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住者,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即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色识住,色即眼根所对之色。谓内意识缘于外色之时,识于色中,生喜住着,故名色识住。 二、受识住,受即领纳之义。谓意识领纳六尘之时,识于受中,生喜住着,故名受识住。(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以其能染,故名尘也。) 叁、想识住,想即思想。谓...
《三藏法数》 / 186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元初一念之无明,背真性而缘起生死也。即流转是。释摩訶衍论二曰:「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背本下下转,名為下转门。诸净法有力,诸染法无力,向原上上转,名為上转门。」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 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
《三藏法数》 / 23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即[鹿野园]。在迦尸国。法显佛国记曰:「復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捺城之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宿。世尊将成道,诸天於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却后七日当成。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為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以后,人...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教也。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教但诠无二无叁,言思斯绝。今此同教,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叁,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俱显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无二...
《三藏法数》 / 195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萨,乐习苦行,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叁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又作掛落,掛罗。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禪僧而起,今日本之净土宗亦用之。掛络者掛而络於身之义,单名掛子,或云络子,通两肩悬於胸间之小方形物也。释氏要览上曰:「络子或呼掛子,盖此先辈僧创之 ,后僧效之。又亡衣名,见掛络在身,故因之称也。今南方禪僧,一切作务皆服,以相...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心、心所法者,心即心...
《三藏法数》 / 25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祇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相对於八寒地狱而言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天知,谓人一念心起,若善若恶,虽未形现,天神已自知之,照临于上矣。 二、地知,谓人一念心起,若善若恶,虽未形现,地神已自知之,鉴察于下矣。 叁、傍人知,谓人作善作恶,于隐僻之处,自谓无人知,而不知傍人已知之矣。 四、自知,谓心欲作善作恶,人虽未知,自意已...
《三藏法数》 / 123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叁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品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
《三藏法数》 / 396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法数》 / 20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 68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生殖器病之名。译曰妒黄门。因见他婬,方有妒心,而起婬根之病也。出名义集二。Īrṣyā aṇḍaka又见[五种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有余涅槃,谓见、思烦恼已断,尚余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余涅槃。(见、思烦恼,即见、思惑,于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于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二、无余涅槃,谓见、思二惑与所受五众之身,俱得灭尽,无有遗余,是名无余涅槃。(五众即五阴,谓色受想行识也。)
《三藏法数》 / 113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六种震动者,动、起、涌叁种,是形;震、吼、击叁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一种,故言震动。六种中复各有叁相,遂成十八种震动之相也。 一、动,动者,摇扬不安之谓。动有叁相:一方独动名动,四方俱动名遍动,八方齐动名普遍动。 二、起,起者,自下渐高之谓。起有叁相:一方...
《三藏法数》 / 307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自定起而经行时之步行法。即静起座,先於呼吸之间,举左足,进於右足之半,於次之呼吸,举右足,与左足相并,次自左足始,进十步乃至二十步,则转右而返,就原座云。如净禪师语曰:一息半步,此古佛之法也。近来之长老,曾无知者。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佛在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国中有一商主,与五百人欲泛巨舶入于大海采诸珍宝。时彼商主发净信心,欲饭佛僧祈福保祐,前诸佛所致诚勤请;如来知已默然许之。于其住处明旦设食,尽其甘美虔伸供养。食毕敷座,佛为说法赞布施行,所感如意心田俱胜...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112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
《三藏法数》 / 290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欲爱,谓于欲界五尘而起贪爱也。因贪爱故,推求不已,是名欲爱。(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色爱,谓于色界禅定而起贪爱也。因贪爱故,推求不已,是名色爱。 叁、无色爱,谓于无色界禅定而起贪爱也。因贪爱故,推求不已,是名无色爱。 四、无有爱...
《三藏法数》 / 157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嗔使。 叁、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
《三藏法数》 / 55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於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627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法,一转而為褐色,是如法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於如意者,盖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叁乘归实际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
《三藏法数》 / 12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菩萨往昔曾作兔王,以其宿世余业因缘,虽受斯报而能人语,纯诚质直未尝虚谬,积集智慧熏修慈悲,不生一念杀害之心。于彼无量百千兔中,禀性调柔居其上首,为彼徒属讲宣经法,劝令谛听善思念之:“我及汝等无始劫来,不修正行随恶流转,由四种因堕三恶道。所谓四者:贪、瞋、痴、慢...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48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日本弘传之宗有八宗:一俱舍宗、二成实宗、叁律宗、四法相宗、五叁论宗、六华严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也。此中前六宗,起於奈良朝,后二宗起於平安朝,古来通称為八宗。八宗纲要奥书曰:「日本所传自昔已来,共许所翫唯此八宗。」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
《三藏法数》 / 35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佛告阿难:“我今于此大众之所,略说造塔所得功德,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假使以四天下满中所有草木丛林,皆为人身,彼一一人发心修行,随其所证或有获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及缘觉果。时有长者以净施心长时供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尽其形寿令无所乏,至灭度...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454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藏法数》 / 961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我生已尽,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更不受叁界生死,故云我生已尽。(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梵行已立,梵行即净行也。谓阿罗汉由戒定慧之行,成就...
