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8 条搜索结果

涅槃僧

Nivā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ñlaka),译言内衣。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僧祇佛於僧前自着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叁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是裙也。以西土...

《佛学辞典》 / 228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切

又名一切万,一切诸。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略说有叁种:一者有為,二者无為,叁者不可说,此叁己摄一切。」梵Sarva-dharma。

《佛学辞典》 / 7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蛇首尾

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諍,头语尾曰:我应。尾语头曰:我应。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去。以身绕木叁匝,叁日不已,求食不,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為。尾闻其...

《佛学辞典》 / 153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圆通,须依种种之,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答之,有二十五种,六尘六根六识七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辞典》 / 545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字文殊

五髻文殊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数而名。五字為(那)其本经為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一卷,五字陀罗尼颂一卷,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金刚顶经超胜叁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佛学辞典》 / 96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明王

梵名跋折罗吒訶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訶婆说其修

《佛学辞典》 / 41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迦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辞典》 / 638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无能胜菩萨

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中以慈氏菩萨(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辞典》 / 343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

夫能仁之为教也。所契者道。所体者神。统界而有为。穷三世而不息。无乎不在。故天为覆。地为载。日月星辰为照临。群生品物为吉凶消长。感而遂通。故凶可以避。吉可以趋。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各可以使其至于当者。皆斯经之宗用也。其消禳灾难。导致祯祥。方轨坛仪。要制期限。粲然...

《佛说炽盛光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越溪沙门性澄述 / 228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数》 / 688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经入中国

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辞典》 / 654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删提嵐

在久远过去之世界名。其时轮王名无諍念,王有千子。臣宝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谓為宝藏。宝海梵志,劝王及千子发菩提心。使供养礼拜宝藏佛,已先成佛之记,次王及千子皆成佛之记。宝海梵志為今之释迦如来,无諍念王為弥陀如来,千子為观音菩萨势至菩萨阿閦如来等。见悲华经...

《佛学辞典》 / 134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一、理佛,位之佛,於叁恶之眾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名字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叁、观行佛,观行位之佛。四、相似佛,相似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分真位...

《佛学辞典》 / 26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地震动,时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命城中行雨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辞典》 / 355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迦忿怒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作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辞典》 / 1215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数》 / 376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辞典》 / 193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智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后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此智,是名后智...

《三藏数》 / 118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火宅喻

华七喻之一。华经譬喻品曰:「有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辞典》 / 527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吉祥天女於过去念此佛,今之富乐自在。故诸人欲富乐者对於吉祥天之像,应归命於此佛云。见最胜王经吉祥天女品。

《佛学辞典》 / 51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髻冠

作五髻形之宝冠。圣无动尊陀罗尼经曰:「是菩萨戴五髻冠显五种智。」

《佛学辞典》 / 32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数》 / 715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眼尊

具云一切佛眼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叁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

《佛学辞典》 / 180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六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此十六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辞典》 / 495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

归命瑜伽自在王 善住如幻三昧者 普于净染诸刹海 能示种种随类身 我依莲华相应门 开示多罗 为令修习三昧者 离于二乘无悲定 速具神通波罗蜜 能顿证如来位 行者应发普贤心 从师具受金刚戒 不顾身命起慈心 乃能堪入解脱轮 应从师受三摩耶 契印密...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043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四种璎珞庄严

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庄严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 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二、叁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嗔痴行,修习...

《三藏数》 / 263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数》 / 1919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种色

质碍之义。凡依正色,不出此五也。(依正色者,依是众生依报,山河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数》 / 359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瑞像

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真,语其源迹,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昇天宫為...

《佛学辞典》 / 186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数》 / 574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种性

一、有性,谓四、五阴、六根、六尘,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间假名,施设有自性,是名有性。(四者,地、水、火、风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尘也。梵语...

《三藏数》 / 137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藏经之题,不出人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立题。如般涅槃经,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辞典》 / 239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帝释瓶

帝释天之宝瓶也,所须之万物,自然涌出。又云德瓶,贤瓶,吉祥瓶等。观无量寿经曰:「涌出诸果,如帝释瓶。」智度论十叁曰:「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天与一器,名曰德...

