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条搜索结果

大自在天外

与[自在天外]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金刚心

金刚是喻。金刚心者,谓菩萨之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觉了诸法,谓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知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一切微妙法门,无有遗余,故云觉了诸法。 二、化度众生,谓菩萨以无上涅槃之,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得出...

《三藏法数》 / 53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删闍夜毘罗胝子

Samjayin vairaḍi utra(Sañjaya vairatī utra),删闍耶毘罗胝子。新称删逝移毘剌知子。六师外之一。删闍夜,為其字,译言等胜。毘罗胝,為母之名。因母而名,故曰子。注维摩叁曰:「什曰:删闍夜,字也。毘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经生死弥歷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苦行外

俱舍论九曰:「如诸离繫及婆罗门输婆多,般利伐罗多迦等。异类外,受持种种露形,拔髮,杖乌鹿皮,持髻,涂灰,执叁杖,剪鬚髮等无义苦行。」百论上曰:「勒沙婆弟子,诵尼乾子经。言五热炙身,拔髮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诸师,行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巖,寂默常立,持牛...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逆路伽耶陀

梵云路伽耶陀Lokāyata,译曰顺世外。立顺世情之教外名。梵云缚摩路伽耶陀Vāma-lokāyata,译曰逆顺世外。又曰左顺世外。反於顺世外而立逆世情之左教之外名。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迦耶底迦,云顺世外,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恶徵问人,正言缚摩...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弘誓

弘,广也;誓,制也。谓菩萨广发誓愿,要制其心,志求满足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遍观六众生等类,无量无边,皆被生死诸苦所逼,一一不虚,故发誓愿欲度脱之,令出叁界。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六者...

《三藏法数》 / 361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八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10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梵天外

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中有梵天為因外,以梵天為万物生因之外也。此外有叁种:一鞞陀论师之梵天,二鞞纽论师之梵天,叁摩醯首罗论师之梵天。鞞陀论师以梵天為那罗延天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天為摩醯首罗天之应身。见[大梵天]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八

复次舍利子。彼然灯如来应正等觉。于三世中普以慧眼。悉能了知。时宝云梵志如是知已。以金色髻布散于地。请佛声闻及余比丘右旋履蹈。所以者何。佛告诸比丘。宝云梵志。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利子。时彼...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13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四智印

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叁昧耶印,梵名叁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叁昧耶形五鈷刀莲华之类也。又结於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於行者手之印契也。叁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因缘

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叁世相续,无间断也。(叁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叁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

《三藏法数》 / 65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根

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及助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正者,即四念处观也。助...

《三藏法数》 / 25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十五种外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之所计也。盖此外,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波罗提木叉

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鉢喇底木叉。戒律叁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為定共戒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為无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智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之智也。凡夫、外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着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谛...

《三藏法数》 / 17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教体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恶果报

谓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叁恶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十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叁恶。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

《三藏法数》 / 54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蒲卢

Varaṭā,Gandholi,蜾臝也。楞严经七曰:「蒲卢等异质相成。」同长水疏曰:「蒲卢蜾臝也,取青虫為子,非己所生。(中略)因果之应感此类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真諦

又云四圣諦。苦集灭之四諦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諦,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諦。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諦,是故又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諦,则得断生死。」知度论二曰:「佛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諦法苦集灭諦。」见[四圣諦]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无漏根

二十二根中最后之叁根也。意根,乐根,善根,捨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叁而立叁根。一、未知当知根,此九根之在见者。在於见,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者。在於修,虽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断所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叁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

《三藏法数》 / 17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

昔佛从众比丘行,逢三醉人,一人走入草中逃;一人正坐博颊言无状犯戒;一人起舞曰:“我亦不饮佛酒浆,亦何畏乎?”佛谓阿难:“草中逃人,弥勒作佛时当得应真度脱,正坐博颊人,过千佛当于最后佛得应真度脱,起舞人,未央得度也。” 昔有沙门,昼夜诵经,有狗伏床下,一心听经不复...

