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 条搜索结果

叁十六物

人身叁十六之不净物。涅槃二十四曰:「凡夫身叁十六物不净充满。」分為叁类:一、外相十二:髮、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叁、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仪轨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唐不空译。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施

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典,当以笔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 二、墨施,谓见人书写典,当以墨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 叁、施,谓刊造板,或印施与人,劝其读诵,令发菩提之心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说法施,谓若人乐闻正法,即当随其根机,方...

《三藏法数》 / 13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种重障

一、我慢重障,谓我慢贡高,邪见执蔽,不能下心敬事诸佛菩萨师僧父母,及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谓妒贤嫉能,自是他非,见人修善反生嫉妒,而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嫉妒重障。 叁、贪欲重障,谓多贪多欲,懒惰睡眠,掉举破戒,亦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贪...

《三藏法数》 / 132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诸遮难分第九

复次妙臂菩萨问金刚手言。行人修行持诵何罪障不获悉地愿为宣说。当令未来诸修行人一一了知。于诸修行而无疑惑。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妙臂菩萨言。妙臂若行人。于过去世乃至今生。于身口意不能善护造诸重罪。是故修行法难成就。所谓杀阿罗汉及杀父母破和合僧。以瞋怒心出佛身血...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80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覆油钵

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法为善友

一、求菩提者,谓诸众生,若发心乐求菩提之道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菩萨,华言觉情。) 二、作大法师,谓人深达妙义,作大法师,为众演说;以其正行,令彼进修,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叁、闻思修慧,谓人以闻思修之叁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

《三藏法数》 / 16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女授记品第七

尔时会中,复九十六俱胝龙女,见彼阿修罗王、迦楼罗王于世尊所作供养已,复闻如来各与授彼成佛之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发清净心,广陈供养。此诸龙女以神通力化作九十六俱胝青色伞盖,一一伞盖吠琉璃宝而作千骨,巧妙安布,黄金为柄,真珠为网,垂诸花鬘,诸珍严饰。复化九十...

《父子合集》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2404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佛说龙施女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众菩萨。佛以晨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众会皆从。诸天龙神香华伎乐倍于常时。佛到长者须福门外。须福女名曰龙施。厥年十四。时在浴室澡浴涂香着好衣。为佛眉间毫相之光。照七重楼上。东向见佛在门外住。容貌端...

佛说龙施女》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793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

九部

十二部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叁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论义之叁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则多指小乘教。法华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眾生说,入大乘為本,以故说是。」梁僧传叁(求那跋麼)曰:「洞明九部,博晓四含。...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古来世时

佛说古来世时,一卷,失译。中阿含中说本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古来世时经》

念珠

金刚顶瑜伽念珠之略名。一卷,不空译。佛勅金刚手菩萨说念珠之功德利益。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甚深

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种自在

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大安般守意卷上

佛在越祇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复独坐九十日者。思惟校计。欲度脱十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

佛说大安般守意》 /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665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禪定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禪定而生,其禪定叁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於无為也)。二、叁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為之幻行也)。叁、禪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於此叁行,单修一行者叁人;叁行互...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孝子

佛问诸沙门。亲之生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既生之后推燥卧湿。精诚之至血化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诏。礼赂师友。奉贡君长。子颜和悦亲亦欣豫。子设惨戚亲心焦枯。出门爱念入则存之。心怀惕惕惧其不善。亲恩若此何以报之。诸沙门对曰。唯当尽礼慈心...

佛说孝子》 /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 760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九部

之内容分类,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乘异同

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轮王

此四轮王,长阿含唯言金轮王金轮宝现。若据俱舍论,则四王各轮现也。 一、铁轮王,大智度论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又增一岁,如是增至二万岁时,铁轮王出,独领南阎浮提一洲。诸国不顺化者,王...

《三藏法数》 / 49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真言大智变化品第五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观察一切如来已。入寂静无尘最胜金刚三摩地。于此三摩地出已。从金刚三昧。说一切如来母佛眼大菩萨真言曰。 唵(引)婆誐嚩底(一)噜噜(二)塞普(二合)噜(三)入嚩(二合)罗(四)底瑟吒(二合)(五)悉驮噜左你(引)(六)萨哩嚩(二合引)啰他(二合)娑(引)达你娑嚩(...

佛说瑜伽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076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叁无為

小乘立叁无為:一择灭无為,旧云数灭无為。择者简择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数者智慧之法数(為之法,诸数多故,总名為数),与择同。盖依智慧简择力断烦恼所显之一种灭諦,谓之择灭,其灭依择而得也。此灭体即為涅槃。名之為灭者,以其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為诸相寂灭也...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健儿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三藏法数》 / 111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楼罗王授记品第六

尔时会中,复六万八千迦楼罗王,见诸阿修罗王作供养已,复闻如来与彼授记,发随喜心广兴供养,以神通力即时化作六万八千殊妙楼阁,一一楼阁七宝所成,所谓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玻璃,皆七重,第一层级黄金为柱,椽梠枅栱,白银为之,众宝装铰;第二层级,白银为柱...

《父子合集》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139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卷第四

佛告尊者护国言。尔时福光太子。闻虚空中净光天子赞佛法僧无量功德相好庄严之事。心大欢喜正意系心端坐思惟。彼佛世尊具足功德。所说妙法真实无谬。声闻弟子梵行清白。又复思惟轮回大苦。一切众生愚痴障蔽不觉不知。常以身见起诸惑染广增过失。生死轮回相续不绝。诸智者应当远离...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445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一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进趣菩萨禅定波罗蜜多之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先远离染欲过失诸不善法。于彼寻伺发生喜乐。是名入解初禅定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次当远离寻伺于内引生清净洁白心一境性。于彼等持发生喜乐。是名入解二禅定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次当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1537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信解智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汝等当知。所信解力法。此法能证真实之理。即是如来无所畏法。唯佛能知。苾刍或声闻。作如是言。我于此信解力法。如实了知。精进不虚。离诸尘垢。又复而言。我能善说。我善调伏。我当说法。今正是...

佛说信解智力》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420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说密印品第七

佛告金刚藏言。秘密印品我今当说。为修习瑜伽者恭敬问讯。得生胜解无复疑惑。谓示一指为印二指为印。或以左大拇指捻无名指为印。捻小拇指为印。捻中指为印。示方所为印。示无名指为印。示颈处为印。示所著衣为印。示三戟叉为印。示胸臆为印。示发际为印。示地为印。示轮为印。示颦...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诏译 / 667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腰线

加持线楼,带於行者之腰者。苏悉地一曰:「復取白[(畾/(冗-几+互))毛]丝及以麻缕,令童女染作红色或鬱金色,合令作线,取结為真言索。持诵七徧,而作一结。一一如是,乃至七结。置本尊前,以真言加持。一千徧,持诵时及护摩时,欲卧之时,应以繫腰。夜卧之时,不失精秽,故应...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莲宗

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叁昧其名甚眾,功高易进念佛為先,因以莲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勅开莲宗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相

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广狭,根胜劣,行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

《三藏法数》 / 15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蕴喻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一切众生,皆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故佛为瓶沙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此五种为喻焉。(梵语瓶沙,亦名频婆娑罗,华言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一、色如聚沫喻,色即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相状,体本不...

《三藏法数》 / 365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兽渡河

叁兽喻叁乘,河喻空理也。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萨同出叁界,取证空理,而根器大小,行位浅深,如象、马、兔,同共渡河,而浅深之异。故以此为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萨之人也。谓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见、思惑,及...

《三藏法数》 / 36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决定毗尼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观察大众。观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恶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于后世时。受持如来百千万亿...

佛说决定毗尼》 / 群录皆云炖煌三藏译 / 7943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翻译之记

夫法留正像。唯圣是依季行。此世非贤岂伏。三藏法师毗目智仙。出自乌苌刹利王种。幼履慈踪。长蹑悲迹。摄化群迷。诫恶导善。常为众生不请之友。执此法灯。照彼昏闇。魏皇都邺。崇福以资。兴和二年岁次实沈。佛法加持。出此典。名善住意天子所问。建午闰月朔次丁丑。戊寅建功。乙...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 / 150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

复次舍利子。在家菩萨于诸如来所设契如实行相。虽复听已不乐多闻。于少欲行不乐修习。及于同类诸契等。亦不信受。于彼如来大乘教中。复生毁谤。而皆堕于诸恶趣中。云何名为诸恶趣中。所谓焰魔罗界饿鬼畜生。又复边地诸恶律仪。纵得为人身不具足。垢秽障重具诸邪见。舍利子。如...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5353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象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六万——众所知识,得陀罗尼,乐说无碍,说法无二,成就不可思议神通——其名曰:无减进意菩萨、过名声威德藏菩萨、宝月花菩萨、大云雷灯菩萨、无量观出一切世菩萨、山勇菩萨、乐喜生菩萨、净臂无碍光明菩萨、解度众生...

佛说象腋》 /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858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白法

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钞上之叁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 又白净之法也。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五十一曰:「后五百年,斗諍坚固,白法隐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河

一、殑伽河,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以见其从高处而来也,又名恒河。此河从阿耨达池东面银牛口流出,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八百里,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以饰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语信度,华言验河。此河从阿耨达池南...

《三藏法数》 / 259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念珠

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念珠功德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宝六义

叁宝者,佛、法、僧也,乃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为世所贵,故名为宝。(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六趣者,天趣、人趣、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希义,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叁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

《三藏法数》 / 362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尊那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中。尔时大尊者名曰尊那。来诣佛所。到已致敬头面礼足。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无尽功德还可得不。唯愿世尊为我敷演。尔时世尊告大尊者尊那言。善哉善哉。汝能问于如来无尽功德。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尊那。此无尽功德甚深微妙名称普闻。...

佛说尊那》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413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文殊师利问菩提

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叁昧諦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次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问答菩提之义。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讫栗枳王十梦

俱舍论九曰:「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如来七种语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卷第一

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三十三天杂饰柔软地帝释宫殿大楼阁中。与大菩萨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钩菩萨摩诃萨。金刚弓菩萨摩诃萨金刚善哉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金刚光菩萨摩诃萨。金刚幢菩萨摩诃萨金刚喜菩...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6127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佛观五事降生

佛于兜率天宫,将欲降生,先观五事而后托胎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一、观诸众生熟与未熟,谓如来将欲降生,先观众生根机,熟与未熟。以此土众生根机成熟可度,故现降生也。 二、观时至未至,谓如来将欲降生,先观众生可度之时至与未至。以度生时至,故现降生也。 叁、...

《三藏法数》 / 309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苦行宿缘

闻如是: 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难也。 是时,佛告舍利弗:“往昔波罗㮈城边,去城不远,多兽邑,中婆罗门,为王太史,国中第一。一子,头上自然火鬘,因以为名。婆首端正,三十相,梵志典籍、图书、谶记,...

佛说兴起行》 /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 2574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五蕴

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為法自性。作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会者定离

言世之常会者,必离散之时也。遗教曰:「世皆无常,会必离。」涅槃二曰:「夫盛必衰,合会别离。」未生怨曰:「盛者即衰,合会离。」法句曰:「合会离,生者死。」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对无作之语。与[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论云作无作,新译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 又作者犹言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风幡

传灯录五,六祖章曰:「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法师於法性寺讲涅槃。师寓止廊廡间,暮夜风颺剎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復酬答,未曾契理。师曰:非风幡动,动者自心耳。印宗窃闻此语,竦然异之。」无门关第二十七则曰:「非风非幡。」因此世俗称僧德曰:「论妙...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一异四句

外道所计不出断、常二见,或执为,即是常见;或执为无,即是断见。于见中及计一异,遂四句。 一、执法与等性其体定一,执法者,谓外道于五阴等法,执为实也。等性者,谓执五阴等法,皆自性也。其体定一者,谓法之与性其体各无差别,故云定一。(五阴者,色阴...

《三藏法数》 / 22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卷第十二

世尊说是摄受大乘等诸法时。会中四万四千众生及千天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明广照十方。千天人处于空中。言音互发喜跃回旋。复雨殊妙天诸宝花。鼓吹歌音奏天妙乐。而为供养。以妙偈词而赞叹曰。 如是最上大法...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207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2日

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

我今分别说诸跋折罗量。其量或长八指或长十指。或十二指或十六指。或最长者不过二十指。如是五类无过者。造跋折罗物或金或木。随所求事种种不同。若欲求佛法真明成就。用菩提木作跋折罗。若降伏地天及持明天。当用金作跋折罗。若求大富贵用鍮石作跋折罗。若降龙用熟铜作。若降修...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111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一印顿成

习得一印相而顿得成佛之利益也。 又一法印之意,谓诸法实相唯一不二之真理也。玄义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若无常无我涅槃叁印印之,即是佛说。(中略)大乘,但一法印,谓诸法实相。」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值遇

希逢也。得会益我者也。法华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覩无量智慧者,如优曇婆罗,今日乃值遇。」法事讚曰:「度此身难值遇,喻如优曇华始开。」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医喻

佛说医喻,宋施护译,一卷。以医四法譬佛法四諦法。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医喻经》

菩萨五种生

一、息苦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饥馑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世,为大医王,救治众生;于刀兵世,为大力主,以善方便诚信之言,等心救济,息于战诤;于系缚鞭打逼迫之处,为息恼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见众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诸恶行之家,亦生彼处...

《三藏法数》 / 466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梵音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叁、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

《三藏法数》 / 222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三

复次舍利子。时诸天众对彼童子。复说伽陀曰。 诸贪者于欲乐 一切境界无出离 由愚痴故非正理 当堕地狱恶趣中 若于正道求出家 应舍受用诸欲境 彼能开示诸正理 是名世间相应者 舍利子。时彼童子对诸天众。复说伽陀曰。 我今为汝天众说 汝于正道未能知 如...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916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正法品第十一

尔时世尊释迦如来告诸大众。释梵天王。毗楼勒叉。毗楼博叉。提头赖吒。毗沙门等。诸善男子。我以大悲愍众生故。于此五浊秽恶佛刹难得法时。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中众生堕无明闇。烦恼怨贼奸狡恼害。我为众生灭烦恼故。退诸魔党建立法幢。无量众生诸苦解脱。雨大法雨退俱胝魔...

