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 条搜索结果

叁宝

观无量寿经曰:「恭敬叁宝,奉事师长。」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Dharma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Saṁgha也。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宝性论叁举所以名宝者,有六义。「偈言: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法...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临济真人

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禪床把云:道道。其僧拟议。济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归方丈。见临济录,人天眼目上,从容录(叁十八则)。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吒富单

又作迦吒布单Katabhūtana,又Kaṭa ūtana,译曰奇臭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旧言竭吒富呾,此云极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鬼,唐云叫譟作灾怪鬼。」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絺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五种说法

一、言说,言说者,以言音而说法也。谓如来或说过去、未来、现在之法,或说世间、出世间法,悉为化导众生。乃至恒河沙劫,说无穷尽。虽如是说,而不坏法性,亦不着法性也。 二、随宜,随宜者,随顺众生之所宜也。谓如来所说种种诸法,或偏或圆,或顿或渐,皆是随顺众生之机,称...

《三藏法数》 / 368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吠率怒

天神名。见[别他]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流舍

Vairocana,又作卢遮,嚧柘。佛名。或為毘卢舍之略名,或毘卢舍為法身佛之名,卢舍為报身佛之名。见[毘卢舍]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牟尼

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诺迦牟尼,旧言拘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罗逻迦蓝

又作阿罗逻迦罗摩。阿罗荼迦逻摩。阿兰迦兰等。佛本行集经二十一曰:「有一仙人修道之所,名阿罗逻,姓迦蓝氏。」中阿含五十六,罗摩经曰:「盛时年二十九,(中略)便住阿罗逻迦罗摩所。」般若经五百九十九曰:「阿罗荼迦逻摩子。」若依此等说,则阿罗逻迦蓝,為阿逻罗之具名,然...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缘生识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赵州勘婆

「五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臺山路向甚麼处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叁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麼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待我去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其答。州还,谓眾云:臺山婆子,我勘破了。」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叁十一则,从容录十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訶毘卢遮

Mahāvairocana,台家依普贤观经译為徧一切处,密家译為大日,皆為法身如来之极称。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毘卢遮徧一切处。」法华文句九曰:「法身如来名毘卢遮,此云徧一切处。」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朅伽

梵语Khaḍga,又作竭誐。译云刀或剑。求祈愿成就时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所谓:「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盖,真陀摩尼,安,药卢遮等。」是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伽唐云剑。」大日疏十一释朅伽曰:「刀以鑌為骨柄。」 又(动物)翻译名义集曰:「朅伽此云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叁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兹将本经各家之着述列之如下。大毘卢遮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毘卢遮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毘虑遮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受胎

一、相触受胎,谓女人月水生时。喜乐男子。若男子以身触其身份。即生贪着而便怀胎。是名相触受胎。 二、取衣受胎,谓如优陀夷。其妇出家。分别已久。优陀夷往到妇处。两情欲爱不止。各相发问。欲精污衣。后即怀胎。是各取衣受胎。(梵语优陀夷。华言出现。日出时生故。) 叁、下...

《三藏法数》 / 37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佛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空点

依大日经所说,则托於麼,於一切叁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同疏七曰:「今毘卢遮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又吽字义显宗记下曰:「凡空点有七种:仰、让、拏、、麼、佉、也。」餘详[空点]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尸弃佛

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尸弃,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叁作「刺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力达切。」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法句

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安膳

又作安缮,安禪。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於小儿眼...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道

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一、天道,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于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

《三藏法数》 / 410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法五福德

一、长寿,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一一皆善。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故今世得长寿福德。(上中下语,即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 二、多财,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教人布施。若盗窃者,闻法不盗,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财福德。 叁、端正无比,谓前世说法时...

