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条搜索结果

五蕴论

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為九十四,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雪山大士

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部护摩

护摩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数》 / 201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数》 / 545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部都会

与[叁部都]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谓禅之人,由先数息而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

《三藏数》 / 43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华严家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而立四界,天台家為差别尘沙之事相而立十界,对配之,即横竪之二门也(四横十竪)。十界者:一、佛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二、菩萨界,為无上菩提六度万行之境界也。叁、缘觉界,為入涅槃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四、声闻界,為...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退菩提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大慈之心,谓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

《三藏数》 / 337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数》 / 859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数》 / 81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黄衣

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一转而為褐色,是如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依灌顶道场经。说陀罗尼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念诵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道场安置本尊。真言者面向东方。应以瞿摩夷涂拭其地。以白檀香磨为香泥。以用涂坛。或方或圆随意大小。而于坛上散诸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937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七十五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十一,心一,心所有四十六,心不相应行十四,无為叁也。 第一色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数》 / 24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贤

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四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即通叁贤与四善根(后之四)而為七贤。见玄义四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行五门

一、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施也,是名行...

《三藏数》 / 354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无碍智

义无碍智。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义名下所以。称之为义。自义之名。称之为。辞说之言。名之为辞。乐说随欲善授。名为乐说。善通无滞。故言无碍智。

门名义集》 / 6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种意生身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四、第五地菩萨叁昧...

《三藏数》 / 28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因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 又凡有為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為生,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 84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阿僧祇劫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叁僧祇,且约释迦如来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叁?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

《三藏数》 / 36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舍利

Śāri,鸟名。 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见[舍利弗]条。 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所成者。元鎦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叁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行

(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数》 / 216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檀特

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為往昔须大拏太於菩萨行之处。西域记二曰:「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山,讹也。(中略)跋虏城东北二十餘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数》 / 113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六妙门

一数息门,善调身息,数息自一至十,以摄乱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為妙门。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為随息。若强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数息而随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诸禪自发,以随為妙门也。叁止门,息心静虑名之為止,行者虽依随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如来唄

如来妙色身等二偈八句,讽梵唄之调子,故云如来唄。简称之曰梵唄。胜鬘经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復然。一切常住,是故我归依。」第一偈,嘆佛之应身,次二句,嘆佛之报身,一切常住一句,嘆佛之身。会之常式,多唱此文...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净口业真言

即「唎。摩訶唎。唎。萨婆訶。」十四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诵此真言者,一切口业悉皆清净。不诵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净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叁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

《三藏数》 / 45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行

五行者,于六度中合定、慧二度,为止观一门,故名五行也。 一、布施,布施者,谓内外资财,以清净心悉能施之,而无吝惜也。(内资财,即身命也。外资财,即世间财物也。) 二、持戒,持戒者,即防非止恶之义。谓奉持如来戒律,则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叁、忍辱,忍辱者,...

《三藏数》 / 20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数》 / 317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胜义,胜义即涅槃也。谓涅槃之,其义最胜,故名胜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即四谛也。谓四谛之,各有相状,是名。(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藏数》 / 8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使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嗔使。 叁、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

《三藏数》 / 55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仪轨

习成就毗卢遮那佛。先应于闲净处以瞿摩夷涂地。香水散洒烧种种名香。散种种时花。当于寂静办喧闹。清净澡浴着新净衣结跏趺坐。或依类而坐。息灾吉祥坐面向北。增益莲花坐面向东。敬爱金刚坐面向西。降伏蹲踞坐以脚押脚面向南。随所爱乐依方而坐。即以香泥涂手。于顶上合掌礼...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仪轨》 / 136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六观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习假观...

《三藏数》 / 48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弥陀供

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也。多為追荐迴向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部都

都集胎藏界佛莲金叁部诸尊之坛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最初之,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阿弥陀佛,為鱼济度人。见[阿弥陀]条。又,释迦如来菩萨行时,尝往海中见海中鱼,巨细相吞,自没足於海,大鱼得饱,小鱼得活。此菩萨魂神化為鲸鱼之王,身长数里,时海边饥饉,人民相食,鲸鱼乃寄身海边使肉食取之,以救饥饉之民。见度无极集一,经律异相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七财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叁、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

《三藏数》 / 325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八不共

不共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数》 / 820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真如

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虚空

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徧,相者随於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為虚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為一无為,数於叁无為之一而摄於处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见之色而摄於...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数》 / 109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四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军阵。四...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多罗,梵语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也,常也。十界同遵曰,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多罗即是长行直说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数》 / 892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土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数》 / 501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阿赖耶二义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谓第八识能含藏诸种故。 一、能摄一切,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二、能生一切,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三藏数》 / 11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梵名达磨駄都Dharmadhātu,此云界。又曰性,亦曰实相。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者诸也,界者分界也。诸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界。然则界者,之一,一名為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界。是為严家所判四种界中之事界,台家约...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

