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有大功德犹修无倦,况无福者而当懈慢?
我昔曾闻,尊者摩诃迦叶,入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使修福众生下善种子获福无量,于其晨朝着佛所与僧伽梨衣,而往乞食。时有睹者,即说偈言:
赞叹彼胜者,著于如来衣,
人天八部前,佛分座令坐。
时佛亦复赞叹迦叶,即说偈言:
汝今修行善,如月渐增长,
如空中动手,无有障碍者,
身如清净水,无有诸尘翳,
佛常于众前,赞叹其功德。
乃至未来世,弥勒成佛时,
亦复赞叹彼,而告大众言:
此是牟尼尊,苦行之弟子,
具十二头陀,少欲知足中,
最名为第一,此名为迦叶。
人天八部前,赞叹其功德。
尔时帝释见彼迦叶行步容裕,遥于宫殿合掌恭敬,其妇舍之,而问之言:“汝今见谁恭敬如是?”尔时帝释即说偈答:
处于欲火中,系念常在前,
虽与金色妇,同室无著心。
身依于禅定,心意亦快乐,
入城聚落中,而欲行乞食。
以智慧耕地,坏破过恶草,
是名善福田,所种果不虚。
尔时舍之以敬重心仰视帝释,而白之言:“汝最尊贵居放逸处,犹有善心修于福德。”帝释以偈答言:
以施因缘故,我最得自在,
天人阿修罗,爱重尊敬我,
昼夜忆念施,故我得如是,
如得多伏藏,众宝盈满出。
尊者迦叶到贫里巷乐受贫施。尔时帝释化作织师贫穷老人,舍之亦化为老母着弊坏衣,夫妇相随坐息道边。尔时尊者见彼夫妇弊衣下贱,即作是念:“世之穷下不过是等。”即至其所欲往安慰。织师疾起取尊者钵,以天须陀食满钵奉之。尔时尊者得是食已,内心生疑,即说偈言:
彼人极贫贱,饮食乃殊妙,
此事可惊疑,极是颠倒相。
说是偈已,而作是念:“今当问谁?须自观察。”即说偈言:
我是善种子,断除他人惑,
天人有所为,犹当为解释,
况我今有疑?云何当问他?
说是偈已,即以慧眼见是帝释,而作是言:“呜呼乐修福者,方便求尊胜。”即说偈言:
能舍尊胜相,现形贫贱人,
羸悴极老劣,衣此弊坏衣,
舍毗阇延堂,化住息道边。
说此偈已,尊者微笑,复说偈言:
我欲使无福,得成胜福业,
汝福已成就,何故作触娆?
以食施于我,具胜五妙欲,
世尊久为汝,断除三恶道,
汝不知止足,方复求福业。
尔时帝释还复释身,在众人前礼尊者足,而作是言:“尊者迦叶为何所作?”即说偈言:
我见施获报,获得诸胜利,
资业已广大,倍生于信心。
大德为何故,而乃遮止我?
尔时帝释,重说偈言:
人闻说施者,犹尚能布施,
况我见施报,明了自证知?
父母及亲友,拔济欲利益,
无能及布施,离于生死苦。
施报如形影,处处与安乐,
生死险难中,唯施相随逐。
于雨风寒雪,唯施能安乐,
如行险恶路,资严悉具足。
施能为疲乏,安隐之善乘,
险恶贼难处,施即是善伴。
施除诸畏恐,众救中最厚,
处于怨贼中,施即是利剑。
施为最妙药,能除于重病,
行于不平处,用施以为杖。
尔时帝释说是偈已,供养尊者还升天宫。
以何因缘而说是事?智慧之人明顺施福,欲使人勤修福业,帝释胜人犹尚修福,何况世人而不修施?声闻之人帝释供养,况复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