《佛学辞典》 / 142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八不共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随眾之机宜而使皆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辞典》 / 728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宛列传曰:「月氏在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辞典》 / 189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诸佛、菩萨所证所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发通...

《三藏数》 / 491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而到阿罗汉果者。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而上於...

《佛学辞典》 / 806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降叁世明王

Trailokya-vijaya-rāja,又名月黶尊胜叁世王。五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践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中為东方。贪瞋痴谓之叁世,降伏之,故云降叁世。又降伏过现未叁世之贪瞋痴,故云降叁世。又降伏叁界之主,故云降叁世。日经疏十曰:「所谓叁世,世名贪瞋痴,降此叁毒...

《佛学辞典》 / 342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辞典》 / 582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莲华王

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辞典》 / 307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不生;不净,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数》 / 230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密教结界

密教於每一修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也,其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辞典》 / 516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不定性

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叁乘之种子皆具,或可為阿罗汉,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叁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叁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叁...

《佛学辞典》 / 186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门身,一类眾生,因此而遂到於一切智地。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辞典》 / 449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坛

五坛之。祈祷五明王之修也。中坛為圣不动明王,东坛為降叁世明王,南坛為军荼利明王,北坛為金刚药叉明王,西坛為威德明王。须阿闍梨五人。

《佛学辞典》 / 63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辞典》 / 538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切智智

叁智中之一切智,混声闻缘觉之智,故為分别彼一切智,而名佛智為一切智智。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那Sarvajñāna,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谓一切智智,譬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又如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

《佛学辞典》 / 255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眼曼陀罗

瑜祇经金刚吉祥成就品曰:「金刚吉祥佛母復说画像曼拏罗:取白净素羂等於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於右...

《佛学辞典》 / 186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辞典》 / 549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东方降叁世

以五明王配於五方,则降叁世明王為东方之位。

《佛学辞典》 / 21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髻文殊

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之本尊。五字五髻。五髻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辞典》 / 280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明王随求陀罗尼经

二卷,唐不空译。略称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眾,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说神咒,名普徧光明。(中略)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佛学辞典》 / 110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圆觉经

具名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光明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辞典》 / 433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自,谓佛自行证,与十方佛无增无减,是名自。 二、本住,谓界之,本来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是名本住

《三藏数》 / 62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正断

一、断断,谓所起恶不善,断已复生,更须精进摄受,令不生起;断而又断,是名断断。 二、律仪断,谓坚持戒律,慎守威仪,断一切恶,是名律仪断。 叁、随护断,谓于无漏真实叁昧相中,随顺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四、...

《三藏数》 / 144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

昔佛在世,有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8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辞典》 / 20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刚军荼利

胎藏界之叁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金刚军荼利。在苏悉地院。见[甘露]条附录。梵Vajra-Kuṇḍalī。

《佛学辞典》 / 78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枳哩枳哩尊

降叁世明王之异名。见真言修行钞五。梵Kelikila。

《佛学辞典》 / 25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宝积经

有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译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叁十六会叁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叁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宝积者宝之集积也,為乘深妙之,故目之為宝,无量门摄在此中故谓之积。宝积经论一曰:「宝中,一切诸差...

《佛学辞典》 / 148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辞典》 / 254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财首菩萨

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教我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我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甚深念佛叁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日遂甚深首楞严叁昧。见观佛叁昧经九、安乐集上,往生...

《佛学辞典》 / 117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神验念诵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威德尊。」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辞典》 / 242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白伞盖佛母

此佛母尊有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眾生,以白伞為叁昧耶形,故名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也。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曰:「於其空中华月轮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金柄;柄上严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种变成白伞盖佛母。一面二臂具叁目,金刚...

《佛学辞典》 / 169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辞典》 / 107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安隐。犹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数》 / 80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数》 / 714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数》 / 1012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又名实相真如,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性。此性小乘多不言之,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相慈恩家,言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之所依也,...