尔时世尊。在净光天清净大楼阁之中。于彼楼阁以金刚柱及最上珍宝种种装严。如是严饰供养悉是如来神通变化。尔时会中有如是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如来。 尔时大毗卢遮那如来胎藏于四面门。出生诸大菩萨众及诸大明者无数贤圣。复有忿怒明王。与其眷属唧吒唧致。讷多讷帝。紧羯...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817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不受一切

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也。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故,而於诸漏心得解脱。」嘉祥华义疏曰:「心无爱着,故名不受。」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种对治

(亦名四道,出阿毗达磨俱舍论) 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厌恶,起大加行,于圣道,对治苦、集,故名厌患对治。 二、断对治,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无间道...

《三藏数》 / 24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事行

一、身常恭谨,谓菩萨行者,当谨守身业,毋令放逸,所谓杀盗淫等一切恶,断而不行;及诸不善律仪,亦皆无犯,是为身常恭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言常至诚,谓菩萨行者,欲无上正真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悉...

《三藏数》 / 254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种因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及不系缚之,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者,即出世之道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数》 / 524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数》 / 77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百丈清规

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数》 / 72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数》 / 86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世第一

四加行位之第四。是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俱舍论二十叁曰:「此有漏故名為世间,此最胜故名為第一。此有徧世间中胜,是故名為世第一。」大乘义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显胜之目,於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本际

谓穷极之始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谓色声等之有為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為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為积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观五上曰:「阴者阴盖善,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净影取积聚之一义。大乘义章八本曰:「积聚名...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叁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叁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

《三藏数》 / 25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种不思议

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数》 / 77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小乘七十五

小乘七十五,摄为五类。谓色十有一,心一,心所有四十有六,不相应行十有四,无为叁也。 色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

《三藏数》 / 147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八字文殊

诵八字真言之文殊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六时懺

昼夜六时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有胜劣之叁种:一、无常,声闻之人,不知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為之无常者。二、非乐,声闻之人不知诸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之苦者。叁、无我,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叁。又,一、常,菩萨知身之体,常住不灭...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黑白石

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地天供

地天之供养也。於堂房舍等之新造开地,见密门杂抄。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停心观

小乘叁贤之第一,五种之观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贪着心多之人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瞋恚多之人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布施十种利益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谓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谓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叁、同其资产,谓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

《三藏数》 / 43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数》 / 66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十种,观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神分

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种观

叁种观者,谓行用观之也。前托事、附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华经时,为座下听众,有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表对,令其习,名托事观;或遇一切相处,亦附彼相立其观,令其习,名附观。后之一种,专约行门。复说摩诃止观,兼明诸经所有行,名约行...

《三藏数》 / 310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十行,神通满...

《三藏数》 / 896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遍依圆叁性

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亦如此。有為之万,為因缘假和合之,无一实我,无一实,...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叁昧

一、分叁昧,谓定、慧二分,随一分也。或定不慧,或慧不定,是名分叁昧。(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叁昧,谓定亦兼慧,慧亦兼定,是名共叁昧。 叁、圣正叁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名为圣正。谓以定心,因慧能破...

《三藏数》 / 15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身有总相身与别相身二种,总相身者,兼理智二,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大辞典》 / 99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泥塔

以泥土作小塔,中纳经文而供养之。西域记九曰:「印度之,香末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舍利也。数盈积建大率堵波,总聚於内常供养。」密教有其供养,谓之泥塔供。為延命灭罪而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菩萨四

一、善事业,谓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习,是为善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方便善巧,谓菩萨...

《三藏数》 / 296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生公四轮

生公者,即罗什师之弟子也。立此四轮者,轮有摧灭之义,能摧灭众生惑业,而超出叁界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善净轮,谓五戒十善之,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

《三藏数》 / 364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业处

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数》 / 70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

别名摩醯首罗顶生天女。一卷,摩醯首罗天顶上生一伎艺天女,天女说陀罗尼,满一切之祈愿。并说念诵之仪轨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无常讲

以无常(即人死)為缘而之佛事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六

华严以十数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臺八叶院最少之极,為十六指,其十六者眾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眾生本心,妙芬陀...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种藏

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皆取此性為境故。叁、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数》 / 2599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而遍满十方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数》 / 1138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佛所说之,八万四千之藏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摄八万四千门。」华经序品曰:「照明佛,开悟眾生。」无量寿经上曰:「光融佛,宣流正化。」 又佛所得之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是佛真。」 又佛所知之名佛,一切诸即佛也。大宝积经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在理教

异教名。白莲教之支流,起於清初。其祖曰杨莱如,山东即墨县人,明万歷进士。明亡后,从劳山程杨旺学道,后传道於燕齐间,遂立在理教。在理者,言在儒释道叁教之理中,奉佛教之道教之行,习儒教之礼也。不设像,不焚香,戒烟酒,不禁茹荤。多用咒歌偈语,北人颇信奉之。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数》 / 539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依

四依者,谓依凭正,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不依人,依者,谓依实相等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相...

