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虽说八万四千之法。而佛自证之法,则非可以言说说。又所说之诸教,有本来法性,而非為佛之创说。此义谓之一字不说。四卷楞伽经叁曰:「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七卷楞伽经四曰:「大慧菩萨摩訶萨。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於某夜。...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闻慧,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二边相者,空有二边之相也。) 二、思慧,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
《三藏法数》 / 475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
《三藏法数》 / 539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 又有作者犹言有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叁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9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旧名二识,出宗镜录) 一、所缘境相,谓心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外,是名所缘境相。 二、能缘识相,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相。(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
《三藏法数》 / 115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袈裟之异名。袈裟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脱幢相衣,於此起恶心,定堕无间狱。」释氏要览上曰:「又名幢相,谓不為邪所倾故。」应法记曰:「条相四围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 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 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
《三藏法数》 / 351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叁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奁力盐切奁底者即盒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叁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𦟛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
《三藏法数》 / 99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沙,鬱瑟尼沙,鬱尼沙,坞瑟腻沙。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叁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沙,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鬱瑟尼沙,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轮相。塔上之九轮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谓之相。又相者视也,人仰视之,故云相。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相轮者,圆轮耸出,以為表相故也。」名义集七曰:「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盘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视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实相也。如地之坚相,如水之湿相,谓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实有,其实皆空,以彼此之诸法以空為实,空者,是诸佛之实相也,此实相之如,称為如。故实相即如也。又此如為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為真实之际极,故曰实际。故如...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经叁百九十叁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剎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麤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為旧称,新称云叁叁摩地,译曰叁定,叁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叁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叁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叁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叁叁昧,无漏定谓之叁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捨,无漏曰八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 680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三藏法数》 / 10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华经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也。二入定瑞,次入无量义处叁昧也。叁雨华瑞,次从天雨四种之华也。四地动瑞,次大地六种震动也。五心喜瑞,大眾见之内心生欢喜也。六放光瑞,次佛眉间白毫放光照东方万八...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叁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為髻形,谓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叁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
《三藏法数》 / 15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起信论所说叁细之一。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之境界者。亦名现相。又名现识。唯识论所谓果能变。与识之自体分所现之相分同。起信论曰:「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叁、现识,谓有...
《三藏法数》 / 246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 31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於中諦,频唱法界,天台约於性具之妙有,盛鸣诸法实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诸宗之通谈,妙有之俗諦,独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弥显今宗。诸法实相者,诸法為十界因果...
《佛学大辞典》 / 90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着空法,谓一切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见,令生胜解,得入圣教,是名令入秘密。 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为破诸外道、凡夫邪执着有之相,是名相秘密。 叁、对治秘密,谓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过失而调...
《三藏法数》 / 21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為毫之借字。慧琳音义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体从毛作毫。言玉毫者,如来眉间白毫毛也。皓白光润,犹如白玉,佛从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记张说叙曰:「玉毫流照,甘露洒於大千。金镜扬暉,薰风被於有截。」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识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识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依第八识相分建立。由第八识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识而能执取也。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而得起,转第六识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华严经十住品内,第叁修行住中,令此位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观一切法无常,谓此菩萨,但观一切诸法,念念不停,刹...
《三藏法数》 / 644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六染心者,谓心体本净,离诸妄染,以依不觉,忽起无明,由无明熏习力故,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想应染,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着,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叁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52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法之实相,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来,常示寂灭相。」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 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经曰:「一切毛孔放於无量无数色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於序品中,...
《佛学大辞典》 / 74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叁、见天女生惭相,谓人...
《三藏法数》 / 21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对於劣应身(即化身佛)之叁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為自身相,六尘缘影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為尘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
《三藏法数》 / 23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於境相之上,又行於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二曰:「识以了别為行相故。」心识对於事物之境时,必现其影像於心内,如镜之於物指其心内之影像而谓之行相。唯识述记叁本曰:「相者体也,即谓境相,行於境相,名為行相。...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叁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则以捨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於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略云四禪,新云四静虑。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触十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觉此...