《三藏法数》 / 19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见行,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捨。」智度论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48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大叁灾之一。一大劫中第叁期坏劫之末(合成住坏空四中劫為大劫),起而荡尽世界之大风灾也。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第叁禪天。叁灾中灾害最广大者。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由贪爱之对境而别為四法:一显色贪,於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色等显现之色起贪着也。二形色贪,於长短矫媚等形相之色起贪着也。叁妙触贪,於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之触起贪着也。四承事贪,於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着也。此四者皆為相应婬贪心。退治之法则观四外不净。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
《三藏法数》 / 565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菩萨往昔以瞋因缘堕于龙中,有三种毒,所谓:气毒、眼毒、触毒,又由别报福业力故,身具众色如七宝聚,不假日月光明所照,常与无量百千诸龙,周匝围绕以为眷属,变现人身容色端正,住毗陀山幽邃之处,多诸林木华果茂盛,清净池沼甚可爱乐,与诸龙女作众歌舞共相娱乐,止住其中经于...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94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尔时世尊游化居止摩竭陀国王舍城中,将诸弟子大阿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时彼国王名洴沙王,禀性仁贤久植德本,已证初果得不坏信,奉佛之心倍加隆厚,常以上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如来及比丘众。是时国中先有外道六师之徒富阑那等,久在王境宣布邪教,诳惑民庶信服者众,王...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2718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
《三藏法数》 / 293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尔时,功德林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三世诸佛之所演说。何等为十?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正念藏、持藏、辩藏。是为十。 何等为菩萨信藏?此菩萨信一切法空无真实、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者、信一切法不...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5659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尔时贤王天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无摄受无我无取无续无断。然以方便随宜所作。诸勤行者。以正方便现前得法。世尊。譬如大水积于地下。须假人力勤行施作。或开以坑或凿以井。由勤力故方获其水。若无坑井水乃何得。勤行方便之者。亦复如是。以勤力故于一切处胜智通达。若无勤力智从...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103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不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即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即正...
《三藏法数》 / 535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尔时世尊将诸大众,诣般遮罗大聚落所,至一林中,谓阿难曰:“汝于此间为我敷座。”佛坐其上,语诸比丘:“汝等欲见我往昔时修行苦行舍利已不?”白言:“愿见。” 于时世尊以手按地,六种震动,有七宝塔涌现其前,世尊即起作礼右旋。“阿难!汝可开此塔户。”见七宝函珍奇间饰。“阿难...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309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尔时世尊游化依止王舍城中,时彼国主阿阇世王,创发净信归依于佛,四事供养曾无所乏,大臣人民四部之众,咸于如来亲近恭敬,以梵音声说微妙法,教诸弟子断十恶业,勿杀生命、窃盗他财、作非梵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是诸众生蒙佛教诲修行十善,于佛法中清净而...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87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昔者如来出现于世,乃为父王及诸大众演说观佛三昧法门,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黄金色无量光明。是时会中五百释种,观佛身相犹若灰人羸婆罗门,见已号哭自拔头发,举身投地口鼻吐血。如来见之乃安慰曰:“汝勿号哭!吾为汝说。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入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长...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1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徧,相者随於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為虚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為一无為法,数於叁无為之一而摄於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於...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尔时世尊与诸弟子大比丘众,游化依止王舍大城。是时如来从座而起,步蹑虚空现希有事,足下显出千辐轮相,一一辐间复出八万四千众宝莲华;一一华出八万四千微妙须叶,次第庄严,遍覆十方无量世界。是诸华上各有无量微妙数佛,足下皆现千辐轮文。是时会中净饭父王,见是事已心大欢喜...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202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谓昏烦恼乱之法,长时随逐不舍,故名随烦恼。 一、小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十种,各别而起行位局故,是名小随烦恼。 二、中随烦恼,谓无惭、无愧二种俱生,非各别起,行通前之忿恨覆恼等,唯遍在不善法中,是名中随烦恼。 叁、大随烦恼,谓掉举、...
《三藏法数》 / 160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法数》 / 52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地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
《三藏法数》 / 31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一、乞食。人有下中上叁品,下品者自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请,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贪味弃贫从富,上行之流,不选贫富,等慈眾生,次第乞食。叁、不作餘食法。律中说人復次第乞食,於求处数数正食,得贮餘食。...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心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五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曰福增,年过百岁齿衰力屈,家中大小无不生厌。闻说出家心生欢喜,功德无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是时长者来诣佛所欲求出家,值佛游化,即便往至舍利...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82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