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 条搜索结果

有对

就十八界分别叁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境界有对。叁所缘有对。对者碍之义。碍有种:一障碍之义,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有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石之碍石,故名障碍,障碍即有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之境界有对,与第叁之所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贤七圣

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真理,故名。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菩提树

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悉檀

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十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字,四十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乘即运载之义。谓乘之人,乘四谛、十因缘之法,运出叁界生死,至于涅槃,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因缘者,一无明、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老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

《三藏法数》 / 209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中洲

须弥山之四方,有南赡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有中洲附属之。俱舍论十一曰:「四大洲侧各有中洲。赡部洲边中洲者,一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阶佛法

信行禪师,於教乘立阶,就根机立叁阶。教乘之阶者,即一乘教与叁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禪师依此宗立教,谓一乘叁乘。叁乘者即别解别行及叁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叁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萨埵王子

过去世有一国王名大车。有叁子。太子曰摩訶波罗。次子曰摩訶提婆。幼子曰摩訶萨埵。叁子游山林,一虎產七子,纔经七日,诸子围绕,逼於饥渴,各生悲愴之念而去。既而摩訶萨埵大生悲心,為无上菩提,欲捨此秽身,先使兄去,独入林中,至饿虎处,脱衣服置竹上,委身而卧。虎畏萨...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利使

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使即驱役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流转叁界,无有出期,故名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身使,身者,谓诸众生于名色、五阴、十入、十八界中,妄计为身也。由此身,驱役心神,流...

《三藏法数》 / 472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邪,叁常,四断,五戒盗,六果盗,七疑。详叁藏法数叁十。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部

道苦集灭道之四諦及修道也。大毘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道现在前时,断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但五部通叁界各立之。又一切烦恼,皆属此五部。 又即小乘五部也。佛灭后百年,付法藏第五世,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使烦恼

一者身者边。叁者取(于有漏而生取着)四者戒取(执有漏戒以求净果)五者邪。六者贪。七者嗔。八者痴。九者慢。十者疑。邪已上五种名五利使。贪嗔已下五种钝使。利使五种为谛烦恼。能迷实理令不得。钝使五种为修道烦恼。能障事中修之行。须陀洹人断谛烦恼尽。斯...

《法门名义集》 / 173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车

羊车鹿车牛车也。如此次第乃以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所说。[火宅]条。传灯录曰:「法达问:经说叁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知坐却白牛车,更於门外觅叁车。」 又法华宗之慈恩常从叁车。故称為叁车和尚。宋高僧传四窥基传曰:「奘师始...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尽智,谓阿罗汉断叁界、思惑竟,即知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 、无生智,谓阿罗汉断叁界、思烦恼已尽,知诸缚解,更不叁界受生,是名无生智。(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德叉迦

Takṣaka,龙王名。法华经所列四龙王之一。法华文句曰:「此云视毒,亦云多舌,或云两舌。」同玄赞曰:「此云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语故,名多舌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感验

不空叁藏仁王咒感验,宋高僧传不空传,叁宝感应录中。旧译仁王经感验,叁宝感应录中。代宗皇帝讲仁王般若降雨感验。叁宝感应录中。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复白佛言: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难

仁王经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国王说,若国土中有七难,则宜讲读仁王经,灭七难,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难,、星宿失度难,叁、灾火难,四、雨水难,五、恶风难,六、亢阳难,七、恶贼难。药师经谓国起七难时,国王宜发大赦,依前所说之供养法供养药师如来,则国土安稳。一人民疾疫难...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分段身,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变易身,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乘等虽出叁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

《三藏法数》 / 137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理和,乘之圣者同断思之惑,同证无為之理也。、事和,就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和,谓同解也。叁、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諍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和名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沙陀

Āṣāḍ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 又译曰四月,西域记,梵语杂名。 又星宿名。译曰箕宿。斗宿。翻梵语。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眾生忍,忍者忍耐也。诸眾生以种种恶害加之,能忍耐不起瞋恚,谓之眾生忍。、无生法忍,忍者安忍也。理原為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又名无生,菩萨於无生之法,安忍而不动心,谓之无生法忍。智度论六。 又一、安受苦忍,安受诸苦而不动心者,即眾生忍也。、观察法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梦

一、四大不和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和梦。 、先梦,谓日间先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是名先梦。 叁、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藏法数》 / 193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天

一、世间天,谓世间国王,虽居人世,受享天福,是名世间天。 、生天,谓叁界诸天,因修戒善等福,兼习禅定,得生此天,是名生天。(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戒善者,即五戒十善也。) 叁、净天,谓乘之人,因修空观,断、思惑净尽,是名净天。(乘者,声闻乘、...

