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乘之叁法印称大乘之实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实相印之名。即诸法实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叁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法数》 / 54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条。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於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天台所立化法四教之第二。说万法当体即空无生无灭(当体即空无实生实灭)之理,為使二乘及钝根之菩萨得但空之证,使利根之菩萨得不但空即中道之证而施设之叁乘教也。不要断灭万法,说万法当体為因缘生,而当体即為空无生,故空之中自有不空之义而含中道之理,此名不但空,亦名当通...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调伏龙法。若有欲得调伏诸龙得自在者。持咒之人应往至彼龙所居处。取净黄土用和牛粪。涂作坛场。烧栴檀香及沉水香散华供养。应诵尊者圣观自在不空罥索心咒王一百八遍。龙所居池水皆枯竭。龙及男女自然而现。皆悉欢喜顶礼咒人。赞咒者言善来善来何为至此。咒...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398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成就眼药方法。其持咒人若欲成就此法之者。应以雄黄牛黄及苏毗罗眼药。于香叶中裹此三种。于白月十五日。沐浴清净着新净衣。受持八戒。广大供养圣观自在菩萨已。于尊者前结加趺坐。先念佛已。后诵不空罥索心王神咒一百八遍。其持咒人先应入彼火遍处定。待彼...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49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
《三藏法数》 / 805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
《三藏法数》 / 314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法。此坛是大乘法。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故入坛者勤修供养。其持咒者被精进甲踊跃欢喜。发起饶益一切众生。不生悭吝专注其心。依坛法用如法作之。远离嫉妒不怀...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317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流而不返谓之流。谓众生由叁惑之所流转,漂泊叁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也。又名四暴河者,以其惑业,暴涌成河,漂没众生也。亦名四轭者,谓众生为惑业所缠,若牛之缚轭以驾车,而不能脱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见流,见即叁界见惑也。谓意根对于法尘,起分别见。因...
《三藏法数》 / 30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涅槃也。菩提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四教仪十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不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即正...
《三藏法数》 / 535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复以广说诸成就支分。为欲成就诸真言故。先当办备诸杂物分。然后应作先承事法。已先承事。次应当念诵。所谓诸杂涂香诸烧香等。五种坚香。谓沉檀紫檀娑啰罗香天木香等。七胶香者。谓乾陀啰娑香。萨阇啰娑香。安悉香苏合香。薰陆香。设落枳(去)香。室唎吠瑟吒迦香。并白芥子毒药益芥...
《苏悉地羯罗经》 /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 304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叁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叁果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
《三藏法数》 / 139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
《三藏法数》 / 393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前已过去劫。大众多不可计。无边幅不可议。尔时有佛出世。名定光如来。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佛名光远。次有佛名月光。次有佛名栴檀香。次有佛名善山王。次有佛名须弥天冠。次有佛名须弥等曜。次有佛名月色。次有佛名正念。次有佛名离垢。次有佛名无著。...