《佛学辞典》 / 79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一

一、理一,理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此实相。故经云: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数》 / 45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成就

六成就者,如是我闻等六事,乃诸经之通序也。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盖言佛所说,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故名六成就。(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信成就,信如是也。言如是者,乃诸经之...

《三藏数》 / 456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色孔雀王

金色之孔雀明王也。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辞典》 / 17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辞典》 / 1921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愿也;亦云捻持,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数》 / 1158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群比丘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数》 / 51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明曰。 娜么飒哆南(去音下同一)三藐三勃陀(去音)俱(去音)胝(上音)南(二)怛侄(停也反)他(三)唵(四)折隶(五)主隶(六)准提(七)莎...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 / 3206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数》 / 618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辞典》 / 58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每月十斋日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数》 / 51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智

一、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叁、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圆融次...

《三藏数》 / 204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一色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外色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叁、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

《三藏数》 / 328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毘醯勒

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辞典》 / 104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前后围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与无数持明贤圣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绕佛三匝却坐一面。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有诸天及持明仙等。师信梵者众。令欲降伏梵天及诸天...

《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6131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忍之愿,而言第一忍第二忍第叁忍,未举其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者,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辞典》 / 45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羼提仙人

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辞典》 / 24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堂中。与诸比丘诸菩萨天主帝释无量众俱。尔时婆伽梵敷座而坐。入普观乌瑟尾沙三昧。时婆伽梵忽从肉髻。演出秘密微妙行。 南谟一切诸佛诸菩萨众 南谟佛陀耶 南谟达摩耶 南谟僧伽耶 南谟七俱胝佛诸声闻众 南谟世间所有阿罗汉众...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 光禄大夫大司徒三藏法师沙啰巴奉诏译 / 4783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通力云:是外道邪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辞典》 / 604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逆流十心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数》 / 604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孔雀王

明王部之一尊。驾孔雀,故云孔雀明王。详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辞典》 / 25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数》 / 286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数》 / 435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明王之一。见[军荼利]条。

《佛学辞典》 / 27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辞典》 / 402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小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无量寿经之异译有称阿弥陀经者,故用以為别。

《佛学辞典》 / 46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数》 / 534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鸟

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常相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捨离。是苦无常无我等亦復如是,不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

《佛学辞典》 / 157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途对叁毒

一、火途对嗔忿,火途地狱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逼,故四解脱经称为火途。盖由众生无慈悲心,常怀嗔忿,致感斯报。故云火途对嗔忿。 二、刀途对悭贪,刀途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

《三藏数》 / 201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成就使者能办事分第五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使者能办事。此之使者是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王神咒之使。若欲驱使。应以彩色及㲲布帧上。画使者形又作药叉童子像。头发直竖如盛火焰。面目瞋怒绿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于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剑一手执索。严身之具皆悉周备...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49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通教十地

通教,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数》 / 868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贤

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见道以前之修行位也。总称见道以前為贤位,见道以后為圣位。贤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叁、总相念住,谓之叁贤位,四、煗,五、顶,六、忍,七、世第一,谓之四善根。此中有通别二名,通者,皆称為七贤,皆称為加行位。...

《佛学辞典》 / 218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梵王

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毘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见[梵天王]条。

《佛学辞典》 / 62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是性义,谓诸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界也。 一、事界,谓诸众生色心等,一一差别...

《三藏数》 / 235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十四、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着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当远彼。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有道无道,有佛无佛,有经无...

《六度集经》 / 721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中。与诸天众净居天王。伊首罗天王魔醯首罗天王。梵天王帝释天王及诸天众。宝莲华师子之座而说妙。逾如日光照明一切。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欢喜踊跃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礼佛足已整理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罗尼。名不空罥...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4525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宗

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辞典》 / 952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藏

四藏者,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如来所说一藏,小乘诸经也。经,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数》 / 267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种自在

一、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舍一切功用之行,无功用,于一切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自在,故名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叁界,性无动移故也。) 二、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刹土自在...

