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条搜索结果

善知识

知识者,知其心识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识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种根本

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 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

《三藏法数》 / 15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相成道

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诣菩提场品第十二

尔时菩萨既澡沐已。复受饮食身力充实。即时往诣大菩提场。到已告语善地天子。并诸地居天子众等。说伽陀曰。 任持大地不动摇 菩萨离爱断害者 今此树下证菩提 汝等庄严于此地 善哉地居天欢喜 普遍清净三千界 广散最上妙香花 遍洒香水皆清净 所有坚手及持鬘 常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832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五种乐

一、出家乐,出家乐者,谓世间之人,多诸业惑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是苦也。 二、远离乐,远离乐者,即初禅天之乐也。谓初禅能远离欲界爱染烦恼,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也。(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也。) 叁、寂静乐,寂静乐者,即二禅天之乐也。谓二禅离初禅...

《三藏法数》 / 242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密教叁叁昧门

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不增不减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

《佛说不增不减经》 /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 2645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四依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已发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叁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

《三藏法数》 / 266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种定业轮

定即禅定,业即行业,轮有运转摧碾之义。谓如来以禅定诵习之法轮,摧碾一切烦恼惑业,而成无上菩提;亦令众生如说修行,而证道果。故说此叁种定业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建立修定业轮,谓令众生修行正观,观察无明烦恼起灭之相,及观察世间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数息...

《三藏法数》 / 26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地

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

《三藏法数》 / 583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须摩提菩萨

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叁十译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女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叁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女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女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僧五净德

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叁、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

《三藏法数》 / 23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道心

梵语菩萨摩訶萨,译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訶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摩訶此言大,此诸人等皆求广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道心大道心之气类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事行

一、身常恭谨,谓修菩萨行者,当谨守身业,毋令放逸,所谓杀盗淫等一切恶法,断而不行;及诸不善律仪,亦皆无犯,是为身常恭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言常至诚,谓修菩萨行者,欲修无上正真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悉...

《三藏法数》 / 254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力

一、自力,谓世间之人,宿有善种,不假他人教诫,而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心,是名自力。(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他力,谓世间之人,或因他人教诫,或因他事感动,遂发菩提之心,则是藉他之力,是名他力。 叁、因力,谓世间之人,先世修习大乘之法,今因见佛及诸菩萨...

《三藏法数》 / 174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渴饮之而沃润。今取以为喻者,菩萨业惑清净,身心寂静,能以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息贪爱之枯渴,成就菩提,超登觉岸也。 一、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

《三藏法数》 / 73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第七

尔时圣者功德林菩萨摩诃萨依一切法相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诸菩萨善知法相。世尊。菩萨善知诸法相者。云何名善知诸法相。世尊。菩萨能知几种法故。名为善知一切法相。而如来说菩萨善知一切法相。尔时佛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功德林。汝今乃能问佛此义。功德林。汝能为与...

《深密解脱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113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明行足

佛十号之一。梵名婢侈遮罗那叁般那Vidyā-caraṇa-saṁ anna。依涅槃经之说,明者,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也,行足者,脚足之义,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论之说,明者宿命,天眼,漏尽之叁明也,行者身口意之叁业也,足者满足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性成佛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谓若近声闻则习声闻法,若近缘觉则习缘觉法,若近菩萨则习菩萨道。习声闻、缘觉之法者,沉滞小果,不乐度生,不求佛道,故不成佛。习菩萨利生之行者,取证菩提,而得成佛,故名不定性半成佛。 二、无种性不成佛,谓无有正信善根,拨无...

《三藏法数》 / 393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出生菩提心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说发菩提心之功德,四摄法及天行梵行圣行。后说破魔眾会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菩提心破诸魔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授记

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 一、未发菩提心授记,谓诸佛世尊,观诸众生根机利钝。其有具增上信者,佛则令其发菩提心,而为授记当得作佛,是名未发菩提心授记。(梵语菩提,华言道。增上,犹增胜也。) 二、共发菩提心授记,谓诸菩萨善根成熟,得增上行;但欲度脱一切众生,...

