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 条搜索结果

七十、

复次,菩萨大人,为诸众生不惜身命。 我昔曾闻,雪山之中,有二鹿王,各领群鹿,其数五百,于山食草。尔时波罗㮈城中有王名梵摩达,时彼国王到雪山中,遣人张围围彼雪山。时诸鹿等尽堕围中,无可归依得有脱处,乃至无有一鹿可得脱者。尔时鹿王其色班驳如杂宝填。“作何方便使诸...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496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三十六、

复次,现在结使虽复不起,若未断结,结使之得犹故成就,如以冷水投热汤中。 我昔曾闻,有一师共一弟子,于其冬日在暖室中,见有火聚无有烟焰。师语弟子:“汝见是火无烟焰不?”弟子言:“见。”师语弟子:“汝着干薪烟即时起。”复言:“口吹,火焰乃出。”师为弟子,而说偈言: 先...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451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死风

以风灾譬死也。经十二曰:「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灭一切诸有,唯除菩萨住於大乘大般。」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彼岸,是为佛乘。(梵语,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更药

旧称曰非时药。四药之一,自朝至初更得服之八种浆水也。百一羯磨五曰:「更药者昼日应饮,如其至夜,但齐初更,律教一夜為叁节。初之一,名曰初更,过斯不应饮用。若准五更,当一更强半。旧云非时者,非正译也。」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遮罗国王经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经》 / 1534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六十八、

复次,佛出于世最是希有,虽是女人诸重结使犹得解脱。 我昔曾闻,佛之姨母瞿昙弥比丘尼,将入时,种种庄严欲令胜妙。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在大众中啑,时瞿昙弥比丘尼闻佛啑声,以其养佛爱子之故而作是言:“长寿世尊!”如是之声转转乃至梵天。佛告瞿昙弥言:“此非敬佛咒愿之法...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4381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三十一、

复次,有实功德堪受供养,无实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养。 我昔曾闻,拘沙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还向本国,于其中路有平博处,于中止宿。尔时彼王心所爱乐,唯以佛法而为璎珞,即在息处遥见一塔,以为佛塔,侍从千人往诣塔所,去塔不远下马...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89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二、

复次,夫修施者在胜信心,两钱布施果报难量。 我昔曾闻,有一女人至昼闇山,见众人等于彼山中作般遮于瑟。时彼女人于会乞食,既睹众僧心怀欢喜,而赞叹言:“善哉圣僧!譬如大海众宝窟宅,众人供养;我独贫穷无物用施。”作是语已,遍身搜求了无所有,复自思惟:“先于粪中得二铜...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842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一性

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三、

复次,夫取福田当取其德,不应简择少壮老弊。 我昔曾闻,有檀越遣知识道人诣僧伽蓝请诸众僧,但求老大不用年少。后知识道人请诸众僧,次到沙弥,然其不用。沙弥语言:“何故不用我等沙弥?”答言:“檀越不用,非是我也。”劝化道人即说偈言: 耆年有宿德,发白而面皱, 秀眉...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907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十三、

复次,若不见道迹,虽复多闻,不能得拔生死之苦,是故智者应求见谛。 我昔曾闻,兄弟二人俱共出家,兄得罗汉,弟诵三藏。时彼罗汉语三藏言:“汝可坐禅。”三藏报曰:“我当坐禅。”罗汉比丘复语之言:“汝宁不闻佛之所说,夫行道者如救头然?”即说偈言: 今日造此事,未必到明旦...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213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十四、

复次,虽不入见谛,修学多闻力,诸魔不能动,应勤修学问。 我昔曾闻,有一魔化作比丘来至僧坊。有一法师在众中说法,化比丘言:“我得罗汉道,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于时众僧语法师言:“疏其所说。”时彼法师问化比丘:“云何断结?云何入定?”化比丘颠倒说法。时法师语众僧言:“此...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55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一名

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无生,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法数》 / 113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五十二、

