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条搜索结果

韦陀梵志

以吠陀為主之梵志,即韦陀论师也。大日经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為说瞿曇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毘卢遮那身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道位

修道之位次。如菩萨之十地,声闻之七方便位等。中论疏一曰:「名贯道位。德备叁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叁、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

《三藏法数》 / 537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善友七事

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

《三藏法数》 / 50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云初分善方便健度第二十一

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入世间方便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生王入法门。毕竟多方便入法门。信心入法门。师子神通法门。世界非世界法门。时一入法门善不善法门。能调恶人法门。有德王入法门。得一切恭...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4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十大数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叁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叁、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

《三藏法数》 / 543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生公四轮

生公者,即罗什法师之弟子也。立此四轮者,轮有摧灭之义,能摧灭众生惑业,而超出叁界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善净法轮,谓修五戒十善之法,摧灭四恶趣业,而得天人果报,是为善净法轮。(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

《三藏法数》 / 36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

《三藏法数》 / 601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轮品第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今问世尊 无量功德海 唯愿赐开许 为解释除疑 世尊告曰。汝真善士。于一切法智见无碍。为欲饶益他有情故请问如来。随汝意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心喜。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9356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品第十三之余

尔时无我明妃而为上首。与一切金刚拏吉尼等。俱持五甘露相应。供养世尊金刚萨埵已。饮金刚甘露味。现大威神发欢喜心。语汝金刚拏吉尼等。我此真实极为秘密。供养礼敬一切佛已。于金刚本性我今开示。时诸明妃得大欢喜。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听佛所说。佛言如得饮食于美不美勿生厌离。澡...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大师法护奉诏译 / 804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善

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叁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叁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叁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后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

《三藏法数》 / 18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诸法实相

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自在

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佛土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谓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现外诸器界,则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报身如来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应净识所修,自利行满,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三藏法数》 / 26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魔王

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属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碍,其名谓之波旬。但从大乘之法门言之,则深位之菩萨,以大方便力现為魔王,教化眾生也。楞严经六曰:「若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告大迦叶:仁者十...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难易二道

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之苦,故称之為难行道。反之而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无何等苦痛而乐?是名易行道。净土十疑论曰:「论曰於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行观一切法

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萨四法

一、善修事业,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方便善巧,谓修菩萨...

《三藏法数》 / 29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止

一、体真止,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是名体真止。 二、方便随缘止,方便,犹善巧也。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是名方便随缘止。 叁、离二边分别止,谓不分别生死、涅槃、有无等二边之相,是名离二边分别止。(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104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八十八使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叁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叁、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四、戒取,谓于非戒中,...

《三藏法数》 / 420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諦

对於二諦叁諦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諦同。涅槃经第十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义諦。有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义諦,言有二諦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方便

论问云:既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古孔切)秽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终不得净。故说四种方便。(梵语摩尼,华言如意。) 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及观一切法因缘和...

《三藏法数》 / 36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叁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

《三藏法数》 / 51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像法

正像末叁时之一。像者似也。谓与佛灭后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大论佛法凡有四时: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叁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四转復微末,谓末法时。」叁藏法数曰:「正犹证也,像像似也。」顺权方便经...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学处品第十八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诸菩萨摩诃萨等。具智慧方便。所修学句。令归依者。于诸菩萨摩诃萨。无有二意。离疑惑心。于生死流转中。常不可坏。如是说已。毗卢遮那世尊。以如来眼。观一切法界。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今说善巧修行道。若菩萨摩诃萨。住于此者。当...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162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白衣

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緇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製,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教体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

前礼牟尼尊 炽然烦恼灭 流转退住者 度以升进道 修行微妙法 能离退住过 亦灭一切恶 成就诸功德 佛世尊善知法相。得如实智慧。灭烦恼盛火。出炽然之宅。乘诸波罗蜜船。度无量苦海。以本愿大悲力故不舍众生。为诸修行说未曾有法。度诸未度令得安隐。谓二甘露门。各有...

《达摩多罗禅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135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地品第三

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4日

佛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可爱乐法。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

复次智上。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商主一时止...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242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十地品第三

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

十种说叁世

十种说叁世者,谓叁世各叁,乃分九别,会别归总,摄在一念;故以一融九,虽九而常一,虽一而常九,一九无碍,十世圆融。经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是名十种说叁世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过去世说过去世,谓过去世中,说过...