《佛学大辞典》 / 104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实之妙体,绝待不二而离诸虚妄之相,是曰一实无相。无方圆之相,如水之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画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类异眾围绕之而哀慟之相也。画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於前,无数天人从於后而降临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楼駄),於如来身入棺后,昇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闻之哀慕,自天下趣於双树间也。见摩訶摩耶经下。佛北首下娑罗树之枝...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鱉与林间一獼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獼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獼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獼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鱉曰:吾当负卿。獼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獼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对根本无明而得名。起信论谓眾生不达一法界之理忽然妄念微动,谓之根本无明,依此根本无明而起之业相,见相,境界相叁细,名為枝末无明。又五住地中,第五之无明住地名根本无明,前四住地即见思之惑,名枝末无明。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常為补处菩萨之生处。今弥勒菩萨生於此。故谓之為弥勒之净土。弥勒上生经说净土之相。以劝愿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於下体,布鍐字於脐上,布囕字於心,布唅字於眉间,布佉字於顶上,以加持己身,而為大率都婆,即坚固金刚之身也。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体及脐上...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嗔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叁、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 123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佛学大辞典》 / 52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怜愍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愍相。 二、爱语相,谓菩萨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说,柔言软语,令诸众生,而得正信,是为爱语相。 叁、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四、开手相,开手...
《三藏法数》 / 189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有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缘者,指上界四諦与上二界四諦之八諦。行者,指欲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之叁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諦之叁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諦,故谓之减缘。其所以...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千光眼秘法经曰:「顶有十一面。当前叁面為菩萨相,右边叁面白牙出上相,左边叁面忿怒相,当后一面暴笑相,顶上一面如来相。」见[十一面观音]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经中说四有為法,又说叁有為相,叁有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叁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有二说:一者谓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有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说生异灭之叁相者,欲於叁世迁流之相,使有情生厌畏也。生者引未来之法,使流入现在,异与灭者...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智慧之相貌。谓佛之光明也。佛之光明,為佛智显於外之相貌也。净土论註下曰:「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 又起信论所说六尘相之一。於叁细中第叁境界相,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之境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叁观。法界者所观之境,叁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為虚空,於口...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佛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先放毫光,照此土及东方万八千世界。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徧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弥陀之相好印相,有显密之别,密教有胎金之别,显教有坐立之别。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閦等叁佛,胎金两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独於西方之阿弥陀无所改易,是為表无量寿佛之灭度无期也。其相好,胎藏界為金色之螺髮形,结定印,目稍闭而视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刚界為...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詮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詮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法华玄义五曰:「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维摩经观眾生品曰:「言语文字皆解脱相。」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定有是增益谤,定有者,谓不知真如之理,离相寂灭,性本不有,而言真如决定是有者,则成增益谤也。 二、定无是损减谤,定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不可变坏,性本不空,而言真如决定是无者,则成损减谤也。 叁、亦有亦无是相违谤,亦有亦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是即有之空,...
《三藏法数》 / 212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
《三藏法数》 / 2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净秽者,谓佛说华严经,或在清净之土,或在秽恶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秽染,谓佛于娑婆世界摩竭提国等处而说是经,隐覆净相,故名唯染。(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唯净,净即清净。谓佛于华藏世界而说是经,其地金刚,无有染相,故名唯净。 叁、...
《三藏法数》 / 191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海以深广为名,以喻如来智海,深广无涯。故经中以大海十相,喻十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也。 一、次第渐深,此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于智海,渐次而进,而能成就大愿也。 二、不受死尸,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 叁、余水入失本名,此喻...
《三藏法数》 / 45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理者,一真法界之性也;事者,一切世间之相也。盖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故一切法全理而不碍众相之发挥;真理全事而不碍一性之明现。十回向品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理事相望,融通无碍,互有不同,开为十门...
《三藏法数》 / 74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表彰有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叁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為有為法。无此四相者為无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為。与此相违是无為法。此於诸法能起名生,...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有二种(一)罗什叁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叁实相法身,空性之诸法实相也。註维摩经叁曰:「什曰:法身有叁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叁诸法实相和合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也。」(二)天台所立。一但空法身,...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眾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為常乐故。」法华经序品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台所立观心之法规,有叁种:一、託事观,又名歷事观,事相一一入於心而於实理成观也。如观王舍城為心王,观万二千声闻於十二入各具千如而為万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观,故云观与经合。」辅行二曰:「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託事具理之明文也。」四释中之观心释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叁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
《三藏法数》 / 728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无体随情假,世间之人於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实我实法,為徧计所执性而非实体,但一妄情耳,世人随此妄情而於虚假执我法也,故谓之无体随情假。是世间常用之我法也。二、有体施设假,谓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為...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标相,标即表也。谓如见烟,即知是火等,是名标相。 二、形相,形即形状。谓长短方圆等,是名形相。 叁、体相,体即体质。谓如火以热为质相等,是名体相。
《三藏法数》 / 7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訶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转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是说一切法真如实相之状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恶行,称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积极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叁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俗諦,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諦。又此事相,於俗為实,故云諦。二、真諦,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諦。又此理性,於圣為实,故云諦。经论所说,其名称不一,涅槃经仁王般...