《三藏法数》 / 27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会

叁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於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於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於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於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烦恼冰

菩提以水,故指烦恼為冰。烦恼即菩提,如冰与水也。教行信证行卷曰:「良知如经言,烦恼冰解成菩提水。」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為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作坚冰,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藏世界成佛

丈六之释迦在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时,小机所感见,谓之化身佛。大机所见,為报身之毘卢舍那佛,於十八圆满之莲华藏世界成正觉也。但菩提树下与莲华藏世界并非异处,秽土即净土也。探玄记二曰:「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约叁乘说。或云:即是华严,约别教一乘辨。」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光菩萨、法光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无边光菩萨、跋陀婆罗等十六正士,如文殊师利本所修行;复有六十菩萨,如弥勒菩萨本所修行——此贤劫中菩萨摩诃萨等。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围绕而为说法...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 300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菩提道场

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禪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释尊於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叁佛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请食品

尔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法已,心大欢喜,即语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不遗我国,今此旷野不可停止,愿降神德,将诸大众与我俱诣宫内寝息。何以故?我今心念欲为大师及诸大众设于时供。” 萨遮尼乾子言:“善哉,善哉!善哉,大王!欲与我食,今正是时。何以故?大王当知!...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24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文殊师利问菩提

如是我闻: 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 3296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十事功德

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转依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

《三藏法数》 / 22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修大涅槃得五事

涅槃,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即大乘涅槃也。 一、不闻得闻,谓大涅槃甚深微密之义,一切众生心中无不具足,以由旷大劫来,无明覆故,而不得闻。今者修习大涅槃法,达于如来性常之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是为不闻得闻也。(劫,梵...

《三藏法数》 / 39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补特伽罗

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又云人。佛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说此十种差别也。 一、不种善根,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惟作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未修福业,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未曾修习布施...

《三藏法数》 / 456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复与无量阿僧祇不可说大菩萨众。所谓十方来集。 尔时王舍大城有婆罗门姓大迦叶。于睡眠中。梦见阎浮提内。有大莲华其华千叶。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妙最胜七宝所成。于莲华内见有月轮。彼月轮内又见丈夫放大光...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 6593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一念相应

(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经叁百九十叁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剎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麤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字不说

佛虽说八万四千之法。而佛自证之法,则非可以言说说。又所说之诸教,有本来法性,而非為佛之创说。此义谓之一字不说。四卷楞伽经叁曰:「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七卷楞伽经四曰:「大慧菩萨摩訶萨。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於某夜。...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天须菩提

叁须菩提之一。佛弟子中有叁须菩提,此其中之一人也。增一阿含经叁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天须菩提。」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叁须菩提

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满成佛

一、信满成佛,谓依种性地,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种性者,种即种子,性即性分是也。) 二、解满成佛,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想,不起涅槃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为解满成佛。(解行者,解即解了,行即所修之行也。...

《三藏法数》 / 231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弘誓

弘,广也;誓,制也。谓菩萨广发誓愿,要制其心,志求满足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遍观六道众生等类,无量无边,皆被生死诸苦所逼,一一不虚,故发誓愿欲度脱之,令出叁界。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六道者...

《三藏法数》 / 361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伽耶山顶经

有二经:一秦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名伽耶山顶经。一元魏之菩提留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一卷。此二本,与隋毘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合為四译同本。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 《伽耶山顶经》

十金刚心

金刚是喻。金刚心者,谓菩萨之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觉了诸法,谓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知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一切微妙法门,无有遗余,故云觉了诸法。 二、化度众生,谓菩萨以无上涅槃之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得出...

《三藏法数》 / 539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授记

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眾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度无量眾生令住於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号字如是,国土如是,乃至灭后法住岁数如是等,是名未发心而与授记,是十位已前之种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乘伽耶山顶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 尔时世尊得成正觉其日未久。寂然宴坐入于三昧观察法界。作是念言。我已证菩提。...

《大乘伽耶山顶经》 /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 3643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问如来常无常品第十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为是常耶为无常耶?”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如来.应.正遍知,非常非无常。何以故?二边有过故。大慧!有无二边应有过失。大慧!若言如来是常法者则同常因。大慧!以诸外道说言微尘诸因常故,非是作法。大慧!...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880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频婆娑罗王為佛最初檀越