《三藏法数》 / 385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相应方便成就品第八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一切如来智轮成就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一切轮内外所作法。 此瑜伽大教王经所作曼拏罗。随于本尊名号连金刚出生称曼拏罗名。然后作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法。当以本尊及诸菩萨。观想持诵已即作此法。若作息灾法。当依佛眼菩萨尊那菩萨。若作增益法。...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3337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第二

尔时广严城中有大菩萨离呫毗种名无垢称。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殖善根。得妙辩才具无生忍。逮诸总持游戏神通。获无所畏摧魔怨力。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满。明了有情意乐及行。善知有情诸根胜劣。智度成办说法淳熟。于大乘中决定修习。于所作业能善思量。住佛威...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233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缘起十义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甚深

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事胜

一、根胜,谓菩萨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胜。(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道胜,为菩萨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胜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胜。(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第三

如我力所能 演说退过已 今当说住过 修行者善听 若于入出息 无见亦无觉 不解方便求 是则初门住 闻慧既已生 应起思慧念 不善解次第 愚痴住所缚 若数已成就 息去应随去 不知随顺法 是说修行住 如佛问比丘 谁习安般念 有一比丘答 是念我修习...

《达摩多罗禅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199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顺权方便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乐瓔珞庄严方便品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法生福

一、恒行法施,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己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起大悲心,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藏法数》 / 250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行

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

《三藏法数》 / 70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依他十喻

依他法之无实体,以十种之喻而显。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生。是身如梦,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大般...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稠林

以譬烦恼。种种之烦恼,交络繁茂,如稠林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止观九曰:「无明戏论翳如来藏稠烦恼林。」同十曰:「邪画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密教所说身口意之叁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叁者心密门,行者以此叁方便自净叁业。即為如来叁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满足地波罗蜜不復经歷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又「然此毘卢遮那内证之德。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神。形色性类皆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火喻菩萨十种善法

锻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锻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

《三藏法数》 / 73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旷野城

根本律云:时摩竭陀憍萨罗二国中间大旷野处,有五百群贼杀害商旅,由斯两界人行路绝。时影胜王闻知已,命大将往彼屏除群贼。其将至彼,方便降伏,群贼求哀请活。大将愍之,慈心向彼,即於二界中间筑一新城,总集诸人共住於此,从斯已后,名旷野城。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叁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

《三藏法数》 / 17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能施太子

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报,然於人无益,自以方便捨天寿,生於娑伽陀龙王宫中,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於阎浮提中為大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大,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鉤召印

作内缚拳。竪右手之头指。少屈之作鉤形。是除盖障佛顶,及九方便中,奉请法身方便之印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神力

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 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经曰:「一切毛孔放於无量无数色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於序品中,...

《佛学大辞典》 / 74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二种相

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着,是名世间方便。 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着,是名出世间方便

《三藏法数》 / 101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证得

以正智如实证悟真理也。华严经十一曰:「即时证得十种法门。」十卷楞伽经九曰:「证得欢喜地。」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难具八法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是故阿难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二部经,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便、十二授记。) 一、信根坚固,信,即信顺。根,...

《三藏法数》 / 492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品第十三

复次宣说一切金刚仪轨瑜拟尼方便灌顶戒。谓分别刹那饮食喜等。诸佛如来安住鑁字。正等一相得灌顶成就。复次金刚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鑁字云何说为拏吉尼戒。如来为调御师愿为我说如其次第。佛言是中鑁字唯一体性最上庄严。为阿赖耶诸佛宝藏。于初喜等分别刹那住妙乐智。谓庄严果报...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大师法护奉诏译 / 905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化城喻品

法华经第叁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於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化城喻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訶嚩

hva,悉曇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火。大品经四念处品云:「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訶嚩字时,观察一切眾生,入堪住力,徧生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旧华严经五十七曰:「唱訶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无尽句

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十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十句乃有尽者,我愿有尽;以此十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是名十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有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心佛

华严十种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现之佛,谓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华严经五十二曰:「应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楞严经七曰:「如来无间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有依行轮

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以摧碾为义。佛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具足净信,谓众生具足清净信心,则于一切善恶业缘受报因果,皆无所疑,此为有依行也。 二、具足惭愧,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有所作,身...

