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欲界之法,无常迅速,故為动法,上二界之法长久,故名不动法。遗教经曰:「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维摩经五曰:「什云:欲界六天為动法。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為常,名不动法。」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曇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於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於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叁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因明论理上,自宗因喻叁支立量时,由种种配列次第生过误。陈那数廿九过,天主(商羯罗主)更加四过,為所谓叁十叁过。即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也。 (甲)宗之九过:一、现量相违,谓於现证之事实立相违之宗也。例如言声非所闻,虽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误谬也。二、比量相违,谓...
《佛学大辞典》 / 1993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於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叁、说法品,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也。天台大师居於此位云。四教仪曰:「依教修行,為观行即五品位。」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叁僧残。叁、二不定。四、叁十捨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眾学。八、六灭諍。参照[戒]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天须菩提。增一阿含经一曰:「喜着好衣,行本清净,所谓天须菩提比丘是。」叁恶性须菩提。百缘经十曰:「金翅鸟,捉一小龙,龙命终,生於舍卫国婆罗门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唯甚為恶性,瞋骂凡眼所见之人...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為天神之神实而祀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谓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记健驮罗国记曰:「跋...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Vijayā,又作微惹耶,毘社耶。日天之妃也。译曰无胜,誓耶為胜,微誓耶為最极无胜也。大日经疏五曰:「释天眷属之南置日天眾。在八马輅车中,并二妃在其左右所谓誓耶。微誓耶,译云胜无胜也。」秘藏记末曰:「微舍耶天,肉色持弓箭。」 又五佛顶尊之第二曰誓耶。第叁曰微誓耶。大...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卢舍那佛所坐之千叶莲花臺释迦化佛。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臺,周匝千华上復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Vi ula,又作尾布罗。译曰广大。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毘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毘富罗法界。」 又(地名)Vi ula,又作毘布罗,鞞浮罗,山名。译曰广博胁山。在摩竭陀国,常人所见,故佛处处引之為喻。瑜伽伦记叁上曰:「广博胁山者,旧云毘富...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转轮王感得之宝器,王游行之处,必自前进,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银铜铁四种,故分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四等。俱舍论十二曰:「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中略)若王生在剎帝利种绍洒顶位,於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臺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有五种之无间故也。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叁、时无间,时无间断也。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鷲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大辞典》 / 508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眾,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叁、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於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憍慢之外道,谓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铜鍱鍱腹也。智度论二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光明文句五曰:「世智辩聪如长爪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
《三藏法数》 / 53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叁世业报智力,知一切眾生叁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叁、知诸禪解脱叁昧智力,知诸禪定及八解脱叁叁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
《三藏法数》 / 70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华严以十数為满数,摄无量无尽,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画胎藏界之曼荼罗,其中臺八叶院最少之极,為十六指,其十六者眾生肉团心之八叶曼荼罗也,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数也。大日经疏五曰:「内心白莲华,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叁、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臺疏曰:「四眼者嘆眼,菩萨行未圆,义当无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见[四种眼]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巖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恆拾眾僧残食菜滓,断巨竹為筒,投藏於内,若寒山子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 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卢遮那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 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為跋折囉陀...
《佛学大辞典》 / 54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Kukkuṭa 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山,在摩揭陀国。又曰狼迹山。西域记九曰:「莫訶河东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陀山,(中略)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陀山Guru ada,唐言尊足。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杂事四十曰:「旧云鸡足,由尊者在中...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 一、邪见,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见。(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
《三藏法数》 / 49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六段者,以如是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信也。阿难指本经一部而為如是我闻,示自己之信顺也。智度论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二以我闻二字為闻成就。阿难自闻也,叁以一时二字為时成就,说法之时也。四以佛之一字為主...
《佛学大辞典》 / 757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横死有九因:一、不应饭而饭,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无节制也。叁、不习食,食不习食之食也。四、不出食,食未消化而又食也。五、止熟,强制止大小便也。六、不持戒,不持戒行,而遂触世法也。七、近恶知识,近於恶友也。八、入里不时,不时入里井也。九、可避不避,恶疫...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之人以六度万行为乘,运诸众生同出叁界,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
《三藏法数》 / 37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经云: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随境有异,一切愚夫,计着有无,故有十二种也。 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妄想。 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事,穷其自性,惟圣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说,是名所说事妄想。 叁、相妄想,谓随事起见,...