涅槃经二十九说: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言:悉达太子若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则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治度人,受我供养。我时默然,已受彼请。(中略)我时赴信,受彼王请,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与无量百千眾...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十二因缘从因生果,不说自心妄想分别见力而生。世尊!若尔,外道亦说从因生果。世尊!外道说言:“从于自性.自在天.时.微尘等因生一切法。”如来亦说依于因缘而生诸法,而不说有自建立法。世尊!外道亦说:“从于有无而生诸法。...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9129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问疑品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见诸无量大众云集,见佛.世尊现大胜妙希有之相,作是思惟:“今者世尊为何事故先现此相?我有疑事今应当问。何以故?如来.世尊处在百千万福庄严师子妙座,威光殊特,照曜显现,如是无量大众集会,难可值遇。”作是念已,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542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请佛品第一

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彼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如百千日照曜金山;复有无量花园香树皆宝香林,微风吹击摇枝动叶,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皆有仙堂灵室龛窟,无数众宝所成,...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593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五智

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智,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处立塔

一、生处立塔,谓诸佛降生之处,即应起塔。如今释迦牟尼佛,在毗蓝园内无忧树下降生,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梵语毗蓝,华言解脱处。梵语塔婆,华言高显。) 二、得道处立塔,谓如来得道,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即于其处立塔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三藏法数》 / 225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九喻

金刚九喻者,乃是金刚般若经中九种譬喻也。此经有叁译:一、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二、魏菩提流支法师译,叁、陈真谛法师译。此九种譬喻,乃是魏时所译之文,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81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正等正觉

叁藐叁菩提,新译為正等正觉。法华玄赞二曰:「叁云正,藐云等,又叁云正,菩提云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金刚顶发菩提心论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施

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当以笔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 二、墨施,谓见人书写经典,当以墨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 叁、经施,谓刊造经板,或印施与人,劝其读诵,令发菩提之心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说法施,谓若有人乐闻正法,即当随其根机,方...

《三藏法数》 / 13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四法

一、善修事业,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方便善巧,谓修菩萨...

《三藏法数》 / 29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法为善友

一、求菩提者,谓诸众生,若有发心乐求菩提之道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二、作大法师,谓人深达妙义,作大法师,为众演说;以其正行,令彼进修,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叁、闻思修慧,谓人以闻思修之叁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

《三藏法数》 / 165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序品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郁阇延城,王名严炽,住王园中,其园所有殊胜庄严不可称计,所谓:娑罗树、多罗树、多摩罗树、迦尼迦罗树、尼拘律树、波罗叉树、郁昙钵华树、婆师迦华树、陀㝹尼迦华树、阿提目多伽华树、瞻卜华树、阿输迦华树、波吒罗华树,如是无量百千众妙树林庄严。...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240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如来无过功德品之二

王言:“大师!何者如来自在?” 答言:“大王!沙门瞿昙有十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心自在;三者、物自在;四者、业自在;五者、生自在;六者、如意自在;七者、信自在;八者、愿自在;九者、智自在;十者、法自在。 大王当知!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能知一切惟是一心,名...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629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问答品第二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与诸一切大慧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坐而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佛慧大悲观,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花,有无不可得。 佛慧大悲观,一切法如幻; 远离心意识,有无不可得。 佛慧大悲观,世间犹如梦; 远离于断常,有无不可...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372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师子乳

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於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訶萨亦復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二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知三法自体相。大慧!何等三法自体相?一者、虚妄分别名字相;二者、因缘法体自相相;三者、第一义谛法体相。大慧!何者虚妄分别名字相?谓从名字虚妄分别一切法相,是名虚妄分别名字之相。大慧!何者因缘法体自相相?大慧!因缘法体自相相者,从境界...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966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菩萨

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质帝萨埵。旧译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道果

道為菩提,果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无上正遍知

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之古译。註维摩经七曰:「肇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叁藐叁菩提,秦言正徧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莫法不知,正徧知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种自在

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无上菩提

菩提有叁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於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文殊师利问菩提

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叁昧諦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次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问答菩提之义。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分别密仪品第四

于时金刚密迹主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行是一字顶轮王咒。沐浴净法观想心法。世尊哀垂愿为解释。由此法支法具足故。速得一字顶轮王咒成就证门。 尔时世尊诰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汝复谛听。我为利益薄德鲜福少精进者。说一切咒修治法时。每日三时洗净浴法。不贪诸欲念心无乱。唯一...