《宝星陀罗尼》 / 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 4310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3日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

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五千菩萨。及无央数天人。时佛说众会皆定。龙施菩萨立于佛前作师子吼。嗟叹大乘说前世行。积功累德不惜身命。不计吾我无所希求。白佛言。过去世时一般遮旬在丛树下。精进行道心无所著。常愍十方人及蠕动之类。行四等心...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2022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

五智所生叁身

莲华叁昧谓依五智而生叁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為毘庐遮那佛,口业為普贤菩萨,意业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為阿閦佛,口业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為降叁世金刚。叁、平等性智之身业為宝生佛,口业為虚空藏菩萨,意业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為阿弥陀佛,口业為...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甘露鼓

妙法之声,譬如甘露之鼓也。中阿含五十六曰:「我至波罗[木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玄门无碍十因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庄严

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也。 一、智慧庄严,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无明净尽,佛性现前,所智慧,能显法身,是名智慧庄严。 二、福德庄严,谓诸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具足,所福德,能显法身,是名福德庄严。(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

《三藏法数》 / 12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护持事

一、护持佛种,佛种者,佛之种性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也。 二、护持正法正法者,即四谛等真正之法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也...

《三藏法数》 / 13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严七处说

华严者,因行如华,庄严果德也。七处者,佛说华严之处也。所谓人间叁处,即菩提场、普光明殿、逝多林;天上四处,即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也。 第一处,菩提场,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

《三藏法数》 / 73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集会。是时王舍大城迦叶氏大婆罗门住在彼城。而忽一时于夜梦中见此阎浮提世界。其千叶广大莲华。七宝庄严清净可爱。而彼华中大月轮。洁白圆满周匝光明炽盛照耀。彼婆罗门。于其梦中...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66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外道

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叁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百法五位

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苦

一、生苦,生苦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叁者,增长。谓在母腹中,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冷风、热风吹身...

《三藏法数》 / 470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大

大即体性圆融周遍无外之义。盖由万法不离地水火风而成,依空建立,因见觉,因识知,举此七种,则自他依、正、色、心,一切万法无不摄矣。然以众生迷失本心,根尘对起,知见妄分,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但于日镜和合处见火起,月珠和合处见水生,各不相容,执相成碍,殊不知如...

《三藏法数》 / 832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二

佛言舍利子。云何名为善法。当知善法厥三种。谓身语意善所行故。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善所行者。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即得菩提。而常随逐。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常当善修作 此是诸佛所宣说 随处亲近阿阇梨 即得多闻善境界 补特伽罗胜义者...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465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四

复次舍利子。五者修菩萨行者。以此善根于现生中离诸障难。于现生中不堕恶趣。恶作不能扰动其心。速得出离。如是五种希之法。修菩萨行者。以善根力故皆得圆满。 复次舍利子。以此善根力故。又复获得四种不离等引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同其见者。于诸苦恼众生咸起大悲之心。...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303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说胜道分第十

复次持诵行人。于所修行勿生疑念。当以八正道常为资持。行此道者于真言行定获悉地。又复当来常生天上人间胜妙之处。过去诸佛修行此道得成正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亦复如是。以身口意所修功德。常依佛言不生疲劳。如是修行名为正业。以其饮食汤药衣服卧具。诸所受用不生爱着是名正命...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2979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安乐行品

法华品名。文殊菩萨问於五浊恶世安乐修行妙法之道。佛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之四种安乐行。法华四要品之一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应身

Nirmāṇakāya,叁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叁种之不同。一,依同性,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事不可思议

一、众生不可思议,谓世间众生,为从何来,复从何起;从此命终,当从何生;皆不可思议,故云众生不可思议。 二、世界不可思议,谓一切世界,皆由众生业力而成,成而复坏,坏而复成,始终相续,无断绝,故云世界不可思议。 叁、龙境界不可思议,谓龙降雨,非从口出,亦不从眼...

《三藏法数》 / 228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余

复次大蕴如来。告精进行太子言。云何名为菩萨大悲之心。所谓菩萨求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大悲心而为先导。譬如士夫所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先导。积集大乘菩萨。以大悲心为其先导亦复如是。又如转轮圣王以其轮宝而为先导。即能获得诸宝。圆具菩萨大悲为先导故。即能获得一切佛...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904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说菩提性品第二十四

譬如十方虚空相 常遍一切无所依 如是真言救世者 于一切法无所依 又如空中诸色像 虽可现见无依处 真言救世者亦然 非彼诸法所依处 世间成立虚空量 远离去来现在世 若见真言救世者 亦复出过三世法 唯住于名趣 远离作者等 虚空众假名 导师所宣说 名字...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 /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 294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六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善了知至处力 诸正定聚知彼因 及不定聚诸众生 彼成熟相皆明了 三种贪处佛善了 瞋痴三种亦复然 三种烦恼差别门 佛悉了知因缘处 苦处了知利根性 迟缓神通柔软根 乐处利根亦复然 佛悉了知迟缓相 迟缓处迟缓力 或迟缓处利...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4295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卷第八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我念过去佛出世 号曰勇猛精进尊 劫名花积妙可观 最上世界名善见 八万四千莲花出 佛出现彼劫中 世界犹如兜率天 所须饮食皆如意 彼无女人不处胎 众生化生悉严好 而复不修于余乘 菩萨皆住大乘法 十方所来菩萨众 于彼世界善可观...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4663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2日

佛说五王

五王,国界相近,共相往来,不相攻伐,唯作善友。 其最大者,字普安王,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怜愍,意欲度之,呼来上殿,共相娱乐,乃至七日,终日竟夜,作倡伎乐。七日已满,四王共白大王言:“国事甚多,请还政治。” 大王语诸左右:“严驾车乘,群臣吏民...

佛说五王》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 213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罪业应报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之略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信相菩萨问二十种恶报之罪因。佛一一答之。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施俱得净报

谓菩萨达性相空,观一切众生无非福田,不见持戒、毁戒,及施、受果报之异,名为净善。所以施、受虽俱不净,亦俱得净报也。 一、施净受不净,谓能施之人,持戒多闻,知慧施及施果报;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净受不净也。 二、施不净受净,谓能施之人,着于邪...

《三藏法数》 / 223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七

尔时佛告舍利子。汝等勿谓精进行太子得授记已。起于异见而生疑惑。所以者何。是精进行太子。已于过去九十九俱胝岁。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大蕴如来及声闻众。亦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精勤给侍悉令充足。以本愿故彼佛世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于未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444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一諦

对於二諦叁諦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諦同。涅槃第十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世諦不,世諦之中第一义不,如其者,即是一諦,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义諦。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二諦。」是世諦即第一义諦,言二諦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粟如来

维摩居士之前身為金粟如来。古来盛传此说,然不见文之本据,或谓发迹,思惟叁昧说之,然二皆不载於录。维摩会疏叁曰:「今净名,或云金粟如来,已得上寂灭忍。」谷响集一曰:「李善所着头陀寺碑,註引发迹云:净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来。予(寂照)尝检藏中,不得此...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无明

一、痴无明,谓人愚痴暗钝,无所明了,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师邪教,妄执倒见,是名痴无明。 二、迷无明,谓人昏迷不了,惑于五尘等境,不能观察其患,及起贪染之心,是名迷无明。(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叁、颠无明,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

《三藏法数》 / 13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龟藏六

佛在世时,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想念不除,六根贪染,曾无宁息,不能入道。佛知其可度,化作沙门,至彼寄宿。须臾月明,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水狗,饥行求食,便欲啖龟。龟乃缩其头尾,及与四足,藏于甲中,遂不能啖。于是道人问沙门曰:此龟护命之铠,...

《三藏法数》 / 473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罗摩伽卷中

尔时东方一菩萨,名无异行,宝花承足,步虚而来,诣娑婆世界金刚轮山,足蹈山时,娑婆世界六种震动,变成众宝以为庄严。举身毛孔普放光明,皆悉映蔽日月星辰,梵释四王、及一切天、龙神、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火珠光明、摩尼珠光,皆如聚...

佛说罗摩伽》 / 西秦沙门圣坚译 / 9394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曼拏罗品第二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顾视众会已。入大瑜伽智变化最上秘密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佛告金刚手大菩萨。汝今谛听。金刚手此瑜伽大教王大曼拏罗王。一切曼拏罗中最上最尊。其名大智光明藏金刚能成曼拏罗。若复人。于此曼拏罗中受灌顶者。彼人当受一切曼拏罗中灌顶法。 佛告...

佛说瑜伽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409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分别诸部分第十一

复次我今于持明藏。分别佛菩萨等。乃至诸部所说真言印契等。如来所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及说明主名字故名持明藏。又观自在菩萨亦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而此部中真言主名曰马首。亦说自部。种种曼拏罗名字。复七真言主。此一一真言主皆十二臂。或六臂或四臂。持不空罥索随意变现。...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129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教令轮身

行教令轮之身也。诸明王现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叁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為正法轮身,降叁世明王為教令轮身也。秘藏记钞二曰:「...

《佛学大辞典》 / 458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八之一

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为护禁戒发起勇猛。修行具足忍辱波罗蜜多。修是行时。世间所一切娆恼不饶益事。皆能忍受。若寒热饥渴暴风酷日。若蚊虻水蛭毒虫之类。共来触恼悉能安受。若诸众生以恶语言互来毁谤。及欲损害菩萨身命。菩萨尔时心无恐怖。不生...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742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婆罗婆叉

Bālabhakṣa,饿鬼名。译曰食小儿。见正法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而非无」,是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是无句也。第叁句曰:「亦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非无」,是双非句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上正法付属

涅槃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烁迦罗

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羯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兜沙一卷

一切诸佛威神恩,诸过去、当来、今现在亦尔。 佛在摩竭提国时,法清净处,其处号曰在所问清净。 始作佛时,光景甚明。自然金刚莲华,周匝甚大。自然师子座,诸佛过去时亦悉于上坐,仪法等无异。 极相法中,出生极过度已。诸佛身体行,悉等具足,明无所复挂碍。 不可...

佛说兜沙》 / 239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坐夏安居。满三月已。出行访其裁制成办衣服之者。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长者及诸外道。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于佛世尊。尊重恭信志诚供养。世尊受世供利。与世福田。...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019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叁时

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其教法住世,此叁时不同也。 一、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禀教者,即能修行;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尼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

《三藏法数》 / 53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孙陀利宿缘

闻如是: 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大名称,端正姝好,各众相,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不肥、不瘦,色犹红莲华,皆能伏心意——唯除一比丘,何者?阿难是也。 舍利弗自从华座起,整衣服,偏露右臂,右膝跪莲华座,向佛叉手,问世尊言...

佛说兴起行》 /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 223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现见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闻是法,次第信解不生疑惑,如是族姓男女,得成就几所福?” 佛告阿难:“若族姓男女,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以阎浮提满中七宝供养者,是人功德,不如得闻此次第句义信解不疑其福甚多。置阎浮提满中七宝供养诸佛,假设恒河沙世界满中珍宝供养诸佛...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1579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净居天子说偈赞佛品第二十四

尔时会中无数净居天子及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心得觉悟,离诸疑惑,深生爱乐,欢喜踊跃,得未曾,一心合掌,住立佛前,各以伽陀,称赞于佛。 尔时善施天子而说偈言: 佛昔舍身命,国土及妻子, 圆满彼施行,故我稽首礼。 尔时净戒天子而说偈言: 坚固持净戒,离...

《父子合集》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4092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六

复次舍利子。略说菩萨一种圣道。谓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单己无二。以自勇猛大精进力。深心摄受。不藉他缘及他开示。而自成办极大力用。能被如是坚固甲胄。而诸情难得能得。诸新发意住菩萨乘。未得今得。又复一切难施能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亦复如是。又于波罗蜜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341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护摩品第九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复入一切成就法仪行相应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入寤成就法。时持诵者先于顶上想唵字。口中想阿字。心中想吽字。复想嚩字化成风轮。轮上入寤者。能说世间一切之事。持诵者作贡高势。复想尊那菩萨即诵尊那菩萨真言曰。 那莫飒钵多(二合引)曩(引...

佛说瑜伽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840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五

复次舍利子。尔时净持菩萨摩诃萨。于彼剑林桥道。亦不行心不随顺。彼诸天魔作大恶声。于菩萨所恐怖娆恼。时净持净住二菩萨摩诃萨。皆悉不听。又诸天子于虚空中赞如是言。彼二菩萨。具足能行如是正行。如是大悲如是勇猛。彼二菩萨于千岁中。唯专想佛。是时胜高如来化行已毕。入般...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3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大安般守意卷下

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觉者谓觉息长短。知者谓知息生灭粗细迟疾也。出息入息觉尽止者。谓觉出入息欲报时为尽。亦计万物身生复灭。心者谓意止也。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者。谓意无所著意所著因。为断六入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

佛说大安般守意》 /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6948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欲利益诸情故。说受持数珠功德。校量福分利益差别。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佛告曼殊室利。善哉善哉听汝为说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 / 73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2日

叁善

即初善,中善,后善。谓佛说法初中后之叁时。皆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时节善。法华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 又叁善根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人命不停

人命无常也。涅槃二十叁曰:「人命不停,过於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住恶法?」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真空妙

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而非如凡夫妄计之实,谓之妙。故以真空之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之故,因果之万法一如也。济缘记一上曰:「妙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之。阿难结集之。初传之於口。后书之於贝叶。其文句并书籍。谓為典。无量寿上曰:「菩萨典,究畅要妙。」法华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典,微妙第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四

复次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想。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业报智力。三者种种信解智...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864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琉璃王

闻如是: 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 于城中舍夷贵姓五百长者,共为世尊造立讲堂,自相兴誓:“讲堂成已,当请正觉于上设供,沙门、梵志、长者居士、群黎人民,不得先佛妄升此堂;若违要者,罪在不测。” 舍卫国王...

佛说琉璃王》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3214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佛印叁昧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闍崛山入於叁昧,光照十方,大眾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叁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於深般若佛印叁昧故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印师二教

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叁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会异归同者,会叁教之异,归圆教...