《佛说大阿弥陀经》 / 406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阿弥陀佛。于世间教化。意欲度脱十方无央数佛刹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往生其刹悉令得泥洹之道。其间欲作佛者。即令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既成佛已转相教化。度脱十方无央数世界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其刹者不可胜数。作菩萨以至成佛者。亦不可胜数。是...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3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叁、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
《三藏法数》 / 221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尔时法藏比丘。乃往一静处其心寂然。俱无所著默坐思惟。摄取彼佛刹清净之行。如彼修持。复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二千一百万佛刹。所以庄严国土清净之行。愿有𢾭陈惟佛听察。彼佛告言。善哉汝可具说。诸菩萨众闻汝志愿因以警策。亦能于诸佛刹修习庄严。法藏白言。第...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436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叁观之一。观中諦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徧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為中观,叁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為中观,天台宗以观叁千诸法一一绝待為中观。然天台所立之中观,有隔歷圆融之二法,别教所说,為隔歷之中,圆教所说,為圆融之中。隔歷之中...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佛说此偈已。会中有观自在菩萨。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缘。阿弥陀佛于其面门。放无量光照诸佛刹。惟愿世尊方便解说。令诸众生及他方菩萨。闻是语已心生解悟。于佛菩提志乐趣求。永无退转。佛言。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彼佛如来于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为菩...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4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一、父母恩,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叁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二、众生恩,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
《三藏法数》 / 52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叁、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
《三藏法数》 / 663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法数》 / 524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满足。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诸菩萨道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尽般涅槃。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
《佛说大阿弥陀经》 / 512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一、声明,声,即声教;明,即明了。谓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声明。 二、因明,因,即万法生起之因。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地水火风万法之因,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因明。 叁、医方明,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
《三藏法数》 / 279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阿难。若此皆上首者。又大乘众菩萨。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7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梵名达磨駄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汝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否。阿逸多对言。诚欲闻知。佛言明听。悉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佛寿命。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其诸菩萨声闻。及彼刹诸天世人寿命。亦复如是。复令十方各千...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98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女...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尔时法藏比丘。于彼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应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空中赞言。决定成佛。于是法藏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以庄严其国。是故入三摩地。历大阿僧祇劫。修菩萨行。不生欲想瞋想痴想。不生欲觉瞋觉痴觉。不着色声香味诸...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4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之义。谓由积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实相者,真如无妄之理也。即此五蕴,而是实相之理,故名五蕴实相也。 一、色蕴实相,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
《三藏法数》 / 28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叁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
《三藏法数》 / 313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在世教化四十二劫。尔时有大国王。闻佛说法喜悦开悟。即弃王位往作沙门。号法藏比丘。高才智慧勇猛无能及者。诣彼佛所稽首礼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赞佛。 如来妙色相 世间...
《佛说大阿弥陀经》 / 45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云见流不可思议功德宝藏法门。唯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有乐慈藏法门。乐悲藏法门。乐喜藏法门。乐舍藏法门。宝水流藏法门。大海行法门。如来所说法流法门。时入藏法门。想意宝藏入...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8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世尊在摩竭国竹林精舍重阁讲堂,与阿难陀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有衰老夫妇二人,两目失明加复贫悴,唯有一子年始七岁,常出乞丐以赡其亲;或得新好果蓏饮食,先奉父母,有得硬涩残触之物,而自食之。是时阿难念此小儿,虽在幼年而行笃孝,勤意朝夕不失所须。佛分卫讫还归精舍,...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77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
《三藏法数》 / 31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阿弥陀佛。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广宣大教敷演妙法之时。皆以次序大会于七宝讲堂。佛初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说法。莫不欣然悦适心得解悟。各随其资而有所得。即时四方自然微风。吹诸宝树作五百音声。复吹诸宝花停结空中。枝叶下向以成供养。既而坠地则自然乱风吹去。于...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2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弥勒复白佛言。今闻佛所说莫不喜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蒙慈恩授解脱法。佛语教诫甚善甚深。佛言。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从汝得道者无央数。至得泥洹之道者。亦无央数。汝及十方世界诸天帝王人民。若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从...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59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阿弥陀佛刹中皆自然七宝。所谓黄金白银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其体性温柔。以是七宝相间为地。或纯以一宝为地。光色照耀奇妙清净。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其国恢廓旷荡不可穷尽。地皆平正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及坑坎井谷。亦无幽暗之所。无地狱饿鬼众生禽虫。...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42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 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
《三藏法数》 / 1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大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四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大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大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药叉主金刚手菩萨。有大慈悲愍于后世。放千光明端心而住。于是妙臂菩萨。以持诵者于一切真言明。得成就义不成就义。一心敬礼彼药叉主金刚手菩萨。而发问言。菩萨我见世间有持诵人。斋洁清净精勤修行。于真言明而不成就。菩萨如日舒光无所不照。唯愿哀愍说彼因缘。云何彼持诵人...