《一字佛顶轮王经》 /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 277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总品第十八之二

依诸佛住持,诸愿力清净; 受职及三昧,功德及十地。 虚空及兔角,及与石女儿; 分别法如是,无而说名字。 因熏种世间,非有非无处; 能见得解脱,解于法无我。 实体分别名,他体从因生; 我说是成就,诸经常说是。 字句名身等,于名身胜法; 愚痴人分...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2724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四念珠

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念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总品第十八之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罗深义而说偈言: 如夏诸禽兽,迷惑心见波; 诸禽兽爱水,彼水无实事。 如是识种子,见诸境界动; 诸愚痴众生,如眼𪾼见物。 思惟可思惟,及离能思惟; 见实谛分别,能知得解脱。 是诸法非坚,虚妄分别生; 虚妄分别空,依彼空分别...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303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授记品

尔时大德摩诃迦叶告萨遮善男子言:“善男子!汝已供养无量诸佛,具足成就无量无边诸功德聚,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萨遮答言:“大德迦叶!我若有见,此是菩提、此是证者,我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迦叶言:“萨遮善男子!无量无边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3885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诸识生住灭,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大慧!诸识各有二种生住灭。大慧!诸识二种灭者:一者、相灭;二者、相续灭。大慧!诸识又二种住:一者、相住;二者、相续住。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一者、相...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8105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遮食肉品第十六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世间生死流转怨结相连堕诸恶道,皆由食肉更相杀害,增长贪瞋不得出离甚为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修圣道者不应得食。世尊!诸外道等说邪见法卢迦耶陀堕俗之论,堕于断常有无见中皆遮食肉,自己不食不听他食,云何如来清净法中修...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93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有五种生

一、息苦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饥馑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世,为大医王,救治众生;于刀兵世,为大力主,以善方便诚信之言,等心救济,息于战诤;于系缚鞭打逼迫之处,为息恼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见众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诸恶行之家,亦生彼处...

《三藏法数》 / 46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刹那品第十四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一切法生灭之相,云何如来说一切法念念不住?” 佛告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一切法一切法者,所谓善法不...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49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八念

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阿吽

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曇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树

菩提树也,佛成佛於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从此得道等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

一、善行生死,菩萨成就道业,为化导有情,虽出没于生死中,不为生死染着。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但为除病,不生嫌弃也。 二、善行众生,菩萨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譬如良医,亲近病者,心无厌舍也。 叁、善行自心,菩萨能调伏自心,破除烦恼,增长...

《三藏法数》 / 40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乘品之一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问已,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法王子!善哉,文殊师利!汝今善能问于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所行甚深法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汝见诸法实义现前无有疑惑,究竟到于智波罗蜜第一彼岸,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令入菩萨无上道故,问如是法。文殊师利!...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3582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今为汝说意生身修行差别。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于初地...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972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菩提性品第二十四

譬如十方虚空相 常遍一切无所依 如是真言救世者 于一切法无所依 又如空中诸色像 虽可现见无依处 真言救世者亦然 非彼诸法所依处 世间成立虚空量 远离去来现在世 若见真言救世者 亦复出过三世法 唯住于名趣 远离作者等 虚空众假名 导师所宣说 名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9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菩提

Bodhyaṅga,总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叁十七道品之名,别為叁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叁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叁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法门品第十二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五法体相及二无我差别行相,我及一切诸菩萨等,若得善知五法体相、二种无我差别相者,修行是法次第入于一切诸地,修行是法能入一切诸佛法中,入诸佛法者,乃至能入如来自身内证智地。” 佛告圣...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54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思修六意

一、广大意,谓菩萨修行,发广大心,历无数劫,而得菩提。于此时劫,常舍身命,及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宝供施如来,从初至终,其心犹不满足,是名菩萨广大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教佛身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

《三藏法数》 / 478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无过功德品之一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所说,得欢喜已,更问所疑,作如是言:“大师!今此众生界中、众生聚中,颇更有人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非法无过失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无诸过失。” 王言:“大师!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沙门瞿昙释家子。生释王家,出家为道。大王...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8376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印佛作法

或印之於纸上,或印之於净沙上,或印於虚空等,先於一前机备香花,置形木。次,叁礼,诵如来咒。次,净叁业印言。次,叁昧耶戒印言,针印。叁摩耶,萨埵鍐次,发菩提心印言,外缚定印。唵菩提质多摩陀波陀耶弥。次,劝请合掌诵:「我今香烟印如来(水虚空等随改),相好具足放光明...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善现