《三藏法数》 / 19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善

一、未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未曾修习,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当勤修习,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已曾修习,名已生善。善若已生,当勤修习,令其增长也。

《三藏法数》 / 8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礼佛

谓天竺勒那叁藏,睹此方俗,不习礼佛之仪,遂传此七种之法。虽通云礼佛,而是非浅深不同,盖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种之非,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从浅至深,修行获益,故七种礼佛之名也。(勒那,梵语具云勒那摩提,华言宝意,中印度人也。) 一、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

《三藏法数》 / 624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诸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舍利子。若诸菩萨行不退转菩萨行时。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毕竟受持读诵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胜慧相。又彼胜慧。云何是相。云何入解。谓于胜慧所闻之相。随意入解。又复云何是所闻相。所谓乐欲相。意愿相。善和合相。善知...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1945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四种佛土

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為四佛身,而佛土亦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叁他受用土、四变化土也。此中法性土,為无色无相之理土;自受用土,為实佛自託之报土;他受用土,為对於初地已上菩萨示现之净土;变化土,為示现於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之佛土。因之而...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摄利益

一、佛摄利益,谓佛摄持众生,令其常得亲近诸佛,诸魔不得其便,故名佛摄利益。 二、天摄利益,谓诸天摄持众生,于说法之处常乐听受,不为他缘所害,故名天摄利益。 叁、福摄利益,谓福德庄严于身,诸相好;庄严于口,凡所演说,众生乐闻;庄严种姓,令生尊贵,故名福摄利益...

《三藏法数》 / 170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方广佛华严入法界品

尔时。摩耶夫人。复告善财童子言。善男子。于此世界三十三天。王名正念。王童女。名天主光。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敬受其教。头面作礼。绕无数匝。恋慕瞻仰。却行而退。遂往天宫。见彼童女。礼足围绕。合掌前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

《大方广佛华严入法界品》 / 3626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六度集

见上条。(CBETA註:见[六度]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富兰陀罗

Pūrandhara,帝释之一名。杂阿含四十曰:「释提桓因,復名富兰陀罗。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数数行施,衣服饮食乃至灯明。以是因缘故,名富兰陀罗。」涅槃叁十叁曰:「如帝释亦名憍尸迦,亦名富兰陀罗。」慧琳音义二十八曰:「富兰,云域。陀罗,云破。」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灌顶

佛说灌顶,十二卷,东晋帛尸梨蜜多译。自叁归五戒至生死得度集十二部之者。十二一一佛说灌顶之四字,故名灌顶。此就其功德而言,非洒水灌顶之义。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精舍中止。晨朝整服呼语阿难。汝请诸明士除恶众及无著履迹等来。今日当上问异要。于是阿难受敕。应时遍宣如来教于四辈人。时除恶无著履迹众。凡五千万人诣如来所。稽首于地毕而避住。复贤女弃恶众及国中凡女人随诸贤女人。十四万众诣如来所。稽首...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 /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 10187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佛说六道伽陀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主宰者 三界天中尊 愿起于悲智 广为世间说 我今闻彼说 如依于轮回 观察业果报 佛说恶道因 贪瞋痴为本 若人行杀害 彼业随缠缚...

佛说六道伽陀》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307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心

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精进二种相

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三藏法数》 / 107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说大小乘诸,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声闻藏,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佛说阿含等,含藏小乘声闻等修因证果之法,是名声闻藏。(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 二、菩萨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谓佛说华严、法华等,含藏大乘菩...

《三藏法数》 / 13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种死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为婆罗门死还生婆罗门家,及刹帝利、毗舍、首陀家耶?佛言:当知死生,四种不同。(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王种。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一、从冥入冥,冥即暗也。谓世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

《三藏法数》 / 358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信行品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阿难白佛言:“如来今为文殊师利转不退法轮?”作如是问,佛言:“如是,如是!”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转不退法轮耶?”佛言:“如是,如是!阿难!如来实转不退转法轮。” 阿难复白佛言:“如来云何方便,说于信行、法行如是八辈,须陀洹、斯陀含、阿...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2324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四

复次佛告诸长者言。一切法无观无不观。何以故。离生住灭故。一切法无转无作。离心意识故。一切法系属于缘。自性无力故。 又诸长者。眼者四大所造。无常无强而不究竟。无坚无力速朽之法。斯不可信。多苦多恼众病所集。是故诸长者。眼无依止亦无造作。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四大...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288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坏驴车

坏车之驾弊驴者。对於法华之大白牛车而言。涅槃二十曰:「乘坏驴车,正南而游。」章安疏曰:「南方為离,离火也,即是乘邪见乘,趣叁途火,故云南方而游。」止观七曰:「若但尔者,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车耳。」止观大意曰:「正观者何?所谓十法,若无此十名坏驴车。」止...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梵音

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叁十二相中梵音相。法华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為梵音。」华严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闍尼沙曰:「时梵童子告忉...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龙宫鐘

祖庭事苑四曰:「感通传云:西国修多罗院一石鐘,形如吴样,色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叁十叁天像,四面以金银隐。东西两面宝珠,大如五升。一角分耀,状如华形。周匝作十方诸佛初成道像。至日出时,鐘上诸化佛,说十二部。舍卫城童男童女,悉来听之,闻法证圣。犯欲者...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法生福

一、恒行法施,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己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 二、起大悲心,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藏法数》 / 250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障

一、惑障,谓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钝,障蔽正道,是名惑障。 二、业障,谓诸众生由贪嗔痴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 叁、报障,报即果报。谓诸众生由烦恼惑业为因,而感地狱畜生饿鬼诸趣之报,不闻正道,是名报障。 四、...

《三藏法数》 / 164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无漏根

二十二根中最后之叁根也。意根,乐根,善根,捨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叁道而立叁根。一、未知当知根,此九根之在见道者。在於见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动者,谓之未知当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於修道,虽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断所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种力

一、小儿啼为力,谓小儿欲所求,不能言语,唯事啼哭,故名小儿啼为力。 二、女人嗔为力,谓女人柔弱,所争说,必依嗔恚而起,故名女人嗔为力。 叁、沙门忍为力,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沙门常以忍辱为心,而能御诸恶境,无所嗔恚,故名沙门忍为力。 四、国王憍慢为力,谓...

《三藏法数》 / 22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藏

佛性论二谓真性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叁、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缘起十义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坚意

佛说坚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诲人受谤,心不可动,且一心听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坚意经》

毕钵罗窟

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新译仁王般若陀罗尼念诵轨仪序

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府鱼朝恩翰林学士常衮等。去岁夏四月。于南桃园再译斯。秋九月诏资圣西明。百座敷阐。下紫微而五云抱出。长衢而万姓作礼。阡郭充满犹...

《仁王般若念诵法》 / 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 / 42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那提迦叶。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跋俱罗尊者婆薮槃豆尊者俱絺罗。尊者嚩倪舍尊...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 /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5349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五大使者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叁德涅槃。小乘不成,此五义:一无分别,小乘之叁德是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叁德体是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法。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叁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

《佛学大辞典》 / 77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大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佛告诸比丘:“昔国名欢乐无忧,王号曰广慈哀。国居士名摩诃檀,妻名栴陀,生一子姿容端正世间少双,堕地便语,便誓愿言:‘我当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其孤独贫穷者,我当给护令得安隐。’父母因名为大意,...

《大意》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 233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三

复次长者。又复世间十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各欲求解脱邪。又复世间十杂染法。所谓悭吝杂染。毁戒杂染。瞋恚杂染。懈怠杂染。散乱杂染。恶慧杂染。无闻杂染。疑惑杂染。无信解杂染。不尊重杂染。如是十种杂染之法。汝等各欲求...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899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叁事无尽

一、布施无尽,谓菩萨好喜布施,不吝财物乃至躯命,悉能施与,心不疲厌,是名布施无尽。 二、持戒无尽,谓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见犯戒者,怜愍悲哀;见奉戒者,尊重爱敬。复以戒法传化他人,心不疲厌,是名持戒无尽。 叁、博闻无尽,谓菩萨闻如是法,即当奉行,思欲化他,...

《三藏法数》 / 151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除想品

尔时众中复无量百千阿罗汉,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阿那律、阿㝹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而为上首,从座而起,整其衣服,住世尊前,曲躬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发真实愿,离于妄想摧伏众魔,具足五逆,具足五欲,具足邪见,离于正见,断于无量众生命者,我今当令悉成菩提...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4114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当修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当发大菩提心,宁失身命,不应退转;二...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 /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 344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佛说见正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祇城外。大树。名曰甘香。根深干大。枝叶茂盛。华实红赤。其味甜美。树下广平。集石为座。佛意欲止此。诸优婆塞。即敷布坐席。佛便止坐。弟子菩萨。亦皆就坐。时一比丘。名曰见...

佛说见正》 /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 3256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真言品第三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复入转真言轮金刚三摩地。从此三摩地出已。告金刚手大菩萨言。汝今谛听。今此真言精妙字。为汝演说志心受持。时金刚手菩萨。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善说善逝善说。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尔时世尊即说大遍照金刚如来根本真言曰。 唵(引)阿(引) 复说阿閦...

佛说瑜伽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09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

尔时一切如来及诸菩萨。异口同音劝请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唯愿慈悲演说。甚深无上大觉菩提心法。 尔时世尊受彼请已而告众言。谛听谛听我今说之。 佛言此菩提心即是身相。身相性空即真菩提。身既无别语相亦然。尔时诸佛如来闻佛说已。住一切如来身口意三密相中。心离取舍而说...

佛说瑜伽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36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不净说法

又云邪命说法。或说邪法,或说正法,其心邪,故总名之為不净说法。佛藏叁曰:「不净说法者。五过失: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时出诸中相违过失,叁者於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法,五者以利养故為人说法。」此佛藏所说第五之过失邪命说法之名以卖法而利...

《佛学大辞典》 / 382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论。依贤愚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种

一、相待,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短因长,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 二、假名,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

《三藏法数》 / 198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降魔品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说是《不退转法轮》,能令恶魔使不扰乱。何以故?” 佛言:“是文殊师利神通之力,能使波旬不令得闻。文殊师利发真实誓,能令恶魔闻空中声:“释迦牟尼佛转不退法轮。” 尔时波旬,身毛皆竖心生惊怖,作如是言:“见此世界皆非世界。”忧愁涕泣身变朽老,...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3124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选求胜处分第二

复次持诵行人。若欲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先求诸佛所说。佛及菩萨辟支声闻昔所住处。是为胜地。如是等处。常天龙阿修罗等。而为守护供养恭敬。何以故以天上人间。最圣丈夫曾所居止。得此地已持诵行人。亦要清净身心律仪具足。常此居止。若无此福地。只得大河岸边或小河边或泉池侧...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505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十智

於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叁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囉字叁义

一為尘垢之义,二為无尘无垢之义,叁為到彼岸之义,此中前一為字相,后二為字义也。如此叁义,次第空中之叁点也。大疏七曰:「又如囉字亦叁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当知亦具叁点,叁点即摄一切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羯磨

一、永摈羯磨,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自见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是名永摈羯磨。 二、调伏羯磨,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

《三藏法数》 / 13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五

佛告舍利子。云何诸菩萨以法观法念处。谓诸菩萨以圣慧眼得见诸法。于中入解。乃至菩提道场。观诸法性。如微尘许悉无所见。若空解脱即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不起解脱。无生解脱。无作解脱。无性解脱。缘生解脱。而诸菩萨于一切法。应如是观。云何名法。谓无我义无人义。无众生义无寿...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17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陀园林给孤独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一切漏尽离烦恼缚。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神用变化。诸所应作无所未办。除去重担逮得己利。心智解脱诸法自在。善能修习到彼岸行。复尊者阿难。多闻利根而为上首。复五百菩萨摩诃萨。...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 /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诏译 / 3462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二种流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叁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

《三藏法数》 / 16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世医四法喻如来

一、善知病,谓世之良医,善能知人种种疾病;以喻如来善知一切众生业惑等病也。 二、善知病源,谓世之良医,善知疾病所起之由;或由风湿,或由冷热,乃至饮食色欲之类,发于众病。以喻如来善知众生皆由无明烦恼为其根源,而生死轮回之病也。 叁、善知病对治,谓世之良医,善...

《三藏法数》 / 310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得不退转神通。或以意想或以事业。皆是所作游戏神通。复于处处广大安住。现诸所作。彼所作。神通智力世间最上。于所作事。虽具诸相善能决择。而复现证世出世间第一之法。菩萨神通示无尽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菩萨神通。现一切相色无色等。复能随顺入一切...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31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二种语

一、世语,谓如来为诸声闻、缘觉说于世间为之法,名为世语。 二、出世语,谓如来为诸菩萨说出世间无为之法,名为出世语。

《三藏法数》 / 59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念法

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海

一、盐水海,金刚叁昧云:海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碱味,故名盐水海。 二、乳海,谓世一海,其味如乳,故名乳海。 叁、酪海,谓世一海,其味如酪,故名酪海。 四、酥海,谓世一海,其味如酥,故名酥海。 五、蜜水海,谓世一海,其味如蜜,故名蜜水海。...

《三藏法数》 / 158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顶尊胜陀罗尼

佛顶尊胜陀罗尼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从西国来至此汉土到五台山次。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曰。如来灭后众圣潜灵。唯大士文殊师利。于此山中汲引苍生教诸菩萨。波利所恨生逢八难不睹圣容。远涉流沙故来敬谒。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见尊仪。言已悲泣雨泪向山顶礼。礼已举首忽...

《佛顶尊胜陀罗尼》 / 747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相安乐行

法华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為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懺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文义四用

一、义,常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文字可证据,义理可依凭;此寻常之人皆能用,故云常人用之。 二、无文义,智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无文字可证据,而义理可依凭,此唯智者能用,故云智人用之。 叁、文无义,暗者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文字可证据,而无...

《三藏法数》 / 195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求不得

求者,推求也。论云:菩萨以四种求诸法,皆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也,故名求不得。 一、名求不得,名即假名。谓若是物,则是名;以此推之,物则为主,名则为客;名既为客,则是假名,推求实义,了不可得。故论云:推名于物是客,故云名求不得。 二、物求不得,物即事物。谓...