《三藏法数》 / 47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乘

华严所立。说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叁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叁藏法数叁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眾...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论十种

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是名不缺戒。 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持护不犯,无有破损,是名不破戒。 叁、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持...

《三藏法数》 / 47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密

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圆通大士

观音之别号也。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勅文殊料简是非。文殊歷评已。独以最后观世音之耳根圆通為最上。以此土眾生六根中耳根為最利,故以耳根為圆通之方便而為最上也。因而二十五圣中圆通之名,独冠於观音。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叁昧

佛华严叁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叁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叁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叁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叁昧,其叁昧名佛华严。」瓔珞经曰:「我先於第叁禪中,集八...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十一色

叁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空,此十叁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盗牛

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叁曰:「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诸牛。诸凡夫人虽復是戒定慧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已失醍醐。」叁论玄义曰:「若言...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法为菩萨实德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修行方便不净观住分第十

我已略分别 不净退减分 如其住过相 今当次第说 修行烦恼业 增长内充满 不晓知度法 愚痴缚令住 自于身少分 背净坏皮色 不知升进法 烦恼增故住 或有渐升进 遍身见坏相 不能求外缘 乐观内身住 若于外境界 修行心乐进 欲去应随去 方便勿令住...

《达摩多罗禅经》 / 东晋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29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方便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方便力成就者,发意以来几时?”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能成就方便力者,发意以来无量亿阿僧祇劫。” 须菩提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成就方便力者,为供养几佛?” 佛言:“是菩萨成就方便力者,供养如恒河沙等诸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6566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4日

鸡胤部

Gokulika(Kaukkutika),小乘二十部之一。又曰灰山住部,窟居部,高拘梨訶部。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眾部中分出者。主张过未无体论。且以论為主,以经律為应於机类之方便而轻视之。宗轮论述记曰:「憍矩胝部,此婆罗门姓也,此云鸡胤。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染一鸡。后所生族,因...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优禅延国,住旃茶钵树提王园,其中多有诸娑罗树、多罗树、迦尼迦罗树、尼拘罗树、博叉树、优昙钵罗树;复有婆师华、陀腻迦华、阿提目多华、瞻婆华,阿叔迦树、波吒罗树,以为庄严;又有泉井、池沼、江河、清流庄严;又有青、黄、赤、白莲华遍诸水上;鹅、雁...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7494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五轮叁昧

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叁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 一、地轮叁昧,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禅定叁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

《三藏法数》 / 567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云何学空?云何入空三摩地?”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色空,观受、想、行、识空,应以不散乱心谛观诸法空无所有,若一切法、若一切法性,悉不可见。虽复如是观法性空,不应于中证...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76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六种巧方便

一、随顺巧方便,谓菩萨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分别解说,令其易解易入,获大利益,是名随顺巧方便。(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立要巧方便,要即誓约也。谓若有众生,来从菩萨求索田宅、饮食、钱财,种...

《三藏法数》 / 531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十吉祥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 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今可现有诸佛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若...

《佛说十吉祥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65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修行方便胜道决定分第八

已说方便道 所摄决定分 胜道决定相 是今我当说 修行善决定 系心处坚固(谓尔炎也) 身受与心法 于是正观察 说有六种因 是能成就果 成坏各三种(成熟熟亦坏也) 修行决定相 于是六种因 方便善观察 是则能次第 疾得诸漏尽 复更有余因 种种成坏事 如...

《达摩多罗禅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487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大海十相

海以深广为名,以喻如来智海,深广无涯。故经中以大海十相,喻十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也。 一、次第渐深,此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于智海,渐次而进,而能成就大愿也。 二、不受死尸,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 叁、余水入失本名,此喻...

《三藏法数》 / 458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六种调伏

一、性调伏,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名性调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众生调伏,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

《三藏法数》 / 40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梵语傴和U 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哀拔法,五种之爱乐法。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决定分第七

已说升进法 所摄诸功德 修行决定分 是今次第说 善于出息念 入息俱亦然 出入谛思惟 分别具明了 此则决定分 世尊之所说 一切诸善根 各各尽自相 最胜无上智 说名为决定 彼诸修行者 安住决定分 出息入息时 正观无常相 息法次第生 展转更相因...