《三藏法数》 / 209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惑,迷惑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着,惑于正道,流转生死,故名惑也,又名缚。由此惑业缠缚住着叁界,不能脱离也,又名结,结即缚之义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惑,分别曰,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如外道计断计常乃至有...

《三藏法数》 / 16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落叉

Lakṣa,密教说念诵陀罗尼之数,谓之叁落叉。落叉原為数名,十万曰落义。以十万為一亿,则叁落叉译作叁亿,是乃一往浅略之释也。若依其深秘之释,则落叉為相之义,之义,叁落叉者字与印及本尊叁平等实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叁业各瑞相之义也。又时分之义,晨午昏叁时或寒热雨...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身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入坛钞。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了了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犊子部

小乘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谓眾生有实,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藏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起信论叁细相之一,亦名转相。第一之业相一转而成能之相者,当於阿赖耶识之分。起信论曰:「者能相,以依动故能,不动则无。」同义记曰:「第相,即是转相,依前业相,转成能。」 又四分中分相分之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斋粥

斋者午食。粥者朝餐。释门正统叁曰:「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则手掌文,斋则过午不食。」晓光渐现至得掌中之文為粥时。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一善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叁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信有德,谓于叁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叁、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惭,惭...

《三藏法数》 / 48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心

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论云:于六识中,一分成相,一分成,故名识分。 一、相分,谓于眼等六识,各各变异,成色等种种诸相,是名相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分,谓眼等六识,各能了别诸尘境界,是名分。

《三藏法数》 / 97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行叁昧

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三藏法数》 / 10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荣

(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法数》 / 393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增一阿含经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摩利支

Marici,又曰摩梨支,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萨,摩利支提婆。译曰阳燄。以其形相不可不可取,故名。又曰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為武土之守护神,密家所传。此天之印咒,以隐形法為其至极。本行集经叁十一曰:「摩梨支...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宝塔品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百五十由旬,从地踊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挍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498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天人散花尸上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曰:「昔有人在道上行,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叁尊,不随师父之教,令堕罪,苦痛难言,悉故身,故来鞭耳。稍稍前行,復一死人。天神来下,散华於死人尸上,以手...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诸中空之过最重。又着於空法之。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如须弥山大,不惊怖,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如一毛髮作十六分,不许可。」楞伽经叁曰:「说寧取人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止观十上曰:「天竺诸,空最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六知

谓未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所,计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之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者,谓于五阴中妄计有也。所,即五阴身等也。) 一、,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所之实,故名为...

《三藏法数》 / 695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牛驴之乳也。[牛驴乳]条。 又新旧医之乳也。[新旧医]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底沙

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成就如来法分第十六

若有欲得如来者。其持咒人行十善业。起慈悲心发增上意乐。精进坚固自誓要期。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供养三宝。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涂地造坛。随力所办种种资具。灯烛华香而用供养。清净其身着鲜白衣。日别三时洗浴并换衣服。于其坛内或三日或七日断食。结加趺坐作如来印。应诵不空...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53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火神救雉雏

有一阿练若处於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灭之。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还白佛。佛言可以名语火神,可言世尊欲使汝灭。受教往语。火即灭。还白佛。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闻名,火即灭,过去世时,海中有洲,七岁中常為火所烧。彼洲上丛草中有雉,生一雏。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

《三藏法数》 / 359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住地惑

五住者,谓叁界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思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住地惑,一切者,即叁界分别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宝塔品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百五十由旬,从地踊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车𤦲、马脑、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302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常不轻菩萨

常不轻者,梵语Sadā aribhūta之义译也。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来,当其佛像法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其菩萨凡有所,不问四眾皆悉礼拜恭敬,深敬汝等不敢轻贱。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龙树入龙宫齎华严经