《三藏法数》 / 555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泰山之神也。吴澄山岳碑曰:「岳者地祇,其祭坛而弗庙。五岳四瀆总立庙,自拓拔氏始。唐乃各立庙於五岳之麓。东岳之徧於天下,则肇於宋之中叶。」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叁、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三藏法数》 / 36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时,佛在灵鷲山。无量之眾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瓔珞七宝為栏楯。极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叁道宝阶,使至於龙宫。以请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无量之大...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设怛缚矩里然。直指称佛者非,宜呼為香堂。毘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顏,故但唤其所住之处,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 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註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付法藏第二十叁祖师子尊者,游化罽宾国。时彼国王名弥萨崛。大起邪见。破坏佛教。以利剑斩师子尊者。头中无血。唯乳流出。师资之付法於此遂绝。时王臂堕,七日而亡。见付法藏传六,佛祖统纪五。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於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餘八周匝遶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铁轮围...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眾生渐钝,则减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眾生弥昧,则减為百名,眾生更愚,则减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来天上成道,故应之而立百八号,释尊於人界成道,故亦应之而立十号。其十号者:一、[如来]。梵曰鞞多庶罗那叁般那Vi...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二说:一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眾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為天。二龙眾Nāga,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眾,列八大龙王。叁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诵经导师登礼盘也。诸法会仪则上记其式。 又(物名)读经时导师所登之高座。在须弥坛之正前,前有经梵,左有柄香炉臺,右掛磬。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曰生空人空。眾生虽尽有心身,而是為五蕴之假和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眾生空。十地论一曰:「无我智者有二种:我空法空,如实知故。」叁藏法数十曰:「我空,谓於五蕴法,强立主宰,名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同六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疑佛,疑佛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为大耶?富兰那等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恶口谗谤,裁断自心善根,故名心裁。(梵语富兰那,无翻,即空见外道。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 二、疑法,疑法者,谓众生心,作如是念:佛法为胜耶?韦陀等法为胜耶?由...
《三藏法数》 / 38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七日轮出者,劫末之相也。天地始终谓之一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一切人民,皆作恶业,遂使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宫殿于须弥山边,置日道中,遍照世间,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
《三藏法数》 / 55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毱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於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曇无德部Dharmagu ta,又曰曇摩毱多,是部主之名,译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於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或曰萨婆諦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叁、弥...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眾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若到此六处,则各各离彼之扼缚,而得苏息,故名无畏。凡大日经之说相,地前立叁阿僧祇劫,於此叁劫越麤妄执与细妄执及极细妄执之叁妄执,此上更立十地,為开发金刚宝藏位,...
《佛学大辞典》 / 57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
《三藏法数》 / 45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安居竟日行自恣举罪之式,选僧眾而為自恣举罪之任者,必具二种之五德:一不爱,二不恚,叁不怖,四不痴,五知自恣与不自恣,此名自恣之五德。又:一知时,二真实,叁利益,四柔软,五慈心,此名举罪之五德。行事钞上四曰:「四分律取具二五法者,谓不爱恚怖痴,知自恣不自恣,此名...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观一曰:「四山合来无逃避处。」 又别译阿含经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谓人老迈,则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坏一切壮年之...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对修恶之称。依关係而起之恶谓之修恶,本来真如理性所具之恶,谓之性恶。性具善,亦具恶,此性恶之义,天台一宗之极说,他宗未谈之法门也。天台於观音玄义发之,荆溪於止观辅行五提出此说,后至四明,对於华严宗及山外之异义,盛扩张此义。真如纯真无妄,不具恶,依无明之妄缘而背...
《佛学大辞典》 / 821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於东方配叁佛於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二、东方毫相日月光明燄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毘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剎相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 一、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 二、业障,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
《三藏法数》 / 17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变即转变,化即幻化。谓此四禅诸天,于五欲胜妙之境,悉能次第种种变化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初禅天二变化,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二、第二禅天叁变化,第二禅天叁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
《三藏法数》 / 262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莲华叁昧经谓依五智而生叁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為毘庐遮那佛,口业為普贤菩萨,意业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為阿閦佛,口业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為降叁世金刚。叁、平等性智之身业為宝生佛,口业為虚空藏菩萨,意业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為阿弥陀佛,口业為...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叁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
《三藏法数》 / 429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然行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也。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
《三藏法数》 / 702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无间狱者,谓法界有情众生,随所造业,受此苦报,无间断也。 一、趣果无间,趣即向也,谓诸有情,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鬼,罪业所感,悉同受之,故名趣果无间。 二、受苦无间,谓诸有情,于剑树刀山,镬汤罏炭,洋铜铁汁,备受诸苦,无有休歇,故名...
