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道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由先数息而修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
《三藏法数》 / 435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名叁轮清净偈。叁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於此叁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自初祖达磨倡禪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於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秀入洛阳而其道盛,故云北宗。此中至后世极隆盛者,南宗也。五家七宗之分派悉属於此下,因此后世以南為禪之正宗,以慧能称六代之祖。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法数》 / 267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见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
《三藏法数》 / 329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当谛听。我有六字大明王陀罗尼。乃是过去无量诸佛。为诸大士之所宣说。阿难。我今复为汝等及末世有情。宣说是陀罗尼。当使有情。于未来世。得此陀罗尼者。而得大利。 尔时阿难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709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為十如,盖一界為十如则十界為百如,百界為千如也,乘之以叁世间,则為叁千,台家所谓叁千之诸法是也。观此叁千之法為一念具足,即一念叁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叁千之性...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部之明妃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為多罗菩萨,金刚部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叁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经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坏,即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罗种子,為大...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姓傅,名翕,字玄风。南齐建武四年生,陈宣帝大建元年卒。為有髮之道士。取於姓曰傅大士,又取於地曰东阳大士,自称為善慧大士。大士乃菩萨之翻名,此大士创始轮藏,因之今安於藏内。有傅大士传,附龙华懺法之后,又有傅大士录四卷,现行於世。见[善慧]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法数》 / 351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闍,宾度罗跋罗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能自开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自既觉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藏法数》 / 88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叁、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
《三藏法数》 / 195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叁千诸法也。一心叁观,北齐慧文禪师於中论发之。一念叁千,天台大师於法华经发之。叁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他宗云讲堂,禪家云法堂。演说大法之堂也。华严经五曰:「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财童子将升法堂。」同七十六曰:「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剎鬼王,名曰善眼。」大方等日藏经一曰:「於当来世,是中皆应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经法形像。」毘奈耶杂...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纳宝篋印陀罗尼之塔也。经中说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宝所成之塔,即是奉藏叁世如来全身舍利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吴越王钱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篋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讫功。」见[塔]条。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印度之风,与敌战而破之,则立胜幡。故道场降魔亦立胜幡,表其胜利。维摩经佛道品曰:「胜幡建道场。」注曰:「外国破敌则竪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常立胜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叁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叁世间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国土身,六道眾生之依处也。叁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叁身属於染分)。四声闻身,观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观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金刚界五部,胎藏界叁部,各立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国母。部母一曰母主。对於部主為能生之母也。秘藏记末曰:「五部定母主如何?毘卢遮那佛部主源,故无母。阿閦金刚部主,金刚波罗蜜為母也。宝生宝部主,宝波罗蜜為母也。无量寿莲华部主,法波罗蜜為母也。不空成就羯磨...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大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即法华之妙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叁,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叁七九,故名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詔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纪年為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 又福建泉州温陵开元寺。唐中宗嗣圣叁年,郡儒黄守恭所创基。以匡护為第一世。九年号兴教寺,神龙元年,改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玄宗勅各州郡置开元寺,復更称為开元寺。至宋代支...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詮之义理也。叁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叁者行法,四者果法。」 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捨菩提心,二...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梁京师建初寺僧祐,律学之名匠也。出出叁藏记,释迦谱,释迦方誌,弘明集等行於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僧传十一。唐南山律师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僧传道宣传。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為之万德故曰界。又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於生死界,则谓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Gavāṁ ati,又作憍梵鉢提,迦梵波提,笈房鉢底。比丘名。译曰牛呞,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餘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為牛呞。」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鉢底,此云...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叁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为世,界谓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颠倒者,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
《三藏法数》 / 123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横与竪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竪,不次第曰横,又亘於时间曰竪,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叁如来是横,修德叁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叁如来。」又选择决疑钞叁曰:「若横若竪,具足叁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文殊之德号。译佛為觉,故觉母即佛母也。文殊於理智二门中司智门之义,因称為佛母。以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观经叁曰:「文殊师利大圣尊,叁世诸佛以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叁世觉母妙吉祥。」(梵文殊师利译妙吉祥)。华严经略策曰:「问文殊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父母恩,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叁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二、众生恩,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
《三藏法数》 / 526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降伏龙而入於鉢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叁兄弟品曰:「如来化迦叶叁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禪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者菩萨为大国王,名曰普明,慈惠光被,十方歌懿,民赖其休,犹慈子之宁亲也。邻国有王,治法以正,力如师子,走攫飞鸟。宰人亡肉,晨奔市索,路睹新尸,取之为肴,味兼畜肉。后日为馔,甘不如焉。王责太官,宰人归诚叩头...