《三藏法数》 / 293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事明

云:佛叁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佛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中所演,不可思议,或反覆,难了难明,粗以六事可知其意。(叁达即叁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 一、正道,谓佛所说之,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

《三藏法数》 / 367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是于谛善巧。由此了知五蕴是苦。若令五蕴苦相止息。犹如虚空。是苦圣谛。又此五蕴随惑爱见。若令执取爱见等因。不起合集。为集圣谛。又此五蕴毕竟灭尽。若令前际不生。后际不起。现在不住。为灭圣谛。若于苦智集智灭智。而能证达以智相续。能善调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266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

新译十地及回向轮十力等者。即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本名法界。因使罽宾。于中天竺国之所得也。师本京兆云阳人也。乡号青龙。里名向义。俗姓车氏。字曰奉朝。后魏拓拔之胤裔也。天假聪敏。志尚典坟。孝悌居家。忠贞奉国。遇。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孝理天下。万国欢心。...

佛说十力》 / 298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瞿曇弥记果

佛说瞿曇弥记果。一卷,宋慧简译。即中阿含之瞿曇弥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慧观五教

上元道场寺僧慧观,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约施化次第而立此五种之教,是为慧观五教也。 一、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之时也。) 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

《三藏法数》 / 31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治意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所益;已前后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中止,便知无为身。若一切意常守身,止不愿,亦不愿,亦不疑,亦不疑无,次第行在所...

《治意》 /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 39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5日

二解脱

一,為解脱。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為解脱。是為涅槃。俱舍论二十五曰:「解脱体二种:谓為无為。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為解脱谓一切惑灭。」 又一,性净解脱,谓眾生之本性清净,无繫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谓眾生之本性,虽為清净,然由无始已来烦恼之惑,不得...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胜密外道

室利毱多,唐译曰胜密,曾设火坑毒饮,欲害佛而不能遂,谢咎归依。见西域记九。旧译曰德护,佛说德护长者所说之德藏长者是也。彼详说此事。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神分心

法会之初,為劝请神祇读般若心一卷,以拂魔障。见[神分]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莲叶千子

贤劫千佛之前因也。杂宝藏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波罗奈国中山,名曰仙山。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后精气堕小行处。雌鹿来舐,即便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时梵豫国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后时身。相师占言:当生千子。日月满...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降叁世与阿閦如来

依金刚界五智如来之分相门,则金刚萨埵乃阿閦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一,故随而降叁世,為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轮身也。补陀落海会轨曰:「降叁世阿閦佛忿怒,自性轮金刚萨埵菩萨。」降叁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曰:「阿閦普贤(普贤即金刚萨埵),大弘誓甚深故,示现忿怒形相。」仁王念...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难陀跋难陀

Nanda-u ananda,摩竭陀国兄弟二龙王之名也。法华文句一曰:「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善欢喜,兄弟常护摩竭陀国。」法华光宅疏一曰:「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為善欢喜也,变為人形,佛边听法。於人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愚案跋為优波或鄔波或优婆之约音,小或亚...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方便二种相

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所得,所执着,是名世间方便。 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着,是名出世间方便。

《三藏法数》 / 10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安养国品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之中,时童女,名曰师子,与五百童女俱白佛言:“世尊!若女人读诵此,复能为他分别解说,得几所福?” 佛告师子童女:“若女人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持读诵如是典,为人能说,当知此等是最后女身,更不复受。何以故?已能受持...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509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瞋起解。广如说。若诸众生本住着痴。于瞋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不善之法。于不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善法。于...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59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百八烦恼

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对於眼根之好色中阴果,集因,对於恶色中,集,对於平平色中,集。一根六。六根合為叁十六,配之於心意识之叁世而百八,是為百八烦恼,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九,使七,合為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始生天五种相

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之物,生希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叁、见天女生惭相,谓人...

《三藏法数》 / 21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留国留国聚会法议思惟。是时,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受教。佛便说是:“智者见者,比丘!为得流尽,不智者不见者流不得尽。何等,比丘!智者见者令流得尽,不智不见者流不得尽?但为本观非本观。非本观者,未欲便欲生,已生欲,欲...

《一切流摄守因》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1970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3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想。舍利子。诸佛如来以无碍知见转一切法。 复次舍利子。我今为汝譬喻宣说发明如来智波罗蜜多。令彼住信菩萨。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想。舍利子。譬如殑伽沙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00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法集卷第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入十种法行。能知法师义。何等为十。所谓成就多闻。成就总持。成就闻慧海聚集闻慧藏。而于此闻慧不生高心。具足义无碍法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而不休息希求精进。知世知时知节知法知众生。而不舍于修敬长德所修行。知论知义知可化众生。而不舍于咨问之事。成就少...

佛说法集》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781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五部律

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毱多之下五弟子,同时於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曇无德部Dharmagu ta,又曰曇摩毱多,是部主之名,译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於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āstivāda,或曰萨婆諦婆,译言一切。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叁、弥...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菩萨念佛叁昧

六卷,刘宋功德直译。念佛叁昧即观佛叁昧,中正观品,正说之。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遍依圆叁性

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為之万法,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三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离诸烦恼烧然戒行。谓若菩萨或贪火烧然。或瞋火烧然。或痴火烧然。或余烦恼之火烧然。或余诸受用侵害火烧然。若欲不烧然者。当起贪之对治。及应远离贪所起缘。何谓贪之对治。即不净观是贪对治。不净观者。谓自身中诸不净物。发毛爪齿涎泪涕唾。淡荫垢汗大小便利...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951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卷上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今蒙世尊与我授记。欲令利益一切众生起大悲心。能断一切系缚。能灭一切怖畏。一切众生蒙此威神。悉离苦因获安乐果。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我灭后五百岁中。能于日夜六时依法。受持此陀罗尼神咒法门者。一切业障悉皆消...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 / 2806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彼岸

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维摩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註「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以我异於彼,借我谓之耳。」思益一...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瞿醯

八家秘录上曰:「瞿醯叁卷(最澄宗叡将来),[卄/(夌玉)]呬叁卷(空海宗叡云[卄/(夌玉)]呬耶叁卷),玉呬怛[卄/(夌玉)]罗叁卷不空译(圆仁惠运将来)。私云:已上叁,是同本异名。」[卄/(夌玉)]作蕤,非也。梵Guhyatantra。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释迦或设枳也(Śakya)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於支谦,故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於帛尸梨蜜多,故為帛(避暑录话下)。晋道安始云:佛以释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及后阿含渡来,说果...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种依行轮

依行者,可凭依之行业也。轮以摧碾为义。佛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具足净信,谓众生具足清净信心,则于一切善恶业缘受报因果,皆无所疑,此为依行也。 二、具足惭愧,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所作,身...

《三藏法数》 / 47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前心得耶?为后心得耶?世尊!若前心得者,彼前心后心而各不俱。若后心得者,后心前心亦各不俱。云何菩萨摩诃萨而能增长诸善根耶?” 佛言:“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譬如世间燃以灯炷,为前焰燃?为后焰燃?”...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09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九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如日。何等为十。一者破无明暗。二者开敷一切。三者普遍十方咸得和暖。四者起诸善法。五者漏灭没。六者作光明照。七者制诸邪异。八者高下开显。九者成诸事业。十者善人乐欲。善男子。云何是菩萨破无明暗。如日初出。悉能除去一切昏暗。菩萨之...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736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栴檀树

闻如是: 一时佛从比丘在维耶梨国,迦罗越,奉佛明法,请佛供养。佛咒愿毕,迦罗越于佛前肃然,愿闻法义。佛便笑,五色光从口而出,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必说法,所济度。愿为说之!” 天尊曰:“善哉,阿难!弘慈欲为一切开通法桥...

佛说栴檀树》 /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 1049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一论

净土门所依之论也。一、佛说无量寿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一卷,佛说阿弥陀一卷,天亲之净土论一卷。选择集上曰:「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叁一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优婆离

二部:一摄於中阿含叁十叁。苦行尼犍弟子,优婆离居士,云叁业中意业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佛化,断惑证果。案是别一优婆离也。一摄於中阿含五十二。就七灭諍等问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优婆离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药师叁尊

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徧照菩萨,右胁侍月光徧照菩萨也。药师曰:「於其国中二菩萨摩訶萨:一名日光徧照,二名月光徧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眾之上首,悉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覆油鉢

优婆毱多之故事。付法传叁谓尔时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毱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满油置户扇后。优婆毱多至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滴,共相慰问,而后就座。问言大姉,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报定不定

四报定不定者,又于前无报中开出四种也。 一、时定报不定,时即时节,报即果报。谓于叁时决定不改,由业可转,故受报不定,是名时定报不定。(叁时者,谓现报、生报、后报也。) 二、报定时不定,谓业力定故,报不可改,然时可转,故时节不定,是名报定时不定。 叁、时报...

《三藏法数》 / 19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悭

一、住处悭,谓众生,心作是念:于此之处唯独我住,不容余人,是名住处悭。 二、家悭,谓众生,心作是念:独我出入此家,不容余人;设余人,我当于中为胜,是名家悭。 叁、施悭,谓众生,心作是念: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余人,勿令过我,是名施悭。(过...

《三藏法数》 / 19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菩萨修行

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及众菩萨五千人俱,皆尊菩萨——神通睿达,权慧变化,游三千世界,普利一切莫不蒙济。于时舍卫国大城之中,豪长者名比罗达(晋言威施),与其城中诸大长者五百人等,宿意同念,俱从舍卫大城...

佛说菩萨修行》 / 3420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于日脯时,从自房出,在外宽处,大众围绕,恭敬供养,而为说法。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于彼一切五百比丘行住之处,次第巡行,遂到长老舍利弗所,见长老舍利弗独在一处端身而坐,入禅思惟。尔时文殊师...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294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依舍卫大城。时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诸眷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多诸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是如来应供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生处成...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 / 596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闍婆隶

Jvāla,饿鬼名。译曰炽然。见正法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怖夜叉品第二

尔时世尊。于其中路。化度五百诸长者已。即于是处安然详审。将入王舍大城。 尔时王舍大城诸贤圣中。大夜叉。名曰无怖。即作是念。值佛世尊斯极难得。我今应以胜妙饮食奉上世尊。时无怖夜叉。即以色香味触清净具足上妙饮食。恭奉世尊。 尔时世尊。为悲愍彼无怖夜叉故。受所...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958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分别悉地相分第五

尔时彼持诵行人。被诸魔障种种恼乱欲令退心者。既知是魔。即须作法而为除解。得除解已。身心安静无恼无垢。譬如明月得云退散。离于障闭朗然天际。住于空中照耀无碍。彼之行人持诵修行。获离魔障亦复如是。又复持诵不获成就者。譬如种子因地因时。风雨不愆溉润无失。乃可生芽以至成...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244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五恐怖

佛说五恐怖世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叁宝

叁宝四种:一、一体叁宝,又云同体叁宝,又云同相叁宝。叁宝一一之体叁宝之义,佛之体上觉照之义者,佛宝也,轨则之义者法宝也,无违諍之过者僧宝也,乃至僧观智者為佛宝,轨则者為法宝,和合者為僧宝。二、理体叁宝,於真如之体上立叁宝。真如之理体视觉性法相,无违...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群牛譬

佛说群牛譬,一卷,西晋法炬译。以群牛譬好比丘,以驴譬恶比丘。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群牛譬经》

转大般若

转读大般若六百卷也。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若言读大般若,即每行通读,因此对於转读而谓之真读。此转读般若之本据,為苏悉地成就具支法品所谓:「犹不成者,当作是法,决定成就。所谓乞食精勤念诵,发大恭敬,巡八圣迹,礼拜行道。或復转读大般若七徧,或一百徧...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种论

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故名为论。 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故名言论。 二、尚论,尚,高也,尊也。谓世间一切事理,随所尊尚,随所应闻,决择是非,辩论得失,故名尚论。 叁、诤论,诤,止也。谓以言论互止其失也。或因诸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

《三藏法数》 / 29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优填王作佛形像

佛说作佛形像之别名。一卷,失译。佛以优填王之问说作像之功德者。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圆教二种叁諦

一、名随德用叁諦。於空假中之叁諦各一功能。空諦破情之用,假諦立法之用,中諦绝待之功能。二、体一互用叁諦。叁諦本為圆融而一相一味,非可见其界畔之法。即叁諦各具叁能之说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人八念

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也。(梵语阿那律陀,华言无灭,佛之弟子。) 一、道从无欲非欲得,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

《三藏法数》 / 51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一

复次佛告舍利子。云何名为于波罗蜜多发勤精进。舍利子。若于六波罗蜜多勤精进者。此说是为修菩萨行。其六波罗蜜多者。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胜慧波罗蜜多。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见彼沙门婆罗门贫穷孤露来乞丐者。随诸所欲而...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776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七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知胜义谛。何等为十。一者成就不生法故。二者成就不灭法故。三者成就不坏法故。四者成就不出不入法故。五者成就超言境界故。六者成就无言诠法故。七者成就无戏论法故。八者成就不可说法故。九者成就寂静法故。十者成就圣者法故。何以故。善男子。...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38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远离不善品第四

若人于五欲 常生其渴爱 由彼心动乱 诸恶此随转 若见于女色 乐着无暂舍 不悟彼无常 诸恶此随转 由彼贪痴故 增长于生死 凡夫不了知 诸恶此随转 常乐行放逸 寿命非长久 无正智思惟 诸恶此随转 贪欲无厌足 侈服恣严身 生掉举无惭 诸恶此随转...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192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四万人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大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楼勒䩭天王。毗楼博叉天王。毗沙门天王。将二十八部鬼师大将军。如是等诸天八万四千阿利多。将其子及眷属悉来在会。 尔时去此佛世界。...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 / 58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一道无為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离诸造作及為无為之别执,名為无為。是盖谓真言行者,超叁劫中,於第二劫虽了达万唯心,心外无别法,而恐沈没於真如无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坏因缘,而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时教

法相宗所立空中之叁时教也。此年月之叁时教与义类之叁时教二者。年月之叁时教者。一、第一时教,佛成道最初為破外道凡夫实我之执,说四大五蕴等诸法之实而明人我之為空无。四阿含等之小乘是也。二、第二时教,佛復為破小乘眾实法之执,说一切诸法皆空之理,即诸部之般若...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同分

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叁。使诸法相同之因名為同分。是為一实法,由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二种:一名眾生同分,又名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情相同。谓之眾生同分,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為法同分,又眾生同分分二类:一為无差别同分,一切情...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华色為提婆所害

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诸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时尊者大目乾连食时欲至,着衣持钵将诣王城,忽作是念:“我于今日,先往色究竟天,问少因缘,却来乞食。”于是尊者大目乾连,入三摩地等引,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到色究竟天。既至彼已,与天相见,以种种软语互相问讯。时尊者大目乾连乃问天言...