《佛学大辞典》 / 540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Lakṣana Vyañjana,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為庄严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则相有叁十二,好有八十。就报身而言,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即体性圆融周遍无外之义。盖由万法不离地水火风而成,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举此七种,则自他依、正、色、心,一切万法无不摄矣。然以众生迷失本心,根尘对起,知见妄分,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但于日镜和合处见火起,月珠和合处见水生,各不相容,执相成碍,殊不知如...
《三藏法数》 / 83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日本僧高野,於此八种旋陀罗尼加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之八门而為十六玄门。大日经开题曰:「据大日经王及金刚顶经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叁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谓遮情表德,浅略深密,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三藏法数》 / 68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日经初,金刚手先问佛十题,佛一一答之。是本经一部之所明也。一、菩提心之性如何?二、菩提心之相如何?叁、有几心次第得是菩提心乎?四、此诸心差别之相如何?五、凡经几时得究竟之菩提心?六、菩提心所具微妙之功德如何?七、将以何行修行?八、云何修行之?九、眾生之异熟心...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文殊功德庄严经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於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有见,於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於法而见积集,亦不於法而见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
《佛学大辞典》 / 742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于有所证取之心,迤逦浅深,有此四相之异,故后之叁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与金刚般若四相所言不同,盖彼于迷妄之心,执为四相故也。 一、我相,我相者,谓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证,而其有所证取之心,执着不忘,认之为我,名为我相。经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是也。(梵语...
《三藏法数》 / 358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叁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三藏法数》 / 11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修禅定者,须善识病源,设或不知,则难于治疗,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脏五根病发之相,善加调治,则身心安隐,不废修业矣。 一、四大增动病相,四大,地水火风也。一大不调,诸患并起。地大增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诸患生;水大增故,痰癊胀满,饮食不消等诸患生;...
《三藏法数》 / 374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着,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着,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三藏法数》 / 193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夫七善之法,乃通大小。今依法华所明,是圆顿大乘之七善也。 一、时节善,谓法华一经,具乎序、正、流通叁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也。盖如来演说圆顿一乘之法,虽该序、正、流通,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是名时节善。 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即是顿教了义之理,...
《三藏法数》 / 376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宗,犹派也。圭峰密禅师云:大乘经教,统唯叁宗。 一、法相宗,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诸法,而建立种种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识也。) 二、破相宗...
《三藏法数》 / 269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叁、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
《三藏法数》 / 140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有下中上叁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於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解脱相,言无生死之相也。二、离相,言无涅槃之相也。叁、灭相,言生死涅槃之无相,其无相亦无。即非有非无之中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文句七上曰:「解脱相者,无生死相,离相者,无涅槃相,灭相者无相,亦无相。」又曰:叁有...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界之形相有五种:一方相,二圆相,叁鼓形相,四半月相,五叁角相。各以天然之山水或木石等為其界标。见善见论十七、叁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於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係立十门:一理偏於事,一、真法界之理徧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於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徧於理,理既徧於事,事亦徧於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徧在一微尘法界。叁、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真如与实相,同体异名,约於假諦之妙有而曰实相,约於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不变随缘之二义。又实相其实為叁諦之总名,故真如实相通於空假中也。观佛叁昧经曰:「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往生要集中本曰:「色即是空,故谓之真如实相。空即...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佛之光明,神变不测,离分别之相。故称神光。讚阿弥陀佛偈曰:「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止观一之二曰:「弥陀佛放神光现月盖门。」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法身决非无相,其言曰:一家圆实之意,法性之体理具依正色心,相相宛然,非真空无相之法性。是故叁惑究竟清净,则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而依正之二法究竟清净也,以此即谈别...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释氏要览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叁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鎧,又名莲华衣,谓不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為见者生恶故。又名痟瘦衣。谓着此衣烦恼痟瘦故,又名离染服,去秽衣,又名振起。」又六物图曰:「一、袈...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因明列叁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為火。