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餘经,不得。自念言:佛经虽妙,犹有所未尽。欲推未尽而演之,以悟后学。於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於佛法而小异。独在静处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龙...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曰:「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婆师

花名?[婆师迦]条。 又(杂语)唄匿之转音。[唄匿]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种:一异熟决定,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禪。定力胜而清彻,故曰善。又帝释所居善城之宫殿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然灯佛

梵名Di aṁ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髮布於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羼提仙人

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问

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嘆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语,咨啟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当得道。问:佛灭度后,...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帝释

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城,统领他之叁十天(忉利天译叁十叁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眾也。...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界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

《三藏法数》 / 46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逆流十心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细相

叁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粗,故名叁细。(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

《三藏法数》 / 17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而能者,是名眼识。 、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莲华王

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一人,身体病癩,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尘劳者,尘即染污之义,谓种种邪烦恼,能染污真性也。劳即劳役也,谓众生被邪烦恼,劳役不息,轮转生死,无有尽时。论其尘劳,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叁世各有一百,共成叁百;而现在世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

《三藏法数》 / 32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魔

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无净之四為八魔。是前四為凡夫之魔,后四為乘之魔也。涅槃经曰:「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无净。」法华文句六曰:「圆教法身安处空理,无復通别惑八魔等畏,故言踞师子床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草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法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空定

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同刊定记四曰:「者谓自五蕴总相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德处

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 一、慧德处,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 、实德处,谓以是智慧,真谛空,故名实德处。 叁、舍德处,谓真空,即得离诸烦恼,故名舍德处。 四、寂灭德处,谓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

《三藏法数》 / 112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枯四荣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重之意:一表凡夫乘之八倒,為表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之法,起常乐净之,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阿僧祇劫

梵语阿僧祇劫,华言无数时。此叁僧祇,且约释迦如来修菩萨道时以论分限也。俱舍论问云:既云无数,何复言叁?答曰:言无数者,显不可数,非无数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初阿僧祇,谓如来始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

《三藏法数》 / 369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专修,杂修,唐善导於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於礼讚,举此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為专修正行,杂修為杂修杂行之谓,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修不外就能行之机而言。空师之所制亦尔。选择集行章引礼讚文毕曰:「私云:此文须捨杂修专,岂捨百即百生专修正行...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胎相

一、正知入不正知住出,谓转轮王宿世曾修广大之福,其业最胜,但知入胎,不能正知住胎出胎也。(正知,犹明知也。) 、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谓独觉之人,久习多闻,其智最胜,但正知入胎住胎,不能正知出胎也。 叁、俱正知入住出,谓菩萨旷劫修行,福德智慧俱胜,故能正知入胎...

《三藏法数》 / 248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法

法宝中有四种:一教法,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理法,教法所詮之义理也。叁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满所得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曰:「於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者理法,叁者行法,四者果法。」 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捨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化身

佛叁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為眾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為欲利益安乐眾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种礼佛

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慢也。、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芬陀利

梵语。花名。佛经,即白莲花也,又作芬陁利。[分陀利]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鸟窠禪师

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十一岁於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謁径山道钦禪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禪师。有鹊巢於侧,人又曰鹊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萨埵

Sattva,译曰情,或有情,眾生(起世经)有生命者之称。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嚩,索埵。玄应音义十叁曰:「释有情云:梵言萨埵。萨此云有,埵此云情,故云有情言眾生者。案梵本僕呼饍那,此云眾生,语各别也。」俱舍宝记一曰:「眾生者,即情异名。梵名萨埵,此云...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毕陵慢心

智度论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懺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谢汝。是时大眾笑之。云何懺谢而...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护雁

阿闍世王於过去為大王时,群雁之慕雁王,有感於心,遂发慈心,誓不復捕雁。报恩经四。[雁]条。性灵集九曰:「护雁之爱弘深。驱龙之威益猛。」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修十法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时浆

四药中属於时药之浆类也。浆条。(CBETA註:疑為[四药]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人空,又名空,生空。人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之理,乘悟之入於无之理,谓之人空。、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外道七种无常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造,后四大相异,如地坚、水湿、火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形处坏无常,形处,即形状也。谓外道计四大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

《三藏法数》 / 372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食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来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修行五门

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