《三藏数》 / 40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行四依

谓出家之人,依此四,则能成就圣道也。 一、着粪扫衣,着粪扫衣者,谓视同粪土,扫除不用,即世人所弃弊垢之衣也。道之人当收拾净洗,补凑穿着,如此则心无所恋,能成道业矣。 二、常行乞食,乞食者,谓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活其命也。 叁、树下坐,树下坐者,谓出家...

《三藏数》 / 19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凡明门约於增数,以欲徧摄之也。一一数中虽至无量而誥摄行要无过於二,即如行人。若能总识十重之二,始终无闕,则方可论道。以所谓十重之二,摄尽一切诸也。一真,二教行,叁信,四乘戒,五福慧,六权实,七智断,八定慧,九悲智,十正助。此十双闕一,则一切诸增数...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六度满相

六度各有满时。尸毘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捨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讚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闍梨鹊巢顶上者,禪定之满也。劬嬪大臣分地息諍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叁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四衍众

(衍者乘也,出翻译名义) 一、声闻,谓闻佛声教,依四谛道证真,是名声闻。(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缘觉,谓禀佛教,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是名缘觉。(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

《三藏数》 / 23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訶利帝母

密教以訶利帝母為本尊,欲祈出產而之秘,与鬼子母神之同。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一卷。訶利帝母真言经,一卷。冰揭罗天童子经,一卷。共详说其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忏悔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来,悔名改往。谓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叁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

《三藏数》 / 15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数》 / 1534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智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内名者,谓理内所诠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外名者,即理外所诠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

《三藏数》 / 20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悔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来,悔名改往。谓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

《三藏数》 / 19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非色非心

分别一切之有為為叁聚:一色,二心,叁非色非心。如俱舍七十五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是非四大所成,故為非色,是非与心相应之,故為非心,因而名為非色非心。又如成实论,以无作色(俱舍曰无表色)為非色非心。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华以前...

《三藏数》 / 1984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尔时世尊为末世一切众生故。现五种光明。从顶上放火光。照三界所有恶魔鬼神等不信佛教者。同时悉焚烧。金刚手菩萨见是相已。白世尊言。如来智火被烧所有天魔鬼神于众生生害者。悉恐怖不得安乐。欲说何。唯愿如来演说。尔时大毗卢遮那佛告金刚手菩萨言。有明王名大胜佛顶心咒。诵...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 679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二乘异同

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十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奢搦迦

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那和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善根

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着、不爱、不乐,此无贪,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嗔善根,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根本,故名无嗔善根。 叁、无...

《三藏数》 / 18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大涅槃得五事

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即大乘涅槃也。 一、不闻得闻,谓大涅槃甚深微密之义,一切众生心中无不具足,以由旷大劫来,无明覆故,而不得闻。今者习大涅槃,达于如来性常之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是为不闻得闻也。(劫,梵...

《三藏数》 / 39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种意趣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谓菩萨于往昔因中,平等行,而成正觉;今于现世,化诸众生,与昔无异,是名平等意趣。(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别时意趣,谓众生现世习净业,求生极乐世界者,命终皆即往生,得不退转,盖现种是因,则在他时成熟,...

《三藏数》 / 24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数》 / 499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请观音

依请观音经祈祷观音之也。於疫病之时之。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大

起信论以眾生心為大乘之体,名之為大乘之义理,分為叁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眾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叁、用大,眾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

上首正体身大黄色。结跏趺座大宝莲华台上。其华三十二叶。其一一间有诸小叶。以无量百千大摩尼宝为庄严也。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诸头面之数有五百。当面之左右造两面。右名莲华面。左名金刚面也。右者青碧貌。左绀白色也。正面者表佛部。是大士有大身故。三部海会备具也。八大...

《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 / 中天竺国三藏善无畏奉诏译 / 2015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二种师子奋迅叁昧

师子奋迅者,借譬以显。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于诸兽。此叁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捷疾无间,异于余之叁昧,而具出入二义焉。 一、入禅奋迅,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叁...

《三藏数》 / 288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种善如师子王

菩萨因,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数》 / 598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念处,谓观诸从因缘...