《六度集经》 / 2198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赤色之净衣也。於蜜教修法随本尊而异其色。五大明王中,军陀利明王為南方,故真言师之净衣為赤色。 又赤色之袈裟也。见[赤袈裟]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经云:有一孤母而丧其子,忧恼失意,来白于佛。佛即以此四事告之。 一、常必无常,世间之相,一一无常,假令万劫之久,铁石之坚,须弥之高,大海之广,终为无常之所坏灭。是故常不可久保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富贵必贫贱,世间之事,盛必有衰,盈必有亏,此理之必...
《三藏法数》 / 296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越叁昧耶罪。违越叁世诸佛秘密之法之罪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此大乘密教当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专擅自恣而越法则,故云住不放逸也。」演密钞十曰:「若传受失宜,专擅自恣,即是放逸,违越叁世诸佛秘密法则。得越法罪,越法罪者,此中所谓犯叁昧耶四波罗夷中第叁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Shamār,喇嘛旧教之僧,用红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脉相承,行於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红教,西歷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玛繖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尔之境,為印度之有名学者。於是巴师以其卓越天稟之能力,热心布教,亲自周行全国。其奇蹟甚多。...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临济栽松次,黄檗问深山里栽许可作什麼?师云:一与山门作境致,一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钁头打地叁下。黄檗云:虽然如是,已吃吾叁十棒了也。师又以钁头打地叁下,作嘘嘘声。黄檗云:吾宗到汝,大兴於世。见临济录,会元十一。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别号也。此尊有六头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独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无量寿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萨之所现也。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菩萨。」秘藏记钞十曰:「文殊菩萨者,西方四菩萨中第二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
《三藏法数》 / 565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叁世诸佛之法,过中一髮,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头四臂,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為字。叁昧耶形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於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於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繒轻衣,头冠瓔珞,耳璫臂釧,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谓之观世音救生经,又云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谓之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谓之救苦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曰:「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為劫贼所引,禁...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着弊衣,自拔髮。五热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法,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法数》 / 47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世有叁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為世之福田者。叁、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降伏魔缘,退治曜宿障碍,求国家安寧,五穀成熟,供养天地八方守护神五十天之作法也。五十天者,十二天二十八宿九曜及四臂不动尊也。一说谓是称五大尊十二天二十八宿七曜之五十二天。或谓有五大尊十二天北斗七星十二宫神五星二十八宿之六十九天。或谓有四臂不动四大明王十二天太...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财、法不能惠施曰悭。此专言悭吝于法,而不施与人者,得七种报。 一、生盲报,谓从母胎出,便不能见日月光明,名为生盲。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二、愚痴报,谓于诸法中迷惑不了,名为愚痴。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叁、生恶家报,谓不...
《三藏法数》 / 338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法会之声明也。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师。音韵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讽咏之声,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又曰唄匿。单云唄。翻作止断止息或讚嘆,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颂多讚佛德,故云讚嘆。行事钞上四曰:「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六字供,六字护摩。有二种:一為观音之六字法,依请观音经所说,以六观音或六观音所变之六字明王為本尊而诵念六字章句陀罗尼之修法也。百二十尊法菩萨部载其仪轨。二為文殊之六字法,诵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真言而祈念文殊菩萨也。百十尊法菩萨部载其方规。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
《三藏法数》 / 29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世间者,即叁藏教四加行中,最后世第一位也。以其是有漏法,故名世间;于中最胜,故名第一,有四义焉。(四加行者,谓一暖、二顶、叁忍、四世第一也。以其加功进行故也。) 一、可破坏,谓世间有漏烦恼等法,体本虚妄,自性不实,皆是无常,故名可破坏也。 二、有生灭,谓世间...