《旧杂譬喻经》 /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 17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依正无碍六句

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易行

至易悟之地之路,故曰。易行品曰:「有易行,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為说之。」教行信证六本曰:「於安养净剎,入圣证果,名净土门,云易行。」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迦留陀夷教化

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得阿罗汉,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於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家清净。作是念后,入舍卫国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而妇不得,妇得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数。更度一家以满千家遂被枉杀。见十诵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精进

一、身精进,谓身勤修善法,昼夜行,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名身精进。(劝助者,奖劝赞助也。开化者,说法开导,化度于人也。) 二、心精进,谓心勤行善,心心相续,无有间歇,是名心精进。

《三藏法数》 / 84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轮王

此四轮王,长阿含经唯言金轮王有金轮宝现。若据俱舍论,则四王各有轮现也。 一、铁轮王,大智度论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又增一岁,如是增至二万岁时,有铁轮王出,独领南阎浮提一洲。诸国有不顺化者,王...

《三藏法数》 / 49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即能通之义,谓六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 一、天,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 二、人,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 叁、阿修罗,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

《三藏法数》 / 39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仙人

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之高德者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為五通仙。又称佛亦曰大仙。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经四曰:「大慧!...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不叁信

梁曇鸞就念佛者立叁不叁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叁信心不相续。是曰叁不。反之则曰叁信。净土论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叁者信心不相续,餘念间故。此叁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有漏,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波罗蜜,能成就世间有漏生死之果,是名有漏。(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二、无漏,谓般若波罗蜜能成就出世间无漏涅槃之果,是名无漏。(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111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

为无常家说譬喻。有一大树,其果如二升瓶,其果垂熟,有乌飞来住树枝上方住,果落乌头杀。树神见此,而作偈言: 乌来不求死,果堕不为乌, 果熟乌应死,因缘会使尔。 人在世间罪福会迟速合,无有前却,黠人得罪不怨、得福不喜,尔乃为谛信佛言受持不离。三界之中有九十六...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190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随眠

谓欲等烦恼,长时随逐,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即含藏之义。藏识,即第八识也。) 一、欲贪,谓于可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也。 二、嗔恚,谓于不可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也。 叁、色贪,谓于色界,爱乐净法,贪着禅味也。 四、无色贪,谓于无色界,识处等...

《三藏法数》 / 443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群比丘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叁、叁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陀,Nanda,二、鄔波难陀,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沙门受食五观

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藏法数》 / 44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千人皆弥勒等。 佛告贤者舍利弗及诸比丘:“皆一心听!” 佛告贤者舍利弗:“东方去是一恒沙,有佛名安隐嘱累满具足王如来.至真.无所著.最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曰满所愿聚。 去是二恒沙,有佛名...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344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分别分品第十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念诵之人行此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行此故。成等正觉。现在未来诸佛亦复如是。身口意业所修功德。常依正教不生疲倦。欲如是修行。乃名正业。...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195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一心真见

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有真见相见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為无见,於次一念证所显真理之位為解脱,此二称為真见。次生后得智分别思想所证之真理,谓之相见。此有叁心相见,十六相见之二。而真见有无间解脱之二,虽涉於多...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和光同尘

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即和光同尘也。止观六之二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以论其终。」同辅行曰:「和光下释现身也。同四住尘,处处结缘。作净土之因,為利物之始。眾...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諦

对於二諦叁諦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諦同。涅槃经第十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义諦。有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义諦,言有二諦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地藏

地藏菩萨秘记引莲华叁昧经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狱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二宝珠地藏,為饿鬼之能化,手持宝珠者。叁宝印地藏,為畜生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罗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為人之能化,為人除八苦...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善

十善业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唯识中

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也。徧计所执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无故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為空,以似有故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為非有,以妙有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今叁性对望而论,现於虚妄认识上...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行

达磨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 一、报冤行,凡修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从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