佛说诸佛》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150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一相法门

文殊功德庄严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於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见,於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於法而见积集,亦不於法而见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

《佛学大辞典》 / 742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十六兽

一时各叁兽。总為叁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為叁十二时,即叁十六兽。寅叁: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叁:狐,兔,貉;辰叁: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已叁:蝉,鲤,蛇;午叁:鹿,马,獐;未叁: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叁:狖,猿,猴;酉叁...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安饍林

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Hastin,象之别名。百论疏上之下曰:「象七肢,以手胜故,从胜受名為手。故外国人,呼象以為手。婆沙云:佛说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眾生数非眾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国道俗,通名象為手。」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诸恶莫作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於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叁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叁十...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优禅延国,住旃茶钵树提王园,其中多诸娑罗树、多罗树、迦尼迦罗树、尼拘罗树、博叉树、优昙钵罗树;复婆师华、陀腻迦华、阿提目多华、瞻婆华,阿叔迦树、波吒罗树,以为庄严;又泉井、池沼、江河、清流庄严;又青、黄、赤、白莲华遍诸水上;鹅、雁...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7494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二十

尔时复无数百千夜叉之众。雨诸莲华而伸供养。又复吹击和风触者安乐。 复无数诸佛刹中。彼彼如来。为供养世尊释迦牟尼佛及正法故。各从眉间放大光明。其光具青黄赤白红颇胝迦及翡翠等种种之色及种种相。种种光明右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普遍照耀。而悉除破一切暗冥。光复旋还...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026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天王太子。名曰辟罗。飞从天来。下至佛所。五体投地。稽首足下。却叉手住。问佛言。普世之人。皆求衣食。七宝诸乐。官爵国土。宁宝行求人不乎。世尊叹曰。大哉问也。亦国土珍宝。诸欲行求索人。辟罗又曰。可意之愿行求人者。其义云何。世...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 / 僧祐录云关中异经今附秦录 / 62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佛说灌洗佛形像

尔时佛告摩诃刹头诸天人民。皆一心听。佛言。人身难得。无为道亦然。佛世难值。吾本从阿僧祇劫时。身为白衣累劫积德。每生自克展转五道。不贪财宝弃身施与无所爱惜。自致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为尊。当为天人作无上师。太子生...

佛说灌洗佛形像》 /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 1131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9日

锡杖

十八物之一。梵语,喫弃罗Khakkhara,译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智杖,德杖之德名。显密之二意。显教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

《佛学大辞典》 / 60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叁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叁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叁昧。 一、常坐叁昧,常坐叁昧者,亦名一行叁昧。文殊般若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跏趺正坐,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惟,系...

《三藏法数》 / 565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拔陂菩萨

闻如是。佛在罗悦祇竹园多鸟树下。与众弟子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罗汉。所著尽。无余结。所作满。所求具。皆已下重担。悉至所愿。已断于故胎从政化度。皆悉度八禅。除一凡比丘。尔时拔陂菩萨。与五百菩萨俱。皆白衣身受五戒。皆从如来欲受正法。拔陂菩萨便起前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一...

《拔陂菩萨》 /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是般舟三昧经初异译 / 640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佛说秘密相卷中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白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言。世尊云何是金刚杵。复云何是莲华。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金刚手一切如来安住之智即金刚杵。本部贤圣和合相应是谓莲华。而彼金刚杵住于莲华上。由是出生一切如来。彼诸如来身即毗卢遮那。如是作已。...

佛说秘密相》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357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四恶比丘

佛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叁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则以捨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於阿鼻地狱,无数劫始生人中,...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修罗说五念处叁十八品

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於地,又嫉佛之说法,佛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叁十七品,则说叁十八品,常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方行七步

谓如来初降生时,于四方面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先观东方,口自出言: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此是菩萨希奇之事,未曾法。余方悉然。 一、东行七步,东行七步者,涅槃云:示为众生,而作导首也。 二、南行七步,南行七步者,云:示...

《三藏法数》 / 186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理事无碍十门

理者,一真法界之性也;事者,一切世间之相也。盖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故一切法全理而不碍众相之发挥;真理全事而不碍一性之明现。十回向品云:于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为之相;于无为界,示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理事相望,融通无碍,互不同,开为十门...

《三藏法数》 / 748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长者子制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五百沙门俱,皆阿罗汉,平旦皆被袈裟持钵入城丐食。 时城中四姓豪贵家,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一子字制。年十六,父檀尼迦柰殁,故制独与母居。 佛时到其家丐食,时制在...

佛说长者子制》 /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 177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不思议境界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量寿咒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中所说之陀罗尼也,中说诵此陀罗尼者,则增寿命满百岁。勅修清规圣节曰:「讽无量寿咒,举药师号。」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二说:中阿含五十六,增一阿含叁十七,部律杂事叁十八,大般涅槃,本行集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叁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瑞应本起,六度集等,则云十九出家。叁十成道。其前说歷史可考,皆承认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刘虬五教

齐朝隐士刘虬,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始自成道,终至涅槃,亦约其渐顿浅深次第,立为五教,故名刘虬五教。(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人天教,谓如来始初成道,先为提谓长者,说人天戒善,乃是因缘果报,实之法,是名人天教。 二、相教,谓如来说阿含时,广制众戒,皆...

《三藏法数》 / 325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七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萨如风无碍而行。善男子。如世间风于一切处无依无著亦无色相。而能于彼一切宫殿楼阁。及须弥山大海等处。如所作事而悉能作。菩萨智风亦复如是。于一切处亦无所著。而能施设蕴处界等彼一切法。蕴者所谓色受想行识。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07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无常品第五

尽快乐边际 一切无常 若自生爱乐 应知当弃舍 是死怖可畏 迅速难防护 或於戏笑中 忽尔而长逝 此灭法平等 处处悉周遍 于此不了知 真是愚痴者 若年少衰老 或贫乏富足 及在家出家 为死所勾摄 若快乐苦恼 或德无德 净行非净行 为死所勾摄...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2370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知近悉地分第六

复次行人自审持诵力倍生爱乐。于其染境心不攀缘。于诸违犯罪不生起。自无寒热饥渴苦恼等事。至于蚊虻飞虫乃至毒蛇血食之类皆不能害。又复饿鬼毗舍左羯吒布单曩等。皆亦不敢侵近行人之影。行人所言教一一信受。又复倍觉聪明智慧。善解文字书疏言义。唯乐一切善法策勤精进。又复...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452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因果

过去现在因果之略称。别佛说因果一卷,罗什所译,不入藏。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起世因本

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中起世佛说楼炭,起世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问答

一、定答,谓决定以实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云: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否?佛答言:无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盖言五阴之法本空,实非常不变异,是名定答。(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分别答,谓分别果报而答也。如梵志问佛云:人作身口意...

《三藏法数》 / 398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须真天子卷第一

佛说须真天子》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

福行品第三十一

若人营福业 当获殊胜报 是故广修作 无福则无财 福为最胜宝 福称无尽藏 福如彼明灯 福同于父母 福能生诸天 福能引胜处 人间修福行 感果得如意 若修彼福行 定招于富乐 应当善了知 无福则无乐 福为三世益 自性可爱乐 如影常相随 彼则无暂舍...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1980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该摄佛所说之典,称為藏。中各含藏事理,故曰藏。叁藏法数九曰:「叁藏者,谓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六十华严六曰:「自归於法,愿与眾生,深入藏,智慧如海。」 又纳典之府库也。又作堂,藏殿,轮藏等。此中亦收律论之叁藏及贤圣祖之章疏,名為...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象头山

梵名伽耶Gayā,竭夷。讹略也,具名羯闍尸利沙Gaya(ja)śirsa,译作象头。二处,一在灵鷲山北叁四里,同一界内,提婆於此行破僧罪。二在尼连禪河傍,佛度叁迦叶之所。俱舍光记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在鷲峰山北可叁五里,同一界内,天授住...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死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命尽非是福尽,或福尽非是命尽,或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三藏法数》 / 11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大海。何等为十。一者为大宝聚。二者深难彻底。三者广大无量。四者次第渐深。五者不宿死尸。六者皆同一味。七者容受众流。八者潮不失时。九者水族所依。十者无边际。善男子。云何是菩萨为大宝聚。譬如大海广积众宝。阎浮提中一切人众。咸取其宝...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457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未曾正法卷第二

尔时辩积菩萨摩诃萨。前白妙吉祥菩萨言。今当共诣佛所问。菩萨摩诃萨当云何住。是时妙吉祥菩萨。即于会中不起于座。摄菩萨形化如来像相好具足。与释迦牟尼佛等无异。即告辩积菩萨言。如来在此汝今当问。尔时辩积菩萨。不知化相谓即如来。前诣佛所而发问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云...

佛说未曾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5653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叁种天

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天也。 一、世间天,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王,虽处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间天。 二、生天,即一切众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报,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无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三藏法数》 / 162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十喻

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了知诸行相品第一之二

尔时,尊者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佛令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多,何故于今说大乘法?” 时,尊者须菩提即白佛言:“世尊!我所说大乘,将无违彼般若波罗蜜多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如汝所说,随顺般若波罗蜜多。” 是时,须菩提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我于前、后、中际求...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02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儒童

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也。然以為别称者。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缚迦此云儒童。」 又谓孔子也。溧水县南七十五里,相传儒童寺,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适楚此。南唐改曰儒童寺。盖释氏所谓造天地云:宝历菩萨下生世间,曰伏羲。吉祥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方便

梵语傴和U āya,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

《佛学大辞典》 / 888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身陀罗尼

佛说金身陀罗尼,一卷,赵宋施护译。佛為眾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阎浮提人叁事胜余叁洲

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即南洲也。叁洲者,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一、勇猛强记,谓南洲之人,于诸教法,勇猛读诵,记闻广博,心不忘失;其余叁洲,则不能然,所以胜之也。 二、勤修梵行,谓南洲之人,于诸清净梵行,则能精勤修习,期证道果;其余叁洲,则不能然...

《三藏法数》 / 175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力不可到

俱舍论云:若人舍命,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阴识神游空而去,俄顷即到所生之处,皆由业力所持。虽禅定神通等力,而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故名力不可到也。(中阴者,谓诸众生身死之后,未曾托生,是名中阴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诸佛大定之力也。谓诸众生...

《三藏法数》 / 46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难具八法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是故阿难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二部,一契、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便、十二授记。) 一、信根坚固,信,即信顺。根,...

《三藏法数》 / 49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成就分第七

复次行人专注持诵精勤不懈。虽得如愿所作成就。但一切时恒须用意。何以故缘彼一切极恶鬼神以恶业故。于诸行人不欲成就。若其成就彼真言力威德及处。或百由旬或千由旬。诸魔鬼神不敢侵近。彼作是念此之行人今世后世。而于我所无饶益故。由是行人常须在意。譬如人被甲乘象。复持弓...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994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大仙

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為仙,佛子為仙中之极尊,故称為大仙。涅槃称佛為大仙,仁王,称缘觉為大仙,涅槃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坠於地。」仁王上曰:「大仙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仙号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拘睒弥国

在中印度,周六千餘里,土地沃壤,气序热,都城宫内大精舍,高六千餘尺,内刻檀佛像,是优填王所作。诸国君王来欲移之,不能。遂图而供养,俱言得真。城东不远,故[土尃]室,世亲菩萨於此作唯识论。其东菴没罗林中故基,无着菩萨於此作显扬论。自此东北七百餘里殑伽河边...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辈事佛

一、为魔弟子事佛,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罪恶之报,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 二、为天人事佛,云:何谓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于十善,至死不犯,信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杀、不盗、...

《三藏法数》 / 273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树四教

龙树论师乃西天第十叁祖。尝立四教判释论,故云龙树四教也。 一、门,谓阿含小乘等,说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实,是为门。(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 二、空门,谓大品般若等,说真空实相之理,荡除众生情执,是为空门。(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叁、亦亦空门,...

《三藏法数》 / 194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能诠之法也。(十二部者,一契、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言。汝今当知摩伽陀国庵没罗聚落北韦提希山。帝释岩。而彼岩中九十九宫。一俱胝大菩萨众。并天龙八部诸神仙等安止其中。慈氏菩萨今现在彼入三摩地。名最上庄严。从定出已说法教化诸菩萨众。金刚手此帝释岩最上殊胜。是诸佛神通变化。非...

佛说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 / 166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鹅王别乳

和水乳置之於一器,则鹅鸟但饮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存。」玄义五上曰:「无明是同体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此鹅王喻菩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难八法

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叁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七成就定慧。八从闻生智。见涅槃四十。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僧伽吒

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折伏尼犍外道事。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化城喻品

法华第叁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於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化城喻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毘利差

Vṛkṣa,饿鬼名。译曰树。见正法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宗释题

二宗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宗,解释诸题目,通别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别释题,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故;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故。余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二、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 190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种僧

一、犯戒杂僧,谓其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常共亲附,同其事业,杂处熏习,因而破戒,是名犯戒杂僧也。 二、愚痴僧,谓其虽在阿兰若处,诸根不利,闇钝愚鲁,律论藏不能解了;于诸弟子,或犯禁戒,亦不能教令清净忏悔,是名愚痴僧也。(梵语阿兰若,华言闲静处。) 叁...