《三藏法数》 / 20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不动真言也。大日经疏四曰:「用成办诸事真言,加持五宝五穀五药安置其中。」 又以降叁世真言為成办诸事真言。大日经疏五曰:「於下方西北隅际作降叁世忿怒持明王尊。(中略)此亦是成办诸事真言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五种供养及六种供养之一。世諦所释,则為拂邪气,请神灵。第一义諦所释,则為使所修之功德,周徧一切处。陔餘丛考叁十叁曰:「李相之贤已集,因谓烧香始於佛图澄。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勅龙取水。乃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云。然烧香实不自此始。叁国志孙策...
《佛学大辞典》 / 39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諦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諦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徧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叁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是乃叁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而有八种法味。故泥洹经立此八味之名也。(法味者,谓诸法中之义味也。) 一、常住,谓此涅槃之理,彻叁际以常存,亘十方而常在。故曰常住。(...
《三藏法数》 / 321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降伏龙而入於鉢中也。佛本行集经迦叶叁兄弟品曰:「如来化迦叶叁兄弟,至优娄频螺聚落,求一止宿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故以恨摈出之。死為毒龙,住此草堂害人畜。迦叶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来住堂内,寂然入禪定。尔时,毒龙吐火焰逼如来,如...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或不动(中),军荼梨(东),金刚药叉(北),降叁世(军荼梨之东),大威德(金刚药叉之西),或不动(中),降叁世(东),军荼梨(西),金刚药叉(降叁世之东),大威德(军荼梨之西)立状不同。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叁、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
《三藏法数》 / 237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新受近圆。学毗奈耶教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 尔时具寿阿难陀见彼苾刍。为毒所中极受苦痛。疾往佛所礼双足已。而白佛言世...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9254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四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总称阿罗汉,亦称佛。以是為证真理之人故也。无量寿经下曰:「杀真人斗乱眾僧。」法华文句一曰:「瑞应云真人。」同疏记曰:「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玄应音义九曰:「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经中或言应真,或言应仪,亦言无着果,皆是一也。」中本起经上曰:「方...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以甘露军荼利明王為本尊,為息灾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军荼利明王法,略曰军荼利法。出於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等。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叁世之叁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為首,毘舍浮佛為末。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见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即叁世转生之意。传灯录曰:「有一省郎,梦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檀越已叁生矣。」白居易诗:「世说叁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案此叁生指转生而言。其外又有诸宗所立叁生成佛之义者有数家,今列之如图。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尔时世尊。在净光天清净大楼阁之中。于彼楼阁以金刚柱及最上珍宝种种装严。如是严饰供养悉是如来神通变化。尔时会中有如是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如来。 尔时大毗卢遮那如来胎藏于四面门。出生诸大菩萨众及诸大明者无数贤圣。复有忿怒明王。与其眷属唧吒唧致。讷多讷帝。紧羯...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817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谓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腹,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与世无异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 二、夜摩天勾抱成淫,梵语夜摩,华言善...
《三藏法数》 / 22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叁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眾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业海,一切眾生欲乐诸根海,一切叁世诸佛海。」是也。据华严经探玄记第叁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叁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依大孔雀明王经等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秘法也。又略曰孔雀经法。密教四大法之一。设大坛,护摩坛,十二天坛,圣天坛,為息灾而修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叁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叁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
《三藏法数》 / 323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叁世论之,成六十见。此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则总成六十二见也。(四种见者,谓于五阴中,如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为一见。我即神我,谓识神也。又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为二见...