《三藏法数》 / 488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等品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何故赞扬菩萨八等之义?于此菩萨远于八邪,获致脱门而无所著。 不猗八正,度凡夫法,立于义,获致中正,超于凡俗,愿立慧,不见得涂,出于邪迳,常住正观,获平等迹。离于贪身,愿住义,逮致佛身。除超人想,常思佛教,等心一切。 远众...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46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加行位

唯识宗五位之第二。於十迴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為入於见,正通达於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為加行位。即四中之加行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煗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念法

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时教

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叁时教也。此有年月之叁时教与义类之叁时教二者。年月之叁时教者。一、第一时教,佛成最初為破外凡夫实我之执,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之实有而明人我之為空无。四阿含等之小乘经是也。二、第二时教,佛復為破小乘眾实法之执,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即诸部之般若经...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忍八智

此係入於见观四圣諦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為见,俱舍宗谓前十五心為见,后一心為修,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十喻

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解脱

叁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见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断麤大而次第断微细者為法。而断一品之修惑每有无间解脱之二节,正断惑之位,谓之无间,既断惑已,而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因之而对於修惑每一地有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节(又云十八心),见大藏法数五十。参照[...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分僧戒本

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於说戒之日诵之。或称為戒经,或称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宣加註,称為四分含註戒本。后又有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皆由四分律抄出者也。本书之注释如下:四分...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归依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叁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根本。是故叁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也。华严经疏云:叁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是名叁归依。(叁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

《三藏法数》 / 37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流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也。(六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叁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

《三藏法数》 / 162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善十恶

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所依土

一、法性土,谓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土、体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是名法性土。 二、实报土,谓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五蕴为体。此由往昔修习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所招感,是名实报土。(无漏者,不漏...

《三藏法数》 / 50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种神变

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眾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為说法,名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得声闻乘,是得缘觉乘,是得大乘,名為教诫神变。叁神通神变,如来為调伏憍慢之眾生,现种种之神通,名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徧出外

出家外之一类,以名徧离世俗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名波利呾罗拘迦,翻為徧出。徧能出离诸俗世间,即是出家外之类。」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见

此二种见,即十使中之边见也。外之人,于身见上计我断常,执常非断,执断非常,随执一边,故名边见。(十使者,一身见、二边见、叁邪见、四见取、五戒取、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也。) 一、常见,论云:见五众常。即外自谓色受想行识今世虽灭,未来复生,相续不断,...

《三藏法数》 / 167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十八使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叁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叁、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四、戒取,谓于非戒中,...

《三藏法数》 / 42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正

总谓之八正分。俱舍作八圣支。圣者正也,其离偏邪,故曰正。又圣者之,故谓之圣(Āryamārga,巴Arīyamagga)。玄应音义叁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亦言八圣,或言八正,其义一也。」 一、正见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

《佛学大辞典》 / 599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劫宾那比丘

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於尔夜化令得,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种证相不同

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有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有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眼净

分明见真諦谓之法眼净。通於大小乘言之。小乘為於初果见四真諦之理,大乘為於初地得无生法忍。增一阿含经一曰:「叁万天人得法眼净。」无量寿经下曰:「得清净法眼。」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大经慧远疏曰:「见四真諦,名净法眼。」註维摩经一:「肇曰法眼,...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逆缘

恶事為佛之缘也。盖对於佛果菩提则恶為逆缘,善為顺缘,对於生死苦果,则善為逆缘,恶為顺缘。总之违逆固体之果性者,皆逆缘也。楞严经六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论之顺逆二缘,為对於佛果菩提者,逆佛為逆缘,顺佛為顺缘。而顺逆虽异而其结缘佛...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无碍

一、总持无碍,谓菩萨获大总持,于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种种恶法,持令不生。故一切言语诸法分别悉知,皆不忘失,无所挂碍,是为总持无碍。 二、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于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叁、法无碍,谓菩萨获...