复次,应当观食,世尊亦说正观于食。 我昔曾闻,尊者黑迦留陀夷为食因缘故佛为制戒,佛说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少欲知足行头陀事。佛集比丘僧,赞一食法,乃至欲制一食戒法。时比丘僧咸各默然,犹如大海寂默无声。时诸僧中有一比丘名婆多梨,白佛言:“世尊!莫制是戒,我不能持...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35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四、

复次,若人为恶应堕地狱,遇善知识能灭其罪,得生人天。 我昔曾闻,有婆迦利人至中天竺,时天竺国王即用彼人为聚落主。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说天上种种快乐,辞章巧妙而作是说,使聚落主心意...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385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斛食

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会之眾使之充足。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叁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十六、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国王多养好马,会有邻王与共斗战,知此国王有好马故即便退散。尔时国王作是思惟:“我先养马规拟敌国,今皆退散养马何为?当以此马用给人力,令马不损于人有益。”作是念已,即敕有司令诸马群布与人,常使用磨经历多年。其后邻国复来侵境,即敕取马共彼斗战,...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85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六、

复次,供养佛塔功德甚大,是故应当勤心供养,我昔曾闻,波斯匿王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闻有异香殊于天香,以闻此香四向顾视莫知所在,即白世尊:“为谁香耶?”佛告王曰:“汝今欲知此香处耶?”王即白言:“唯然欲闻。”尔时世尊以手指地,即有骨现,如赤栴檀长于五丈,如来语王:“所闻香...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602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十、

复次,夫知足者虽贫名富,不知足者虽富是贫,若圣智满乃名大富。 我昔曾闻,有优婆塞,有人讥呵云最贫穷,而优婆塞乐佛所赞知足之法即顺法相,而说偈言: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第一乐。 时优婆塞说偈已语彼人言:“如佛所说知足则富,汝今何故称...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859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颠倒

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於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佛说卫比丘经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有一比丘,普行卫,一一次第,入淫荡家舍。于时淫女,见比丘入至其家舍,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寻而奉迎,稽首足下,请入就座。又问:“比丘!仁从何来?”比丘答曰:“吾主卫,故来乞丐。”于时女人,即为施设肴馔...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62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十一、

复次,若有弟子能坚持戒为人宗仰,一切世人并敬其师。 我昔曾闻,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剽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害。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言:“今者何为尽欲杀害?比丘之法不得伤草,今若以草系诸比丘,彼畏伤故终不能得四向驰告。”贼即以草而系缚...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89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十六、

复次,此身不坚,是故智者应当别供养尊长,是则名为以不坚法易坚固法。 我昔曾闻,牟尼种中有王名曰阿育,信乐三宝,若于静处见佛弟子,不问长幼必为下马接足而礼。尔时彼王有一大臣,号名耶赊,邪见不信,见王礼敬诸比丘等,深生谤毁,而白王言:“此诸沙门皆是杂种而得出家...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48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

复次,善观察者,见于好色无有欲意多生厌恶,见好色时不起爱瞋。 我昔曾闻,有一寺庙,多诸比丘。中有法师,三明六通,言辞巧妙,具足辩才,知自他论善能问答,应机说法悦适众心,能然法灯照除愚冥,使城内外所有人民于日日中皆来听法,既听受已,乃至少年皆不放逸。时彼城中有...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966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延寿堂

又作省行堂,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鉢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禪...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城。」楞严经十曰:「背城,生天魔种。」楞伽经叁曰:「缘自觉了向城。」智度论二十曰:「诸法实相是城,城有叁门:空、无相、无作。」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十八、

复次,得见谛者,不为天魔诸外道等之所欺诳,是故应勤方便必求见谛。 我昔曾闻,首罗居士甚大悭吝,舍利弗等往返其家,而说偈言: 恶道深如海,乱心如浊水, 为悭流所漂,言则称无物。 嫉妒之大河,邪见鱼鳖众, 充满如是处,漂流不止息。 今当拔悭根,成就施果...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52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又曰延寿堂,省行堂,无常院。送病僧使入灭之处也。佛祖通载叁十曰:「他日堂孤光独照时,自验看。」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十、