《三藏法数》 / 229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法数》 / 496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Gajaśirṣa,又作揭闍尸利沙。山名。译曰象头山。旧称伽耶,伽种。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处。一在佛成道处附近。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去鷲峰山北可叁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旧云伽耶山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叁种:一涅槃,译為灭。涅槃之体,无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為恬泊,名灭。」二尼弥留陀,尼楼陀Nirodha,译為灭。四諦中之灭諦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之灭,通於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尼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諦有灭皆收。...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四天即四天王,皆帝释之外臣也。又称护世者,以能护持世间故也。(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 一、提头赖吒天王,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255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於药,分之為四:一时药,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闍尼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乾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闍尼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生者有死,由於无常之理,因而譬无常之理曰杀鬼。杀人之幽鬼也。止观七曰:「无常杀鬼不择豪贤。」毘奈耶律叁十四曰:「於寺门屋下画生死轮。(中略)於轮上应作无常大鬼髼髮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法句譬喻经一、增一阿含经二十叁、四不可得经出曜经二等说四梵志避遁於山海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吉隶舍Kleśa,贪欲瞋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叁毒,广说则叁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註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眾生,故名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闍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中略)我於尔时為欲降伏护财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寻即失粪。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又...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其教法住世,有此叁时不同也。 一、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尼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
《三藏法数》 / 534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坚固妄想,坚固妄想者,即色阴也。谓诸众生,体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传,诸想交固,以成色身。经云: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二、虚明妄想,虚明妄想者,即受阴也。谓诸众生,欲想登高,足先酸涩,违顺二相,损益现驰,是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经云:汝今现前,...
《三藏法数》 / 378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叁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
《三藏法数》 / 47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餘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七金山者,谓山皆有金色光明故也。七重环绕须弥山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山止高四万二千由旬之类是也。(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叁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一、双持山,双持山者,谓二山相倚也。又言持双者,文互用耳。此山高...
《三藏法数》 / 359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发心菩提,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叁、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叁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坐於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元沙门,念常,号梅屋。世世居华亭。十二岁於平江圆明院出家。博究群书。后参佛智晦机和尚有省。礼五臺,游燕京,帝师发思八尊宠使预金书藏经之列眾,因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今本有叁十四卷),时元顺帝至正元年也。住持嘉兴祥符禪寺。见佛祖通载序,续释氏稽古略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於二兽头上别起莲华臺以為炉。后有师子蹲居,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臺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倣法焉。」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毘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於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随喜,又於界内先作别眾之羯磨,然...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广大意,谓菩萨修行,发广大心,历无数劫,而得菩提。于此时劫,常舍身命,及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宝供施如来,从初至终,其心犹不满足,是名菩萨广大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名智愚,虚堂其号也。就湖州道场山运菴巖而契悟,出世於嘉兴府兴圣禪寺,时宋理宗绍定二年也,宝祐六年勅领育王山叁年,景定五年有詔使住净慈。衲子云集,堂宇不能容,半居堂外。理宗崩,召师使对灵普说,两宫賚赐优渥,度宗咸淳叁年迁径山,六年,寿八十五寂。见会元续略叁上,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比丘虚受信施则死后為大肉山以偿其债。辅行一曰:「虚受信施后為肉山。」楞严经八曰:「誑妄说法,虚食信施,(中略)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僧护经曰:「佛告僧护,汝见肉山者,是地狱人也。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眾僧物,断僧衣裳,故入地狱作...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於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歷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一、我,於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為我。二、眾生,於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眾生而生,故名為眾生。叁、寿者,於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十王之第一。专司人间寿殀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黄泉黑路。恶人死后在殿右之孽镜臺照过,批解第二殿用刑。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巖第一则评唱曰:...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别译阿含经四曰:「老山能坏壮年盛色,病山能坏一切强健,死山能坏一切寿命,衰耗之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死山者,以死之险难譬之於山。非言死山之為实物也。然自十王经之偽撰出世,乃以為实有之山。十王经曰:「阎魔王国境死天山南门,亡人重过两茎相逼,破腠割骨折肤漏髓,死天...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作计利枳攞,计里计罗。金刚手菩萨名。译曰触。男女相触着之义。般若经义述曰:「髻利吉罗,於中国之言名触,以不捨眾生必令解脱故,欲明触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现其触净俱幻平等智身。」慧琳音义叁十九曰:「计利枳攞,金刚部大使者名也。」五秘密轨曰:「金刚计里计罗...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明王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云魔道。恶魔之境界也。智度论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止观五曰:「首楞严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见[魔佛]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护伽蓝神之一。右手加额為远望势之像是也。原為大唐阿育王山之镇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山临东海,渡海者每望山祈船中安全,以其手加额者,遥望其船而保护之之意,其证為月江印禪师之育王录曰:「僧问:大权菩萨因甚以手加頞?师云:行船全在枢稍人。」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住处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于此之处唯独我住,不容余人,是名住处悭。 二、家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独我出入此家,不容余人;设有余人,我当于中为胜,是名家悭。 叁、施悭,谓有众生,心作是念: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是名施悭。(过...