《三藏法数》 / 17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无尽句

华严十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十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十句乃尽者,我愿尽;以此十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尽,是名十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方便品第十三

复次宣说一切金刚仪轨瑜拟尼方便灌顶戒。谓分别刹那饮食喜等。诸佛如来安住鑁字。正等一相得灌顶成就。复次金刚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鑁字云何说为拏吉尼戒。如来为调御师愿为我说如其次第。佛言是中鑁字唯一体性最上庄严。为阿赖耶诸佛宝藏。于初喜等分别刹那住妙乐智。谓庄严果报...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 /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大师法护奉诏译 / 90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二种病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

《三藏法数》 / 155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奇特梦

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赞持品第十之二

尔时,世尊赞尊者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引譬喻。汝今以佛神力,复说譬喻而明此义。”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又如人欲见大海渐次而行,若见树或见树相,若见山或见山相,当知是人去海尚远。又复前行,若不见树及树相,不见山及山相,当...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862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时须耶国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欲以取酒饮之。遍求,无以麦还者。于是便起恚意言:“愿我寿终后,作大神龙,当陷此国。”后寿终,...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 / 西晋沙门法炬译 / 1069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懺悔

止观七曰:「懺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懺為梵语懺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文句记叁曰:「懺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懺摩,华言悔过。」悔过之译,不叶本义。懺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那矣Deśayati或Deśan...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变相

对於所谓圆轮具足之曼荼罗而谓诸尊极乐地狱等之曼荼罗。二义:一、变动也。画极乐或地狱种种动相,故曰变相。二、转变其形相。写此之义也。又转变本质為画图相也。毘奈耶杂事十七曰:「浴室火堂依天使法式画之,并画少多地狱变。」观念法门曰:「画造净土庄严变。」西方要决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刚座

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九种食

长养资益之义。言九种者,世间之食四,以其能资养生死色身也;出世间之食五,以其能资益法身慧命也。云:佛告诸比丘,当共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着;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梵语比丘,华言...

《三藏法数》 / 782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不放逸品第六之余

于善当奉行 见恶则如毒 故说此放逸 为第一险道 彼放逸众生 为美言所诳 常迷醉其心 于苦唯己分 不怖于苦恼 不求天快乐 由无智观察 与傍生无异 于饮食淫欲 其心无暂舍 如是诸情 则同其畜类 乐着嬉戏者 住琰摩口中 彼死即现前 是苦难堪忍...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2588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一日

在一日中将一部写完。名為一日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数珠颗数

数珠功德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曰:「念珠,分别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法为菩萨实德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礼拜五功德

一、端正,谓因见佛相好发欢喜心,而生渴仰,以此因缘,来世即得相貌端正也。 二、好声,谓因见如来相好已,叁称佛号,南无如来,以此因缘,来世得好音声也。(梵语南无,华言归命。) 叁、多财饶宝,谓于如来所,而作大施散华、然灯而供养之,以此因缘,来世获大财宝也。 四...

《三藏法数》 / 19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内藏百宝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万二千比丘僧。菩萨七万二千人共坐。文殊师利菩萨从坐起前白佛。今菩萨大会欲从佛闻沤和拘舍罗所入事。菩萨何因缘分别知内外事。佛语文殊师利菩萨。听我所说。随世间习俗而入教。佛智不可量法不计。诸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知。何况世间人当所闻知。世间...

佛说内藏百宝》 /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 3379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叁时年限

大悲说末法為万年。说末法者惟此。更无异说。正像之二时,诸论所说不同,总四种: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大悲也。又杂阿含正法千岁。善见律言正像各千年。二正像各五百年之说,大乘叁聚懺悔也。叁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说,悲华也。四正法五百年像...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善

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业也。息虑凝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业也。策身口意废恶修善也。唐善导释观以此二善,以十叁观為定善,以叁福為散善。谓一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观疏玄义分曰:「其要门者,即此观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般舟叁昧

叁卷或一卷,后汉支娄迦讖译。大方等大集贤护之旧译也。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叁昧之法。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五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萨于诸过患善能除断。谓若菩萨于自身中所过患勤行除断。若他身中诸过患教令断灭。不堪任者即当舍离。何等是过患。所谓于佛法僧不生尊重。及于戒学并诸圣人。同梵行者上中下位。于是等处不生尊重。自生我慢轻易于他。顺诸爱境逆背涅槃。起于我见情寿者士...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91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十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汝等当知诸佛如来应正等觉具足十力。具十力故得名如来应正等觉尊胜殊特雄猛自在。能转无上清净梵轮。于大众中正师子吼。何等为十。所谓如来应正等觉。于是处如实知是处。于非处如实知非处。皆如实知。若诸如来应正等觉。...

佛说十力》 / 三藏沙门勿提提犀鱼于安西莲花寺译毕进上 / 1341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乳光佛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示风疾,命阿难乞乳於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為童子,[穀-(一/禾)+牛]牛,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之白佛,佛说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乳光佛经》

未曾

梵名阿浮陀Adbhuta,译言希未曾。总以名意外之事。法华序品曰:「是诸大眾得未曾,欢喜合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瑜伽

瑜伽大教王之略名。又為密之总名。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蓝婆

Lambā,法华所说十罗剎女,第一谓之蓝婆。第二谓之毘蓝婆Vilambā,正法翻為结缚。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準法华中,十罗剎女名蓝婆,此云乘。」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八大灵塔

佛之灵塔八。云:若人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名称,是人命终,即得生天。然佛之舍利,人间、天上,建塔甚多,此所载,乃如来降生等处所建之塔也。(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一、在迦毗罗城龙弥你园,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梵语龙弥你,...

《三藏法数》 / 489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种证相不同

谓修习法华叁昧,于叁七日中,一心精进,叁种证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异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一、下根证相,谓行人于叁七日中,获得戒根清净,就中所证之相,亦叁品不同。若于叁七日中,或得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道心勇发,是下品戒根渐...

《三藏法数》 / 67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一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彼闻思修慧能证法时。便能内自得解入邪。佛...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75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叁根

又曰叁无漏根。谓见,修,无学叁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於见道,无漏智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諦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道者為苦法智忍至道类智忍之十五心,於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諦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生成佛

华严宗所立,成佛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斑足王

贤愚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月光菩萨

佛说月光菩萨,一卷,赵宋法贤译。说月光施头之缘事。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月光菩萨经》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奋迅王问翻译之记

一初菩萨。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号平等。随所显发。称谓不同。说法问论。多依自字。故奋迅王问奋迅法。如来为说四种奋迅。其人能具此奋迅。则于一切皆能奋迅。魏尚书令仪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种奋迅。于一切处普奋迅故。置能译人。在宅上面。出此四种奋迅法门。沙门昙林。瞿昙流...

《奋迅王问》 / 152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8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八

复次何等是为如来十八不共法。所谓一者如来身无懈倦。二者语无卒暴。三者无失念。四者无不定心。五者无种种想。六者无不知舍心。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定无减。十一者慧无减。十二者解脱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者于过去世无著无碍知见随转。十四者于未来世无著无...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02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二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悭吝。四者于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精进。善男子。菩萨不造不善业故不堕地狱。设或示现生地狱中...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52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十六知见

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於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我我所,计我之心歷诸缘,即十六知见之别:一、我,於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我所之实,故名為我。二、眾生,於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实之眾生而生,故名為眾生。叁、寿者,於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之报命长短,故名寿者...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沙门

佛之尊号。涅槃十八曰:「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名大沙门大婆罗门。」 又通名比丘。对於沙弥或外道而名為大。沙门者出家之都名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执受

如属於吾身分之四大,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声唯八种,谓执受。或无执受,大种為因。」同二曰:「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為依处,名执受。」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

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云何如来知诸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耶?须菩提!所谓了知众生所起诸行出没,依色而生,依受、想、行、识而生。云何依色、受、想、行、识生耶?谓诸异见补特伽罗起,如是见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977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十罗剎女

法华陀罗尼品所说:一、蓝婆,正法华谓之结缚。能繫缚眾生而杀害之,故名结缚。若从於归佛之后,则缚烦恼之贼。二、毘蓝婆,正法华谓之离结。即结缚人,或脱离之而得自在,故名离缚。若从於归佛之后,则远离烦恼之结使。叁、曲齿,正法华谓之施积。齿牙生於上下甚可怖畏,故名曲...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四句

一、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是名句,即着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着断见。 叁、亦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亦无,即堕无、相违之见。 四、非...

《三藏法数》 / 15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梵志女首意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鹿苑仙人所止处。而转法轮。与大比丘众五百人。无数菩萨俱诸异佛国各各来会。尔时世尊。晨旦整服。持钵入城而福一切。贤者阿难侍如常仪。大圣则入波罗奈大城。普次街里向梵志门。梵志女名曰首意。遥见佛身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其心静然诸根寂定。建上玄默第...

佛说梵志女首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2074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

為相

中说四為法,又说叁為相,叁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叁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二说:一者谓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说生异灭之叁相者,欲於叁世迁流之相,使情生厌畏也。生者引未来之法,使流入现在,异与灭者...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竪石听讲

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立阐提佛性之义,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山,竪石為听眾,讲涅槃,至阐提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见正

佛说见正,一卷,东晋竺曇无兰译。佛对见正比丘说种种之喻,除其断常二见。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见正经》

叁田喻叁种人

第一田,此田渠流便利,无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以喻菩萨根性猛利,智慧明了,利益众生,无穷尽,是为第一田也。(卤音鲁。) 第二田,此田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以喻声闻根性稍钝,虽得无漏,但能自利,不能度生,是为第二田也。(无漏者,谓声闻惑业...

《三藏法数》 / 205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欲,谓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故名欲。 二、色,谓色界四禅诸天,...

《三藏法数》 / 242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一智

一、世俗智,谓世间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其名,而无其理也。(漏者,谓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藏法数》 / 56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所作离一切相。” 是时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言,诸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云何了知诸法自性?于诸所作云何离相?”...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1106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

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刀风

人命欲终时,风气,解支节如刀,名為刀风,所谓断末魔之苦也。正法六十六曰:「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五王曰:「欲死时刀风解形,无处不痛。」安乐集上曰:「若刀风一至,百苦輳身。」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下曰:「能解支节故喻如刀。」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无

一、未名无,谓梵志妄计涅槃之法,在众生烦恼心中不可说。譬如瓶未出泥,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众生烦恼心中实具涅槃之德。故佛答言,如是涅槃,非是先无,同泥无瓶。(梵语梵志,华言净裔。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灭已名无,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

《三藏法数》 / 33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恼

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繫木盂作腹谤佛。叁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毘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婆啝

小儿之发声也。涅槃二十曰:「婴儿者能说大字,如来亦尔说於大字。所谓婆啝,婆者為,啝者无為,是為婴儿。」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瞿伽离谤二圣堕地狱

智度论十叁云:舍利弗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行不净,叁度為佛所呵,不改。遂生疮死,堕於大莲华地狱。杂宝藏叁。杂阿含四十八。十诵律叁十七亦见之。涅槃二十曰:「瞿伽离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圣语

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叁尸克利德婆罗门之语,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时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諦。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旧婆沙作毘陀罗...

《佛学大辞典》 / 643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种俱生惑

惑即昏迷不了之义。谓贪嗔等惑,与身俱生,故名俱生惑。 一、贪惑,谓于五尘顺情境上,引取无厌,昏迷不了,是名贪惑。(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嗔惑,谓于五尘违情境上,忿怒暴起,昏迷不了,是名嗔惑。 叁、痴惑,谓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分别,颠...

《三藏法数》 / 228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声闻辟支佛品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说于四道,佛难思议;若住者, 不退菩提。犹如虚空,无所依止; 无住无缘,离于取着。是名为道, 得坚固意;乘如是乘,无上救世。 不住彼此,不处中流;不着佛道, 名须陀洹。一切世间,及佛余法; 究竟彼岸,名须陀洹。灭诸盖障,...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852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国,尔时弥勒菩萨叉手白佛言: “世尊!我欲小所问,若世尊听所问者乃敢陈之。” 佛言:“若所疑便问,吾当为汝解说,使意欢喜。” 弥勒问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不退转法,于大乘进而不耗减,行菩萨道并降伏魔怨,如其状貌,悉还教知诸法根之...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 / 31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不思议品第十三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此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为大事故出,为不可思议事、不可称事、不可量事、不可数事、无等等事故出。” 佛言:“须菩提!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为大事故出,为不可思议事、不可称事、不可量事、不可数事、无等等事故出。 须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094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地狱品第十六

若人邪活命 造作众恶业 今当说其报 后堕于地狱 谓等活黑绳 众合二号叫 烧然极烧然 无间地狱等 如是八地狱 方面各一门 彼一一狱门 四狱为城郭 铁城遍围绕 造恶者充满 狱卒叉罪人 如鱼烹鼎镬 雨山石器杖 斫截碎其身 日夜常悲啼 渴令饮铜汁...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4196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饿鬼品第十七

若人不行施 如无灯求光 舍离于善业 何能乐报 如世间盲者 于物无所睹 离施无福因 当堕饿鬼趣 堕无财鬼中 周遍而求觅 常困于饥渴 皆由悭所感 若乐修施者 一切无能坏 不作于少因 后乃徒生悔 由先造恶业 堕饿鬼趣中 为狱火烧炙 长受饥渴苦...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93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二种

论即辩明之义。谓造论者,或发明佛说大小二乘诸之奥义;或发明自宗之道,辩证他宗之非,故曰论也。 一、立自宗,立自宗者,立自家之本宗也。谓如善说法者,立善说法宗;恶说法者,立恶说法宗;应理论者,立应理论宗;分别论者,立分别论宗也。 二、遮他宗,遮他宗者,遮止他...

《三藏法数》 / 17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净秽四句

净秽者,谓佛说华严,或在清净之土,或在秽恶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秽染,谓佛于娑婆世界摩竭提国等处而说是,隐覆净相,故名唯染。(梵语娑婆,华言能忍。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 二、唯净,净即清净。谓佛于华藏世界而说是,其地金刚,无染相,故名唯净。 叁、...