《三藏法数》 / 25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俱含。拘含牟尼之略。乃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富兰迦叶

Pūraṇakāśya 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补刺迦叶,布赖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六师外道之一。富兰,译曰满,是其实名,迦叶波,译曰饮光,是母氏之姓,从母姓而称為迦叶波,因之又云迦叶波子。是空见外道也。註维摩经叁曰:「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度

一、檀,梵语檀,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

《三藏法数》 / 378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乌仗

Udyāna,又曰乌杖,乌萇,鄔荼,乌孙,乌儞也曩等。国名。西域记二曰:「乌仗国,唐言苑,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孙场,或曰乌茶,皆讹。北印度境。」开元录六曰:「乌萇国,正音应云鄔荼。」慈恩传二曰:「乌仗,旧称乌长,讹也。」梵语杂名曰:「乌儞也曩。」在北印度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安缮,安禪。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类也。然慧苑音义下曰:「安缮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此又似為一种之植物矣。要之则其為一种之眼药明甚。现今印度往往有以之涂於小儿眼...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耶

Kā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设利罗,叁弟訶,四应伽,此云积集。」 又Gaya,译曰象。本行集经十二曰:「伽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义集二曰:「伽耶,或伽(Nāga),或先,此云象。」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折石

又云破石,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归传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过。」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明行足

佛十号之一。梵名婢侈遮罗叁般Vidyā-caraṇa-saṁ anna。依涅槃经之说,明者,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也,行足者,脚足之义,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论之说,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叁明也,行者身口意之叁业也,足者满足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定

身变龙而定止於深渊曰伽定。為保长寿,逢弥勒出世,以愿力而入於伽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Manasvati,又曰摩苏婆帝。龙王名。译言大身,慈心,高意等。法华光宅疏一曰:「摩斯,译云大身,则绕须弥七匝也。」法华文句二曰:「摩斯,此云大身,或大意大力等。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縈身以遏海水。」同玄赞二曰:「摩斯,此云慈心。」探玄记二曰:「摩苏婆帝...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禪宗

以禪為示,故名。禪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异生

凡夫之异名,凡夫轮迴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於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唯识述记二本曰:「异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十叁过

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回光返照

禪录之语。顾自己之本分也。又通用於净土门还相迴向之义。传灯录叁十,石头草庵歌曰:「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临济录曰:「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宗镜录二十叁曰:「若捨己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如,境...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身华梵

(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訶劫宾

又作摩訶劫譬Mahāka hina,见[劫宾]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卫世师

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尊胜佛顶

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Nā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為摩訶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应音义叁曰:「伽,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叁曰:「伽有叁义:一云龙,二云象,叁云不来。孔雀经名佛為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叁曰:「摩訶伽,名阿罗汉。摩訶...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眾溺水

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叁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於叁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徧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奢搦迦

旧云商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和修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和修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释迦叁僧祇修行

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叁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於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尸弃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

《佛学大辞典》 / 423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南无

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謨,纳慕,娜母,南忙,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Ānā āna,旧称安般,安,阿。新称阿,阿阿波。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观,自气息繫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者,阿名出息,般名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欲

一、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色欲。 二、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形貌欲。 叁、威仪姿态欲,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三藏法数》 / 227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师子吼喻十一事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圆生树

树名。在忉利天善见城之东北。俱舍论十一曰:「东北圆生树。」同颂疏曰:「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是叁十叁天受欲乐所也。其圆生树盘根,深广五十踰缮,耸乾上昇,枝叶傍布,高广量,等百由缮,挺叶开花,妙香芬馥,顺风熏满百由缮,逆风时犹徧五十。」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数目。梵语由他。译曰姟。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姟。(中略)由他,姟也。」梵Nayuta,一為十兆,又為百万即兆(名义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译為垓。与百京相当。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拂子

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树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毘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獼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芻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乃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卢遮

见[流舍]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拘夷

又作俱夷竭,拘尸。世尊入灭之国名。在中印度之东北方。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旧经中或作拘夷竭,又作究施城。者,以梵语迦罗,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為拘尸城Kuśinagara之转讹。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有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三藏法数》 / 8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Kṣ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剎,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剎者,此云念顷,於弹指顷有六十剎。」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剎,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剎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剎,一剎中有九百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毒

毒者毒害也。谓贪嗔痴皆能破坏出世善心,故名毒也。 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名贪毒。 二、嗔毒,忿怒之心,名之为嗔。若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嗔毒。 叁、痴毒,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

《三藏法数》 / 132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天子

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眾,五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叁、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於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陀

见[末达]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定名

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无色定等也。出世间禅者,即八背舍、八胜处等也。) 一、叁摩呬多,梵语叁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

《三藏法数》 / 378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神药树

有神药树,名摩陀祇主厌。有大神蛇,身长百二十丈。蛇行索食。有黑头虫,身长五丈,行道中与蛇相逢。蛇适举头,欲断前之大虫。闻药香,屈头欲走。蛇身罗於药树,身即中断為两段。头半生得走,尾便臭烂。诸毒闻此蛇臭,诸恶毒皆消灭。见善信经下,经律异相叁。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苏末

Sumana,又作苏摩,苏蔓,须摩。人名。译曰善意。见本行集经四十叁。 又花名。苏摩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苏末,旧云苏磨,花色黄白,亦甚香,不作大树,纔高叁四尺,四垂似盖。」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苏蔓花末,利末相似,广州有。」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提佛陀

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 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卢遮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 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為跋折囉陀...