《三藏数》 / 25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字章句陀罗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叁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六妙门,叁证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係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叁...

《佛学辞典》 / 550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种观行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数》 / 340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字东方发心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為北方之佛)...

《佛学辞典》 / 83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阎曼德迦威怒王

是為忿怒之明王,故曰威怒王。

《佛学辞典》 / 1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种忏悔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叁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受戒之...

《三藏数》 / 35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谓一切有為其自性本空。非坏灭然后始空也。仁王经上曰:「是灭,空。」天台疏中曰:「空者,色性自空,非色坏故空也。」

《佛学辞典》 / 6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日经义轨

一、摄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叁卷,唐善无畏译。称為摄轨。二、毘卢遮那经广仪轨,叁卷,同人译。称為广轨。叁、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全於玄寺集,称為玄...

《佛学辞典》 / 17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随求如意经

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佛学辞典》 / 2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帝隶路迦也吠闍耶

Trailokya-vijaya,帝隶者叁,路迦也者世,吠闍耶者降,又為胜之义。降叁世或胜叁世明王之名也。见日经疏十。

《佛学辞典》 / 55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数》 / 594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常住果

常住者,无灭无生不迁不变之谓也。果者,在修曰因,在证曰果。谓此七种,诸佛所证身之果德也。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皆名常住果也。 一、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诸佛所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如...

《三藏数》 / 406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军荼利明王经轨

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

《佛学辞典》 / 31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真空观四句

真空者,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融会,色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色身也。) 二、明空色,明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数》 / 263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魔

一,蕴魔,色等五蕴,為眾恶之渊藪,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叁,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

《佛学辞典》 / 21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辞典》 / 93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自性,从尘生他性,根尘合生共性,离根尘生离性...

《三藏数》 / 47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圣不动明王

不动明王者五明王之中尊,為日如来之化身,故冠以日之二字。

《佛学辞典》 / 29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土有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如来所证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数》 / 351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切一切

一与一切融。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一切,一切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一切,一切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一心,心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辞典》 / 67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草二木

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以譬五乘之机类:「一切眾生闻我者,随力所受,住於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能涅槃,起六神通,及叁明,独处山林,常行禪定,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

《佛学辞典》 / 39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恩

一、国王恩,谓出家之人,国王听许,方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陵逼之忧,而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王,是为国王恩。 二、父母恩,谓禀父母遗体而成人,其生成养育之恩,如天罔极;复令出家,进修道业,是为父母恩。 叁、师友恩,谓出家之人,蒙师...

《三藏数》 / 187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部明妃

佛部之明妃為无能胜菩萨,莲华部為多罗菩萨,金刚部為金刚孙那利菩萨也。见诸部要目。明王与明妃,其叁摩地相异,明王安立其种子,明妃含藏此种子使之能出生也。日经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会因缘种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坏,是相加持义。如是诸佛国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罗种子,為...

《佛学辞典》 / 13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土

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辞典》 / 852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圣六字明王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当谛听。我有六字明王陀罗尼。乃是过去无量诸佛。为诸士之所宣说。阿难。我今复为汝等及末世有情。宣说是陀罗尼。当使有情。于未来世。陀罗尼者。而利。 尔时阿难及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佛说圣六字明王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70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日各有内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女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

《佛学辞典》 / 402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荣

(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数》 / 393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辞典》 / 261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者,谓修希心,令四念处身受心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断绝;若...

《三藏数》 / 233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世最胜心明王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叁世最胜心明王经之略名。

《佛学辞典》 / 27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分第三

若人欲亲见圣观自在菩萨。应往寂静山寺塔庙之中。或园林河边深山岩谷阿兰若处。着新净衣持八戒斋。受菩萨戒三业清净。入三摩地修四梵行无所吝惜。于诸持戒福德人边常求欢喜。然后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受其咒既受已。便于彼清净之处。吉祥草上结加趺坐。应诵不空罥索心咒一心...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288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胜军地藏

对於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叁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鎧,佩金刚智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佛学辞典》 / 70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叁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一切染净之,皆摄於如来之性,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如来藏...

