 337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准提求愿观想法

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当观十臂,若求如来普徧广地,当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当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叁...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密教阿弥陀

大日如来五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臺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字為种子,其主德叁昧耶形,密号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罗大钞一,叁所记。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密跡

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如来必定印

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印,為授大菩提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无过功德品之四

“大王当知!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四无所畏。” 王言:“大师!何者如来四无所畏?” 答言:“大王!所谓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障道无畏、尽苦道无畏。 “大王当知!一切智无畏者,沙门瞿昙悉以觉知一切诸法。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言:“沙门瞿昙不能觉知一...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593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智慧海

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星祭

宿曜经说人人当年星本命星侵犯则其人有灾。如来说大悲陀罗尼消除之。名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经曰:「我有大吉祥真言,名破宿曜,若能受持至心忆念,其灾自灭,变祸為福。」且大集经二十叁昧神足品曰:「二十八宿日月随行,一切眾生日月年岁皆悉繫属,若...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不为毒所害缘起

尔时世尊游化依止王舍城中,时彼国主阿阇世王,创发净信归依于佛,四事供养曾无所乏,大臣人民四部之众,咸于如来亲近恭敬,以梵音声说微妙法,教诸弟子断十恶业,勿杀生命、窃盗他财、作非梵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是诸众生蒙佛教诲修行十善,于佛法中清净而...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870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如来

尔时严炽王及诸眷属作是言:“萨遮善男子!师今应往诣如来所见佛.世尊,礼拜如来、供养如来。何以故?今佛世尊在我园中,为诸大众说微妙法。” 萨遮尼乾子言:“善哉,大王!欲见如来今正是时,可共国内城邑小王、诸聚落主、大臣王子、长者居士及王夫人、后宫婇女并王大力臣如是...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49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大力大护明妃

又云无堪忍大护明。诵此真言者与如来等,具大力,能护持其身,故云大力大护。又,此真言,威光猛盛,如小儿之眼不堪烈日之光,故云无堪忍。大疏九曰:「尔时世尊。(中略)发普徧一切如来法界哀愍无餘眾生界音声,说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诚实不虚者,其有诵持习令其势力与我无异,故...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合掌

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归命合掌。梵语鉢囉拏摩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鉢囉拏摩合掌。」经云合掌叉手。梵Praṇāma。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十随形好

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力

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偈中说叁力故称為叁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叁、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恩

一、父母恩,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叁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二、众生恩,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

《三藏法数》 / 526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以心灌顶

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叁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顶瑜伽

金刚顶与瑜伽也。金刚顶指教王经等金刚界之经,瑜伽指大日经等胎藏界之经。菩提心论初心钞上曰:「金刚顶金刚顶宗通名,谓教王经等也。此经题金刚顶故,瑜伽大日经宗通名也,谓大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大日经云瑜伽宗故。」 又金刚顶即瑜伽也。金刚顶经中明瑜伽法,故曰金刚顶瑜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界定印

胎藏界大日之入定印,金刚界大日之智拳印,总名為法界定印。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駄缚若

Dhvaja,译曰幢。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駄缚若,此翻為幢。梵云计都Ketu,此翻為旗。」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閼伽

又作阿伽,Arghya之略,译曰水。名义集二曰:「阿伽,此云水。」但内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於水入香花者。大日经疏十一曰:「閼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轮仪轨曰:「由献閼伽香水故,行者叁业清净,洗染烦恼垢。」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法

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藏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眾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 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即佛法也。大宝积经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种身土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既有能依之身,必有所依之土;故名二种身土。 一、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土者,谓自己修因之所感,称性受用种种法乐,自在无碍,故身名自受用身,亦名圆满报身。土名自受用土,亦名实报庄严土。盖诸佛如来,历无数劫修习无量善根所感,周遍法界...

《三藏法数》 / 204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雕像之始

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昇忉利天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鄔陀延王(即优填王)请尊者没特伽罗子(即目连),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行

五行者,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名五行也。 一、布施,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法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二、持戒,持戒者,即防非止恶之义。谓奉持如来戒律,则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叁、忍辱,忍辱者,...

《三藏法数》 / 202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麼罗庾

Malayu,香名。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麼罗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摩罗耶]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小乘叁宝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拳

四种拳之一。大日经疏十叁曰:「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竪之。次以空指在於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空指者,拇指也。演密钞九曰:「金刚拳,以大指入掌中作拳是也。」 又(菩萨)见[金刚拳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曼荼罗

Maṇḍala,又作曼陀囉、满荼逻、漫怛罗、蔓陀罗、曼拏罗。略云曼拏、曼荼。新旧之译有种种,旧译多曰坛,又云道场,新译多曰轮圆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体而言,以坛或道场為正意,就义而言,以轮圆具足或聚集為本义。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罗之本体,而...