《佛学大辞典》 / 54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数目。梵语由他。译曰姟。玄赞八曰:「风俗通:十千曰万,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姟。(中略)由他,姟也。」梵Nayuta,一為十兆,又為百万即兆(名义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译為垓。与百京相当。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梦

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黑;又復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毘婆沙论叁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怛

城名。慧苑音义下曰:「婆怛,具云难陀婆怛(Nandavardhana),言难陀者,此云嘉也。婆怛者,增益也。其城在摩竭国内。」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散花天女

维摩经会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坠。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檀槃

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檀疑檀槃之误),应云檀,译曰施林。」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摩钵底

Samā atti,禪定之一种。又曰叁摩钵提,叁摩拔提,叁摩跋提。见[叁摩半]条。又希麟续音义曰:「叁摩钵底,梵语也,此云等至,琳菀两法师云谓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引磬

用於佛事之乐器。鸣之引大眾之注意者,故名。碗状之小鐘,於隆起之顶点贯纽,附之以木柄,便於携取者,故亦名手磬。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恶生王生入地狱

毘奈耶杂事九曰:「佛记恶生王於七日后為猛火焚烧,堕在无间大地狱中。恶生闻之,大惧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罗门,入舍乞求,不得物时,欲使其家生种种不吉祥事。何况沙门乔答摩所有亲族,被王诛尽,寧无深重怨恨之言耶。随其恶心為咒诅耳。王若惧,则於后园中池水内造一柱楼,王应...

《佛学大辞典》 / 45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禪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禪定而生,其禪定有叁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於无為也)。二、叁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為之幻行也)。叁、禪,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於此叁行,单修一行者有叁人;叁行互...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圆教

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叁教,第叁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Nada,又与Nadi地,提同。译言江,海。见[提]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四伽陀,五优陀,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寒林

西国谓墓所為尸陀。译為寒林。使人怖而寒之义也。见[尸多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絺

译曰功德衣。见[迦絺]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药童子

耆域Jīva以药草作童子之形以医诸病云。大宝积经八曰:「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殊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諦,所有究竟殊异无比。往来周旋,住立安坐,卧寐经行,无所缺漏所显变业。或有大豪国王太子大臣百官贵姓长者,来至耆域医王所,视药童子。与共歌戏,相其...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讫栗枳王十梦

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官

生老病死之四者,与现在之王官。灌顶经一曰:「破是归戒名為再犯,若叁犯者為五官所得便。」玄应音义四曰:「五官,谓生老病死及现在县官,亦名五天使者。」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僧之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域龙

又曰大域龙。论师名。梵名陈Dinnāga,新因明学之鼻祖。瑞源记一曰:「后记云:域龙者,梵语此云陈是也。秋条记云:具存梵音。应言摩訶Mahā,陈伽,此云大域龙。谓由菩萨德雄辩捷,而立破自在,其犹龙故。五印度域,莫敢抗者,故称曰大域龙。」案西域记十曰:「陈,唐言童...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邓伽咒

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叁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竪牛屎四角头,竪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髏,种种香涂其上...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烦恼

谓贪嗔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 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嗔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嗔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嗔烦恼。...

《三藏法数》 / 28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干闍

梵名Kāñcana,又作建折。作於闍罗,闍罗,或千闍者,非也。木名。叶形如蝶羽,花有红白二种,皆五瓣而有皂,但无香。实如荚豆,种子扁平而小。其树或為矮小之灌木,或為二叁丈之乔木,然花叶等总同。產於印度。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赵州救火

「赵州到黄檗,檗见来,便闭却入门。州於法堂内把火云:救火救火。檗便出擒住云:道道。州云:贼过后张弓。」见会元赵州章,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诺迦牟尼

佛名。见伽伽牟尼条。(CBETA註:疑為见[迦伽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方便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叁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

《三藏法数》 / 51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叁般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龟藏六

佛在世时,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想念不除,六根贪染,曾无宁息,不能入道。佛知其可度,化作沙门,至彼寄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便欲啖龟。龟乃缩其头尾,及与四足,藏于甲中,遂不能啖。于是道人问沙门曰:此龟有护命之铠,...