复次,佛塔有大威神,是故宜应供养佛塔。 我昔曾闻,竺叉尸罗国彼有塔寺,波斯匿王以成火烧之,佛复安一枨,朽坏却之。时彼国王名枸沙陀那,有一比丘求请彼王:“我今为塔作枨,愿王听取,有大树者王莫护惜。”王即语言:“除我宫内所有树木,余树悉取。”得王教已,诸比丘等处处求...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82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典座

禪林主大眾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僧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僧祇律六曰:「佛住舍卫城,尔时有比丘名陀驃摩罗子,眾僧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房舍,典次衣物,典次花香,典次果蓏,典次知煖水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十三、

复次,善根熟者虽复逃避,如来大悲终不放舍。 我昔曾闻,如来无上良厚福田,行来进止常为福利,非如世间所有田也。欲示行福田异于世间田,行福田者往至檀越下种人所,入舍卫城卫,乃至为菩萨时入王舍城乞食,城中老少男女大小,见其容仪心皆爱敬,余如佛本行中说。昔佛在时众...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4736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道,新译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断烦恼障而证之一切智,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

复次,欲如肉抟众鸟竞逐,有智之人深知财患而不贪着。 我昔曾闻,修婆多国时有比丘,于坏垣壁见有伏藏,有大铜瓮满中金钱,将一贫优婆塞而示之处,即语之言:“可取是宝以为资生。”时优婆塞问比丘言:“何时见此?”比丘答言:“今日始见。”优婆塞言:“我见是宝非适今日,久来见之...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10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五、

复次,夫修施者当离八危,若积财宝危难甚多,智人修施是乃坚牢。 我昔曾闻,有一国王谪罚商贾,而告之言:“汝所有财悉䟽示我。”估客至家,思惟先来所施之物,施诸乞儿一餐之食,乃至并施鸟兽所有谷草,悉䟽示王。王见是已问言:“如此之事何故䟽来?”估客答言:“王先约敕所有财...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072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八、

复次,善根既熟得解脱果,由是之故宜应修善。 我昔曾闻,世尊学道为菩萨时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米,无所成办又无利益。时彼菩萨以无所得,便食百味乳糜。时五人等问菩萨言:“先修苦行尚无所得,况食乳糜而得道耶?”作是语已即便舍去向波罗捺。尔时世尊既成佛已,作是思惟:“何...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962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三十七、

复次,施为解脱不为财物,若为财物不名为施,若为解脱则得无生及乐,是故智者应为解脱而行布施。 我昔曾闻,有一檀越诣僧房设会,檀越知识道人语上座言:“今日檀越饮食精细,好为檀越耐心说法。”是时上座已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善知他心深观察之,为何事故而设此会,乃知此...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459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一、

复次,少智之人见佛相好犹发善心,况复智慧大德之人,而当不发于善心耶? 我昔曾闻,佛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请佛及僧,于九十日夏坐安居,集诸牛群近佛精舍𤛓乳供佛。时有千婆罗门贪牛乳故,共牧牛人行止相随。时牧牛人闻婆罗门诵韦陀上典,悉皆通利善了别,或有婆罗门但有空...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31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十八、

复次,曾闻有二女人,俱得庵罗果,其一女人食不留子,有一女人食果留子。其留子者,觉彼果美,于良好田下种着中,以时溉灌大得好果。如彼世人为善根本,多修善业,后获果报。合子食者,亦复如人不识善业,竟不修造,无所获得,方生悔恨。即说偈言: 如似得果食,竟不留种子,...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游行经

叁卷,长阿含经第二至第四。因阿闍世王问伐邻国事,广為比丘说七法六法。乃至歷叙入舍利之事。佛般泥洹经二卷,大般经叁卷,般泥洹经二卷,皆為同本异译。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二十三、

复次,若人亲近有智善友,能令身心内外俱净,斯则名为真善丈夫。 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彼家中遇比丘已,屋栋摧折打破水瓮,牸牛绝靷四向驰走。时婆罗门即作是言:“斯何不祥?不吉之人来入吾家,有此变怪。”比丘闻已即答之言:“汝颇见汝家内诸小儿等,[月...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765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七十二、