《佛学辞典》 / 627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数》 / 1256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禪比丘

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四禪,生增上慢,谓四道。初禪谓是须陀洹,第二禪时谓是斯陀含,第叁禪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禪时谓是阿罗汉。恃是不復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禪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禪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

《佛学辞典》 / 23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身有总相身与别相身二种,总相身者,兼理智二,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為身之义同,是以所证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為身也。以叁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身為理智显现,有為(...

《佛学辞典》 / 99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鸟窠禪师

名道林,唐杭州人,九岁出家,二十一岁於荆州果愿寺受戒。至京师謁径山道钦禪师而契悟心要。后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禪师。有鹊巢於侧,人又曰鹊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闻师之道,见师栖止巢上,乃问曰:师住处甚险?...

《佛学辞典》 / 236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住地惑

五住者,谓叁界见惑为一住,叁界思惑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叁界分别见惑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尘,...

《三藏数》 / 40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时,能感群马,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数》 / 573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萨修十见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皆...

《三藏数》 / 855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见佛,不闻正,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数》 / 666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十五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十一,心一,心所有四十六,心不相应行十四,无為叁也。 第一色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辞典》 / 2493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天神名,又观音名,梵深远观音也。

《佛学辞典》 / 15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数》 / 242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月轮观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肉团心之八分,观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辞典》 / 766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水喻真心有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数》 / 52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成就见如来分第十六

若有欲见如来者。其持咒人行十善业。起慈悲心发增上意乐。精进坚固自誓要期。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供养三宝。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涂地造坛。随力所办种种资具。灯烛华香而用供养。清净其身着鲜白衣。日别三时洗浴并换衣服。于其坛内或三日或七日断食。结加趺坐作如来印。应诵不空...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533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害為正

外道十六宗之一。义林章一曰:「害為正宗,谓諍竞劫起。诸婆罗门,為欲食肉,妄起此计。若為祀祠,咒术為先,害诸生命。能祀,所害,若助伴者,皆生天。」瑜伽论七曰:「立如是论:若於彼祠中,咒术為先,害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诸助伴,彼一切皆生天。」

《佛学辞典》 / 107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数》 / 2142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帝释宫中善堂会。而于是时忽有阿素啰王。与诸眷属部领兵众。各各身被甲胄手执器仗。前后围绕来相战斗。讨伐忉利天宫。尔时帝释天主与诸天众。身严宝铠执持器仗与之共战。时阿素啰王兵众胜。忉利天众退败怖散驰走。 是时帝释天主。隐天主容仪现...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 2214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七流

流者,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叁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三藏数》 / 684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使

使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是为嗔使。 叁、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

《三藏数》 / 555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无生

无生,无生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叁论宗之极意也。俗諦谓為生。真諦谓為无生。然俗諦之生无实生,是為為因缘之假生,其实无生也。依於无生之生也。以其為依於无生之生,故生无生。又真諦之无生,依於俗之假生而立,故与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真諦之无生,亦假无生也,...

《佛学辞典》 / 35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光明经

有叁译,一北凉曇无讖译,四卷,题曰金光明经。一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曰合部金光明经。一唐义净译,十卷,题曰金光明最胜王经。叁译中此经在最后,而文义周足。但金光明经由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本经各家之註述如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吉藏撰...

《佛学辞典》 / 35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虚空

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徧,相者随於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為虚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為一无為,数於叁无為之一而摄於处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见之色而摄於...

《佛学辞典》 / 337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因

一、生因,生因者,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二、和合因,和合因者,如善与善心和合,不善与不善心和合,无记与无记心和合也。(无记不善不恶之也。) 叁、住因,住因者,谓如屋有柱则不倾堕,山河树木因地故,而住立...

《三藏数》 / 288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涅槃所具之叁德:一、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涅...