《三藏法数》 / 473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千化

谓卢舍佛所坐之千叶莲花臺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方坐莲华臺,周匝千华上復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本身。」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彦琮

北齐赵郡柏人(直隶唐山县治)人。姓李氏。十岁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岁,游鄴都,参讲席。十四岁,入晋阳,齐后召赴宣德殿,讲仁王经。齐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观学士,侍讲大易老庄之书。师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兴。便為朝士讲般若经。年...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饿鬼叁障

一、外障,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鬼,咽或如针,口或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

《三藏法数》 / 18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提

见[迦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礼佛

谓天竺勒叁藏,睹此方俗,不习礼佛之仪,遂传此七种之法。虽通云礼佛,而有是非浅深不同,盖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种之非,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从浅至深,修行获益,故有七种礼佛之名也。(勒,梵语具云勒摩提,华言宝意,中印度人也。) 一、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

《三藏法数》 / 62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吒布怛

又作朅吒富呾。译曰奇臭鬼。见[迦吒富单]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奢,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印师二教

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叁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会异归同者,会叁教之异,归圆教...

《三藏法数》 / 19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劫比拏

又作劫庀,劫譬Ka hiṇa,译曰房宿。见[劫宾]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提迦叶,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捺地,言提讹。」 又(人名)Nadii fuṇyo āya,比丘名。续高僧传五曰:「提叁藏,此云福生具依,梵...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Dāna,又作檀,陀。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十二曰:「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慧琳音义十二曰:「陀,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檀,一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叵囉虞麼洗

Phalgunamāsa,又曰颇攞遇抳,叵勒拏,颇勒窶拏。十二月也。叵罗虞為星宿名,麼洗译月。西域记二曰:「颇勒窶拏月,十二月也。」梵语杂名曰:「十二月,颇攞遇抳。」饰宗记六末曰:「叵勒月,十二月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缘起十义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憍陈

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ññ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於成...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潭纸灯

五灯会元曰:「宣览禪师传龙潭栖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灯度与师。师拟接。潭便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比丘名。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於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先。生於佛灭后,应宿愿而出家,得阿罗汉果。先前世有故旧,是亦应宿愿而為边小之国王,名弥兰陀。国王善问难,先一一解答之。先比丘经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义四曰:「半娜娑果,此国并无。」(Jack-fruit)。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事胜

一、根胜,谓菩萨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胜。(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道胜,为菩萨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胜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胜。(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来比丘

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為沙门,剃髮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经七日。」...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布施

梵语曰檀Dāna,译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晋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於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觉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华严谓若约於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二宫

此又為用於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与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曼荼罗之名与宿曜经之名大同小异。十二宫,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阳分之六宫,如其次第,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马厩,户钥,狱讼...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心真见道

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為无见道,於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為解脱道,此二道称為真见道。次生后得智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道。此有叁心相见道,十六相见道之二。而真见道有无间解脱之二道,虽涉於多...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劫宾比丘

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於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达

见[末达]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鲁达罗

Rudra,又作涝达罗,嚕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或时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天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即一名也。」大日经疏二曰:「黑天梵音嚕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同...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泥缚些

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āsana,译曰裙。西域记二曰:「泥缚些,唐曰裙。曰涅槃僧,讹。」百一羯磨十曰:「泥伐散娜,裙也。」寄归传二曰:「泥婆娑。」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僧膳

僧之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訶耶提婆

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叁藏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眾号摩訶耶提婆(唐言大乘天)。」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提波延

又作提波耶,仙人名。辅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婆延仙人所听法,舍脂(帝释夫人)念帝释捨我欲诣餘女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乃见之言:仙人不欲见女,汝当还去。不肯去。帝释以莲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软语谢。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经...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堂安文殊像

印度之法,食堂安频头卢尊者像為上座,於此供。不空叁藏奏请於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萨為上座。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赡部光像