《三藏法数》 / 198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其本经轨之说,如大日经疏五曰:「地藏菩萨,於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颇胝水精四宝,為莲华座,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华座上,光燄周徧,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万法唯一心,故生外无佛,亦无净土,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观经疏曰:「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名心是佛。」...
《佛学大辞典》 / 52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叁、叁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陀,Nanda,二、鄔波难陀,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叁叁味,二、四禪定,叁、四无量心,四、四无色定,五、八背捨,六、八胜处,七、九次第定,八、十一切处,合為五十法。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有精气堕小行处。有雌鹿来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有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叁昧耶戒时,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於别器调和香水,以鬱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狱重障皆悉除灭。内外俱净,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顺世諦犹如盟誓之法,令...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ññ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於成...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禾山一日,引僧肇宝藏论之语埀示曰:「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是為真过。」僧出问如何是真过:「山云解打鼓。」又问如何是真諦。山:「解打鼓。」又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山:「解打鼓。」又问向上之人来时如何接。山:「解打鼓。」此為禾山之四打鼓。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法性不变不动,故譬之以山。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同辅行曰:「法性不动如山,眾生恶深如海。非大誓愿,无谋善权,安能动难动山,入难入海。」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南海诸国之总称。如今之爪哇及附近诸岛皆是也。寄归传一曰:「唯崑崙捲头体黑。」宋高僧传一曰:「附崑崙船,离南海,至訶陵国界,遇大黑风。此崑崙皆指南海诸国,非崑崙山也。参照[崑崙国]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山,竪石為听眾,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叁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叁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
《三藏法数》 / 149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Āryamārga,巴Arīyamagga)。玄应音义叁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 一、正见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
《佛学大辞典》 / 599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作鱼山。地名。魏曹植在此处始製梵唄。因而梵唄谓之渔唄渔梵等。玄赞四曰:「陈思王登渔山,闻巖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唄。故今俗中,谓之渔梵。冥会西域叁契七声闻俱胝耳等所作法也。」文句记五中曰:「按梁宣验记云:陈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叁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叁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证果者,是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宗名取於福清之黄檗山。唐贞元五年,正干禪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山,断际禪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寂后,临济义玄之门裔,大為繁兴,尔后黄檗之道场,与临济之宗风,一其盛衰,隆於宋,废於元,至明代復兴。崇禎九年,隐元住此山,尤能中兴黄檗之古道,清顺治十一年,应日...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我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执之为实,强立主宰,是名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我所者,我即众生假名,我所即五阴之身也。) 二、众生见,谓众生妄计五阴众共和合而生,是名众生见。 叁、寿命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
《三藏法数》 / 310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明处:一、声明Śabdavidya,明言语文字者(见声明顶)。二、工巧明Sil akarmasthānavidyā,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叁、医方明Cikitsāvidā,明医术者。四、因明Hetuvidyā,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谓论理学也。五、内明Adhy...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行者精练之所也。 一、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之名,以其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独,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尝侧金布地,以买只陀太子园,遂名给孤独园。因建精舍奉佛,佛于其中说法也。(梵语只陀,华言战胜。) 二、鹫岭,鹫岭,...
《三藏法数》 / 41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无执着於事物之念也。 又(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伽Asaṅga,天亲菩萨之兄也,皆為法相宗之祖。见[阿僧伽]条。 又禪师名。唐杭州无着禪师,名文喜,年七岁出家,习律听教,宣宗初,往五臺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师入寺。翁纵牛引师陞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师曰:南方。翁...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名Veṇ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為印度僧园之嚆矢。见[迦兰陀]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Pañca,又作半者。译曰五。瑜伽伦记一上曰:「梵言般遮,此云五。」梵语杂名曰:「五,半者。」 又(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又(天名)见[般遮于旬]条。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是故阿难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二部经,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便、十二授记。) 一、信根坚固,信,即信顺。根,...
《三藏法数》 / 492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叁藏,行与...