《佛学辞典》 / 551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辞典》 / 882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细相

叁细者,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粗,故名叁细。(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

《三藏数》 / 177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宗

是永明所立,单於乘判定其宗旨。一相,谓一切染净诸,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而由各自种子起,万条然,因之於色心诸建立种种名相者。如深密,唯识等之所明是也。二破相,谓一切染净之,悉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唯是空,空亦為空...

《佛学辞典》 / 234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对小乘之叁印称乘之实印相,曰一印。又有一实相印之名。实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是佛说,修之道。无叁印,是魔说。乘经,但有一印,谓诸实相。」

《佛学辞典》 / 9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喇嘛教

佛教之一派。唐时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為此教之中枢,并行於满洲蒙古。有新旧二派,旧教衣红,亦称红教,末流渐入妖妄。新教衣黄,亦称黄教,明永乐间宗喀巴所创,清时认為正教而保护之。其开宗之二弟子曰达赖喇嘛,曰班禪额尔德尼,相传化身转世,轮迴不已,参观呼毕勒罕条...

《佛学辞典》 / 115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五种外道冥谛

二十五种冥谛者,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盖此外道,亦修禅定,有神通力,知八万劫中事;八万劫前,冥然不知,谓之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合为九位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以八...

《三藏数》 / 496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善堂会。有一天子名曰善住。与诸天并诸天女。前后围绕受胜尊贵。欢娱游戏种种天乐。共相娱乐受诸快乐。尔时善住天子。于其夜分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决欲...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制译 / 3596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四转

真言之阿字转為恶如其次第,於东南西北四方,显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故谓之四转。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阿字当知菩提心义,若见长阿字当知修如来行,若见暗字当知成叁菩提,若见噁字当知证涅槃。」又曰:「如阿字单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画是行,此是菩提心并行也...

《佛学辞典》 / 16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提

一、无善友,谓修行之人,虽有精进之心,而无善友知识,为其说开导,终不能佛果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谬受学,谓修行之人,虽值善友知识,种种说,而禀性愚钝,于所受,错谬领解,亦不能佛果菩提也。 叁、不精进,谓修行之人,虽于受学之际,不谬领解...

《三藏数》 / 18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宝中有四种:一教,叁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二理,教所詮之义理也。叁行,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行满所有為无為之证果也。心地观经二曰:「於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二者理,叁者行,四者果。」 又菩萨修行之四也:一不捨菩提心,二...

《佛学辞典》 / 172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也。令病者南向,修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明王,不动明...

《佛学辞典》 / 289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财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以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諦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资。叁、戒财,谓戒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為成佛之资。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

《佛学辞典》 / 252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捨

一财捨,以财物捨与人也。二捨,以捨与人也。叁无畏捨,以无畏捨与人也。四烦恼捨,自己捨弃烦恼也。此四捨皆為檀波罗蜜。智度论十一曰:「四种捨名為檀Dāna,所谓财捨,捨,无畏捨,烦恼捨。」

《佛学辞典》 / 82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瑜伽师

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见[瑜伽]条。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禪定相应之人,名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於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禪定為相应,瑜伽之师依士释。师...

《佛学辞典》 / 231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种人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

《三藏数》 / 873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雁书

佛之前生谭。往昔波罗捺王摩訶罗闍有二子,名善友恶友。兄欲如意珠恤国人,与弟恶友共入珠,弟嫉之,夺珠,刺兄眼,归谓没於水,父母慟哭,后兄眼恢復,在利师跋国。宫廷初饲一白雁,闻其主不幸,悲呜宛转。母夫人為作书繫於雁颈,雁飞到利师跋国,见善友飞呜。善友知父母...

《佛学辞典》 / 167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定

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数》 / 75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女,见诸人,闻所说,便现其身,以天华散诸菩萨弟子上。华至诸菩萨,皆堕落。至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辞典》 / 207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钝使

五钝者,钝迟钝也。谓此五种妄惑,由推前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说钝,故名钝使。 一、贪欲使,贪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着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由此贪惑之所驱役,流转叁界,故名为使。(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嗔恚使,嗔忿怒,谓诸...