复次,作净福业应设供养,是故应当勤修福业。 我昔曾闻,石室国王名乌越䩭,举国人民共设佛会,有一妇人于窗牖中窥看世尊。尔时彼王见女端正,即解珠璎遣傍侍臣送与彼妇。时王左右即白王言:“彼妇女者是国中妇,王若爱念直往唤取,何烦与珠?人脱怪笑。”王闻是语以手掩耳,作如...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400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四、

复次,佛观久后使得信心,故不卒为事。 我昔曾闻,尊者优波鞠多林下坐禅,时魔波旬以诸花鬘着其顶上。尔时尊者从禅定起,见其花鬘在于项上,即入定观谁之所为?知是魔王波旬所作,即以神力以三种死尸系魔王颈。时彼魔王觉尸着颈,遥见尊者知是所作。尔时尊者,即说偈言: 花...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574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一、

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 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 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 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 为世所讥呵,增长不饶益。 比丘求胜利,远离...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633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十四、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国中施设石柱极为高大,除去梯隥樚栌绳索,置彼工匠在于柱头。何以故?彼若存活,或更余处造立石柱,使胜于此。时彼石匠亲族宗眷,于其夜中集聚柱边,而语之言:“汝今云何可得下耶?”尔时石匠多诸方便,即擿衣缕垂二缕线至于柱下。其诸宗眷寻以粗线系彼衣缕,...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338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种大乐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之大乐也。(梵语,华言灭度。) 二、大寂静乐,谓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九、

复次,若无过者得讥呵人,若自有过呵于彼者,他反蚩笑。 我昔曾闻,裸形婆罗门与诸沙门同道而行。有一年少比丘,笑彼裸形以无惭愧。时彼裸形众中有婆罗门少解佛法,语比丘言:“长老!不可以汝出家幖帜轻慢欺人,不可以汝出家形貌能断烦恼,若未能断生死流转未有出期,汝于后身...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357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一、

复次,善别者,乃至国土广大诸事备足,知其苦恼舍离而去。 我昔曾闻,世尊昔为菩萨时作大国王,贫穷乞丐有来索者一切皆与,为苦厄者能作拥护,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智慧聪猛又处王位。时邻国王将诸军众欲来交战,时菩萨王作是思惟:“着五欲乐不能调心,六根难满众具既多,复须...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69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一、

说曰:我昔曾闻,乾陀罗国有商贾客,到摩突罗国。至彼国已,时彼国中有一佛塔,众贾客中有一优婆塞,日至彼塔恭敬礼拜。向塔中路有诸婆罗门,见优婆塞礼拜佛塔皆共嗤笑。更于余日天甚烝热,此诸婆罗门等食讫游行而自放散,或在路中、或立门侧,有洗浴者、有涂香者,或行或坐。时优...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5446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八、

复次,凡愚之人若有轻毁于彼贤人,贤人终不生于瞋恚,得他毁骂生随顺语。 我昔曾闻,有一人于其家中施设客会,多作花鬘以与众会,众人得鬘皆戴顶上。有一贤者极为贫悴,诣客会中,次得花鬘不着头上以置傍边。众人皆言:“此人贫穷欲卖此鬘,是以不着。”时优婆塞闻是语已,答言:...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439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四、

复次,佛法难闻,如来往昔为菩萨时,不惜身命以求于法,是故应当勤心听法。 我昔曾闻鸽缘譬喻,有邪见师为释提桓因说颠倒法,彼外道师非有真智,自称为一切智,说言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帝释闻是语已,心怀不悦极生忧愁。尔时帝释见诸世间有苦行者,尽到其所推求一切智,...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3152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九、

复次,若欲观察知佛神变,视诸塔寺供养佛塔。 我昔曾闻,阿梨车毗伽国,于彼城门有佛发爪塔,近有尼俱陀树,边有井水。时婆罗门而白王言:“若游行时见于彼塔,是沙门冢破王福德,王是大地作一盖主,宜除此塔。”时王信婆罗门语故,即敕臣下令:“速却此塔,明日我出时勿令复见。”...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612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三、