二、形相,如长短方圆等之形状。叁、体相,即体质。如火以热為体质。 又智度论所说:一、假名相,世间一切事物及眾生,由眾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然皆无自性,虚假不实。眾生迷故,於此假名起执取之相,故名為假名。二、法相,五蕴十二入十...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日经实智品说八字布字之法。阿字(纯白)布於心中(佛部),娑字布於膺下(莲华部),吽字布於眉间(金刚部),阿字布於腰以下(地轮第一命),缚字布於脐(水轮),囉字布於心(火轮),吽字布於额(风轮忿怒),佉字布於顶(空轮虚空同)。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我相,於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於五蕴法中计我為人,异於餘道也。叁眾生相,於五蕴法中计我依五蕴而生也。四寿相,於五蕴法中计我一期之寿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见金刚经。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於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麤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麤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為生相。及最后之最麤,名為灭相,取中间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於叁细六...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说法之秘密有四种: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着空法谓一切之法皆空。如来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具,便生胜解,入於圣教也。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之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破外道凡夫执着有相也。叁、对治秘密,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眾生之过失而调治之。如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隶字也。攞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义,於此加叁昧声,即离相叁昧也。大疏十曰:「罗是相,加此翳声,即是叁昧,离相叁昧也,具一切相而离诸相。」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二位。梵号怛他誐都欏,译言如来毫相。密号曰妙用金刚。如来白毫為无边福德之相,而此為佛格化者也。黄色,左手持髻上有圆光,右手仰掌当脐下,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
《三藏法数》 / 56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涅槃之相离一切之相,谓之寂灭相。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智度论八十七曰:「涅槃即是寂灭相。」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谓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
《三藏法数》 / 41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 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三藏法数》 / 113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
《三藏法数》 / 719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叁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叁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懺无益。」即是。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小四相者,此就一念而论也。 一、生相,谓以根对尘,一念心生,是为生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住相,谓一念之心,蹔尔相续,是为住相。 叁、异相,谓一念之心,初后不同,是为异相。 四、灭相,谓尘境既忘,心念亦灭,是为灭相。
《三藏法数》 / 11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大,大即常体得名,常遍为义。谓旷兼无际,体不变易,竖穷叁际,横亘十方也。(叁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也。) 二、方,方即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谓双持体相,十界常规,能令一切众生师轨执而生解也。(双持体相者,体即是性,谓持性与相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
《三藏法数》 / 335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輒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观)肇(僧肇)第一」之称。尝着法华宗要,什见之称快。晚止京师道场寺,敷扬法化。尝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时之相。是為吾国判教之嚆矢。刘宋元嘉年中寂。着有所辨宗论,顿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二諦义中曰:「一随名释,二就因缘释,叁显道释,四无方释。」叁论玄义曰:「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叁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案叁论玄义第二第叁倒置,一以浅深次第相违,一以违背二諦义之文故也)。叁论大义章一曰:「一依名释义,二因缘释义,叁显...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变化相,各还本所因处,有八种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鬱[土孛]还尘,清明还霽,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顏色恶。饮酒之人,顏貌容色,因之变常,无有善相也。二,下劣。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叁,眼视不明。恣饮而狂痴瞻视,昏瞀不辨色境也。四,现瞋恚相。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為忿怒也。五,坏田业资生。恣饮放逸,破费產业,散失资财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观如来也。盖丈六之佛身,具叁十二相,所谓该种种之德者,為叁身中应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别心,作如是观耳,若离凡夫之有差别心,自无差别平等之心观之,则诸相尽寂灭,无...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顶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见,故名无见顶相。叁十叁相之一。大法炬陀罗尼经曰:「如来顶相,肉髻圆满,一切人天所不能见。」涅槃经曰:「无有能见我顶相者。」 又禪家谓祖师之半身肖像云顶相,尊之而拟於如来之无见顶相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之眉毛為紺琉璃之色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叁曰:「白毫紺睫。」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生死不能缚,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二、境相不能缚,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着,故云境相不能缚。 叁、现惑不能缚,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着,而能见之心亦无,故...
《三藏法数》 / 21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叁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 二、取相忏,谓...