《三藏法数》 / 19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卷第五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甚为希,魔王波旬,闻说此不作留难。”佛告阿难:“以不闻故不作留难。所以者何?文殊师利法王子,以神力隐蔽令不得闻故无留难。”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还摄神力,恶魔波旬即于梦中闻说新异不退转法轮,亦闻称释迦牟尼佛名,即便惊悟,愁忧恐怖身毛皆竖...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 /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 758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二

尔时除盖障菩萨摩诃萨等菩萨众。来诣于此象头之山去山不远。彼诸大士。俱时化现殊妙宝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又于空中雨众天华。及天果云。天宝鬘云。天涂香云。天衣服云。天末香云。及天上服宝盖幢幡诸供具云。广大化现随所现已。而诸情皆得瞻睹。悉能获得最上快乐。彼象头山所...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4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四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禅定具足何等为十。一者广集福德。二者多生厌患。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具于多闻五者无颠倒教授勤行修习。六者随正法行。七者根性明利。八者具纯善心。九者善了止观。十者不着禅相。云何是广集福德。谓若菩萨于大乘法中久积善根。彼彼生中善修戒行...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4066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

如是我闻。一时佛与无数百千大众俱。是诸大众恭敬围绕听佛说法。其所演说谓以大乘无分别法而为发起。 尔时世尊普观大会诸菩萨众。即时会中一菩萨名无分别光。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演说入无分别法门。令诸菩萨闻是法已。如理修学。 佛...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977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教王

叁部: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叁卷,唐不空译。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二卷,唐不空译。一、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叁昧大教王,叁十卷,赵宋施护译。此中常称為教王者,指不空译之叁卷。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月灯叁昧

二译:一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十卷。一佛说月灯叁昧。一卷,刘宋先公译。前之一分。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正像末

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叁时。然诸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独说正像末叁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行,正得证果者,是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第一义法胜

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第一义法胜经》

二执

一、情理无,情理无者,即空观对遣执也。谓观遍计所执,于情则,于理则无,唯虚妄起,都无体用,正应除遣也。 二、理情无,理情无者,即观对遣空执也。谓观依他圆成之法,于理则,于情则无,理本是实,用,正应存留也。

《三藏法数》 / 103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百法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六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所如来广大威德。愿佛世尊为说少分佛言。善男子。汝当谛听。我今为汝。略说如来广大威德。除盖障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于是除盖障菩萨受教而听。 佛言。善男子。如来成就大慈无量平等。普及一切情。如来于一情行其慈已。于余一切...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170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

佛言:“欲学菩萨道者,当从此始: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佛言:“一、数,为檀波罗蜜。数息者,神得上天,为布施身中神,自致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得作佛,是为内檀波罗蜜,为布施得度。” 佛言:“二、相随,为尸波罗蜜。...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 /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 121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中臺八叶院

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臺大日如来。其八瓣四佛四菩萨。总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臺大日如来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无反復

佛说五无反復,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僕等五人不愁哭,以為大逆而无反復之人(无反復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上曰:「过去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曰:「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六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诸智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人无我智。二者法无我智。三者无方分智。四者知定境界智。五者加持智。六者不坏智。七者善观一切情诸行智。八者无发悟智。九者善解一切法相智。十者出世间智。云何是人无我智。谓若菩萨观诸蕴生及诸蕴灭。若蕴生时。...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663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介尔

形容极微弱之心也。止观五上曰:「此叁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心即具叁千。」辅行五之叁曰:「言介尔者,谓剎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纔一剎那,叁千具足。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宗师

宗者尊也,传正法為眾所尊崇者,称曰宗师。又传佛心宗之师云宗师。释氏要览上曰:「宗师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為眾所尊故。」碧巖六十叁则评唱曰:「宗师家看他一动一静。」 又各宗称其祖曰宗师。如真宗谓唐之善导為宗师。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阎婆度

苦地狱罪人之鸟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十叁曰:「恶鸟身大如象,名曰阎婆。觜利生炎,执罪人遥上空中。东西游行,然后放之。如石堕地,碎為百分。」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兵

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即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也。 一、象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象也。 二、马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马也。 叁、车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车也。 四、步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带甲胄,随从步行也。

《三藏法数》 / 114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法施

法施者,谓如来以此四法施诸众生,令依此法修证,不起邪见也。 一、一切万物,皆归无常,谓众生愚惑,不知世间情、无情等物,悉皆灭,坏,毕竟无常;而反计常。如来说法,为断此计,故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二、一切所,悉为苦毒,谓众生愚惑,不知五阴等...

《三藏法数》 / 256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趣轮回

马鸣菩萨集 归命三世尊,正等觉所说, 常行于利他,积集诸功德。 若自身口意,所作善恶业, 感果定非差,无别造作者。 最胜之导师,现证垂慈愍, 普为诸情,说随业受报。 此相应正理,闻已当领受, 作业皆自心,为因驰六趣。 由三毒怖畏,贩卖诸物命...

《六趣轮回》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2901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当谛听我今为汝及末法众生。宣说无量功德陀罗尼。汝当忆念勿得忘失。使于当来浊恶世中。与诸众生作大善利。阿难若众生得闻此陀罗尼。每日晨朝诵二十一遍。是人于千劫中所积恶业悉皆消灭。见身获得安隐快乐。若人志心持诵一洛叉数。是人当来得见慈氏菩萨。若...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430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顺分

顺為顺益之义,分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為顺分。此叁种:一顺福分,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情名為身中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过,诸法无我,涅槃德,身之毛竪,悲...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戒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叁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叁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分科

叁分者,分即分限。谓诸中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皆具叁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叁分之说。是故诸皆以叁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

《三藏法数》 / 47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信行品之余

“阿难!是名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为诸菩萨如是方便演说信行。” 阿难言:“云何如来复为诸菩萨说于法行?” 佛语阿难:“汝今当知!菩萨摩诃萨不住佛法而能显示不离法界,究竟不思议界,受持诸法心无下劣;虽说诸法,而于法相无所取着,无念无住;总持诸法如实相...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2738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四瀑流

一,欲瀑流。欲界之贪瞋痴,各五种(四諦修道),合為二十。疑四(除修),加之以十,為二十九物,此名欲瀑流。二,瀑流。色界无色界之贪与慢,各五种,故為二十(上界总无瞋),疑八,故总二十八物,谓之瀑流。叁,见瀑流。叁界之见惑也,先於欲界苦諦下身见等...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阿含

一切之小乘分类為四部,一增一阿含,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二十二卷,集长文者。叁中阿含,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文者。四杂阿含,五十卷,混集前叁者。四部之名,因文之体裁而名。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德山

唐朗州德山院释宣鑑,姓周氏,剑南人。幼出家,深明律,最达金刚,时称為周金刚。不信南方禪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负金刚疏钞到灃州。见一婆子卖油糍,欲买之作点心。婆指其担云:这箇是甚麼?师曰:金刚疏钞。婆云:我一问,若道得,我当供上座油糍。若道不得,别处买去...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耶输多罗

Yaśodharā,又作耶输陀罗,耶戍达罗。译曰持称,持誉,具称等。悉达太子之夫人,罗睺罗之母也。后随摩訶波闍婆提出家,於法华得授记。密教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法华嘉祥疏一曰:「耶输多罗,此云名称,诸女中名称也。」法华玄赞一曰:「耶戍达罗,此云持誉。耶输陀罗,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地狱缘品第七之二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可闻可得耶?若声若相所说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无说无示、无闻无得,非蕴.处.界所见相。何以故?彼一切法离种种性,而蕴.处.界即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由蕴.处.界空故、离故、寂灭故,般若波罗蜜...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78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优填王独处空闲,静室而坐,生如是心:“我当云何知诸帝王真实过失及真实功德?我若知者,当舍其失,当修其德。谁沙门净行者能了为我广开示?”良久思已,便作是念:“唯...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 / 3806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1日

五母子

昔者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行道时无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所为善恶。皆闻知之。身能飞行所在至到。能分一身及人自化无所不作。自知宿命。所从来生...

《五母子》 / 76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9日

佛说呵鵰阿那含

一卷,东晋曇无兰译,说佛印可呵鵰阿那鋡之德行及说法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道场观

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行离地叁意

一、地虫,谓一切地上皆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生草,谓一切地上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叁、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藏法数》 / 12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月光菩萨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不忍见佛入于圆寂,而于此时,先入灭度。” 尔时众中,一苾刍,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舍利弗、大目乾连,何因缘,今于...

《月光菩萨》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2625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佛说灌顶王喻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以因缘故,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三刹帝利王,于三时中,在于某方,受王灌顶;而彼三王,乃至尽寿,常所思念。何等为三?谓第一王,年方少盛,依灌顶法,在于某方,受王灌顶;得灌顶已,乃至尽寿,常所思念。又第二王,功力渐大,依灌顶法,在于某方,受...

《灌顶王喻》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70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3日

贤圣品第十五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彼初学菩萨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云何学?” 佛告尊者须菩提言:“诸初学菩萨若欲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亲近彼善知识,尊重恭敬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是善知识应当为彼初学菩萨如理教授、如实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义,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所修...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51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

西天译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普遍殿内,坐宝师子之座,与大苾刍众万二千五百人俱,复菩萨摩诃萨,及百千缘熟所度之众。 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世尊!...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 / 2597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卷第十三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常住妙等引心。何等为十。一者善行身念处。二者善行受念处。三者善行心念处。四者善行法念处。五者善行境界念处。六者善行阿兰若念处。七者善行王都国城聚落念处。八者善行名闻利养等事念处。九者善行如来施设学门念处。十者善断烦恼及随烦恼杂...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227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

佛说四无所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汝等谛听。如来应正等觉。成就四无所畏。于大众中。转大法轮。如师子吼。自在无畏。时诸苾刍。闻是语已。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合掌白言。云何如来四无所畏。 佛告苾刍。我于往昔。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来成就正等正...

佛说四无所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724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五五百年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修证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修行,而无证果,唯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

《三藏法数》 / 391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念诵忌十五地

念诵即想念持诵神咒也忌者犹不宜也云如来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若诸情为欲调他怨恶之心回伏者欲消除一切灾障者或求满足如意者当择空寂幽闲胜处结界建坛净身语意供养圣像诵持佛顶轮王咒加持作法若得成就则所愿满足不可于神龙所护及药义罗刹等地结界作法若在此等不善之处则鬼神得便...

《三藏法数》 / 877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二部中之九部也。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四教仪集注上曰:「别言之,小乘让叁存九,小乘灰断,无方广,说必假缘,无无问自说。虽受记,作佛者少。」叁论玄义曰...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十五

见[]字条。涅槃二十五曰:「被无明枷,繫生死桎。达二十五,不能得离。」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仪轨

圣迦扼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叁卷。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怒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一卷(略名俱摩罗仪轨)。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唯识中道

法相宗所立。一切万,唯识所变,而非非空之中道也。徧计所执者,以情故為非空,以理无故為非,依他起性者,以非故為空,以似故為,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為非,以妙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叁性对望而论,现於虚妄认识上...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解深密

五卷,唐玄奘译。此為法相宗所依之本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又一卷,名相续解脱如来所随顺处了义。二者对於唐译為地波罗蜜品第七与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译,五卷,名深密解脱。与唐译对分胜义諦相品...

《佛学大辞典》 / 29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卷第六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甚为希,是诸菩萨摩诃萨,决定善说菩提之法。世尊!为是自三昧力,为是佛威神力,为是此三昧力,能作是说耶?” 佛告阿难:“是诸善男子,曾于六十亿那由他诸佛所,闻说是增减,如我今者说微密语,等无异。彼不以三昧力故能作是说。所以者何...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 /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 7543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无常刀

观佛叁曰:「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福田

诸德福田之略名。又中阿含叁十福田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诸德福田经》

二种福田

田以生长为义。谓人于应供养者而供养之,则能获诸福报。如农服力田亩,而秋成之利,故名福田。 一、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冀望福报之心,乃是为而作,故名作福田。 二、无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

《三藏法数》 / 16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海中娑伽罗龙王宫庄严道场。与大比丘众七千五百人俱。并诸得大智慧菩萨摩诃萨。自十方世界皆来集会。复百千俱胝那由他梵王帝释及护世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誐噜拏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亦来集会。 尔时世尊见彼一切大众来集会已。告娑伽罗龙王言。龙主。观...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 / 3913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说罪品第十五

谓由彼作意 常造诸罪恶 愚痴不了知 徒生于后悔 众生造诸罪 皆受于苦报 是故当远离 常求于乐果 初虽作少罪 后则堕险道 由痴覆彼心 出已而复造 小罪不防护 皆为地狱因 譬如微少火 能烧于山林 由罪生恶趣 受极重苦恼 彼于己如冤 何能得寂静...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1350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说金刚杵频那夜迦分第四之余

复次行人于持诵时。及供养时乃至护摩时。若不依法及阙仪则。彼作障者而得其便。又复行人心不决定。而疑惑。谓此真言而可诵邪。谓彼真言而可诵邪。若作是念。彼作障者即得其便。又复行人谈说世俗闲事。至于农田货易之类。于自修行无义利。彼作障者而得其便。彼频那夜迦入行人身...

《妙臂菩萨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261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佛说

凡佛教之五人之说者,佛说其一也。佛说者,佛之金口自宣说法也。法华药草喻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所说皆不虚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白莲教

偽託佛教之邪教也。其教始於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诡言弥勒佛下世,白莲华开,以焚香诵惑愚民,言可救劫。转辗相煽,遂成大乱,而元以之亡。明代唐赛儿王森徐鸿儒等,至清代,其萌蘗日炽。又变為清水八卦荣华红阳白阳青莲红莲等名目。不可究詰。乾隆叁十九年寿张王伦以清水教倡...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於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叁本曰:「内心涉境,说名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玄义叁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 又从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於叁世也。...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遮吒迦

Caṭaka,鸟名。正法十六曰:「遮吒迦鸟,此鸟唯会天雨。仰口承天雨而饮之,莫得食餘水。」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阐陀

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见[车匿]条。 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阐陀论释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说偈名首卢迦。」 又婆罗门读诵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鞞陀书,后於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随喜回向所获功德,比余众生布施、持戒、修定功德,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是故于此甚深正法,应当随喜如理回向。” 是时,尊者须菩提白慈氏菩萨言:“若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一切...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62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园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摩诃萨。师子意菩萨摩诃萨。善住意菩萨摩诃萨。胜思惟菩萨摩诃萨。持世菩萨摩诃萨。人授菩萨摩诃萨。水天菩萨摩诃萨。宝积菩萨摩诃萨。隐密菩萨摩诃萨。贤护菩萨摩诃萨。...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017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8日

佛说月光童子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圣通无碍悉皆应真,漏结已解生死已断,秽冥已索慧明独存;菩萨二万,神通圣达统都三界,总摄诸法权慧无方,逮佛神德住无所住。 尔时,世尊游于王舍大城之中,广演道义开化群生,天神、地神、海灵、鬼神、帝王、臣民、三...

佛说月光童子》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3827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6日

佛说转女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菩萨八千,皆是众所知识。或他方佛土来在会者,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与百千眷属俱来在会。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而为说法,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文义巧妙,具足显说梵行之...