《三藏法数》 / 153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有

叁有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六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六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欲有,谓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故名欲有。 二、色有,谓色界四禅诸天,...

《三藏法数》 / 242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波利呾罗拘迦

又作般利伐罗多迦,般利伐罗勺迦,簸利婆罗闍迦。外之一类,出家外也。唯识述记一曰:「有外,名波利怛罗拘迦,翻為徧出。徧能出离诸俗世间,此是出家外之类。」俱舍光记九曰:「般利伐罗多迦外,此云徧出,即显出家之义。是出家外,此持执叁杖行拟护衣服瓶鉢等,并剪...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女有五障

法华经中谓舍利弗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以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人有五种障也。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也。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

《三藏法数》 / 378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减缘减行

缘者,指上界四諦与上二界四諦之八諦。行者,指欲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之叁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諦之叁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諦,故谓之减缘。其所以...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岌法师叁教

岌,武丘人也。谓其以此叁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 一、有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前,见有得,是名有相教。(见有得者,谓二乘见一切法是有,不离色、心,因而得也。) 二、无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后,齐至法华,见空得,是名无相教。(齐...

《三藏法数》 / 192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刘虬五教

齐朝隐士刘虬,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始自成,终至涅槃,亦约其渐顿浅深次第,立为五教,故名刘虬五教。(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人天教,谓如来始初成,先为提谓长者,说人天戒善,乃是因缘果报,实有之法,是名人天教。 二、有相教,谓如来说阿含经时,广制众戒,皆...

《三藏法数》 / 325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寂默外

六苦行外之一。见[外]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顺分

顺為顺益之义,分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為顺分。此有叁种:一顺福分,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竪,悲...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Anuttara-samyak-saṁ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徧知,无上正徧。真正徧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註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叁藐叁菩提,秦言正徧知。莫之大,无上也。其真正,无法不知,正徧知也。」净土论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一智

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藏法数》 / 560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表色

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為缘,满身四大製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於色法...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无

一、未有名无,谓梵志妄计涅槃之法,在众生烦恼心中不可说有。譬如瓶未出泥,名为无瓶。盖外不知众生烦恼心中实具涅槃之德。故佛答言,如是涅槃,非是先无,同泥无瓶。(梵语梵志,华言净裔。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灭已名无,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

《三藏法数》 / 333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人八念

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也。(梵语阿那律陀,华言无灭,佛之弟子。) 一、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修,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

《三藏法数》 / 515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智

一、苦法智,苦是欲界生死之苦,法是所证真如之理,智是能证之智。谓观欲界生死之苦,真智发而证真如之理,是名苦法智。 二、苦类智,谓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智明发,是欲界苦法智之流类,是名苦类智。(上二界者,谓色界、无色界也。) 叁、集法智,谓观欲界集...

《三藏法数》 / 49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远沾妙

去佛遥远之眾生,沾於法华妙而得利益之意。法华文句一所谓:「后五百岁远沾妙。」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精进心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叁昧,以叁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叁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场叁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

《三藏法数》 / 29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之一。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諦理之位也。路之义,学人进取之路也。积叁贤四善根之加行而生於世第一法无间之无漏真智也。又大乘之菩萨於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智二障,谓之见。於其时之无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一苦法智忍,...

《佛学大辞典》 / 917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力

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力,谓信正及助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谓行此正及助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

《三藏法数》 / 275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因中有果宗

十六宗之一。又曰因中有果论。计因中常有果性之外也。譬如禾因穀生而论其穀中既有禾性是也。参照[外]条附录十六外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因果皆空宗

十六宗之一。又云空见论。立无原因结果理,又世间一切法悉空之外诸派总称也。据义林章二谓诸邪见外见行善者返生恶趣,行恶者返生善趣,便谓因果皆空,或总排拨一切空云。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理事无碍十门

理者,一真法界之性也;事者,一切世间之相也。盖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故一切法全理而不碍众相之发挥;真理全事而不碍一性之明现。十回向品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理事相望,融通无碍,互有不同,开为十门...