以赡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给孤独长者作之。安置於大眾之上首。有部尼陀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者,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寄归传四曰:「言赡部光像...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曹洞宗

禪宗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说:一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后者颠倒行次,為语便也。祖庭事苑七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犹慧远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远而不言远持,盖由语便而无他。丛林或指曹為曹溪,盖不知世裔...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磨陀

Karmadāna,旧称维。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為羯磨陀,译為授事,言维者略也。」见[维]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贫女施叠衣生天

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陀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白二羯磨

眾僧法叁种之一。僧中辨事為一表白与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曰白二。」参照[白二羯磨]项。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跋闍子比丘十事非法

毘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鱉谋猴肝

有鱉与林间一獼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獼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獼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獼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鱉曰:吾当负卿。獼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獼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兴化打中

僧问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师云:打中间底。僧便礼拜师云:山僧昨日赴个村斋,途中遇一阵狂风暴雨,向古庙裡避得过。见五灯会元十一兴化章。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诸恶莫作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於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叁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叁十...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罗波遮

见[阿罗婆遮]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他力

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佛之本愿力加被力為他力,此中一切诸佛為眾生虽有他力。而特以他力之一法,使眾生成佛道者。為弥陀如来一佛。以是為彼佛之本愿故也,弥陀之本愿曰唯愿信我者往生我土,使成佛道,故捨自力而信弥陀者。与此本愿相应,自成往生成佛之愿果也。而此...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修罗说五念处叁十八品

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於地,又嫉佛之说法,佛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叁十七品,则说叁十八品,常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药

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於药,分之為四:一时药,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闍尼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乾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闍尼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牟尼

佛名。见[拘含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梅呾利耶

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囉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叁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铸像之始

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散陀

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花,亦云线陀,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陀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谓此药树能令所伤骨肉等皆得復续故。」梵Sandānik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便

梵语傴和U 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囉怛娜

Ratna,又云罗怛,罗怛曩,曷剌怛,剌。译曰宝。仁王良賁疏下叁曰:「囉怛娜,此云宝。」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事

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註「什曰:佛事谓化眾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為,无非佛事。」同註「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须曼

又作须曼。花名。见[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檀

檀者梵语檀Dāna之略,译曰布施。叁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叁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叁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叁者无畏施。」以此叁檀摄六度。金刚般若论上曰:「檀有叁种:一、资生施者,谓檀波罗蜜。二、无畏施者,谓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叁、法施者谓毘梨耶波罗...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懺悔

止观七曰:「懺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懺為梵语懺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叁曰:「懺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懺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懺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矣Deśayati或Deśan...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数珠颗数

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献身

献身於佛也。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毘卢遮叁摩地法说行者以身献阿閦等之四佛曰:「為欲承事诸如来,捨身奉献阿閦佛。全身委地以心礼,金刚合掌舒顶上。(中略)由此献身方便故,便能示现种种身。」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獼猴婬鱉

摩訶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鱉,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而眠。时香山中有诸獼猴,入池饮水已。上岸,见此鱉张口而眠,时彼獼猴更欲作婬法,即以身生内鱉口中。鱉觉合口,藏六甲里时鱉急捉獼猴,却行欲入水。獼猴急怖,便作是念...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周罗髮

一作周罗,首罗,译言小髻,小髻云周罗髮。沙弥得道时,顶留五叁小髻,至和尚前,互跪,和尚乃剃除此小髻也。行事钞下四曰:「与剃髮时,当顶留五叁周罗髮,来至和尚前互跪。和尚问云:今為汝去顶髮可?答言尔便為除之。」同资持记曰:「周罗,经音义云:此翻為小,梵僧云小髻也。...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哺剌拏

又作补剌拏Pūrṇa,阿罗汉名。见[富楼]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万字

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译為字者,是与恶剎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頞顺

见[阿顺]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邪正二戒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鸡中来,便即独立,行于苦行,或计因从狗中来,便即啖食粪秽,行于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三藏法数》 / 13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月婆首

比丘名。续高僧传一曰:「中天竺优禪尼国王子,月婆首,陈云高空。」译僧伽吒经等。梵U aśūna。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闍於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叁藏内外经书。欲解佛法,故作发智经八犍度。」是即发智论也。光记一曰:「至叁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发智论,二万五千颂。」婆藪槃豆传曰...

