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 条搜索结果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通教无生

通教者,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也。无生谛者,谓此教叁乘之人根利,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当体即空,如幻如化。故云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灭无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无生谛。(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谓此教...

《三藏法数》 / 327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佛身

一、法性身,法性即法身也。谓此法性之身,遍满十方,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能度十方法身菩萨,是名法性身。 二、生死身,谓佛以方便力,现生现灭,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一切恶法尽断,一切善法悉皆成就,次第说法,度诸众生,是名生死身。

《三藏法数》 / 116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界

界即界分,谓众生、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为八界;令其观此色、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为八界者,谓眼识、耳...

《三藏法数》 / 465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道

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逆流十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也。 二、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智

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空定

又云无色定(梵名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禪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识无边之解,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结胎五位

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叁、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叁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

《三藏法数》 / 21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通,又曰他智通,知他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智也。般若经曰:「叁他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离贪瞋痴等。乃知聚,小,寂静不寂静,解脱不解脱,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倒,故譬之以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大日经疏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大辞典》 / 604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土有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法数》 / 351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七种净土

佛於毘耶离国菴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諂之眾生,来生其国云云。二、深,叁、大乘、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进,八、禪定,九、智慧,十、无量行,十一、摄法,十二、方便,十叁、叁十七品,十、迴向...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韦陀

梵语韦陀,华言智论,即婆罗门所作邪论也。以世间之智,造养生等书,而有种不同,故名韦陀典。其书不曾传至东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阿由,梵语阿由,华言方命,亦曰寿。谓养生缮性之书也。(缮者,治也。) 二、殊夜,梵语殊夜(无翻),谓祭祀祈祷之书也。...

《三藏法数》 / 17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风轮

经云:此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令不散坏。以譬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而起种大智风轮,能持一切众生善根也。 一、安住,谓叁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安住。以譬如来大智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叁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叁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三藏法数》 / 262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正道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

《三藏法数》 / 426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种菩提

一、发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名为发菩提。(十信者,信、念、精进、慧、定、不退、护法、回向、戒、愿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七道品

念处。正勤。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念处。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自力。世间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猛之力发菩提,名為自力。二他力。世间之人,或由他人之教诫,或依他人之感动,遂发菩提,名為他力。叁因力。世间之人,前世修习大乘之法,依其因力今生见佛及菩萨,而发菩提,名為因力。方便力。世间之人,於...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如来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法财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諦理,而一精进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资。叁、戒财,谓戒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為成佛之资。、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处征

七处征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在内。及佛征其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住

一、安住,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不令散乱也。 二、摄住,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摄宁静,则禅定可成;若觉一念稍动,即便摄持,令安住也。 叁、解住,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解知觉观之,攀缘外广,即当收...

《三藏法数》 / 34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九无碍、九解脱、十八,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诺健那

Niragraṇṭrha,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梵音Nagna译曰露身。裸形,有大力。好战。即大力神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诺健那,谓露身,大力神名也。」俱舍颂疏世品曰:「诺健那,此云露形神。」同智品二曰:「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訶诺健那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识住

识,即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缘发菩提

一、见闻为增上缘,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闻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

《三藏法数》 / 338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钝使

五钝者,钝即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即忿怒,谓诸...

《三藏法数》 / 290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声闻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法数》 / 286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毒蛇

毒蛇喻地水火风之大也。涅槃经一曰:「自观己身如毒蛇。」同二十叁曰:「有王以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赡养。」最胜王经五曰:「如毒蛇居一篋,此大蛇性各异。(中略)地水二蛇多沈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异眾病生。」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諍念王

阿弥陀如来因位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嵐,有转轮王名无諍念,有一大臣名宝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宝藏。后出家成菩提,号宝藏如来。如来广為无諍念王说法,王请如来及诸圣眾叁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时宝海梵志...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发

十种发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不纯也。 一、发地狱,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定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法一,所有法十六,不相应行法十,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切如来必定印

菩提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而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行人,发菩提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印,為授大菩提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叁宝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六鬼

正法念经十六举叁十六种曰:「一,鑊身饿鬼。二,针口饿鬼。叁,食吐鬼,,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髮鬼。十二,食血鬼。十叁,食肉鬼。十,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十随形好

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世假实

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十戒

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念处

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眾生虽不一听法,亦不以為忧,是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於眾生虽一听法,亦不以為喜,是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於一...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种意生身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第五地菩萨修叁昧...

《三藏法数》 / 28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观法

一、住观,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白衣观音

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准提求愿观想法

若求无分别,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相无色,当观文字无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门,当观两臂,若求无量,当观臂,若求六神通,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当观十臂,若求如来普徧广地,当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当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叁...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令念处身受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观法断绝;若...