复次,狂逸之甚莫过贪欲,是故应当勤断贪欲。 我昔曾闻,世尊往昔修行菩萨道时,时世空虚无佛贤圣出现于世。尔时有王名曰光明,乘调顺象出行游观,前后导从歌舞唱妓,往到山所险难之处。王所乘象遥见牸象,欲心炽盛哮吼狂逸,如风吹云,欲往奔赴不避险岨。时调象师种种钩𣃆不能...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34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十一、

复次,利养乱于行道,若断利养善观察瞋。 我昔曾闻,有一比丘在一园中,城邑聚落竞共供养,同出家者憎嫉诽谤。比丘弟子闻是诽谤,白其师言:“某甲比丘诽谤和上。”时彼和上闻是语已,即唤谤者善言慰喻,以衣与之。诸弟子等白其师言:“彼诽谤人是我之怨,云何和上慰喻与衣?”师答...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790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十七、

复次,心有憍慢无恶不造,慢虽自高名自卑下,是故应当断于憍慢。 我昔曾闻,佛成道不久,度优楼频螺迦叶兄弟眷属千人,烦恼既断须发自落,随从世尊往诣迦毗罗卫国,如佛本行中广说。阅头檀王受化调顺,诸释种等恃其族姓生于憍慢,佛婆伽婆,一身观者无有厌足,身体丰满不肥不瘦...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2145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三十九、

复次,财钱难舍,智者若能修于小施莫起轻想。 我昔曾闻,须和多国昔日有王名萨多浮,时王游猎偶值一塔,即以五钱布施彼塔。有一旃陀罗遥唱善哉!即遣使捉将至王所。时王语言:“汝今见我布施小故讥笑我耶?”彼人白王:“施我无畏然后当语。我于昔日于险道中劫掠作贼,捉得一人急...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378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

复次,夫听法者有大利益,增广智慧,能令心意悉皆调顺。 我昔曾闻,师子诸国,尔时有人,得摩尼宝大如人膝,其珠殊妙世所希有,以奉献王。王得珠已,谛视此珠而说偈言: 往古诸王等,积宝求名称, 聚会诸宾客,出宝自矜高。 舍位命终时,捐宝而独往, 唯有善恶业,...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184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十五、

复次,若命终时,欲赍财宝至于后世,无有是处,唯除布施作诸功德;若惧后世得贫穷者,应修惠施。 我昔曾闻,有一国王名曰难陀,是时此王聚积珍宝规至后世,嘿自思惟:“我今当集一国珍宝使外无余。”贪聚财故,以自己女置淫女楼上,敕侍人言:“若有人赍宝来求女者,其人并宝将至...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656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十三、

复次,猫生儿以小渐大,猫儿问母:“当何所食?”母答儿言:“人自教汝。”夜至他家隐瓮器间,有人见已而相约敕:“酥乳肉等极好覆盖,鸡雏高举莫使猫食。”猫儿即知,鸡酥乳酪皆是我食。 以何因缘说如此喻?佛成三藐三菩提道,十力具足心愿已满,以大悲心多所拯拔。尔时世尊作如是念...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92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三十四、

复次,若闻善说应当思惟,必得义利,是故智者常应听受善妙之法。 我昔曾闻,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而...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89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六、

复次,至心持戒乃至没命得现果报。 我昔曾闻,难提拔提城有优婆塞,兄弟二人并持五戒。其弟尔时卒患胁痛气将欲绝,时医诊之,食新杀狗肉并使服酒,所患必除。病者白言:“其狗肉者,为可于市买索食之,饮酒之事,愿舍身命终不犯戒而服于酒。”其兄见弟极为困急,买酒语弟:“舍戒...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769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

复次,夫少欲者,虽有财物心不爱着,犹得称之名为少欲。 我昔曾闻,有优婆塞,彼优婆塞时有亲友信婆罗门法。时彼亲友善信婆罗门,弊衣苦行五热炙身、恒食恶食卧粪秽中,即唤优婆塞言:“汝可就此观婆罗门,汝颇曾见清身自苦高行之士少欲知足如此人不?”优婆塞言:“如此高行可诳...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749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如去

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心识之二说也。即心识起认识作用时,生相(所缘之影像)与见(能缘之主观作用)二种差别之一派,此為难陀论师所立。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二十七、