《三藏法数》 / 254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藏法数》 / 56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女,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於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许摩訶帝经二曰:「尔时酥鉢罗没駄王,忽於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女,顏貌端正,诸相具...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鳩摩罗陀,鳩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论师名,有二人:一為经部之鳩摩逻多。出於阿输迦之时。西域记叁(呾叉始罗国下)曰:「昔经部拘摩罗逻多(唐言童受)论师,於此製述诸论。」同十二(竭盘陀国)曰:「无忧...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鸡足山之异名。摩訶迦叶入定之山也。摩訶摩耶经下曰:「摩訶迦叶。於狼迹山中入灭尽定。」玄应音义八曰:「狼迹山,按梵本,言屈屈多播陀山,此云鸡足山,又云尊足山。令迦叶居中者,在菩提树东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唐代州五臺山之别名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眾,於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眾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探玄记十五曰:「清凉山,即是代州五臺山是也。於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叁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 又(术语)天台所立叁惑之一,谓為尘沙。尘沙之惑,称為化道障之惑,菩萨教化物之障也。菩萨教化物,必通达如尘沙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间昧。不能通达此尘沙之法门,...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溈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眾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麼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甚麼。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溈云善哉!」见从容录叁十七则。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唐代州五臺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臺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叁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復请使於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与罽宾般若叁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詔使作疏。师於终南草堂寺编成...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台宗於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為首...
《佛学大辞典》 / 109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宋太尉吕惠卿,游五臺山,见一童子。体黑被髮,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於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小乘之犊子部所立,一过去法藏,二未来法藏,叁现在法藏,四无為法藏,五不可说法藏。彼立非即非离蕴之我以之摄於不可说法藏。见五教章上之叁。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在天竺灵鷲山之二基石塔也。频毘娑罗王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鷲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毘娑罗王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陈如,二頞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拘利。出於法华玄义六下。详见[五比丘]条。 又预流果之人,一来果之人,不还果之人,阿罗汉果之人,辟支佛之人。见大藏法数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印蜡印於泥,蜡印溶解,同时泥中成字形。以譬现在之五阴灭,中有之五阴生也。涅槃经二十九曰:「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出泥不餘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餘来。因现阴故,...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叁,略出经叁,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叁、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公案。僧问仰山:法身说法否?山云:我说不得,别有一说得。僧云:说得底人在什麼处?山推出枕子。见曾元九仰山章。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歷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释氏要览下曰:「毘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叁识轻,四识重,五於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眾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瓔珞铃鐸繒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復有无量之诸供养具,徧满楼中。於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臺,莲上有月轮,轮内有字,字变為贤瓶,贤瓶...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復得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於死,仅有残餘之命。因此而向於僧眾懺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山名。译曰高山,光山。或谓与须弥山一体。或谓為别体。依法华经则為别山也。法华嘉祥疏十一曰:「弥楼山此云高山,又云光山。」慧琳音义十五曰:「弥楼山即须弥楼山也,皆梵语讹转也,唐云妙高山,或云妙光山。」大部补註十曰:「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山,即七金山也,金色光明故...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初在鹿野园说法之日,八月八日也。俱舍宝疏一曰:「定转法轮日者,诸经论中皆云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為五比丘转四諦法轮,说中间事日数不同,然不指陈说法月日者不可凭準。唯有婆沙及释律论,分明指陈说法月日,应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叁云:佛於迦栗底迦月日半第八曰度阿若憍陈那,...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仁王经谓叁贤十圣之行法為十叁观门。配之於五忍则於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叁忍,為十二,又加寂灭忍之下忍為十叁。修此十叁观门者為大法王,宜如佛供养之也。仁王经受持经曰:「大牟尼言:有修行十叁观门,诸善男子,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為法师,依持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鉢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像图汇叁,谓一、比丘大黑,其本地大摩尼珠,為如来之标帜,僧形之大黑也(偽经之大黑天神圆满陀罗尼经有本地之记)。二、摩訶迦罗大黑女,為大黑之后。叁、王子迦罗大黑,為大黑之王子。四、真陀大黑,為施福之标帜,而持真陀摩尼。五、夜叉大黑,為降魔夜叉之标帜,而持金刚轮...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寻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尼之二眾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眾。叁、六法尼,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弥,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眾。七、出家尼,持八戒斋之女眾。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臺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於櫨木下,号曰櫨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着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或对。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前燃香时所唱之偈。亦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臺徧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证寂灭。」四句。此外见释氏要览卷上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便有威肃,眾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对於延命普贤而说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经谓:「时佛住佉罗陀山,告帝释曰:有一菩萨名延命地藏,见此菩萨体,闻此菩萨名,眾病悉除,寿命长远,尔时帝释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释,心无生灭,故名延命。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山。东址有观音寺,亦称观音山。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 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
《三藏法数》 / 529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於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叁、念僧,念僧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為...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中由犊子部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从所居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山部。」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曹洞宗开祖洞山禪师之所设。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其偏正二位作交互,以质学者之修证。曹山嗣洞山譬之於君(正位)、臣(偏位)之二位,而阐明其理者。是洞宗之秘要也。见[五位]附录。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乐神名。大部补註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云:般遮弹琴而歌。又云:帝释般遮伎。」高僧传十叁曰:「般遮絃歌於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於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食有长养资益之义。言九种者,世间之食有四,以其能资养生死色身也;出世间之食有五,以其能资益法身慧命也。经云:佛告诸比丘,当共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着;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梵语比丘,华言...