《三藏法数》 / 233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禅天定五支功德

一、舍支,离喜不悔之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叁禅即发。若证叁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叁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叁、慧支,解知之为慧。谓行者既发叁禅...

《三藏法数》 / 22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密教叁叁昧门

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后為此观。此叁叁昧為吽字之叁摩地,吽字备叁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為体,具足叁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訶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鄔字叁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叁门,一切...

《佛学大辞典》 / 378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种身土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既有能依之身,必有所依之土;故名二种身土。 一、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土者,谓自己修因之所感,称性受用种种法乐,自在无碍,故身名自受用身,亦名圆满报身。土名自受用土,亦名实报庄严土。盖诸佛如来,历无数劫修习无量善根所感,周遍法界...

《三藏法数》 / 20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十戒

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孝顺,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非佛

以是是佛之语翻案而為一箇之公案者。无门关叁十二则曰:「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非佛。」碧巖则曰:「僧问禾山:即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非佛?山曰:解打鼓。」宗镜录二十五曰:「之与佛皆世间之名,是之与非乃分别之见。空论妄想,曷得真归。所以祖师云...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大林精舍重阁讲堂。与大比丘众万人俱。尔时世尊欲舍寿行。却后三月当般涅槃。便告长老大目揵连。汝行遍告三千大千世界。声闻比丘并缘觉道。及诸菩萨皆悉来会大林精舍重阁讲堂。目连受教往须弥顶。入如意定以大音声。遍告三千大千世界无不闻知。长老舍利...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3617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於一切眾生怨亲平等之。又诸行等修之无量寿经下曰:「等。」智度论八曰:「等者,是於一切眾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大经净影疏曰:「诸行齐修,故曰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寒八热

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也。梁武帝文曰: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囚。按翻译名义集地狱篇云:八大狱外附十六小地狱。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狱者:一炭坑、二沸屎、叁烧林、剑林、五刀道、六铁刺林、七咸河、八铜橛。八寒冰地狱者:一、额浮陀,寒生疱;二、尼罗浮陀,疱裂;叁、...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五位

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道

梵语菩萨摩訶萨,译言大道。求大道之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訶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摩訶此言大,此诸人等皆求广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道大道之气类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白云宗

宋白云庵清觉,於禪门立一宗,取所居名為白云宗,其徒眾谓為白云菜。释门正统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於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道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地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

《三藏法数》 / 318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圆教无作

圆教者,谓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谛。(阴入皆如者,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即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

《三藏法数》 / 314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空尘

外道观空,则必存空相,而堕於空见,此空见尘,属於六尘中之法尘,故曰空尘。即示外道之空观為法尘而非正观也。止观五下曰:「观推画,发一分细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见法尘,与相应,何关无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发空尘,谓為涅槃。」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五位

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种变化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 叁、能作轻,谓菩萨以变...

《三藏法数》 / 407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门

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韦陀

Veda,又作围陀,毘陀,皮陀等,新称吠陀,吠駄,薜陀,鞞陀等。译曰明智,明分等。婆罗门所传经典之名也。明实事,发生智慧故名,大本别為分。 西域记二曰:「其婆罗门,学吠陀论。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叁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

《佛学大辞典》 / 110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不思议法

思即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恶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 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叁、邪淫,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

《三藏法数》 / 270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涅槃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真如理随缘变造一切诸法,虽有烦恼垢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无有分别,故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有余依涅槃,谓烦恼之障虽灭,尚余欲界五阴...

《三藏法数》 / 21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昔有贤者奉法精进,得病奄亡,妻子嗥恋无聊有生,火葬收骨埋去既讫,废忘经道香灯不设,家财饶富月旦晦朔烹杀馔啜上冢集会,相哭哀摧悲悼断绝。亡者戒德终乃升天,天眼遥见愍其笑之愚痴之至,便作小儿于边牧牛,牛便卒死。儿便嗥哭,刈草着前晓喻令食,复打呼起对泣自传,如此终日...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24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叁界九地

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禅,分为地;无色界空,分为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

《三藏法数》 / 730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风天

金刚界曼荼罗中执金刚神之一。位於曼荼罗之西南角,幢幡為叁摩耶形,字者风大之种子也。 又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眾也。位於西方。 又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中之一眾,位於最西北。大日经疏五曰:「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同十曰:「风神真言曰:皤也吠,即以本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

《三藏法数》 / 45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福

叁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叁归五戒乃至具足戒。叁、行福,发菩提,而行佛道。观无量寿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叁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叁归具足眾戒,不犯威仪。叁者发菩提,深信因果,读诵大乘...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遍行