《三藏法数》 / 74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加行

入於正位之准备,加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加行,加行位,四加行,四度加行等。旧译曰方便(七方便),以於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滥之恐,故新译曰加行。唯识述记九末曰:「旧言方便,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 二、令见,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叁、令见邪正,谓月盛满之时...

《三藏法数》 / 633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标帜

(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之剑為标帜。盖中之智,不动於有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於佛教外立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叁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為。心游外,故名外。」圆觉经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梵网经上曰:「天魔外,相视如...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以其能趣恶处故為。」业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即业之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故,立业...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圣分品第八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能知。菩萨摩诃萨安住中。何等为。所谓八圣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名为行八圣分。何谓名为得八圣分方便。菩萨摩诃萨得正见安住正见。为断一切见故行。为断一切诸见故安住于。乃至断...

《持世经》 /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143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1日

小乘七种圣

(又名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圣,正也。舍凡性,入正性,故名为圣。贤首宗立为七士夫趣,亦名七丈夫。名异义同也。 一、随信行,行,即进趣之义。谓钝根之人,凭他生解,依信而行,进趣于,故名随信行。 二、随法行,谓利根之人,自以智力,依法而行,进...

《三藏法数》 / 328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共戒

叁种律仪之一。叁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於身中自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即无漏之律仪),是名无漏律仪。又名共戒。此无漏之律仪,与无漏共生,与无漏共灭,故名共戒。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心行处灭言语

又曰言语断心行处灭。见言语断条。(CBETA註:疑為见[言语断心行处灭]条)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六心见

大乘唯识立十六心之相见,小乘俱舍论為十五之真见,最后之一心立為修。然小乘之曇无德部,成实谓十六心為见。是台家四教仪等所说也。成实论与大乘义章对比,则成实以无相行為见,不敢如俱舍别观四諦之十六行相,但以无相之一行相断见惑為见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餔多外

天竺外之一种。涂灰外也。慈恩寺传四曰:「餔多之辈,以灰涂体,用為修。徧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梵Bhūtika。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戒

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恶行,称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积极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叁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禪定

禪為梵语禪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為梵语叁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静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禪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禪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时论师

二十外之一。见[外]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邪鬼天魔之世界也。如云饿鬼畜生,彼等往来之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禪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纔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行观

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叁界分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麤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根

又曰叁无漏根。谓见,修,无学叁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於见,无漏智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四諦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者為苦法智忍至类智忍之十五心,於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諦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教四门

台家之四教配於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叁藏教之四门,虽俱得入,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之四门中虽俱得入,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之四门,虽俱得入,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之四门,虽俱得入,而诸经论多用非有...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对治

断烦恼也。是有四种:一厌患对治,谓加行,在见以前,缘苦集二諦,生深為厌患之念也。二断对治,谓无间,於无间缘四諦而正断烦恼也。叁持对治,谓解脱,於无间后起解脱,更缘四諦,摄持彼无间所得择灭之得,以使所断之烦恼不更起也。四远分对治,谓胜进,於解脱...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畜生

之一。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途。与[畜生趣]同。又以名因,谓其业因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释迦与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叁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於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皆是普贤菩萨幻化。」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趣

眾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有六所,谓之六趣,亦曰六,一地狱趣Naraka-gati,八寒八热等之苦处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狱。二饿鬼趣Preta-gati,常求饭食之鬼类生处也。与人趣杂处而不可见。叁畜生趣Tiryagyoni-gati,新译曰旁生趣,即禽兽之生所也,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见...

《佛学大辞典》 / 384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通身手眼

犹云浑身是手浑身是眼也。五灯会元曰:「吾问云巖曇晟禪师曰: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山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麼生会?吾曰:徧身是手眼。师曰:也太煞,祇得八成。吾曰:师兄作麼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摩醯首罗论师

二十外之一。见[外]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宗

宗,犹派也。圭峰密禅师云:大乘经教,统唯叁宗。 一、法相宗,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诸法,而建立种种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识也。) 二、破相宗...