菩提之译名。见[须菩提]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提

真言行者初入初地,见法明道,得无盖障叁昧,名曰净菩提心。大疏叁曰:「初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迦罗罗时。」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提心戒

叁昧耶戒之异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為戒性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菩提心经

庄严菩提心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得深解脱心达正道。调伏诸根威仪详审。唯一补特伽罗尊者阿难。受于佛记奉持法藏。 复有大菩萨众一千人俱。...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5265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无上正等正觉

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叁云正,藐云等。又叁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法身品第七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惟愿演说自身所证内觉知法,以何等法名为法身?我及一切诸菩萨等,善知如来法身之相,自身及他俱入无疑。” 佛告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有所疑随意所问,为汝分别。”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872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叁悔法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

《三藏法数》 / 19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等

四等者,谓诸佛如来名字言语现身说法平等不二,以显佛佛道同也。 一、字等,字即名字也。经云:若字称我为佛,彼字亦称一切诸佛,以我与彼,字无差别,是名字等。(我者,释迦如来自谓也。彼者,指一切诸佛也。谓诸佛皆称理立名,理性平等,故同名佛也。) 二、语等,语即言语...

《三藏法数》 / 78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依正四句

依正者,依即所依国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内现依,依内现依者,谓于国土中又现一切国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尘中难思刹,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是也。 二、正内现正,正内现正者,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也。如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

《三藏法数》 / 28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卢迦耶陀品第五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一时说言:“卢迦耶陀种种辩说,若有亲近供养彼人,摄受欲食不摄法食。”世尊!何故说言卢迦耶陀种种辩说,亲近供养摄受欲食不摄法食?” 佛告大慧:“卢迦耶陀种种辩才,巧妙辞句迷惑世间,不依如法说不依如义说;但随世间愚痴...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270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亲近善知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善知识?” 佛告须菩提:“诸佛世尊,是菩萨善知识。何以故?能教菩萨令入般若波罗蜜故。须菩提!是名菩萨善知识。复次,须菩提!六波罗蜜是菩萨善知识;六波罗蜜是菩萨大师;...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89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性品第十一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阴.界.入生灭之相。世尊!若无我者谁生谁灭?世尊!一切凡夫依生灭住不见苦尽,是故不知涅槃之相。”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112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五佛性

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叁缘因佛性,(此叁者即叁因佛性。)四果佛性,菩提之果也,正觉之智谓之菩提。五果果佛性,大涅槃也。以菩提之智,显涅槃之理,故云果之果。法华文句十曰:「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互本当,了、缘,佛性种子本有,非适今也。果性、果果性,定当得之。」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来胜德六义

一、自性义,谓诸佛法身,皆依真如理体而为自性,是名自性义。 二、因义,谓诸佛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胜果之因,是名因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叁、果义,谓诸佛永断一切烦恼等障,证得无上菩提之果,是名果义。(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业义,谓诸佛以...

《三藏法数》 / 355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障

一、惑障,谓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钝,障蔽正道,是名惑障。 二、业障,谓诸众生由贪嗔痴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 叁、报障,报即果报。谓诸众生由烦恼惑业为因,而感地狱畜生饿鬼诸趣之报,不闻正道,是名报障。 四、...

《三藏法数》 / 16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化品第十五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与诸罗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如来复说诸佛如来不入涅槃;复说如来.应.正遍知,何等夜证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如来复说诸佛如来,常入无觉无观无分别定;复言作诸种种应化度诸众生;世尊复说诸识念念...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046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四法生福

一、恒行法施,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己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起大悲心,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藏法数》 / 25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经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

《三藏法数》 / 731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说法品之一

尔时慧命舍利弗见大萨遮尼乾子在佛前坐,一心合掌,观佛不舍,默然而住,作是思惟:“此萨遮尼乾子为何事故来诣佛所?”作是念已,语大萨遮尼乾子言:“汝为何事来诣佛所?为见佛也?为闻法乎?” 尔时萨遮尼乾子语慧命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我今来诣佛世尊所,不为见佛,不为闻...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88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入道品第九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为我说诸一切菩萨声闻辟支佛入灭尽定次第相,我及一切诸菩萨等,若得善知入灭尽定次第之相巧方便者,不堕声闻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灭尽定乐,不堕声闻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听...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68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分别秘相品第五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此一字顶轮王咒成就行法。诸佛共说。为得利益一切有情。成斯佛顶轮王教法。密迹主过去现在一切如来所说句偈教行法门等无差别。皆择空寂幽闲胜处。我复略说简大名山圣所居处或仙神岩窟或空净新室或独树林泉。于斯胜处一心善净修行是法。于...