周徧於一切所而相应之五种所也。一作意、二触、叁受、想、五思。成唯识论第叁曰:「此识与几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於一切位,恒与此五所相应,以是徧行所摄故。」又第五曰:「復以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意识

為集起之义。意為思量之义。识為了别之义。唯识论於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於第八识与第七识及餘六识。俱舍论以之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為,思量性名意,了别义為识,是故说唯。」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意识叁种别义:集起名...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空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法空,谓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

《三藏法数》 / 15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相应,应即当也,谓一念妄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 二、不相应,谓常住真,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

《三藏法数》 / 75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如来十恩

一、发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文殊八大童子

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叁无垢光童子,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慧童子,八鄔波髻设尼童子。见胎曼大钞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空处定

通言空处定者,以其定体无形色,故名之为空,各依所证之境,名之为处。境法持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欲出离,即修观智灭叁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叁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

《三藏法数》 / 33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菩提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已发菩提,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已,则无退失。当知有叁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

《三藏法数》 / 266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婆罗门

Brāhmaṇa,天竺姓之一。具云婆罗贺摩拏,又云没囉憾摩。译為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一族。玄应音义十八曰:「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姓中胜故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诸国即无。经中梵志...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事功德

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第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云时之也。云雨之时,人气鬱翳,忧虑滋多,故常思虑苦乐而非之晴者,名為云时之。六十之一。大日经一曰:「云何云,谓常作降雨思念?」疏二曰:「如西方,夏叁月中,霖雨殊甚,以常滞婬昏垫故。时俗忧乐思虑之,蔚翳滋多,故作降雨时思念也。觉知已,则当行捨。离於...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灌顶

一、除难灌顶,降伏灌顶也。二、成就灌顶,受明灌顶也。叁、增益己身灌顶。、得阿闍梨位灌顶,传法灌顶也。见瞿醯经下。 又一、庭仪灌顶。二、堂上灌顶。叁、无职眾灌顶,古名无作法灌顶。、平座灌顶。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大烦恼

一,贪烦恼,染着為性,生苦為业。二,瞋烦恼,憎恚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為业。叁,痴烦恼,於诸理事迷闇為性,一切诸惑之所依為业。,慢烦恼,恃己於他高举為性,生苦為业。五,疑烦恼,於诸諦理犹豫為性,能障信為业。六,恶见烦恼,颠倒推求之恶慧為性,能障善见而生苦為...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增上

强盛之。圆觉经曰:「一切眾生於大圆觉起增上,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又定也。定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经。」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法一,所有法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分:一、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分律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女...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受生藏

受生,即生如来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谓善财童子于华严会上第叁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一切菩萨示现受生,我皆亲近,是名受生藏也。(菩萨,梵语...

《三藏法数》 / 77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叶莲臺

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臺也。中央為大日,方之八叶,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菩萨,合為九尊,是叁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臟)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大莲华八叶及鬚蕊。」同疏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為八叶白...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痴闇

无明之闇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眾生痴闇。」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闇云翳除。」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佛

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叁佛,现在贤劫中佛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也。贤劫者,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一、毗婆尸佛,梵语毗婆尸,华言有。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

《三藏法数》 / 487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号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叁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叁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6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蚖蛇

以喻地水火风之大。杂阿含经十叁曰:「蚖蛇凶恶毒虐,盛一篋中。(中略)毒蛇者,譬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諍,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乘

乘即运载之义。谓人天等各以所修之法为乘,运载至其所至之处,故有五乘也。 一、人乘,人者忍也。于世间违顺情境,悉能安忍故也。谓人以叁归五戒为乘,运出趣,生于人道,故名人乘。(叁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趣...

《三藏法数》 / 481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闻经十益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益,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见...

《三藏法数》 / 54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支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支,叁禅五支,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三藏法数》 / 89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生净土五不退

一、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转也。 二、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常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日得增长,而不退转也。 叁、常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

《三藏法数》 / 231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迦絺那

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懺悔

欲為懺悔时,当起之七种也:一、生大惭愧。我与释迦如来,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為惭愧也。二、恐怖。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於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叁、厌离。我等於...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相成道

佛陀以成道為中,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念佛

谓唯之弥陀,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中之佛也。者周徧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佛所现,吾人之性,本為清净之佛体,唯為无明烦恼所覆不能显,其不显者,谓隔十万亿土而已。故观无量寿经曰:「是作佛,是是佛。」是净土门以外诸大乘家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界

界,限也、别也。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叁者食欲,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

《三藏法数》 / 316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云:梵天菩萨有忍法,善出毁犯禁戒之罪。 一、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二、得无灭忍,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三藏法数》 / 252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相应阿笈摩

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相应阿笈摩。经与伽他相应之义。毘那耶杂事叁十九曰:「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即名為相应阿含摩,旧云杂者取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善道

叁善道者,谓天、人、阿修罗,同修十善,虽有上中下品不同,皆名善道。(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 一、天道,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也。谓因修上品十善,复修世间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二、...