《达摩多罗禅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2125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 须菩提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亦不爱乐声闻、缘觉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须菩提!有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25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第五十

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於一偈,随喜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於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眾。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皱。齿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法华六瑞

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Hāḥ,降叁世尊之种子也。见降叁世条(CBETA註:疑為见[降叁世种子]条)。 又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配之六大,以表风大。字记曰:「訶字许下反音,近许可反,一本音贺」。大日经曰:「贺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贺字时,是害烦恼离欲声。」华严经曰:「唱訶婆...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玄门

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供养

一华,二香,叁瓔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繒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名法华经為十种供养经。其滥觴由於罗什叁藏。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十难

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是为难也。 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而能厌于欲乐,折节求道,是为难也。 叁、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济彼饥苦;或为忠臣,以死徇节,是为难也。 四、得睹佛经难,谓人或生边地,不知...

《三藏法数》 / 66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六种住

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 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

《三藏法数》 / 52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世无障碍智戒

此戒能成就叁世无障碍之智,故名為叁世无障碍智戒。又名叁昧耶戒,自性本源戒,叁平等戒,菩提心戒,无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叁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叁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十八随眠

亦名九十八使。烦恼之异名也。常随逐於人,故谓之随。其状体幽微难知,如眠性,故谓之眠。此為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随眠,配於叁界五部者。即欲界见苦所断十种,见集及见灭所断七种(除身边戒),见道所断八种(除身边),并欲界修所断四种(贪瞋痴慢),合...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止止不须说

佛於迹门法华止舍利弗请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修叁昧法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神我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时

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叁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66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机一境

机谓属於内而慟於心者。境谓属於外而显於形者。释尊拈华為境,迦叶会其消息,破顏微笑,為机。又如烟為境,见之早知是有火,為机。碧巖录马大师不安则垂示,有曰:「一机一境,一言一句,且图有个入处。好肉上剜疮,成窝成窟,大用现前,不存规则。」此即机境也。涉於言句者,欲暂...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善恶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字门功德七句

大日经转字轮品曰:「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若欲见佛者:一若欲供养,二欲证发菩提心,叁欲与诸菩萨同会,四欲利益眾生,五欲求悉地,六欲求一切智智者,七於此一切佛心(阿字),当勤修习。」今此七句合為五点功德。初一句為发心,第二句為修行,第叁句為证菩提,第四、第五二句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叁...

《三藏法数》 / 315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性相二宗十异

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不善业道经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有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业道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念佛十种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

《三藏法数》 / 442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一阐提

一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為济度一切眾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眾生,作尽一切眾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真实义

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世间之法,悉同其名,眾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是水是风,乃至见苦终不言乐,见乐终不言苦,是虽於假名立相,然称认皆同。此為世流布真实义。二方便流布真实义,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以开导人,...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乘真实一乘方便

叁乘家依深密经以叁乘為真实,以法华所说之一乘,但為诱引不定性一类之方便。一乘家依法华经以深密经所说之叁乘,為调熟机根之方便。说详五教章上,法华玄赞四,守护国界章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上道

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徧知果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种加持

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性品所说。有师弟及曼荼罗之叁种。义释十一曰:「前品说入秘密曼荼罗方便,所谓叁种加持也。谓以真言加师之身及所入之坛,等持弟子,令至坚固。」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沤和拘舍罗

U āyakauś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傴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傴和拘舍罗,沤和称為方便,拘舍罗称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下或作惒...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八千人。菩萨一万六千人俱。是诸菩萨智慧方便神通具足。辩才无碍得大总持。 尔时世尊处大法座。与如是等无数百千大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彼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智上。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礼佛双足。礼已合掌前白...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55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颯陀婆罗度叁人

毘耶离国有婬女,名庵罗婆利。舍婆提有婬女,名须曼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盘那。有叁人各各闻人讚叁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心着不捨。便於梦中梦与从事。觉竟心念彼女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於是诣颰陀婆罗菩萨所问是事。菩萨答言诸法实尔,皆...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般若十种利益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