《三藏法数》 / 14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為良药,持於正法謫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见[七羯磨]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Nanda,比丘名。译曰善欢喜。亦名牧牛。对於孙陀罗难陀而谓為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根本律云:「难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说法教诫时,五百苾芻尼闻法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於世,為眾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祇经爱染王品曰:「叁世叁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过去之住劫,名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讚之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叁曰:「阿难!何故名為贤劫?阿难!此叁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九会曼陀罗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於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叁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叁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曰镇宅法,安镇国家法。造新宅时,祈其家宅安稳,或為镇护国家而修之秘法也。劝请四臂之不动明王,十二天诸眷属,道场观观种子吽字,叁昧耶形镇轮(叁股轮),诵镇宅咒等,当日再画十二天曼荼罗(中央四臂不动),悬之坛场,结愿后,卷其画像,封之竹筒中,鐫寝殿中心樑之横侧,...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有七种之语:一、因语,於现在之因中说未来之果也,如说此人乐杀為地狱之人是也。二、果语,於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也。如见贫穷之眾生,顏貌丑陋,说此人定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叁、因果语,於一事说因说果也。如说现在之六人,為过去之果,又為未来之因是也。四、喻语,如...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外道十六宗之一。谓过去及未来為实有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有宗,谓胜论外道及时计外道等,亦作此计。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虽通小乘,今取外道。」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或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為主,故云佛母,乘金色孔雀,故云大金曜孔雀明王。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依唯识论有二种:一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实义,则為无常者。一為学习声论即毘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寻伺等缘為名句文而显於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常,声...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世间者,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诸法间隔不同也。 一、天配正觉世间,正觉即佛也。谓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余。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世间也。 二、地配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谓地有含藏之能,亦有负载之义,而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无边刹土,亦为一切有...
《三藏法数》 / 210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凡禪家讽唱之末,必有十方叁世等语,此名略叁宝。谓十方叁世一切佛者,佛宝也,诸尊菩萨摩訶萨者,僧宝也,摩訶般若波罗蜜者,法宝也。其鸣磬之法,十方一下,诸尊一下,摩訶般若一下,以分叁宝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
《三藏法数》 / 456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从湘法师入唐游往处处,华严唯识,最其所达。后还,化振海东。所着起信论疏,弥陀经疏等盛行於世。世称其人為海东师,疏曰海东疏。见宋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尊形為忿怒形,由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剑,下手把羂索,左手持棒,次手把叁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见乌枢瑟摩明王经上,图像钞八。若据陀罗尼集经九,则「面貌端正。极令殊好。」非忿怒之形,且四臂之器杖有差违,更有异形。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是俱舍论之本颂也。有六百颂。世亲最初造此颂文。宣布之於世,以文义幽深,浅智之人不可解,后作论文解之。即俱舍论也。论中本入本颂。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亦名叁际,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世即迁流之义,亦隔别之义也。 一、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过去世。 二、未来世,谓善恶诸行,未起、未生、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所摄,是名未来世。 叁、现在世,谓善恶诸行,现...
《三藏法数》 / 133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 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為辟支佛之观门。说眾生涉叁世而轮迴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叁、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
《佛学大辞典》 / 804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叁世相续,无间断也。(叁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叁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
《三藏法数》 / 65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复次。秘密主。今说秘密持真言法。 一一诸真言 作心意念诵 出入息为二 常第一相应 异此而受持 真言阙支分 内与外相应 我说有四种 彼世间念诵 有所缘相续 住种子字句 或心随本尊 故说有攀缘 出入息为上 当知出世心 远离于诸字 自尊为一相 无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12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外道十六宗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有宗者,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是也。為胜论及时计外道之所计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宗亦為此说。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复有智慧广大功德。庄严威仪具足诸尊。菩萨摩诃萨等。为闻法故皆悉来集。于众会中有大慧妙吉祥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释迦牟尼佛。愍念未来世...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 2547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复次秘密主往昔一时我为菩萨行菩萨行住于梵世时有梵天来问我言大梵我等欲知火有几种时我如是答言。 所谓大梵天 名我慢自然 次大梵天子 彼名簸嚩句 世间之火初 其子名梵饭 子名毕怛啰 吠湿婆捺罗 复生诃嚩奴 合毗嚩诃那 簸说三鼻睹 及阿闼末拏 彼子钵体...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1489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於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為理密,以真言部诸经為事理俱密。苏悉地经疏中曰:「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為理密;若叁世如来身语意密,是為事密。问:华严维摩般若法华等诸大乘教於此显密何等摄耶?答:如华...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四加行位之第四。是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叁曰:「此有漏故名為世间,此最胜故名為第一。此有徧法世间中胜,是故名為世第一法。」大乘义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显胜之目,於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以右手把一旋盖,左手把金刚杵,徧身作虚空色,放火焰。」有步掷金刚修行仪轨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巖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恆拾眾僧残食菜滓,断巨竹為筒,投藏於内,若寒山子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极深密门曰:「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摩醯首罗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乌摩妃,是表贪也。又此尊蹈於降叁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罗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显其微力。曼陀罗大钞七谓乌摩妃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叁戟...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齐萧子良撰。谓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如是修习成佛无差,则能绍续叁世佛种。是佛之子,故曰净住子。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谓如来心体本空,应用无染,离凡夫、二乘、菩萨偏邪之颠倒,故称为德。(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德,常者不迁不变之谓也。性体虚融,湛然常住,历叁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故名常德。(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二、乐...