复次,病苦笃时言教不行,漫现强健,所可作事宜应速作。 我昔曾闻,法王阿育身遇重患,得诸财物,尽用施僧。又从诸臣索种种宝,时诸臣等不肯复与,唯得半庵摩勒果欲以奉僧,便集臣相而告之言:“即于今日谁为王者?谁言教行?”诸臣答言:“唯有大王威德所领,遍阎浮提言教得行。”...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763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梵摩皇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经》 / 47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二十一、

复次,无恋着心一切能施,得大名称现世获报,是故应施不应吝着。 我昔曾闻,弗羯罗卫国有一画师,名曰羯那,有作因缘诣石室国,既至彼已诣诸塔寺,为画一精舍得三十两金。还归本国,会值诸人造般遮于瑟,生信敬心,问知事比丘:“明日谁作饮食?”答言:“无有作者。”复问:“彼比...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89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六、

复次,有大功德犹修无倦,况无福者而当懈慢? 我昔曾闻,尊者摩诃迦叶,入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使修福众生下善种子获福无量,于其晨朝着佛所与僧伽梨衣,而往乞食。时有睹者,即说偈言: 赞叹彼胜者,著于如来衣, 人天八部前,佛座令坐。 时佛亦复赞叹迦叶,即说偈言...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55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十五、

复次,治身心病唯有佛语,是故应勤听于说法。 我昔曾闻,汉地王子眼中生瞙遍覆其目,遂至闇冥无所睹见,种种疗治不能瘳除。时竺叉尸罗国有诸商估来诣汉土,时汉国王问估客言:“我子患目,尔等远来颇能治不?”估客答言:“外国有一比丘名曰瞿沙,唯彼能治。”时王闻已即大资严,便...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870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三十八、

复次,离诸难亦难,得于人身难,既得离诸难,应当常精勤。 我昔曾闻,有一小儿闻经中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小儿故穿一板作孔受头,掷着池中,自入池中低头举头欲望入孔,水漂板故不可得值。即自思惟:“极生厌恶,人身难得,佛以大海为喻,浮木孔小盲龟无眼,百年...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483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十、

复次,善观察所作,当时虽有过,后必有大益。 我昔曾闻,有一比丘常被盗贼,一日之中坚闭门户,贼复来至扣门而唤,比丘答言:“我见汝时极大惊怖,汝可内手于彼向中,当与汝物。”贼即内手置于向中,比丘以绳系之于柱,比丘执杖开门打之,打一下已语言:“归依佛。”贼以畏故,即便...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500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九、

复次,忆僧功德善能观察,乃舍身命犹发善心。 我昔曾闻,释迦牟尼为菩萨时,作六牙白象。时王夫人于象有怨,即募遣人指示象处语令取牙。时所遣人往至彼象所止之处,见六牙白象犹如伊罗拨象,离诸群辈与一牸象别住一处。即说偈言: 莲花优钵罗,清水满大池, 如是之方所,...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230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七、

复次,先有善根应得解脱,由不闻法因缘等故还堕地狱,是故应当至心听法。 我昔曾闻,富罗那弟子尸利鞠多者,是树提伽姊夫,时树提伽父先是尼乾陀弟子。一切众生教法相习,而树提伽蒙佛恩化,其父亦信为佛弟子,更不咨禀六师之徒。时树提伽为欲化彼姊夫尸利鞠多故,数数到边,而...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6862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十二、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长者妇为姑所瞋,走入林中自欲刑戮,既不能得,寻时上树以自隐身,树下有池影现水中。时有婢使担瓨取水,见水中影谓为是己有,作如是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此,何故为他持瓨取水?”即打瓨破还至家中,语大家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是,何故使我担瓨取水?”于时大家...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89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独影境

叁类境之一,第六意识之妄想别,浮实我实法之相如,现空华兔角之境,所现之相,多為相。此相非有实体,惟為意识之见所变现之影像。故名之為独影境。对於带质境之相有本质,而谓為独。对於性境之相有实性,而谓為影。故独影境者,為一时妄别之反应。為情有理无之法,...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七十四、