《三藏法数》 / 269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食肉十过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五,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五者,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 二、见生惊怖,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叁、坏他信心,谓...

《三藏法数》 / 494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恶

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叁所。名為叁恶。一、地狱,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叁、畜生,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叁恶。」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復更叁恶。」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俱舍四善根

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有下中上叁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於恶,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殊徵伽

Juḍiṅga,四种外之一。见[外]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密

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授职灌顶

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於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眾宝庄严,於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见惑品数

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於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為本惑,餘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於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諦理而差别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

《佛学大辞典》 / 99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品十恶

上品之十恶,堕於地狱,中品之十恶,堕於畜生,下品之十恶,堕於饿鬼。见止观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华严五为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萨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

《三藏法数》 / 397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播输鉢多

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合九十五种外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缘觉

梵语Pratyekabuddha,旧称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罗。新称鉢剌翳伽佛陀。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缘觉者:一,观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理,一,因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悟无常,断惑证理。独觉者,彼於无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飞花落叶,而独自觉悟也。大乘义章十七末曰...

《佛学大辞典》 / 693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邪因外

十种外之一。见[外]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别教无量四谛

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谓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

《三藏法数》 / 41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说八师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巍巍堂堂。犹星中月。神智妙达。众圣中...

《佛说八师经》 /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 1573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

播输钵多

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刘虯所立五时教

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阶成

又名四阶成佛。小乘佛之成有四阶:一叁阿僧祇劫之万行,二百大劫之相好业,叁最后身断下八地之惑,四坐於场,於叁十四心断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义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阶:一者叁祇,二者百劫,叁者后身断下八地,四者叁十四心断非想惑。毘曇同之,成实少异。...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梨吒

Ariṣṭaka,巴Ariṭṭhaka,木名。翻梵语九曰:「阿梨吒,应云阿梨瑟吒,译曰无环。」木槵子也。 又比丘名。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无相。是人生邪见,言须陀洹斯陀含皆有妻室,亦不障。牵此自比,故生邪见。言婬欲非障法也。萨婆多论云:此人先是外弟子。外邪见师遣入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见

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具十身

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至难,险如鸟,鸟者地名也,又至寥廓,如空中鸟迹也,洞山录曰:「我有叁路接人,鸟玄路展手。」玄中铭序曰:「寄鸟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空体寂然,不乖群动。」同铭曰:「举足下足,鸟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祖庭事苑四曰:「鸟犹虚空也。」南中入...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华严经五周因果

法华经有叁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為行者所信也。二差别因果,由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间有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开近显远

与[开迹显本]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云门对一说

「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圆语评唱曰:「一大藏教,只消叁个字。四方八面,无儞穿毉处。人多错会却,对一时机宜之事故说。又森罗及万象,皆是一法所印,谓之对一说。更有,只是说那个一法,有什麼交涉,非唯不会。更入地狱如箭,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转法轮

叁转法轮者,以苦集灭四谛之法,叁番而说,名为叁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者,戒定慧之也;灭...

《三藏法数》 / 229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种神变

神即神通,变即变化也。 一、说法神变,谓如来无碍大智,知诸众生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或以声闻、缘觉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脱,如是知已,则现一切神变而为说法,是名说法神变。 二、教诫神变,教即教诲,诫即警诫。谓如来教诸弟子,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应信,是不应信;是...

《三藏法数》 / 25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莲华叁喻

莲华叁喻者,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莲华则华果同时,妙法则权实一体,故取莲华以喻权实之法也。 一、为莲故华,为莲故华有二喻:一喻为实施权,谓莲以喻实,华以喻权。盖譬如来为一乘之实,而施叁乘之权。故经云:虽示种种,其实为佛乘。是也。二喻从本垂迹,谓莲以喻本,...