《三藏法数》 / 553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体宗用叁大

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日经心目立体宗用之叁重,日本弘法之秘藏记,亦立体宗用之叁重。此体宗用即体相用之叁大也。弘法以曼荼罗為体,以叁叁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以曼荼罗為体者,即六大。据叁种悉地仪轨五论皆号為曼荼罗也。叁叁昧者為心佛生,自语意等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 329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六万藏

法藏六万偈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曰:「提婆达多,虽復随佛出家,嫉妒情深,窥望利养,虽復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智度论十四曰:「调达诵得六万法聚,与闍王共造五逆,生入地狱。」天台观经疏曰:「调达有叁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穷子

法华经七喻之一。叁界生死之眾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 法华经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復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

《佛学大辞典》 / 97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慈忍十种利益

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火不能烧,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 二、刀不能割,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

《三藏法数》 / 51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弥陀叁字法报应叁身空假中叁諦

阿字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諦。弥字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諦。陀字為如之义,故是中諦。又叁身者,取阿字第五转方便究竟之义為应身,弥為报身,陀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弥陀部心集曰:「阿即空之义也,弥者即假之义也,陀者即中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圆觉叁观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叁...

《三藏法数》 / 34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逆缘

恶事為佛道之缘也。盖对於佛果菩提则恶為逆缘,善為顺缘,对於生死苦果,则善為逆缘,恶為顺缘。总之违逆固体之果性者,皆逆缘也。楞严经六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论之顺逆二缘,為对於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為逆缘,顺佛道之道為顺缘。而顺逆虽异而其结缘佛道...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品第十八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晓了方便度无极有六事。若能专精善权方便随时而入。是曰布施其于瑕秽因而开化使悉清净。是曰持戒。所作功德则用劝助一切众生。是曰忍辱。在所游至无所伤害亦无有失。是曰精进。志以好喜教诲众生用四恩济。是曰一心。入无量门宣总持要而导利之。化于三界使入大道...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01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疑见

谓於诸諦理怀犹豫,无决定之见也。十种见之一。见叁藏法数四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日经叁句

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叁句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叁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中略)佛已开示净菩提心,略明叁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中略)当知十方叁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為此叁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加行

入於正位之准备,加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加行道,加行位,四加行,四度加行等。旧译曰方便(七方便),以於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滥之恐,故新译曰加行。唯识述记九末曰:「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

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叁信一切法之无愿。四信一切法之无作。五信一切法之无分别。六信一切法之无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无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难超越。十信一切法之无生。见唐华严经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报恩经

方便佛报恩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界外理教

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叁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请益

和尚先有所与,復请餘分,谓之请益。其法,学者若愿请益,则先稟烧香侍者,侍者通於住持,若允,则因住持之指挥,定时。多為定鐘后。侍者於方丈秉烛烧香,引入参学者而出外,或依住持之命,立於椽之左。参学者於当面问讯烧香,大展九拜,收具进云:某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望和...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通相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 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三藏法数》 / 113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分别功德论

叁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為第一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般若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叁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叁种德,故名叁般若。 一、实相般若,谓本觉之体,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诸佛之道,知...

《三藏法数》 / 30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如来色

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餘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叁如来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毘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

《佛学大辞典》 / 456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邪因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萨五种自在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

《三藏法数》 / 298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千人授记品

善男子!于尔时十千懈怠者同发声言:“唯!世尊!我等欲于净佛土中,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谓世界普贤菩萨行菩萨行所修净处,如是我等行六波罗蜜,满于佛土逮成正觉。” 善男子!宝藏如来亦复如是,授彼十千懈怠者记:“如普贤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汝等亦于周匝世界,...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00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方便品第二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

《维摩诘所说经》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03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瞻仰

以恭敬之心而仰观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瞻仰两足尊。」维摩经上曰:「瞻仰尊顏,目不暂捨。」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自证身

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证身為自受法乐,从自心流出内证之诸眷属,常说两部之大经。就其新义言之,大日之自证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力品第十五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有处无处深浅远近度无极有六事。从其处所逮得审谛了其本末。是曰布施。所可识知解三界空等无有异。是曰持戒。诸所晓了悉以分别。而得普入仁和之地。是曰忍辱。其弘誓行至德之业强而有势。是曰精进。毁坏众秽十二缘起令无有异。是曰一心。所可遵奉而以知时不失圣...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24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计属於色界第四禪之无想定為涅槃,又计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没处,谓之穷理。」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式叉摩那尼