《三藏数》 / 81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种性行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

《三藏数》 / 324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字文殊

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為闇婆计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訶萨咒曰:闇,於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徧,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徧,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早离速离

兄弟二人名。以其早离父母,故名。净土本缘经:「无数劫昔有国,名摩湿波吒。有梵志名长那,妻名摩耶斯罗。生二子,兄云早离,弟云速离。兄七岁弟五岁时,母摩耶斯罗病死。父娶后妻,时遇饥年,父入海求食。继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弃於绝岛而还。二子在孤岛昼夜悲痛...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教佛身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

《三藏数》 / 47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等皆能含藏无量义故也。 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即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者,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谓,叁世不易之谓常。经云: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是也。(十界者,佛...

《三藏数》 / 47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数》 / 1100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宗收教

唐贤首藏国师为宗计不同,乃开十宗,判五教,收释一代圣教,理无不尽。故前六宗收小乘教,第七宗收始教,第八宗收顿教,第九宗收终教,第十宗收圆教。故云十宗收教也。 一、我俱有宗,谓此宗执着有我,及计有无等悉皆是有,是为我、俱有宗。 二、有我无宗,谓此宗计...

《三藏数》 / 65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调意

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施治慳為调意。」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达磨忌

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禪剎悉之。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菩萨行有四难

一、背己利世难,谓菩萨行者,其心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为背己利世难。(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行相唯苦难,谓菩萨行者,不乐世间种种欲乐爱护身命,唯为利益众生,以满本愿,行苦行,是为行相...

《三藏数》 / 23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二天供

此於时多加之者。见密门杂钞。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兽渡河

叁兽喻叁乘,河喻空理也。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萨同出叁界,取证空理,而根器有大小,行位有浅深,如象、马、兔,同共渡河,而有浅深之异。故以此为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萨之人也。谓菩萨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见、思惑,及...

《三藏数》 / 36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尊胜佛顶

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瑜伽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佛叁语

一、随自意语,谓佛随顺自意,说自所证一实等,故名随自意语。 二、随他意语,谓佛一向随顺他机之意,说于方便之,导引众生,故名随他意语。 叁、随自他意语,谓佛为众生说,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名随自他意语。

《三藏数》 / 10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种方便

论问云:既说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古孔切)秽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终不得净。故说四种方便。(梵语摩尼,华言如意。) 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及观一切因缘和...

《三藏数》 / 36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切之小乘经,以叁印印之,证其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為。言一切之有為,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為诸行无常印。二、诸无我印,行之名局於有為之名。通於无為。言一切有為无為诸中无有我之实体。...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二种供养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鬘、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

《三藏数》 / 305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数》 / 48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实相。所谓诸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数》 / 983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坚

一、信坚,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习空观,信一切皆即真谛,无能毁坏,故名信坚。(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性相皆空也。) 二、坚,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习假观...

《三藏数》 / 499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种叁宝

叁宝有四种:一、一体叁宝,又云同体叁宝,又云同相叁宝。叁宝一一之体有叁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宝也,有轨则之义者宝也,无违諍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有观智者為佛宝,有轨则者為宝,和合者為僧宝。二、理体叁宝,於真如之体上立叁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相,无违...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无明

梵语阿尾儞也Avidyā,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大乘义章二曰:「於不了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諦宝业果。」(四諦叁...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力难判

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数》 / 478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五眼

眼,即照烛之义。瑜伽师地论云:能观众色,故名为眼。眼是总名,从用分别,则有五种。 一、肉眼,肉眼者,假父母气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见之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内不见外,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色质障碍故也。 二、天眼,天眼者,谓诸天因禅定而得也。此眼...

《三藏数》 / 32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断

一、见所断。於见道而断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见惑是也。二、所断,於道而断者,八十一品之惑及色等有漏是也。叁、非所断,一切之无漏也。见俱舍论二。若就大乘而论,则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是见所断,俱生起之二障是道所断,非所断与[小乘]同。 又一、自性断,与惑体及...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叁无為

小乘立叁无為:一择灭无為,旧云数灭无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数(有為之,诸数多故,总名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諦,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為涅槃。名之為灭者,以其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為诸相寂灭也...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不染世间

不染着世间尘欲之也。华经涌出品曰:「住於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如莲华在水。」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爱见大悲

不断烦恼而运大悲以救眾生也。爱者思惑,见者见惑。小乘之菩萨,於叁大阿僧祇劫间,发四弘誓愿,六度万行,济度眾生。然未断见思之烦恼,為伏惑行因,故认能爱所爱二相,其大悲亦虚妄不净,故令人為疲厌之想,当捨离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