《三藏法数》 / 78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叁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叁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嬭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扫衣也。」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Kun-dgāgrags,西藏名。译言普喜名闻。又名胆巴Daui a,译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為季父所养。十一岁,侍法王上师,习得经科,咒式,坛法,明方等。二十四岁,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寻奉上师命,至西天竺,就古达麻室利学梵典,尽得其传。元中统年中以国师发思八之蔦,...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叁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
《三藏法数》 / 51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译曰土。国土也。见婆藪槃豆法师传。梵Para。 又(物名)Pula,又曰福罗,布罗,腹罗。庄饰之短靴也。玄应音义十五曰:「福罗,正言布罗。此译云短靿靴也。」同十六曰:「腹罗或作福罗,或云富罗,正言布罗,此云短靿靴也。」寄归传一曰:「富罗勿进香臺。」见次条。(CBETA註:...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
《佛学大辞典》 / 978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叁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见[五大明王]条。 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见[五大院]条。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阿毘曇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智度论十八於佛法明蜫勒门阿毘曇门空门之叁门,其中曰:「阿毘曇门,或佛自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又智度论二曰:「阿毘曇叁种:一者阿...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端正,谓因见佛相好发欢喜心,而生渴仰,以此因缘,来世即得相貌端正也。 二、好声,谓因见如来相好已,叁称佛号,南无如来,以此因缘,来世得好音声也。(梵语南无,华言归命。) 叁、多财饶宝,谓于如来所,而作大施散华、然灯而供养之,以此因缘,来世获大财宝也。 四...
《三藏法数》 / 191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臺有大日如来。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萨。总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臺大日如来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Pari,译曰圆。圆满之义也。又皆也,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波利圆也。」华严经疏钞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徧也。」 又(人名)佛陀波利之略。唐仪凤元年由西国来至五臺山,受文殊之告命,更还西天,齎尊胜陀罗尼经之梵本而译出之,是婆罗门僧也。见尊胜陀罗尼经序。 又(...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修十种之行法,成无為之果报,故曰十报法。一、行者意无為,但守行,二、可思惟意不离身,叁、可识世间麤细,四、可弃憍慢,五、可着意观心,六、可多修观,七、身受苦,不中止,八、可止定意,九、当知一切人在於食,十、当证理使意勿疑。见十报法经。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日本人。曾入唐,礼五臺山。逢志远法师,写得台家诸书。又就元政阿闍梨,义真阿闍梨,玄法寺法全阿闍梨等传受两部曼荼罗之大法。又就智者八代高弟醴泉寺宗颖受止观。住长安六年始归国。寿七十一寂。諡曰慈觉。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Maṇibhadra,又作摩尼跋陀罗。夜叉八大将之一。译曰宝贤,满贤。大日经疏五曰:「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罗,译曰宝贤。」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尼跋陀,摩尼,此云满,或云如意。跋陀,此云贤。」同叁十五曰:「摩尼跋捺罗,药叉将名,唐云满贤。」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证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证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
《三藏法数》 / 391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作须陀摩。国王名。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试问不答,谓此人心怀轻慢,或先自晓了,而作念言:我且设问,试彼为解不解。若作此试问者,不应为答也。 二、无疑问不答,谓凡所演说,为令众生开其昏迷,解释疑网,彼既不疑,假设为问者,不应为答也。 叁、不为悔所犯故问不答,谓此人既知所犯,不生悔过之心,设为他故...
《三藏法数》 / 207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梵音samādhi,旧称叁昧,叁摩提,叁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於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於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以四大种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种所生之色,名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随逐於大种如弟子之依於师,故名依因。叁、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如持壁画,名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续而不断绝,名為持因。五、养因,增长四大...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念诵即想念持诵神咒也忌者犹不宜也经云如来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若诸有情为欲调他怨恶之心回伏者欲消除一切灾障者或求满足如意者当择空寂幽闲胜处结界建坛净身语意供养圣像诵持佛顶轮王咒加持作法若得成就则所愿满足不可于神龙所护及药义罗刹等地结界作法若在此等不善之处则鬼神得便...