《三藏数》 / 290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外道七种无常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和合而造,后见四相异,如地坚、水湿、火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二、形处坏无常,形处,形状也。谓外道计四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

《三藏数》 / 372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是。又出俱舍...

《佛学辞典》 / 589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空,诸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空之理,计五蕴之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辞典》 / 71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外道六师

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一、富兰那迦叶,梵语富兰那,字也(无翻),迦叶因母之姓而为姓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断灭,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名为色空外道,以色破欲界有,以空破...

《三藏数》 / 546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无所修之净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辞典》 / 750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龙女

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鷲山,现成佛之相。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辞典》 / 50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辞典》 / 335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玄奘

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师受摄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辞典》 / 1172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数》 / 85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逆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数》 / 477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开显实相妙理之事业,开示佛知见之事业也。一者,实相之妙理,谓佛知见,华之妙也。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叁,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叁七九,故名為。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為事。...

《佛学辞典》 / 266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通

一宿命通,二天耳通,叁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现神力,六现多身,七往来速疾,八能庄严剎土,九现化身,十漏尽通。见华严离世间品。又华严经说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净通。叁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远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无体性智通,通达诸无性之理而变现自在,广...

《佛学辞典》 / 200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根本无明

无始无明之异名,见[无始无明]条。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佛学辞典》 / 83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土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数》 / 501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数》 / 1259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念处

处谓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时念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眾生虽不一心听,亦不以為忧,是為第一念处。又念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故於眾生虽一心听,亦不以為喜,是為第二念处。又念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故常行捨心於一...

《佛学辞典》 / 145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阎摩德迦

威德明王之梵名。见[阎曼德迦]条。

《佛学辞典》 / 17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师,通释妙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数》 / 1460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施有四事

一、施多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福少。 二、施少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是名施少福多。 叁、施少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福亦少。是名施少福少。 四、施多福...

《三藏数》 / 182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部护摩

护摩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辞典》 / 622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开元寺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詔天下州郡,各建一寺,以纪年為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 又福建泉州温陵开元寺。唐中宗嗣圣叁年,郡儒黄守恭所创基。以匡护為第一世。九年号兴教寺,神龙元年,改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玄宗勅各州郡置开元寺,復更称為开元寺。至宋代支...

《佛学辞典》 / 220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也,常也。十界同遵曰,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是长行直说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数》 / 892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部护摩

佛部為息灾,莲华部為增益,金刚部為降伏。见悉地经一,日经疏叁。

《佛学辞典》 / 31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识住

识,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数》 / 585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八愿

阿弥陀如来於因地為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择摄取之愿,故谓之选择本愿。其一一愿名,诸师所说不同。 据日本望西楼了慧之无量寿经钞言,第一无叁恶趣愿,第二不更恶趣愿,第叁悉皆金色愿,第四无有好丑愿,第五宿...

《佛学辞典》 / 498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相看

禪家接见闔山之眾,谓之相看。勅修清规月分须知曰:「十月初一日,方丈相看。」

《佛学辞典》 / 37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生死涅槃

烦恼菩提,生死涅槃,是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之义。见[]条及烦恼菩提条。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涅槃,於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辞典》 / 62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种发心

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月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数》 / 85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通教

天台所立化四教之第二。说万当体空无生无灭(当体空无实生实灭)之理,為使二乘及钝根之菩萨但空之证,使利根之菩萨不但空中道之证而施设之叁乘教也。不要断灭万,说万当体為因缘生,而当体為空无生,故空之中自有不空之义而含中道之理,此名不但空,亦名当通...

《佛学辞典》 / 416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乘五位

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行、...

《三藏数》 / 431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心咒

诸尊之神咒,有咒小咒一字咒叁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為如来心中之胜。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故。」楞严经七曰:「无為心佛从顶发辉,坐实莲华所说心咒。」

《佛学辞典》 / 102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kṣa,又作乞叉,乞洒。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尽不可之义谓一切文字究竟无言说之声也。从Kṣaya(尽)及Akṣara(语,音,文字)之语而释之。金刚顶经曰:「乞叉(二合)字门一切尽不可故。」文殊问经曰:「称乞洒(二合)字时,是一切文字究竟无言声。」 又梵名,Ksetra,...