《三藏法数》 / 46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烦恼

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為体,或為由此流出者,故名為随烦恼。是唯识之法相也。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二。 又一,分别起烦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為有叁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叁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法华经序品曰:「恆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眾生,令入於佛。」...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如来

天台一家依成实论乘如实来成正觉之语,解真应之二如来。如实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是因,觉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穷满之位(是因),谓之乘如实,已穷满之位(是果),谓之来成正觉,即真身如来也。又境智契合,谓之乘如实,来至叁界示现八相成,谓之来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至涅槃正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法。」四十二章经曰:「為沙门受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捨法而现凡夫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论

一、常论,谓外计我及世间之法,皆是常住;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断绝故,发起常见,是名常论。 二、边无边论,谓外若忆念坏劫,坏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成劫,成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无边想,是名边无边论。(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322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故名实智菩提。 叁、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数》 / 120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真言

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叁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為体性,故总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时散外

与[时外]同。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心相见

相见之中有二种:一、叁心相见。二、十六心相见。叁心相见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叁、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见唯识论九等。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那提迦叶

Nadikāśya a,叁迦叶之一。又作捺提迦叶簸。新曰捺地迦叶波。迦叶其姓,那提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边得。故谓為那提迦叶。光宅法华疏一曰:「迦叶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此外,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眾,住在那提河边。值仙受,得罗汉犹以昔河為名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爪土

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涅槃经叁十叁曰:「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捨身还得...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淫欲即是

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於是叁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智度论六引此文曰:「婬欲即是,恚痴亦如是,如此叁事中,无量诸佛。」冰之性即如水,贪瞋痴叁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為自行真实之。未契实,為前,正证实理,為中,自证以后為后。每地各分此叁者。释籤四曰:「者,谓自行真实之。未契实理,真理在缠,故名為理。故以地前名為前。初地已上已证实理。復由此理成后行。初证已后,究竟已前,并名中。由此地行,理究竟显。以显之理...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尘说法

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眾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叁尘而已,如眼见经卷而悟解者,色尘说法也,耳闻金口之声教而悟解者,声尘说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尘说法也,其中此土之眾生,尤以耳根锐利,偏用声尘而说法。无量寿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戒

一解脱戒,自戒师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於身中发得戒体,解脱身口之恶业者,就此而生沙弥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禪定则身自生戒体,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叁共戒,於见以上证得无漏,则与无漏共生防非止恶之戒体者。四断戒,断贪瞋痴等而成果,故名断戒。见华严...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多闻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归命最胜诸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法, 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诸佛从是生。 善生诸佛为佛母,无性自性我清净, 佛为须菩提广说,如其所说今略集。 般若波罗蜜多有一百八名:一者最胜般若波罗蜜多,二、一切智,三、一切相智,四、实际,五、真如,六、无坏真如,七、无异真...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 86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无上

如来所得之,更无过上,故名无上。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无上,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无上正徧知果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上

愿求无上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不谤大乘,但发无上心。」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法

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叁法,此叁法之界畔,曰叁法界。言真言行者,於此叁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叁法界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叁法,谓成就有叁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叁法具,即得成就也。...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家家

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叁生家家,断欲惑叁品,既灭四生,犹餘六品,即叁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餘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叁生或二生,由家转生於家,证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叁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

《佛学大辞典》 / 67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归南

归宗之常禪师与南泉之愿禪师也。略禪林类集四曰:「归宗常禪师,因剗草次。有座主来参。偶见一蛇过,师逐锄断之。主云:久响归宗,元来是个麤行沙门。师云:儞麤我麤?主云:如何是麤?师坚起锄头。主云: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主云:与麼则依而行之。师云:依而行之且置,儞甚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降叁世与释迦如来