《三藏法数》 / 87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叁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髮端严义,鄔波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徵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质多罗是杂色...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证身為自受法乐,从自心流出内证之诸眷属,常说两部之大经。就其新义言之,大日之自证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莲华之臺座,诸佛菩萨及念佛行人往生弥陀净土者之所托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大悲观世音申百福庄严手,擎宝莲臺至行者前,(中略)当知草菴瞑目之间,便是莲臺结跏之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心身者,正实之果报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诸物,谓之依报。如世界国土,家屋,衣食等是。瓔珞本业经上曰:「凡夫眾生,住五阴中,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见[依正]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十二部经之一。梵云阿波陀那。经中说譬喻而令晓悟义宗所在者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譬喻者,為令晓悟所说义宗,广引多门,比例开示,如长喻等契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亦说於因缘譬喻并祇夜。」 又(经名)藏经中题譬喻经者有五部:一,比丘道略集之杂譬喻经一卷。二,失...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一切眾生心识之神本,神本者神髓根本也,般若明一切眾生心识之实相,故称心识之神本,是实相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是也。二,一切国王之父母,般若生王慧解之心,故称国王之父母,是观照般若也,新译经言能出生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眾生少离法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我相,於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於五蕴法中计我為人,异於餘道也。叁眾生相,於五蕴法中计我依五蕴而生也。四寿相,於五蕴法中计我一期之寿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见金刚经。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禪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禪定者多故也。叁、多闻坚固,谓第叁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严饰珍宝之塔也。法华经宝塔品曰:「尔时多宝佛,於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佛祖统纪四十一曰:「无着禪师入五臺,至金刚窟见山翁。翁说偈曰: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恆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字子元,号无学,宋庆元府人,年十四至径山参佛鑑,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鑑寂后,徧歷诸处。年叁十六,了然大悟,更无餘蕴。太傅贾似道,闻元道誉。引使住天台山真如寺,元开堂酬佛鑑之恩,居七岁,侵於北虏兵戈,去而至温州雁荡,兵役压温境,举眾逃窜,元独兀坐堂里,虏首欲加刃,...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眾德火光聚,及与捨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眾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繖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為叁昧耶形之佛顶尊也...
《佛学大辞典》 / 835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鷲山,及餘诸住处。眾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鷲山,是实报土,為叁世常住之净土,故谓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為...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為顿教,餘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叁乘差别之教门。叁、佛成道后叁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叁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识,其实立无量之心识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识亦无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罗之诸尊,立一识八识九识十识无量识之五释:一识者,中台大日尊一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小乘成实之所立同。八识者,八叶尊八种之心王...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也。谓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最上最大,故名法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二、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
《三藏法数》 / 420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為降叁世,次為不动,中尊之右边為大威德,次為胜叁世。是与寻常之五大明王异。其中除军荼利与金刚药叉而加般若菩萨与胜叁世。彼五大明王金,刚界五部之忿怒尊也,此五尊在胎藏界。...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而计度实為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与我所见二者,则為身见。常略我所见而单曰我见。二、边见,一旦有我身起我见之后,其我或计度為死后断绝者,或计度為...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重修壁龕记,女弟子骆氏,长名大师姑,次女小师姑,并见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则此称由来已久。传灯录曰:「有尼参保福从展。展问阿谁。侍者报曰:觉师姑。又五臺智通忽大悟曰...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金色之婆罗华也。又作金波罗华。佛祖统纪五曰:「梅溪集,荆公谓佛慧泉禪师曰:世尊拈华,出何典?泉云:藏经所不载。公曰:顷在翰苑,偶见大梵王问佛决疑经叁卷,云梵王在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华献佛,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真言宗之观法。观念阿字之方法也。辨惑指南一谓真言行者之要道,无过於阿字观。阿字观有叁别:一声,二字,叁实相。声观者其坐法与印相如常。口每出息唱阿字於其声付意息息不懈,修时妄相自息,其心寂灭真智自生,明达一心之本源。字观者,先於我身之心中,观径一肘量之圆明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阿难,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斛饭王之子,佛成道日生,生时举国欣庆,故云庆喜。随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多闻第一,能持法藏。如来灭后,与文殊师利集诸大众于铁围山等处,结集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优波离,梵语优波离,华言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第...