《佛学辞典》 / 284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流

流而不返谓之流。谓众生由叁惑之所流转,漂泊叁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也。又名四暴河者,以其惑业,暴涌成河,漂没众生也。亦名四轭者,谓众生为惑业所缠,若牛之缚轭以驾车,而不能脱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见流,见叁界见惑也。谓意根对于尘,起分别见。因...

《三藏数》 / 307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观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数》 / 48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净华

不染曰净,华乃对果而言,因中所修之行也。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以七种净行为华,而证道果,故言七净华也。维摩经云: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漏业者,谓修戒定慧之业,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戒净华,戒净华者,谓摄律仪等戒,正...

《三藏数》 / 535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显传所谓达嚫国,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南憍萨罗,又号為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辞典》 / 184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阿罗逻

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蓝,仙人之名。译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学。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鬱陀迦阿罗逻等仙人所。」因果经叁曰:「尔时太子便前至阿罗逻仙人处。」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此云懈怠,亦获通定者也。」 又寒地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罗逻,阿波...

《佛学辞典》 / 148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圆教无作四谛

圆教者,谓事理无碍,融摄也。无作四谛者,乘菩萨圆观诸,事事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涅槃,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阴入皆如者,阴色受想行识五阴也。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通为十二...

《三藏数》 / 314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回向

回转,向趣向。谓起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数》 / 89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成就入坛分第十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此坛是。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故入坛者勤修供养。其持咒者被精进甲踊跃欢喜。发起饶益一切众生。不生悭吝专注其心。依坛用如作之。远离嫉妒不怀...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3176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佛母经

佛母孔雀明王经之略名。

《佛学辞典》 / 12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也。理趣经曰:「乐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辞典》 / 592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种喻

一、顺喻,谓佛说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坑满。如是渐次,乃至海满。如来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逆于世谛次...

《三藏数》 / 805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黄衣

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一转而為褐色,是如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辞典》 / 123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方广经云:轨则,名。成唯识云: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辞典》 / 38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不动使者

不动尊之童子形,谓之不动使者,给使於行人之意也。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辞典》 / 3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金刚藏王

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眾中...

《佛学辞典》 / 41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背舍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弃舍。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数》 / 948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数》 / 1131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无碍智

义无碍智。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义名下所以。称之为义。自义之名。称之为。辞说之言。名之为辞。乐说随欲善授。名为乐说。善通无滞。故言无碍智。

门名义集》 / 63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枳哩枳哩真言

降叁世明王之真言,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曰:「都以枳哩枳哩忿怒无对真言持诵香水。」

《佛学辞典》 / 39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后五百岁

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斗諍坚固之时也。见[五五百年]条。华经药王品曰:「若如来灭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同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 又佛灭度五百岁之后也。中论一曰:「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中。人根转钝,深着诸。」中论疏一末曰:「...

《佛学辞典》 / 178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土

一、自性身依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身也。性土者,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喜之乐,名自受用身,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实报土也。谓佛以...

《三藏数》 / 393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觉

一、本觉,本有常住之觉体也。二、始觉,依修行之功,而显本觉之体也。叁、相似觉。於菩萨十信之位而类似之始觉也。四、随分觉,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而分分真正之始觉也。五、究竟觉,於妙觉之位,成究竟至极之始觉,遂与本觉一致也。见起信论,叁藏数二十。 又五觉...

《佛学辞典》 / 126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戒

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叁果所是无漏戒也。(见道初果,修道二果、叁果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

《三藏数》 / 139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果果

谓涅槃也。菩提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十二因缘,因因者是智慧。有果者是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果果者是无上般涅槃。」四教仪十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名菩提果。...

《佛学辞典》 / 125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為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辞典》 / 497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香严上树

「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座云:上树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笑。雪竇云:树下道易,树上道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辞典》 / 11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