理趣释降叁世品曰:「毘卢遮那佛,於阎浮提,化八相成佛,度诸外。」是以释迦為大日之正法轮身之意。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於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皆是普贤菩萨幻化。」(普贤即金刚萨埵),是以释迦為金刚萨埵示现之意。而為降叁世之大日教令轮身也。金刚萨埵...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苦行外

一、自饿外,谓外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 二、投渊外,谓外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 叁、赴火外,谓外修行,常热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

《三藏法数》 / 251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执

是天竺外九十六种之总括:一邪因邪果,外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若天瞋,则四生皆苦,若天喜,则六悉乐。然天非物之因,物非天之果,盖是邪心之所画,故曰邪因邪果。二无因有果,执万物无因而有自然,例如言万物依造化而有,造化无因,简言之,即造化无因...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梦感好相

法华经安乐行品说成四安乐行之人,梦中感五种之好相:一,见佛為眾生说法。二,见己為眾生说法。叁,见由佛授记。四,见修菩萨之。五,见己八相成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慈恩叁观

一、有观,观依他圆成之二性為有也。二、空观,观徧计之一性為空也。叁、中观,观诸法以徧计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圆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也。然此中有二。对望中者,如上所云,叁性对望立非有非空之中也。一法中者,叁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之义也。其先徧计性為情有...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相成身观

见上。

《佛学大辞典》 / 3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遍知

见修无学之叁中,特於见修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虽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称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断烦恼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断為徧知。所谓断徧知是也。 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徧知,谓诸断择灭為体。徧知是智,即是断...

《佛学大辞典》 / 109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伏断

伏者制伏,断者断绝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时不起,谓之伏惑,断绝惑种,而使毕竟不生,谓之断惑。有漏之对治,止於伏惑,依无漏乃得断惑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劣应身

台家分叁身中之报身為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之报身名為胜应身。即对於初地以上之菩萨而应现之尊特舍那身也。又是真应二身中之应身也。又对於地前之凡夫二乘而应现之丈六佛身曰劣应身,為八相成之佛身。法报应叁身中之应身也。四教仪曰:「示从兜率降下,託摩耶胎住胎、出胎、纳...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善恶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弥陀成因果

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之外,不说阿弥陀成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苦行论师

二十外之一。出外小乘涅槃论。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无碍

生死与涅槃融和无障之悟也。往生论註下曰:「一者,一无碍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善业

十善之业行,為生於善处之,故曰十善业。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涅槃论

具名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小乘涅槃论,一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叙外小乘所执二十种之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度世

度者渡也,出也,如言出世。出过世间之谓也。无量寿经上曰:「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同下曰:「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述文赞中曰:「諦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之别名故。」大经净影疏下曰:「度世长寿泥洹者,后生弥陀,终得涅槃。」 又济度世间之...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有五事

一、当转法轮,当转法轮者,谓如来出世,既成已,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轮,先度五比丘等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谛也。五比丘者,一阿鞞、二跋提、叁拘利、四陈如、五迦叶也。) 二、与父说法,与父说法者,谓如来既成已,惟念父恩最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成男女根。」 又无碍,解脱也。新译曰无间,解脱。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魔军

恶魔之军兵。佛成时,第六天魔王率诸眷属来妨成,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恶事妨佛者為魔军。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坐场,破魔军已。」大日经疏九曰:「犹如婆伽婆,树王下时庆,以慈心力故,破无量魔军。(中略)此中言魔军者,梵本正音博吃芻,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心相见

谓真见之后,更发后得智,以叁心观二空之理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无间

叁界分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照[九解脱]条。新译曰无间。旧译曰无碍。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為惑所间碍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两部两宗

两部相望而论事理因果之一双门,為由密教总体上判之者。原来此两部為一密教之两宗,各自具备法门,彼此不庸相待,金刚界有五相成身,则胎藏界有五轮成身。因之金刚界称為金刚顶宗,胎藏界称為大日宗,瑜伽宗等。以分彼此。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提婆菩萨造论

百字论一卷,百论二卷,外小乘四字论一卷,外小乘涅槃论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