《佛学大辞典》 / 929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四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四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降龙钵

降伏龙而入於鉢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叁兄弟品曰:「如来化迦叶叁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禪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众

一、发起众,发起众者,开端发起之众也。谓激扬发动,使如来有所说,使大众有所闻,乃至发起问答等是也。 二、当机众,当机众者,当座之机众也。谓宿植德本,缘合时熟,不起于座,闻即得道也。(植者,种也。德本者,众善之根本也。) 叁、影响众,影响众者,谓古往诸佛、菩萨...

《三藏法数》 / 27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我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三藏法数》 / 283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具智不嫉他善缘起

尔时世尊与诸弟子大比丘众,游化依止王舍大城。是时如来从座而起,步蹑虚空现希有事,足下显出千辐轮相,一一辐间复出八万四千众宝莲华;一一华出八万四千微妙须叶,次第庄严,遍覆十方无量世界。是诸华上各有无量微妙数佛,足下皆现千辐轮文。是时会中净饭父王,见是事已心大欢喜...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202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栖光

如来之涅槃也。栖息光明之义。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如来灭度,常光随息,故曰栖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女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女人,入于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第十九

尔时,佛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诸四天下、一一阎浮提,皆有如来坐菩提树,无不显现。彼诸菩萨承佛神力,说种种法,皆悉自谓在于佛所。 尔时,如来以自在神力,不离菩提树座及须弥顶妙胜殿,上夜摩天宫宝庄严殿,趣兜率天宫一切宝庄严殿。时,彼天王遥见佛来,即于殿上,敷如...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8713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如来眼色如明照叁摩地

佛眼叁摩地也。大日如来住於此叁摩地而说摄一切大阿闍梨位真言。见瑜祇经大闍梨经品。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开敷华王如来

胎藏界八叶中南方之尊,经云华开敷,疏云沙罗树王开敷佛。金色放光明住於离垢叁昧之相也。為平等性智之所成,司五德第二修行之德,长养大悲万行,开敷万德,故名华开敷。其种子為第二点之。其密号曰平等金刚。以是為平等性智之所成故也。於金刚界云宝生如来,其密号同。是四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真如

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分法身

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叁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叁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叁、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繫缚,谓之解脱法身。即...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水

灌顶式时,受者所饮之香水名。又云誓水。大日经疏五曰:「又於别器调和香水,以鬱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顺世諦,犹如盟誓之法。令於一切眾圣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法界自身表

表者,表现之义,於一切法界中表现自身。而使一切眾生知见,谓之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经五曰:「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徧满。」义释十一曰:「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谓能令一切眾生悉知见也。谓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如彼大云,徧於法界。云是徧满义也,言化身之云,徧满於...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商羯罗金刚

金刚力士名。译曰鏁。大日经疏五曰:「金刚商羯罗,译云金刚鏁。」千手经曰:「力士赏迦罗。」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称毘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火天

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眾。大日如来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阎浮檀金

Jambunadasuvarṇ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叁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见

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 一、邪见,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见。(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

《三藏法数》 / 493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分卫缘起

尔时世尊在摩竭国竹林精舍重阁讲堂,与阿难陀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有衰老夫妇二人,两目失明加复贫悴,唯有一子年始七岁,常出乞丐以赡其亲;或得新好果蓏饮食,先奉父母,有得硬涩残触之物,而自食之。是时阿难念此小儿,虽在幼年而行笃孝,勤意朝夕不失所须。佛分卫讫还归精舍,...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77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烧香

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諦所释,则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諦所释,则為使所修之功德,周徧一切处。陔餘丛考叁十叁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於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勅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叁国志孙策...

《佛学大辞典》 / 396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华五重玄义

天台智者大师,凡释诸经,皆立五重玄义。所谓一释名、二辩体、叁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故此法华一经,亦有五重玄妙之义也。 一、法喻为名,法即妙法,喻即莲华。妙法者,妙名不可思议,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妙法则权、实一体,莲华则华、果同时。...

《三藏法数》 / 47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应供

如来十号之一。梵语,阿罗訶Arhat,译曰应供。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者。智度论二十四曰:「应受一切世间供养,故名為应供人。」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外国名為阿罗訶也,此云应供。如来诸过悉已断尽,福田清净,应受物供,故名应供。」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