《三藏法数》 / 22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叁轮。此叁轮之相存於意中,称為有相之叁轮,而非真檀波罗蜜之行。灭此叁轮,住於无心而行之施,為叁轮清净之檀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叁轮,於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捨之物及所施眾并施者...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眾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眾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叁乘圣人达於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叁、眼视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瞀音务,目不明也。) 四、现嗔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
《三藏法数》 / 263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唯识论等破外道餘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毘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於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一相违识相智,於一处鬼人天等所见各别。境若实有,则岂能如此随见者业力而转变种种耶?二无所缘识智,缘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时,境非实有,而心现缘知。心若必託外境而起...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外贪欲相。 二、内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着,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叁、遍一切处贪欲相,谓行人贪着如前内外之境,复于...
《三藏法数》 / 16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剎那生灭。谓一剎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暂停...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阿赖耶识叁相之一。即有情总报之果体,第八阿赖耶识之真异熟也。成唯识论二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眾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住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盖第八识显过去善不善业之...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為便於解释计,先述净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浅者。说诸法各有体性者。但其说皆由因缘而生,与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发智,六足,俱舍等诸论所说,萨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说诸法...
《佛学大辞典》 / 471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名谓先陀婆,四实谓水、盐、器、马。如是四法,皆同此一名,此是大王密语。经云: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时,口索先陀婆者,智臣善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后叁物,亦称先陀婆。智臣即以叁物随意奉之。以譬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诸大乘经亦...
《三藏法数》 / 456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叁曰:「须菩提常行无諍叁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 又真空之体相,名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叁生家家,断欲惑叁品,既灭四生,犹餘六品,即叁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餘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叁生或二生,由家转生於家,证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叁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
《佛学大辞典》 / 67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别相者,谓叁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叁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
《三藏法数》 / 202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有此四分之义焉。 一、相分,相即形相。有叁种:一、境相名相,谓此识能与根心而为境界故。二、相状名相,谓世间有为之法,皆有相状,惟是此识之所变现故。叁、义相名相,即能诠教下所诠义理之相,亦是此识之所变现。故...
《三藏法数》 / 367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华经安乐行品说成四安乐行之人,梦中感五种之好相:一,见佛為眾生说法。二,见己為眾生说法。叁,见由佛授记。四,见修菩萨之道。五,见己八相成道。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凡解真言分字相字义二段,以初释字相后解字义為法。字相之释,通於显教,字义之释,為密教特有之深义,例如释阿字為无,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释訶字是因缘之义,是字相也,如释阿為本不生之义,訶為因不可得之义,是字义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义。故无论如何之字,入之於阿...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日如来将说真言,出周徧法界之广长舌,证其言之為诚实,谓之如来广长轮相。大日经二曰:「如来有如来出世广长轮相。」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於心内现影像,以之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能缘名见分,而此见分即行相也。然则由唯识观之,则我為见分行相,俱舍為相...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行之大日经疏,处处以浅略释与深秘释解教义,又不可思议(僧名)之供养次第法疏末,就阿字本不生之说者立叁重之秘释,因而总合二者开四重之释义,是真言一家之释例也。一浅略释,解阿字為梵王之说(显教中处处说之)是也。二秘密释,如解毘卢遮那佛说阿字本不生是也。叁秘密中秘...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叁...
《三藏法数》 / 34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熏,即熏发也。习,即数习、惯习之义也。盖言第八识为无明染缘之所熏习,即从真而起妄也。 一、名言熏习,名即名字,言即言说。此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意识。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名言熏习。 二、色识熏习,色即眼根所对诸色,因此诸色...
《三藏法数》 / 228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自性散乱,谓五识自性,驰逐外缘,乖于静定,故名自性散乱。(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 二、外散乱,谓正修善时,于五欲境上,其心驰散,不能寂静,故名外散乱。(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叁、内散乱,谓修定时,发起沉掉,及于诸...
《三藏法数》 / 311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楞伽经唯识论等所明。对徧等叁性之有法而说相等叁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一切眾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為徧计所执性。此徧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蛇之相。其相非实有。故名相无性。二、生无性,一切诸法,不关於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而生者,谓之依他...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比量者,谓以有为法与无为法比类而量度也。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对执我论者,先说诸法无我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立因,立因者,谓破执有我者而立因也。若于五蕴等法施...
《三藏法数》 / 27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凡实体為绝待,故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讚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智度论八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