出家五眾之一。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沙弥尼之欲受具足戒者,使自十八岁至二十岁满二年间别学六法,验胎之有无,且试行之真固也。是為式叉摩那尼。俱舍光记十四曰:「式叉摩那,唐云正学。正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婬,不盗,不杀,不虚誑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行事钞...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还门

六妙门之一。谓反照能观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转心返照,名之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而观之心虚妄无实,即所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為门。」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刚界曼荼罗

依金刚界密教本经金刚顶经之所说,则有六种十种等之曼荼罗。现图曼荼罗中輳合九种,称曰九会曼荼罗,见[九会曼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果报

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為对於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為应於其业因而报者,故曰报。然则曰果,曰报,其体為一,总括一切眾生自生至死之间,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谓為果报。但分别果报二字,则法华方便品明十如是中,有因缘果报之四,对...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十五方便

台家修禪之法,分方便与正修二道,先為方便行,有二十五种,其次正修十乘观法。二十五种之方便行,分為五科:一、具五缘:持戒清净(离叁业之非)、衣食具足(蔽形凌飢)、閒居静处(山林兰若)、息诸缘务(学问犹废何况俗事)、近善知识(资我身长我道)。二、訶五欲:訶色(色如...

《佛学大辞典》 / 41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化不失时

一、成等正觉化不失时,谓如来出现世间,成佛道已,随机应感,适彼时缘,而起化导,是为成等正觉化不失时。 二、成熟有缘化不失时,谓如来了知众生善根成熟,随时化度,咸令解脱,是为成熟有缘化不失时。 叁、授菩萨记化不失时,谓如来能知菩萨久修梵行,功业成就者,即与授菩...

《三藏法数》 / 46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普门

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

《三藏法数》 / 28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多闻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萨修十种念处

念即能念之智,身即所念之处,智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是为十种念处也。 一、身念处,身以积聚为义,谓积聚诸根而成身也。菩萨观察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皆悉远离;又当从顶至踵,遍观其身,而悉无我。是身不净,臭秽可恶。作是观时,身...

《三藏法数》 / 87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道

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為道。道有叁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叁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道。法华经序品曰:「恆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波罗蜜品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毗梨耶波罗蜜满足。何等为十。一者金刚不坏精进。二者勇猛精进。三者离两边精进。四者增广精进。五者练治精进。六者无休息精进。七者清净精进。八者无比精进。九者无轻蔑精进。十者非策精进。善男子。云何菩萨精进不坏喻如金刚。菩萨摩诃萨勇猛精进发...

《大乘宝云经》 /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 / 10040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2日

莲华叁喻

莲华叁喻者,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莲华则华果同时,妙法则权实一体,故取莲华以喻权实之法也。 一、为莲故华,为莲故华有二喻:一喻为实施权,谓莲以喻实,华以喻权。盖譬如来为一乘之实,而施叁乘之权。故经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是也。二喻从本垂迹,谓莲以喻本,...

《三藏法数》 / 46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 1000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供养

供养法华经之十法也。见[供养]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善来得

十种得戒缘之一。见十种得戒缘条。(CBETA註:查无此条,疑為见[得戒]叁归得。)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发饿鬼心

十种发心之一。眾生剎那剎那起名利之心,作下品十恶。以植饿鬼道之种子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仪轨说,持诵者当具八方便。颂曰:「净浴着净衣,涂香严身体,归命念真言,至诚恭敬礼,焚香懺诸罪,随喜及难请,回向发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遗忘,然后净叁业,依法作持念。」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韦陀输

Vitāśoka,又Vigatāśoka,达磨阿输迦王之弟。智度论二十谓之韦駄输,阿育王经叁谓之毘多输迦,阿育王传二谓之宿大哆。善见律二谓之帝须。由阿输迦之方便為七日王,遂发心者。阿育王经叁言阿育王之弟毘多输迦,信外道之法,谤王供养佛僧,王告大臣言:我弟信外道之言,我当以方便使...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梦中所现无实事,以譬世间之诸法无实性。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為虚妄见。」演密钞四曰:「言梦者寐中神游也,凡人寝寐神识不定。」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慧日

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 又(人名)唐慧日叁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叁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叁年达印度境。拜圣迹...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精进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他不折伏,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成就,则不为一切邪论妄计之所折伏也。 二、得佛所摄,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则为诸佛之所摄受而不舍也。 叁、为非人护,非人,即鬼神之类。谓菩...