《佛学大辞典》 / 478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楞伽经义疏

四卷。明释智旭撰述。其后序曰:「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於禪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着述颇多。独此楞伽,拟於阅藏毕后方註。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叁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於长水南郊之冷香堂,谨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叁易地而稿始脱。」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称意华

翻译名义集曰:「须曼或云须末,又云苏摩,此云菩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叁四尺,下垂如盖,须曼女生於须曼华中。」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六罗汉

以宾头卢尊者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勅,永住此世,济度眾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於法住记。此法住记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諦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為汝麤更宣说。」则原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

《佛学大辞典》 / 53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正像末

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叁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叁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证果者,是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閼刺树

Nāgarjuua,菩萨名。龙树。新曰龙猛。西域记八曰:「南印度伽閼刺树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见[龙树]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衣珠

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繫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於他国。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Na,又作娜,拏,曩。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叁十五字之一,属喉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曩字门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此由Nāman(名)释之。涅槃经曰:「者,叁宝安住无有倾动,喻如门閫,是故名。」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秦言不。」...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念诵忌十五地

念诵即想念持诵神咒也忌者犹不宜也经云如来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若诸有情为欲调他怨恶之心回伏者欲消除一切灾障者或求满足如意者当择空寂幽闲胜处结界建坛净身语意供养圣像诵持佛顶轮王咒加持作法若得成就则所愿满足不可于神龙所护及药义罗刹等地结界作法若在此等不善之处则鬼神得便...

《三藏法数》 / 87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盐牟

Yamunā,又作蓝牟尼,摇尤。恒河之支流,至鉢逻耶伽Allahabad而合於本流。翻梵语九曰:「蓝牟尼,应云盐牟,亦云摇尤,译曰缚也。」大智度论第二十八卷曰:「河名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解深密经

五卷,唐玄奘译。此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又一卷,名相续解脱如来所随顺处了义经。二者对於唐译為地波罗蜜品第七与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译,五卷,名深密解脱经。与唐译对分胜义諦相品...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钵囊

又云鉢袋。盛铁鉢之囊也。四分律五十二曰:「手捉鉢难护持,佛言:听作鉢囊盛。不繫囊口,鉢出。佛言:应繫。手捉鉢囊护持,佛言:应作带络肩。」毘奈耶杂事四曰:「时有苾芻手擎鉢去,在路脚跌,鉢堕遂破。因斯闕事,以缘白佛。佛言:苾芻不应手擎其鉢。便以衣角裹鉢而去,废闕同...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引饭大师

喻禪家引饭之槌也。清异录上曰:「禪家未粥饭,先鸣槌,维掌之。丛林目净槌為引饭大师,维為欒槌都督。」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戒作法

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叁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舍佛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舍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餘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於律藏品(梵网经)。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离欲

离贪欲,婬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為胜。」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瑟

印象名。译曰着鹿皮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寒林

林葬之处,定一林為墓所,运死尸而弃於此,饲诸禽兽也。梵语尸陀,尸陀Ś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横死尸所,入之者畏而毛戴寒栗。故名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言尸多婆,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為尸陀林者,...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须扇多佛

Suśānta,译曰甚净。玄应音义叁曰:「须扇头佛,又云须扇多佛。晋言甚净。」智度论七曰:「如须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舍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眾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鱉不慎口

鱉遇枯旱,湖泽乾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於其边,鱉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鱉问此為何等?如此不止。鹤便应之,口开鱉坠,人得而食之。见旧杂譬喻经下,法苑珠林四十六。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甲冑严印明

略出经一曰:「若欲便转即作甲冑契庄严己身,即诵此密语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语拥护己身。其契法,以止观二羽各结金刚拳,申进力度(左中头指);於力度(右头指)头想砧字於其心上结;以进力度叁相遶之,如繫甲状,又移置背,復至脐腰处绕膝,咽喉顦额,颈前顶后,皆叁绕...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絺

又作迦提月,迦栗底迦月,羯栗底迦月,迦利邸迦月,迦剌底迦月,迦哩底迦麼洗Kārttika等。安居竟之明日,叁十日间,為比丘受迦絺衣之时,故以之名月。但配月有新旧之别,南山旧译家,以四月十六日(阴历)為前安居之入日,故七月十五日為安居竟日,自其翌日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枳怛