《三藏法数》 / 237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五阴之势用炽盛,故曰盛阴。受於盛阴一切之苦,谓之五阴盛苦。即心身之总苦也。又曰五阴盛。见[五阴盛苦]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谓陀罗尼也。佛菩萨从禪定所发之秘密言句也。陀罗尼者,总持之义,总持有二释:一就人,一就法。就人释者,佛菩萨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种中所释者是也。大乘义章十一末曰:「菩萨依禪能起咒术,為眾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
《佛学大辞典》 / 41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飢,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於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飢渴消。是名為药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周梦顏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顏,一名思仁。江苏崑山诸生也。博通叁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着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於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业,唯此...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通别之二称。通称行於密教。护摩念诵之总名也,不显露示人。故曰秘法。别称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之四段,而第叁段之别目也。苏悉地法,五秘密法等之传法,许於灌顶已后者,总曰秘法。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Vajragandhi,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為女天之菩萨形。以涂香奉中臺之尊者。秘藏记末曰:「青色,持涂香器。」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涂香云海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涂香侍女菩萨形,住东北角金刚宝楼阁。」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言菩萨之大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智度论四十五曰:「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為风所倾动。诸恶眾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繫,斫剌割截,心不变异。(中略)人来斲凿毁坏,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教行信证叁末曰:「真实心...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大日经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道得解脱,远离於因缘,知空等虚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说五大之深义者也。其先本不生為字,空大之义,而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观,有遮...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七卷,失译。佛在罗鷲山,阿难,闻外道讥佛非孝,以白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萨,说尝為须闍提太子,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或昇忉利天為母说法等。有九品,係结集家之手草。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马祖大寂禪师法副明州大梅山之法常,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天台山,餘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居。大寂闻师住山,乃使一僧来问:和尚见马师得什麼住於此山?师云:马师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摩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止观七曰:「若觉无常过於暴水猛风掣电,山海空市无逃避处。」辅行曰:「法句经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共议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捫摸日月,寧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须弥之腹,还合其山。一人云:吾...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龙王之宫殿,在大海之底。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海龙王经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鷲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无量珠宝,种种庄严,且自海边通海底造叁道宝阶,恰如佛往昔化宝阶自忉利天降阎浮提时。佛与诸比丘菩萨共涉宝阶入龙宫。...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世尊在灵鷲山,一日拈天华示眾。百万人天不会其意。迦叶独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属汝。是禪门一流所传也。见拈华微笑条。(CBETA註:疑為见[拈花微笑]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径山兴圣万寿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在寧波。叁、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寧波。四、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五、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在杭州。此為宋南渡后所定。后元文宗时,建金陵之天界大龙翔集庆寺独為五山之冠。明朝依之。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经曰跋提梨迦,译為小贤。本行集经十一曰:「白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难提迦,第二名為婆提唎迦。」同叁十四曰:「次一长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贤)。」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餘涅槃,无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叁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叁、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叁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叁业之所行,叁业道,乃...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四处者一為王舍城之鷲峰山,二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叁為他化自在天宫,四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鷺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於鷲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於鷲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訶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讚般若,同為...
《佛学大辞典》 / 859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Sa ta arnagū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华文句一曰:「萨多般那求訶,此云七叶穴。」翻梵语九曰:「萨多般那求呵,应云萨多般罗那,译曰七叶。求呵,译曰穴。又云萨多般那旧呵山,译曰:萨多者七,般那者叶,旧呵者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懺悔之法,故名。叁,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懺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於前五通加漏尽智证通Āsravakṣaya-jñāna之一。漏尽知证通者,叁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於叁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证通,二天眼智证通,叁天耳智证通,四他心智证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六漏尽智证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师。叁论玄义曰:「同世五师者:一、曇无德,二、摩訶僧祇,叁、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叁,则為一、曇摩毱多,二、萨波若帝婆,叁、迦叶毘部,四、弥沙塞部,五、波蹉富罗。...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於吾人之肉团心(心臟)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於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莲华叁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罗汉者。俱舍无之。叁、中般,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六、无行般,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七、乐定,...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菩提树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叶之莲华臺,其千叶一一有百亿之国(即叁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国各有一佛於成道菩提树下而说法。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臺。周匝千华上,復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曼陀罗之德名。设曼陀罗,以行灌顶,十方诸佛来集,生导师当来之嘉会也。 又中臺大日之理法身,住於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叁昧,以领加持曼荼罗,為眾生说法,谓為嘉会曼荼罗。大日经具缘品之说法是也。是為自证会加持身之说。又领西方极乐之阿弥陀相而说法,是嘉会曼荼罗也。此為说...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山,竪石為听眾,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吾人现思妄心也。即第六意识之一念。介尔者,微弱之义,细少之义。阴妄者,谓此心属於五阴中之识阴而為迷妄者。一念者,谓仅一剎那之心也。天台宗之观法,以此心為所观,无观斯妄之一念心,為具叁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辅行五之叁曰:「言介尔者,谓剎那心。又介尔者,介者弱也...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即自灌顶曼荼罗也。又曰秘密曼荼罗。為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所说。其曼荼罗不观须弥等,只观大海,观大海中大莲华中有金刚莲华臺之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Svāhā,又作苏婆訶,娑婆訶,莎缚訶,萨婆訶,率缚訶,娑嚩贺,苏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鄔波髻设尼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