《妙臂菩萨所问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279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往生者。其饮食时有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水晶琉璃钵者。有欲珊瑚琥珀砗磲码瑙钵者。或欲明月珠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钵。皆随其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咸辛淡各如所欲。多亦不余。少亦不缺。亦不以美故过量而食。惟以资益气力。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63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人若求速成就者。应觅诸佛曾经所住处。或菩萨住处。或缘觉声闻所住之处。如是等地。诸天龙等常为供养。及以卫护。是故念诵人。先洗身心。当具律仪常应居住如是胜处。若也不遇如是福地。亦应居止。于大河边。或近小河及陂沼。有名花滋茂之地亦得。当离闹阓。勿...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19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阿难复从座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他方世界皆有须弥山。阿弥陀佛刹中独无此山何耶。佛言。汝有疑于佛耶。十方世界无穷无极。不可思议。佛智亦如是。其中诸大海水。欲以一人斗量而尽。汝智亦如是。往昔过去世亿万亿劫。有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亿万亿...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58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又天台依智度论二「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之文而释叁身如来。法相二字,即法身如来也,法相者如如之境也,解者如如之智也,如如之理,為如如之智境,是名法身,此法身,徧一切处,而无有异為如。不动而来应一切处為来。解之一字,报身如来也,乘如实之道而如法相解也,是契於如如之...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各持一金华盖。前以献佛却坐一面。闻说阿弥陀佛功德光明皆大欢喜。其心愿言。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言。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此等行菩萨道已。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今复供...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59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尔时世尊。容色光丽异于他日。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显巍巍。如镜明莹畅彻表里。自我侍佛以来。未尝获睹威容有如今日。岂非念过去诸佛。或现在未来诸佛。故致然耶。佛言善哉。阿难。有诸天教汝来问。汝自问耶。阿难言。我自...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66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亦名二乘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枯者,表二乘四倒也。所言枯者,以二乘观无常苦空无我等,则烦恼有朽灭不生之义,故名为四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计无常,常者,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者,即变异也。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中,...
《三藏法数》 / 32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叁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叁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
《三藏法数》 / 323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菩萨修慈忍时,...
《三藏法数》 / 380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可见有对色,可见有对色者,即一切色尘也。谓世间之色,眼则可见,有对于眼故也。 二、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者,即五根、四尘也。谓眼识不可见而能对色,耳识不可见而能对声,鼻识不可见而能对香,舌识不可见而能对味,身识不可见而能对触,皆言胜义根也。四尘,即声...
《三藏法数》 / 213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周者,周匝四方,上下四维也。经云:如来于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天、人、阿修罗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见已惊喜,生希有心,而诸人等,谓是婴儿。而我此身,无量劫来,久离是法。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脉骨髓之所成立...
《三藏法数》 / 468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色身依色相土,谓如来随类应化,示现丈六等相好之身,即依娑婆等同居之土,以其有山河大地等色相,是为色身依色相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同居者,凡、圣同居也。) 二、色身依法性土,谓如来丈六等相好之身,当体即是法性之身,所依之土,亦即常寂光土,是为色身依法性...
《三藏法数》 / 238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智初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说之。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法增长法门。喜食法门。无尽意法门。贪神通法门。施舟法门。不乐世间法门。庄严地法门。庄严界法门。乐调法门。住时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金光明玄义曰:「云何叁佛...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九万八千。大迦叶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皆得自在。其心调柔如香象王。随顺善道心得解脱。智慧无碍舍离重担。所作已办永断诸有。所修禁戒清净微妙心到彼岸。威德巍巍有大名称。具足成就得八解脱。皆于晨朝从禅定起...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53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谓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勇王大力微妙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说。有健胜田行法门。首楞严法门。勇健神通法门。健力法门。健归法门。众生具足法门。智坚健行法门。坏懒堕法门。广力法门。健调光法门。健意法...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86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诸通慧声。说无所作声。说不起灭声。说无上忍声。乃至说甘露灌顶一切妙法。如是等声。称其所欲莫不闻者。喜...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0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阿难闻佛所言。则大恐怖毛发耸然。复白佛言。非敢有疑于佛。所以问者。以他方世界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皆依须弥山而住。彼独无此山。恐佛般泥洹后。有来问者无以告之。故以问佛。佛言。他方世界第三炎摩天。上至第七梵天。皆何所依而住。对言。自然在于空中。佛言。彼刹中无须弥山。...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7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正道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说。有深广行法门。健行法门。现力法门。健胜法门。一切天人法门。入一切时法门。不染一切时法门。一切道喜法门。断一切恶道法门。大海常潮法门。大海神...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18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叁类境者,谓第八阿赖耶识,缘叁种境,种子、根身即内境也,器世间即外境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 一、种子境,谓第八识能遍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故名种子境。 二、根身境,谓第八识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而为身分,故名...