《三藏法数》 / 286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我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三藏法数》 / 283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事先苦后乐

一、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即净也。谓人不辞劳苦,修习净行,净行既立,则能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修习梵行先苦后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诵习经文先苦后乐,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证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

《三藏法数》 / 24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会

叁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於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於此日初夜降种魔,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於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於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起信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二、相似觉,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余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念...

《三藏法数》 / 402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相约位

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相,乃是本觉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天台五时

天台五时者,乃天台智者大师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判为五时也。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次于鹿苑,为接引二乘,说阿含等经。次于方等,说楞伽等诸大乘经,令诸二乘耻小乘,而慕大法。次说般若经,遣除二乘执情。后说法华、涅槃二经,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为五时也...

《三藏法数》 / 73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教

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教与化仪之教是也。化法之教者:一、叁藏教,经律论之叁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諦,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真諦,使通叁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叁、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修罗

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以其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 一、卵生,谓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二、胎生,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叁、湿生,谓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

《三藏法数》 / 217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摄法

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故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

《三藏法数》 / 29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念,皆悉能知,是名他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初发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 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乐具乃至一劫,然后教令净修五戒,南、西、北方,维,上、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 1158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南无

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归依信顺之语也。若佛对佛而称南无者,惊怖之义,谓生死之险难甚可惊怖,应悉救济之也。按广韵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

《佛学大辞典》 / 636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海底

经云:譬如大海,有炽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减。以譬如来大智慧海,亦有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竭爱欲流,破愚痴暗,故以此宝喻之。 一、日藏光明大宝,日藏光明大宝者,譬如来有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

《三藏法数》 / 321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复有智慧广大功德。庄严威仪具足诸尊。菩萨摩诃萨等。为闻法故皆悉来集。于众会中有大慧妙吉祥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释迦牟尼佛。愍念未来世...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 2547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二宿因力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

《三藏法数》 / 244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缚迦

又作薄迦。译曰章。又曰言。俱舍光记五曰:「梵云缚迦,唐言章,詮义究是,如说诸行无常等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缚迦,此云言也。」寄归传曰:「薄迦论,颂有七百,释有七千。亦是伐[木致]呵利所造,叙圣教量及比量义。」与跋渠同。梵Vākya。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菩萨法门

一、智门,谓菩萨以大智慧,善知一切众生根性,随顺调伏,令其解脱,是为菩萨智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慧门,谓菩萨以大妙慧,为诸众生分别宣说深法句义,亦欲令其开发慧性,照了万法本来空寂,是为菩萨慧门。 叁、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

《三藏法数》 / 22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烦恼

又云惑。於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於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於非我之法妄计為我也。叁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高举也。我爱,即我贪,於所执之我深生耽着也。见成唯识论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曇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指节成一肘,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肘成一弓,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布施十种利益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相续,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无有间断也。 叁、同其资产,谓修菩萨行者,施无量,观...

《三藏法数》 / 437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种性

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局在因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皆属于因...

《三藏法数》 / 513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羯磨

Jña 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叁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叁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叁度之羯磨曰白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叁羯磨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停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叁过

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信

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能爱乐者,即是信于根本,故云信根本。 二、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叁、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信僧,谓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三藏法数》 / 12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常念

时常忆念也。法华普门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种。事之常念者昼夜二时行住坐卧念观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教之异。藏教之常念或观自他身内外不净,叁十六物之不净充满,或从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亦名二乘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枯者,表二乘倒也。所言枯者,以二乘观无常苦空无我等,则烦恼有朽灭不生之义,故名为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常计无常,常者,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者,即变异也。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中,...

《三藏法数》 / 320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周行慈

周者,周遍也。佛为多嗔众生,令修众生缘慈之观而对治之,不出七境,先亲而后冤者,从易而至难也。若以平等之观之,何冤何亲,于此七境,境境悉以叁乐与之,使冤亲无间,故先假作此观,以破嗔障。而于众生,实未得其乐也。(多嗔者,谓于违情之境,多所忿恨也。众生缘慈者,谓...

《三藏法数》 / 31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念处,谓观此识生灭无常也。、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性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三藏法数》 / 315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无量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浊

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是名众生浊。 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叁、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神,是名烦恼浊。 、命...

《三藏法数》 / 21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有二种:(一)顺流十,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