海岛名。译曰踊出。探玄记十五曰:「枳怛者,具云眤枳多,此云踊出。即海岛山之名。」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枳怛。」慧琳音义六十曰:「枳吒。」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禪定

禪為梵语禪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為梵语叁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静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禪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禪之思惟审虑,自有定...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外道四论

一、常论,谓外道计我及世间之法,皆是常住;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断绝故,发起常见,是名常论。 二、边无边论,谓外道若忆念坏劫,坏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成劫,成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无边想,是名边无边论。(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322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象

Nāga,梵语,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云巖扫地

从容录二十一则曰:「云巖扫地次,道吾云:太区区生。巖云:须知有不区区者。吾云:恁麼则有第二月也?巖提起扫帚云:这个是几月?吾便休去。」是示忙中有闲,不更涉第二头,扫地之时為扫帚一本之王叁昧,即森罗万象悉為一本之扫地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当分

台家所立,有当分跨节之目,当分者谓於藏通别圆之四教各有其当分之教行理,跨节者,谓於前叁教上直超说圆意。盖当分之义门,在一代经之当位,跨节之义门,在法华经而见一代经也。千差无量之法门,由施权之方便言之,则尽係当分,自开会之佛意言之,则皆係跨节,以当分而成相待妙,...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瞿卢折娜

药名。见[瞿萨旦]项。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心轮

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有九种之别也。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叁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也。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

《佛学大辞典》 / 47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Cunda,纯陀之异名。大部补注叁曰:「周恐是纯陀,梵音不同。」玄义私记七曰:「周者,经云王子周,双卷泥洹名华氏子淳陀,大经云工巧之子纯陀,六卷泥洹经云长者淳陀。」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案达罗

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陈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羯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又有八种之别:一苾芻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二苾芻尼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发者。叁正学律仪无表色,依式叉摩受六法而发者(式叉摩,译曰正学女),四勤策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受十戒而发者(沙弥,译...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缘生句

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也。二、阳炎,热空尘等因缘和合,於旷野之中现水相者也。叁、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之影像也。五、乾达婆城,蜃气映日光於大海上现宫殿之相者也。六、响,深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憍配八鸟

憍,即矜也。谓人矜夸自己,有胜于他。如鸟有凌高下视之过。故文句引文殊问经,八憍配八种鸟也。 一、盛壮憍如鸱,谓人恃己强盛壮大,凌他劣弱,如鸱鹞之鸟,恃强凌弱,故名盛壮憍如鸱。 二、姓憍如枭,谓人恃己种姓强大,凌慢于他,如枭,不孝之种,而食其母,故名姓憍如枭。...

《三藏法数》 / 364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修跋拏婆颇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王经。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明帝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叶莲华观

於吾人之肉团心(心臟)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於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莲华叁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宗

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為便於解释计,先述净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浅者。说诸法各有体性者。但其说皆由因缘而生,与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发智,六足,俱舍等诸论所说,萨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说诸法...

《佛学大辞典》 / 471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棒喝

禪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於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叁问,叁度被打。后参大愚,得悟黄檗宗旨。却回黄檗,机锋敏捷。檗便打,师便喝。以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祇哆槃

Jetavana,旧称祇哆槃。新称逝多饭,誓多饭。译作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见[祇树]条。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胜,槃者林。华严经叁十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受随

比丘初受戒体,而具於吾身,谓之受。后随其戒体如法修戒行,谓之随。行事钞中一之叁曰:「受是要期思愿,随受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於一生,谓受后随行。」又曰:「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和南

Vandana,又云婆南。新称伴谈,伴题,烦淡,槃淡,盘荼味,槃寐,畔睇,畔弹南等。译曰稽首及敬礼,度我。义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中略)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云和南。」寄归传叁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弹南,译為敬礼...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树

菩萨名。旧称,伽曷树伽阿周陀Nāgārjuna,生於阿周陀下,故名阿周陀。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伽閼剌树。译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毘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齎华严经,开铁塔传密藏,...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Vinata,比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腊缚

(杂语)Lava,时刻名。俱舍论十二曰:「剎百二十為一怛剎,六十怛剎為一腊缚,叁十腊缚為一牟呼粟多,叁十牟呼粟多為一昼夜。」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十无碍

谓卢舍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尼多

Gaṇanaganit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百叁蔓多罗婆,名伽伽尼多,隋数十柿。」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影像