复次,虽与智者共为仇郄犹能利益,是故智人虽与为仇,常应亲近。 我昔曾闻,摩突罗国有婆罗门,聪明智慧不信佛法,亦不亲近诸比丘等。共余婆罗门先有斗诤,以瞋恚故诣僧坊中,诈为妄语作如是言:“某婆罗门明日于舍设诸供具,当作大会请诸比丘。”欲令比丘明晨往至其家不得饮食,...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906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七、

复次,若信佛语,于诸外论犹如婴愚颠狂所说,是故勤学佛法语论。 我昔曾闻,有一国名释伽罗,其王名卢头陀摩,彼王数数诣寺听法。时彼法师说酒过失,尔时王难高座法师言:“若施他酒得狂痴者,今饮酒亦多,无狂痴报。”时法师指示外道等,其王见已,善哉善哉!时有外道,自相议言...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022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部大乘经

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叁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十五、

复次,若人赞佛得大果报,为诸众人之所恭敬,是故应当勤心赞敬。 我昔曾闻,迦叶佛时有一法师为众说法,于大众中赞迦叶佛,以是缘故命终生天,于人天中常受快乐。于释迦文佛般后百年,阿输伽王时,为大法师得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常有妙香,从其口出。时彼法师去阿输...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00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六十三、

复次,护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 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穿珠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于国王穿摩尼珠,比丘衣色往映彼珠其色红赤,彼穿珠师即入其舍为比丘取食。时有一鹅见珠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以施比丘,寻即觅珠不知所在,此珠价贵王之所有。时彼珠...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587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一来

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于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虽尽,后叁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叁品,每品中又叁品也。)

《三藏法数》 / 76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解即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得解也。 叁、未安者令安,安即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者令得,梵语,华言灭度。谓众生未灭生死...

《三藏法数》 / 152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六十五、

复次,应近善知识,近善知识者结使炽盛能得消灭。 我昔曾闻,素毗罗王太子名娑罗那,时王崩背,太子娑罗那不肯绍继,舍位与弟,诣迦旃延所求索出家。既出家已,随尊者迦旃延,诣巴树提王国,在彼林中住止。巴树提王将诸宫人,往诣彼林中眠息树下。彼尊者娑罗那乞食回还坐静树下...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3685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法数》 / 429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佛说回向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七十八、

复次,善别敬功德,不期于门族。 我昔曾闻,花氏城中有二王子,逃走归投末投罗国。时彼国中有一内官字拔罗婆若,为附佣国主,供养众僧手自行食。众僧食已遣人敛草上残食持诣宫中,向食作礼然后乃食。余者张与所亲爱。“食彼残食能破我患。”是故先取食之,授与二王子。王子食...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732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五、

复次,若人精诚以财布施,如华获财业,以知是事应至心施。 我昔曾闻,罽宾国人夫妇共在草敷上卧,于天欲明善思觉生,作是思惟:“此国中人无量百千,皆悉修福供养众僧,我等贫穷值此宝渚,不持少宝至后世者,我等衰苦则为无穷,我今无福将来苦长。”作是念已,悲吟叹息,展转哀泣...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115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七十三、

复次,若有善业,自然力故受好业报,虽有国王党援之力,不如业力所获善报,是故应当修于善业。 我昔尝闻,忧悦伽王于昼睡眠,有二内官,一在头前,一在脚底,持扇捉拂共作论议:“我等今者为王所念,为以何事?”一则自称是我业力,一则自称我因王力,由是之故奉给于王。时彼二人...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707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二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二乘之人,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叁界生死,至于,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

《三藏法数》 / 209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佛入中国之始

茶香室丛钞十叁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叁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术,於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叁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世记经 阎浮提州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众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所居国土云何?” 尔时,世尊于闲静处天耳彻听,闻诸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如此言。尔时世尊于静窟起,诣...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5000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八、

复次,夫身口业不能自在,要由于意。 我昔曾闻,有比丘尼至赊伽罗国,于彼国中,有婆罗门,五热炙身额上流水,胸腋怀中悉皆流汗,咽喉干燥唇舌燋然无有涎唾。四面置火,犹如融金,亦如黄发,红赤炽然,夏日盛热以炙其上,展转反侧无可避处,身体燋烂如饼在𨫼。此婆罗门常着缕褐...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50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佛身