《三藏法数》 / 33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叁宝中之法宝也,又叁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復次叁法印名為宝印叁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云叁际。过去现在未来也。世者迁流之义。有為之事物,一剎那之间,亦不止,生了直灭。因之谓来生為未来世,生了為现在世,灭了為过去世。此於事物迁流上,假立叁种之世。离事物别无世之实体也。又叁世有就时就法二种,若為时之经过之叁世,则过去為前,未来為后,其次第為过现未...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修六度各有满时。尸毘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捨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讚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闍梨鹊巢顶上者,禪定之满也。劬嬪大臣分地息諍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叁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即[浮屠]也。汉书霍去病传曰:「收休屠祭天金人。顏註,金佛像是也。」汉武故事曰:「毘邪王杀休屠王,以其眾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金人皆长丈餘,其祭不用牛羊,惟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祀之。」鱼豢魏略西夷传曰:「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此曼荼罗以明王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女,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以斯四苦,佛兴于世,令诸众生,咸得脱离。(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常少不可得,谓年幼之时,发黑齿白,形貌光泽,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老耄,头白齿落,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
《三藏法数》 / 25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略名有部。梵名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āḥ,别名说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立有為无為一切诸法之实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為宗,故称说一切有部。又曰说因部。发智六足等诸论,皆属此宗。小乘部中最极旺盛。宗轮论述记:「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称教令轮身。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於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真偽杂记十叁曰:「明者光明义,即象...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出於大威怒乌芻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叁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百变法经一卷,陀罗集经九,金刚乌枢瑟摩法印咒品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过去世庄严劫之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叁千佛也。此中贤劫即现在劫之千佛出世时代,经论之所论,出没隐显不一定。佛祖统记叁十记诸经论之勘考。药王经於叁劫千佛各举首尾之佛名。叁千佛名经具列其名。贤愚经出贤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经,与药王...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叁轮故云叁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照[叁轮相]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宋秀州长水子璿,字仲微,号长水。以华严為宗。初依本州洪敏法师,学楞严经。后参瑯琊山慧觉禪师,豁然大悟,欲嗣其法,瑯琊谓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励志扶持,以报佛之恩德,勿以殊宗為介。乃再拜奉教。后住长水。以贤首之宗製楞严经等疏,总行於世。见五灯会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一、迦罗时,梵语迦罗,华言实时。谓佛于律中诫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实有其时,故名实时。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是也。(梵语毗尼,华言善治。) 二、叁摩耶时,梵语叁摩耶,华言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中广约叁世无相时法无实,故名假时,亦名短时长...
《三藏法数》 / 16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樵,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為说大孔雀明王神咒救之。前后有数译,世间流通此本。见[孔雀]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叁宝者,佛、法、僧也,乃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为世所贵,故名为宝。(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六趣者,天趣、人趣、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希有义,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叁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三藏法数》 / 362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