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眾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於心上现种种之相,名為影像。是犹如镜面水上之影像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藿香

香木名。法华经谓之多摩罗跋香,楞严经谓之兜娄婆香。金光明经谓之鉢怛罗香,涅槃经谓之迦算香。南州异物志曰:「藿香出海辽国,形如都梁,可着衣服中。」南方草木状曰:「藿香出交阯九真武平兴古诸国,民自种之,榛生,五六月採,日晒乾,乃芬香。」吴时外国传曰:「都毘在扶南南...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苏曼

花名。见[苏末]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眾圣点记

持善见律毘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眾圣点记。出叁藏记十一善见律毘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於眾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歷代叁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

《佛学大辞典》 / 515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贫女施[(畾/(冗-几+互))*毛]衣生天

杂宝藏经四曰:「须达长者,欲供养叁宝劝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时有一贫女,辛苦求价唯得一[(畾/(冗-几+互))毛],以覆身体。见须达乞,即施与,须达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钱财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给。贫女寿尽命终,生於天上。后来至佛边,佛為说法得须陀洹果。」贤愚经五贫人夫妇[(...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颯陀婆罗度叁人

毘耶离国有婬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有婬女,名须曼。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盘。有叁人各各闻人讚叁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心着不捨。便於梦中梦与从事。觉竟心念彼女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於是诣颰陀婆罗菩萨所问是事。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比丘入众五法

(旧名入众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愍物,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愍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愍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大众中,常用谦和,永绝憍慢,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是为谦下自卑。 叁、善知坐处,谓比丘入...

《三藏法数》 / 24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华叁会

弥勒下生经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花林园中,叁会说法。故云龙华叁会。(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

《三藏法数》 / 46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商诺迦缚娑

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和修、舍和修、舍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穷子

法华经七喻之一。叁界生死之眾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 法华经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復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

《佛学大辞典》 / 97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罗什别室

出叁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礪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华,但...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法报应叁身

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仰山指雪

公案。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麼?眾无对。见宗门统耍绩集八、[仰山]条。其条下录诸师之评语,云门偃云:当时好便与推倒。雪竇显云:云门只解推倒,不解扶起。瑯琊觉云:即今问汝诸人,推倒扶起,相去多少?拄杖拶过眉毛鼻孔,呵呵大笑,掷下拄杖。净慧昌云:推倒也...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伽必利綺

见[伽伽卑丽叉尼]项。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由多

数名。详见[由他]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言舍磨奢。封葬之所云塚,其高者云坟。又以土高筑為物事之标者亦曰塚,后转為墓之汎称。翻译名义集曰:「舍磨奢(Śmaśāna)此云塚。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累砖石,似率堵婆,但形卑小。」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提婆

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眼,故云迦提婆。付法藏传六曰:「其初託生南天竺土婆罗门种,尊贵豪胜,由毁神眼,遂无一目,因即号曰迦提婆。」提婆菩萨传曰:「初出眼与神,故遂无一眼,时人号曰迦提婆也。」见[提婆]条。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智慧

梵语若Jñāna,译曰智。般若Prajñā,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通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本门十妙

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种法界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密庵

五灯会元曰:「明州天童密庵禪师,名咸杰,应庵曇华禪师法嗣,幼颖悟,出家徧参知识,后謁应庵於衢洲之明果,应庵孤硬难入,屡遭呵叱。一日应庵问如何是正法眼?师遽答曰:破沙盆,应庵頷之。未几辞去省亲,庵送以偈曰: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相从今四载,徵詰洞无痕,虽未付鉢...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宝所

珍宝之所也。法华经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经曰:「欲过此道至珍宝所,(中略)前至宝所。」又曰:「宝所在近,此城非实。」止观一曰:「如是道品,直通宝所。」戒本一上曰:「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正食

见[半者蒲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摩訶槃

Mahāvana,林名。译曰大林。翻梵语九曰:「摩訶槃,应云摩訶槃,亦云摩訶婆。译曰:摩訶者大,槃者林。」西域记叁曰:「摩訶伐,唐言大林。」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国清百录

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禪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一代行业,最利便之书也。原有广略二本,广本早已散佚不传,今传者,其略本也。卷首有灌顶并有严序。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圆觉

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眾生欲汎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