一、常身,如来常住解脱之身。众德悉备,万行俱圆;先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生,后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灭;是名常身也。 二、无常身,如来方便为欲度脱一切众生,示现生死之身,出家修道成佛说法入于,是名无常身也。(梵语,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107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六妙门

妙名,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八十五、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国中王嗣欲绝,时有王种先入山林学道求仙,即强将来立以为王,从敷卧具人索于衣服及以饮食。时敷卧具人而白王言:“各有所典,王于今者不应事事尽随我索,我唯知敷卧具事;洗浴衣食,悉更有人,非我所当。”以此喻可知一切诸业,如王敷卧具人各有所典,业亦如是...

《大庄严论经》 / 后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55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自欢喜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难陀城波波利庵婆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长老舍利弗于闲静处,默自念言:“我心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时,舍利弗从静室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4191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七、

复次,依邪道者得众苦患,修正道者增长信心及以名称,有智之人应观邪正。 我昔曾闻,有一人于行路侧作小苦行,若有人时卧棘刺上,若无人时别居余处。有人见已而语之言:“汝今亦可徐卧刺上,何必纵体伤毁甚多?”此人闻已深生瞋忿,放身纵体投棘刺上,转剧于前。时有一优婆塞在其...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329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邻虚

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邻似虚空者,此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於叁灾劫末时亦不坏,散於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為实有。然以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叁曰:「汝观地性,麤為大地,细...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成就尊者说不空神咒功德第一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说不空罥索神咒王法。若成就者福不唐捐。能令无量无边诸众生界。一切业障悉皆清净。能集无量福德资粮。增长善根方便善巧。通达无边智慧境界。六波罗蜜多皆得圆满。复能证得无上菩提。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及四圣谛神足根力菩提法。复能示现静虑...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57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三十、

复次,施戒及论其事浅近,善根熟者能乐深法。 我昔曾闻,有阿育王初得信心,数请众僧入宫供养日日听法,施张帐幕遮诸妇女而使听法。时说法比丘以诸妇女多着世乐,但为赞叹施戒之法。有一妓女宿根淳熟,不避王法受其罪,即便拨幕到比丘所,白比丘言:“佛所说者唯有施戒?更有...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821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九、

复次,众生造业各受其报。 我昔曾闻,有一贫人作是思惟:“当诣天祠求于现世饶益财宝。”作是念已语其弟言:“汝可勤作田作好为生计,勿令家中有所乏短。”便将其弟往至田中,此处可种胡麻,此处可种大小麦,此处可种禾并种大小豆。示种处已向天祠中,为天祀弟子作大斋会,香华供养...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44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利使

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使即驱役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流转叁界,无有出期,故名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身见使,身见者,谓诸众生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中,妄计为身也。由此身见,驱役心神,流...

《三藏法数》 / 472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雀王经

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尚慈母,悲彼艰苦情等亲离,睹众禀道喜若己宁,爱育众生犹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柱其齿,病困将终。雀睹其然,心为悲楚曰:“诸佛以食为祸,其果然矣。”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稣。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

《六度集经》 / 23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舍勒

又云舍吒迦。又云僧。译作内衣,裙。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译云衣,或言内衣也。」所量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资持记中二之叁曰:「舍勒,梵语。旧记云:短裙之类。鼻奈耶云:泥洹僧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阇尼沙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那提揵稚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尊者阿难在静室坐,默自思念:“甚奇!甚特!如来授人记别,多所饶益。彼伽伽罗大臣命终,如来记之,此人命终,断五下结,即于天上而取灭度,不来此世。第二迦陵伽,三毗伽陀,四伽利输,五遮楼,六婆...

《长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3177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多宝塔

释迦佛於灵鷲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叁周之正宗,至其流通,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宝如来全身舍利(佛体之化石)之一宝塔出现於空中,塔中发声讚嘆释迦,证明法华,法华经见宝塔品曰:「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中略)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欢言,...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四枯四荣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