《三藏法数》 / 179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复次苏婆呼童子。为汝及为未来善男子。发心念诵秘密真言门者。说持跋折啰。汝当谛听闻已。广为人说。欲作跋折啰者。量长八指。或长十指。或长十二指。或长十六指。其量最极长者二十指若欲成就大贵自在。及求持明悉地者即用金。作跋折啰。 若求富贵。纯用银。作跋折啰。 若欲...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90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奇世尊。如来正觉不可思议。今说此经令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经境界不可思议。乃为一切无量众生现大神通雨诸宝味。众生闻者得遇无上甘露法雨。是故如来不可思议。是经境界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成大功德乃得值遇。众生业报不可思议。世尊...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388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故以随缘真如之故,真如即万法也,以不变真如之故,万法即真如也。小乘不知二种之真如,大乘...
《佛学大辞典》 / 70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尔时法藏比丘发此愿已。复说偈言。 我今对佛前 特发诚实愿 如获十力身 威德无能胜 复为大国王 富豪而自在 常施诸财宝 利乐于贫苦 尽令诸众生 长夜无忧恼 发生众善根 长养菩提果 我至成佛时 名声超十方 人天欣得闻 俱来生我刹 我以智慧光...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50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佛言。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如来所言必应从顺。于此经典作大守护。为诸众生长夜利益。超生净刹永离五趣。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钦奉诸如来 故有因缘闻此义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往生 决定径归极乐刹 上...
《佛说大阿弥陀经》 / 301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福田种子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宝行胜法门。宝流雨法门。宝行聚法门。宝功德聚法门。宝正意法门。宝目法门宝意法门。宝光法门。宝灯法门。宝电法门。无尽意法门。宝住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6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于是明网菩萨。谓持心梵天曰。仁者乃问顺妙尊议。晓了菩萨方便之趣。佛分别说。何谓菩萨有所问事。而应顺议持心答曰。等于吾我而问事者。为顺议问。等问他人行之所操。为应顺也。等问法像。为应顺也。又明网。不计吾等。不计他等。不计法等。是为应顺也。其问起生。其问灭尽。若问...
《持心梵天所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380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那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正因,正谓中正,中必双照,叁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叁谛具足。) 二、缘因,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了因者,...
《三藏法数》 / 129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凡即凡夫,小即小乘。倒即颠倒。谓凡夫着有,妄于无常法中计常,苦中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及小乘之人,但着于空,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有凡小八倒之名焉。(小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非常计常,非常计常者,谓世间一切有为之事,皆悉无常...
《三藏法数》 / 633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真实神通安乐乐王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不动法门。住貌法门。不动乐法门。深住法门。不可思议聚法门。不可思议聚解脱法门。乐意法门。不可思议住法门。如来智印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89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若入七宝池中澡雪形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至腋。以至于颈。水亦如是。欲淋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其水如初。即亦如初。调和冷暖无不顺适。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莹若无形。既出浴已。各坐于一莲华之上...