《三藏法数》 / 44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

《妙法莲华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 640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便

特殊之方便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叁、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 120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随转理门

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门会诸乘中之相违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开随转真实理门,令知二藏叁藏等不相违故。」唯识论五曰:「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当知彼是随转理门。」同述记曰:「随转理门依小根器...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入圣

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於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叁乘行人入圣之方便。」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来砾乞底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九位。梵号砾乞底,译言槊,密号曰眾行金刚。主如来外护方便之德。肉色,右手持一股戟,左手為金拳安脐下,坐莲上。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迴向方便

方便之一。法会所唱迴向伽陀之名也:「所修一切眾善业,利益一切眾生故,我今尽皆正迴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归命顶礼大悲毗卢遮那佛。」见鱼山集略。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乘成佛

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於阿含经说时,得二乘之极果,而中间缘於大乘诸经,其机调熟,终至法华,迴其小心而发大菩提心,由佛受未来成佛之记也。相性二宗,各有异义,法相宗谓五姓各别,定性二乘,永无归涅槃而成佛者,法华於声闻授成佛之记者,為欲引一类渐悟之机之方便也。华严天...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义趣

义理之所归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了达诸义趣。」玄赞叁曰:「是所说义,何所归趣?」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八支语

一、上首语,首,始也。谓佛凡有所说,必以趣向涅槃之道而为首先,故名上首语。(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美妙语,谓佛所说法,言辞柔软,嘉美微妙,令人乐闻,故名美妙语。 叁、显了语,谓佛说法,随机演畅,于诸事理,显白明了,故名显了语。 四、易解语,谓佛说法,善...

《三藏法数》 / 267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二

复次光聚王。又如持明人善修瑜伽悉地法门。于秘密五种缚中而受系缚。随所作法不越三昧。是人以一大明句力。悉能断除彼一切缚。而获安住秘密行门。虽在系缚中常不离三昧。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五欲境中嬉戏顺行。随其所作不坏正行。是菩萨以一智慧明力。悉能清净一切染...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514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十种喻法

一、般若為母,二、方便為父,叁、檀為乳母,四、尸罗為养母,五、忍為庄严具,六、勤為养育者,七、禪為浣濯人,八、善知识為教授师,九、一切菩提分為伴侣,十、一切善法為眷属,十一、一切菩萨為兄弟,十二、菩提心為家,十叁、如理修行為家法,十四、诸地為家处,十五、诸忍為...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哑法

无言之行也。哑者聋哑之哑。业疏四下曰:「十诵云:若受哑法偷兰,以同外道故。故僧祇中,不得不语法。若欲方便少事不语,得至半月。於布萨时。应共语问讯问事答事咒愿等也。」小乘以无言之行為外道之哑法,禁之。大乘不然。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宗地玄文本论

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諦译。以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十种真金刚心,及一大极自然陀罗尼地之五十一种為法门之大宗地。以显示一多相即无碍自在之大缘起门者。但五十一种之名字。存梵语,且以古来未疏释,而解之至难。其论体似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殊底色迦

Jyotiṣka,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迦、树提伽、殊底穡迦。长者名。译曰星历、有命、火生。西域记九曰:「殊底色迦长者,唐言星历,旧曰树提伽,讹也。」有部目得迦七曰:「聚底色迦,旧云树提伽,讹也。」俱舍论光记五曰:「佛遣人入火抱取殊底穡迦,此云有命。旧曰树提迦,讹也。彼之...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火[木*忝]譬

一切之菩萨,尽发度尽无边眾生之誓愿,眾生未尽,菩萨既成佛,譬如欲尽其薪之木火[木忝],於薪未尽时,既自尽也。净土论註曰:「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眾生烦恼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木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粥有十利

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圆通

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為圆,妙用无碍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眾,蒙佛...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量无数劫

经劫无量无数也,世界一成一败之时量,谓之劫,法华经方便品曰:「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