《一字佛顶轮王经》 /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 306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说法品之二

尔时慧命大目揵连白佛言:“世尊!此萨遮尼乾子现此外道相,教化几所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目连:“目连!汝今问我此事,天人闻说,皆悉迷没,除诸菩萨摩诃萨众。目连!我今说其少分,令众生入。萨遮善男子以种种形、种种色、种种威仪教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797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问罪过品

尔时,严炽王即生是心:“萨遮尼乾子所说法者,皆是随顺如来正法,作是思惟。我今当问萨遮尼乾子,于如来所有尊重心不?”尔时严炽王作是念已,即移座处,更敷下座,恭敬而坐,问萨遮尼乾子言:“大师当知!我有少疑,今欲请问,为见听不?” 尔时萨遮尼乾子答言:“大王!随汝所问...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3708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信功德品

尔时会中一切大众皆大欢喜踊跃,各各脱身所著上衣,奉施如来而作是言:“如来.世尊!今于世间第二转法轮。如来昔于波罗捺城初转法轮,今复于此郁阇延城第二转法轮。”复作是言:“世尊!我等愿常不离闻此妙宝法门,愿常不离萨遮善男子。” 时虚空中诸天伎乐、妙鼓出声,天雨忧钵罗...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929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毒鼓

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眾生之五逆十恶,使入於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於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於天鼓,又如对於五逆十恶之眾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為生诽谤,堕於无间,故譬之於毒鼓。...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事胜

一、根胜,谓菩萨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胜。(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道胜,为菩萨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胜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胜。(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痴狗

譬声闻缘觉之二乘。大品般若经十五曰:「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须菩提!当来世间善男子等,弃深般若而攀枝叶,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当知是為菩萨魔事。」叁论玄义曰:「大品呵二乘為痴狗,净名贬声闻為败根。」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乘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二种发勇猛心,修行毗梨耶波罗蜜得大利益,菩萨应行精进波罗蜜。何等十二?一者、精进能速觉知诸佛法海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波罗蜜;二者、精进能速往诣诸佛所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波罗蜜;三者、精进能遍十方供养恭敬一切佛故,菩萨应发大勇...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7474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金刚道场。成正觉处大宝帐中。其地宝帐如来所感具足严净。纯以无量上妙珍奇。种种庄严自然成显。众色交映出大光明。奇特宝轮清净圆满。以无量色间杂庄饰。周遍场地而显现之。众妙杂色宝盖。幢幡光明晃曜。七宝罗网妙香花缨弥覆其上。雨于一...

《一字佛顶轮王经》 /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 8555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七地沈空难

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以深入无相观,无菩提可求。无眾生可度。沈於无相空寂之理,而不能修行,此沈空之难也。菩萨故意起菩提有情实有之执入八地不动地。而证佛果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行愿胜义菩提

龙树之菩提心论分别菩提心之相為行愿,胜义,叁摩地叁种。第一起利益一切眾生而使成佛之愿谓之行愿菩提心。论曰:「行愿者,谓修习之人,常怀如是心:我当利益安乐无餘有情界,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恒河沙品第十三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依名字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恒河河沙。世尊!佛说如是,为依如来口中所说,我随顺取?为更有义?愿为我说。”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如我所说名字章句,莫如是取。大慧!三世诸佛非恒河河沙等。何以故?所说譬喻过世间者,非...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54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涅槃品第六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涅槃涅槃者,以何等法名为涅槃?而诸外道各各虚妄分别涅槃。” 佛告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诸外道等虚妄分别涅槃之相,如彼外道所分别者无是涅槃。”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

《入楞伽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1319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五性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叁、菩萨性,菩萨,...

《三藏法数》 / 261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诣严炽王品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乾子与八十八千万尼乾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于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后侍从大萨遮尼乾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乾子众,从南大国与无量众诣郁阇延。闻如是已,即生尊重大萨遮尼乾子心...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221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菩提心观释

一卷,赵宋法天译。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不生不灭非觉非无觉等之义者。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慧观五教

上元道场寺僧慧观,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约施化次第而立此五种之教,是为慧观五教也。 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 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

《三藏法数》 / 31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