《佛说大阿弥陀经》 / 243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一切众生无明所盲。唯愿如来。广开显示诸佛密语。然深智灯作大明导。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然大法灯。此经中有诸佛菩萨二十三种密语道迹。入不狂行大法方便解脱门。断我我所密语所入行解脱门。可畏色不可畏色下色密语所...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453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 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為辟支佛之观门。说眾生涉叁世而轮迴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叁、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
《佛学大辞典》 / 804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甚深师子吼行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一切味吼法门。一切味喜法门。时神通王法门。莲华法门。喜地法门。大喜地法门。四威仪法门。圣行法门。净法门。一切法体法门。善男子。...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5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叁世相续,无间断也。(叁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叁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
《三藏法数》 / 657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其菩提树。根深坚固。善植于地。如栴檀柱。树身佣长。傍无枝叶。坚实圆满。名阿湿波他。所有诸鸟。不能飞过。皮肤细软。文象如绫。无量枝条。妙饰间错。其叶表里。素绿庄严。叶脉显现。如绀青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 529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净宝光法门。喜入法门。净等法门。电光法门。善男...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7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叁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叁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叁德妙果也。(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叁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
《三藏法数》 / 251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
《三藏法数》 / 440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三神通藏得开示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乐神通窟法门。喜神通窟法门。大喜神通窟法门。行神通窟法门。师子神通窟法门。等神通窟法门。示神通窟法门。悲神通窟法门。舍神通窟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正知微妙宝藏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宝藏法门。净藏法门。净乐法门。施乐法门。施目法门。深藏法门。深法庄严法门。正见法门。愍一切众生法门(梵本少一)善男子。是名十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叁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於叁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徧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
《三藏法数》 / 227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告阿难。东方有恒河沙世界。诸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西方北方四隅上下。亦复如是。所以者何。欲令诸天帝王人民。尽闻阿弥陀佛名号。忆念受持归依...
《佛说大阿弥陀经》 / 168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未入如是方等经者。当知是辈犹如盲聋此经中有三十六种不退智宝。无边心行意入陀罗尼门。即是一切诸法初门。唯愿如来。为是等故广宣分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分别解说。此经中有诸佛菩萨不退宝轮藏陀罗尼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0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智金刚行入智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神通宝聚法门。喜王法门。神通平等法门。白鹅声法门。虚空无碍法门。药王法门。法幢法门。甚深大海法门。不动法门。无边光法门。不可思议...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2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至心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住善界法门。大海智法门。智潮法门。神通行法门。虚空神通法门。无热法门。初成法门。随行法门。施喜法门。善至心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1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观经所说於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為佛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叁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着有无,故有十二种也。 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妄想。 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事,穷其自性,惟圣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说,是名所说事妄想。 叁、相妄想,谓随事起见,...
《三藏法数》 / 555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神通宝藏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法周罗法门。大神通法门。宝香藏法门。师子吼入聚法门。破法相法门。栴檀凉法门。无相法门。无语法门。莲华法门。称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金翅鸟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能坏婆修吉龙王力神通王法门。自在力入法门。喜入法门。开勇入法门。大海时入法门。能坏大山法门。能坏风力法门。长见法门。能坏一切毒...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9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云四惑。於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於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於非我之法妄计為我也。叁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四我爱,即我贪,於所执之我深生耽着也。见成唯识论四。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云电光法门。唯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六通法门。功德法门。宝光法门。虚空精进法门。藏法门。戒调法门。功德藏法门。断疑法门。琉璃意法门。清净法门。功德甚深大海法门。坏一切结...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9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善行大神通王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说之。有善宝调法门。善聚法门。善堂法门。善行法门。善意法门。善德法门。善净法门。善调光法门。一切善行璎珞法门。(梵本少一)善男子。是...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6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叁密之一。又名语密。即谓诵真言之口业妙用速疾隐秘也。即身成佛义曰:「法佛叁密,甚深微细,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故曰密。」又据异本即身义,谓「六大中,风空二大,配於语密,真言行者,以叁业為明,即身具叁密万行,即身具叁密菩提,行者自知,餘人不知,故名密。」是也。但...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叁隔历,即是次第叁谛;叁一无碍,即是圆融叁谛。(隔历者,叁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后中,即别教叁谛也。圆融者,举一即叁,全叁是一,即圆教叁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
《三藏法数》 / 29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有宝雹法门。雹等法门。雹庄严王法门。雹灯法门。雹药法门。雹同法门。雹无尽意法门。雹上上法门。雹上容法门。雹甚深法门。善男子。是...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