佛说转女身》 /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 9708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11日

佛说頞多和多耆

闻如是。一时佛在为耶国时多树木处。与众比丘僧俱。比丘五百人。月十五日盛满时。夜半寂然安静。比丘僧自相难问。时栴檀调弗天人。持天形状威神光耀来。直前趣佛。前以后悉脱身上珍宝着一面。但披一领衣。前以头面着佛足礼毕。问佛言。诸可过去佛正觉弟子名頞多和多耆...

佛说頞多和多耆》 /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 493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4日

佛说大孔雀王咒

叁卷。唐义净译。亦与前同,惟华梵之音声稍别。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耆婆导阿闍世诣佛所

佛说寂志果叙王害父母,忧恼不能措,六师外道亦无如何,遂来佛所懺悔。参照涅槃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内五法

云:佛于俱舍犁国坐夏将竟,难提以久不见佛,特往瞻礼。佛告难提云:汝若见我,若不见我,常当行内五法。然此五法,亦名内五事。皆称内者,以此五法皆从心发故也。 一、舍不信意,谓佛弟子当于如来之法,常存正信之意,则无量法门,皆可从此而入,所谓信者道之源、功德之母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法四谤

一、定是增益谤,定者,谓不知真如之理,离相寂灭,性本不,而言真如决定是者,则成增益谤也。 二、定无是损减谤,定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不可变坏,性本不空,而言真如决定是无者,则成损减谤也。 叁、亦亦无是相违谤,亦亦无者,谓不知真如之理,是即之空,...

《三藏法数》 / 212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胜慧品第二十七

由慧力为先 乐勤求正法 与定常相应 如母爱于子 又世间父母 不能偏随逐 彼于五趣中 一切皆救护 慧山极高峻 戒水常清净 于三过患 一切皆明见 若真实了知 眼根所缘境 以智为所依 能渡三海 善修施戒定 说彼智为先 由智乐持戒 则能免恶趣...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33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登地

菩萨之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而十地之间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终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称欢喜地,始断一分烦恼而悟一分法性欢喜之位也,以后登地之菩萨又名法身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之箱。释氏要览中曰:「笥法将,并五印度学人,称奘法师。」是由箱之义,转而為通人之义。与西域记十二赞奘师所谓:「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笥,亦称法将。」皆笥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法施

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叁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情宣说、开示叁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

《三藏法数》 / 14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一事喻如来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叁、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

《三藏法数》 / 633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常啼菩萨品第三十之一

“复次,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欲求般若波罗蜜多者,当如常啼菩萨摩诃萨往昔于雷吼音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法中修习梵行,勤求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常啼菩萨摩诃萨作何方便而能求是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常啼菩萨摩诃萨往昔求般若波罗...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19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大方等顶王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一万。一切大圣神通以达。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摄三世慧至三达智。空无相愿不中取证。行于大慈奉无盖哀。不计吾我以度彼岸。通于三世无去来今。晓一切法如幻化梦影向野马芭蕉水泡聚沫。解于三处本无所。从缘对生利无...

佛说大方等顶王》 / 5025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佛说月上女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国大树林中草茅精舍。与大比丘五百人俱皆阿罗汉。复菩萨八千人俱皆是大德。大威力大神通。悉皆受持诸陀罗尼。得无碍辩得诸禅定。得无生忍具足五通。所言真实无虚妄离诸誉毁。于己眷属及以利养悉不染着。不求报故为人说法得深法忍能度彼岸。具足无...

佛说月上女》 /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 6780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佛说大迦叶本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 尔时,城中势富梵志,名曰尼拘类(晋曰无恚),财富无数,金银七宝,田宅牛马,不可称计。梵志子,名曰毕拨学志,舍六十佉梨金宝好物及千具犁牛,捐仁贤妻,天下第一光颜微妙面色为最,心自念言:“当趣世间阿罗汉,学净修梵行。”诣多子...

佛说大迦叶本》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241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忍辱品第二十四

善安住于忍 为第一庄严 此为最胜财 非世宝所及 若人修忍行 为世所恭敬 是故常一心 坚固而修习 若人修忍行 离忿怒过失 于此世佗世 善人常称赞 忍财与戒财 及彼胜慧财 如是诸功德 超过于世间 是故具智者 乐行于忍辱 常于诸众生 心不生厌舍...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450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四大部

禪林以华严,涅槃,宝积,般若四為四大部。勅修清规祈祷曰:「或看藏,或四大部,或叁日五日七日,随时而行。」佛祖统纪四十八曰:「凭楫问道於果佛日,顿悟心旨,南渡之后,所在藏残闕,楫以奉资造大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世以华严涅槃宝积珠林為...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歌偈

歌叹他德之偈颂。智度论叁十五曰:「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讚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钵婆叮

龙王名。译曰忍龙。见正法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法师十德

华严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卷第二

尔时世尊。告尊者护国言。四种法。于诸菩萨而为缚法。何等四法。一者轻慢他人。二者于世间事方便趣求。三者散乱用心如行险难。四者于其眷属一心贪着。如是四法。为菩萨缚。复说颂曰。 若行轻慢于他人 方便唯求世间事 散乱如行险道中 如象陷身深泥里 于自眷属生爱着 ...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549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海龙王宫,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娑竭罗龙王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言:“世尊!颇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龙王:“四殊胜法,若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 / 23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法树

佛法能获涅槃之果实。以树譬之。涅槃十九曰:「法幢欲倒,法树欲折。」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自性受用变化叁身

法相宗所立之叁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叁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二。唯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妄想

一、自性妄想,谓妄执根尘等法,各体性,不相混滥,是名自性妄想。 二、差别妄想,谓妄计色等可见可对之色,不可见可对之色,不可见无对之色,是名差别妄想。(可见可对色者,即青黄等色,眼可见,亦可对也;不可见可对色者,即声香味触四者,虽不可见,而对于耳鼻舌...

《三藏法数》 / 33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珠宝八功德

此珠,即转轮圣王七宝中之神珠宝也。以其具八种功德,故分别之。(轮王七宝者,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典财宝、主兵宝也。) 一、能作光明,谓此珠于夜闇中能作光明,遍照百由旬,如秋月行空,远离云翳;又能昼日热时,放冷光明,除诸热恼,而得清凉也。 二...

《三藏法数》 / 349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谏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国王名不离先尼,出行国界,道过佛所,身蒙尘土,解剑退盖为佛作礼。天尊曰:“就坐。”王即坐。 佛问王:“王所从来,身蒙尘土。”王即退坐,稽首对:“诺!属行国界灾异者。” 佛告王曰:“王治当以正法,无失节度,常以慈...

佛说谏王》 / 宋安阳侯沮渠京声译 / 1618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9日

大方等大集

大集之具名。见[大集]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性相二宗十异

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叁乘异,法相宗以叁乘為真实,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叁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不成佛之眾生為了义,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实。叁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法义

法者教法,能詮之教文也,义者所詮之义理也。法华序品曰:「演大法义。」佛说譬喻曰:「如来大慈為说如是微妙法义。」嘉祥法华疏二曰:「教法但称為法,教所表理即称為义。」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秘密篋印心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篋印心陀罗尼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太子墓魄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诸比丘: “昔者王名波罗㮈。王一太子,字名墓魄,生无穷之明,端正妙洁,无双比。父母奇之,供养瞻视,须其长大,当为立字。然太子结舌不语十三岁,恬惔质朴,志若死灰,意如枯木;目不视色,耳不听音,状类喑哑聋盲之...

《太子墓魄》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312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重释二乘相品

“阿难!如是菩萨摩诃萨现知明无明,知行无行,知识知识相,知名色知名色相,知六入知六入相,知触知触相,知受知受相,知爱知爱相,知取知取相,知相,知生知生相,知老死知老死相,修集现见名辟支佛。”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现见无明,而无所知;亦无成就, 如水中...

《不退转法轮》 /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 1808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不住声闻、缘觉地。如是行者,是无所行而行、无所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175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常啼菩萨品第三十之二

尔时,佛告须菩提:“彼常啼菩萨摩诃萨,如是忧愁啼泣时,忽然见如来形像住立其前,作是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本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汝今如是勤求等无异。是故汝应益加精进勇猛坚固,从此东行五百由旬,一大城名曰众香,其城七重——...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5603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千佛出兴异说

或以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别出生,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九曰:「过去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其时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王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

《佛学大辞典》 / 708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同性

具名大乘同性,二卷,宇文周闍那耶舍译。佛在大摩罗耶精妙山顶,楞迦大城之毘毘沙那罗剎王供佛问法,而受菩萨之记。海龙王问其往因,佛為说之。次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萨从东方来,以大宝殿供佛问法。佛為说如来十地之名,及声闻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萨十地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吉祥陀罗尼

佛说大吉祥陀罗尼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云巖扫地

从容录二十一则曰:「云巖扫地次,道吾云:太区区生。巖云:须知不区区者。吾云:恁麼则第二月也?巖提起扫帚云:这个是几月?吾便休去。」是示忙中闲,不更涉第二头,扫地之时為扫帚一本之王叁昧,即森罗万象悉為一本之扫地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十难

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是为难也。 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而能厌于欲乐,折节求道,是为难也。 叁、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济彼饥苦;或为忠臣,以死徇节,是为难也。 四、得睹佛难,谓人或生边地,不知...

《三藏法数》 / 662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譬喻品第十四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怖、不退不失、不疑不难、不悔不没、心生信解者,是菩萨于何处没而来生此?”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怖不退不失、不疑不难不悔不没,心生信解者,是菩萨于彼...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35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不退转菩萨相品第十七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当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转者?” 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须菩提!所异生地、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如是诸地于真如中无二无别无疑无坏。菩萨从是真如入诸法性,虽入是法而...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428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云何学空?云何入空三摩地?”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多,应观色空,观受、想、行、识空,应以不散乱心谛观诸法空无所,若一切法、若一切法性,悉不可见。虽复如是观法性空,不应于中证...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76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 /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1833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观佛叁昧

佛说观佛叁昧海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难

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况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佛世难遇。 二、正法难闻,谓虽值佛出世,或缘违逆,身障难,根愚钝,不能听受。又若佛灭后,或正法处,身为他人制伏,不能往听;或生邪见,虽听不能信受。故云正...

《三藏法数》 / 374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

灌顶真言: 唵(引)曩莫舍吉野(二合)母曩曳(引)怛他誐哆野(引)啰贺(二合)帝三藐三没䭾野 诵此真言七遍,以手于头上灌顶及摩触遍身,然后息念,志心作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观行。想此菩萨三面三眼,身真金色,坐吉祥藏师子座,座千叶金莲。身六臂,右边三臂,第一臂执数珠...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诏译 / 91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佛说德护长者卷下

尔时北方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佛刹。佛国土名曰炎光。佛号德藏峰奋迅王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现在说法。彼佛世界菩萨名卢舍那放大光明。复一万菩萨。同号卢舍那放大光明。一一菩萨各与阿僧祇菩萨以为眷属恭敬围绕向娑婆世界。所诸国放诸沉水清净香炎。其香普熏...

佛说德护长者》 /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7975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第十八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眾生念佛得往生於净土者唯依此愿,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愿。教行信证叁本曰:「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辩魔相品第二十一

“复次,须菩提!亦初住大乘诸菩萨等,见是男子、女人为彼非人所执魅时,即作是言:“若我已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令彼非人舍离远去,其所执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脱。”作是语已,时彼恶魔隐伏其形来菩萨所,潜以魔力,即令非...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048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法受尘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比丘。凡人为一法。受尘自污。迷惑忧愁。没无端际。吾见其不得无上吉祥之道。如丈夫欲见女子色。是以好色之士。为染为醉为贪为污为惑为着为住为受。从淫女言故。长久趋走往来。为受勤苦耳。常欲闻淫女之...

佛说法受尘》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30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8日

光明童子因缘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证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证果。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波罗提提舍尼

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鉢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罗提舍尼,波罗舍尼,提舍尼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四戒,犯此戒者,必对餘一比丘懺悔,懺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诸天

欲界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禪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四天。其他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天部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益

云:虚空藏菩萨、梵释天等白佛言:若诸国土,能讲说此金光明,微妙典,于其国土获四利益。 一、国土吉祥益,谓若国土讲说此者,国王军众,势力强盛,无诸怨敌,疾疫消除,寿命修长,吉祥安乐,正法兴隆也。 二、辅臣和乐益,谓若国土,讲说此,则辅相大臣,和悦...

《三藏法数》 / 27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种法离菩萨行

一、疑惑佛法,谓人宿无善种,于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爱乐,是以离于菩萨行也。(梵语菩萨,华言觉情。) 二、我见贡高,谓人妄执我见,心怀贡高,嗔恚一切众生,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叁、嫉他利养,谓人见他所得利养,妄起贪爱,而复憎嫉,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四、不敬信,...

《三藏法数》 / 15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法华六瑞

谓法华一,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云:说大乘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古来世时

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长者所行平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比丘报之曰:“百斤千斤益耶,熟思计之。奉戒比丘,遵修正真,受其分卫,念彼长者,其福最上。”于...

《古来世时》 /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 227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佛说不自守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佛言:“听说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从佛听。 佛告比丘:“几因缘不自守?若眼根不闭守,若眼堕色识意便泆,已意泆便更苦,已更苦便不得定意,已不得定意便不知至诚,如已不知便不见如,已不知已...

佛说不自守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30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2日

贤圣品第十五之二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铠作大庄严,普令众生得大涅盘,而众生相了不可得。” 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铠作大庄严,普令众生得大涅盘,而众生相了不可得。须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465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二

尔时,尊者舍利子作是念:“慈氏菩萨摩诃萨已得甚深智慧,于长夜中勤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知舍利子心所念已,即告舍利子言:“汝今何故起如是念?汝于自法中法可见,而取证阿罗汉果耶?” 舍利子言:“无法可见亦无所证。” 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24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五大施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五种大施,今为汝说。何等为五?所谓:一、不杀生,是为大施;二、不偷盗;三、不邪染;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是为大施。 “以何义故,持不杀行而名大施?谓不杀故,能与无量情施其无畏。以无畏故,无...

佛说五大施》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17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九心轮

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九种之别也。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分,二能引发,叁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分也。然实但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九。故成九心轮。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

《佛学大辞典》 / 47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圣諦

苦集灭道之四諦也。為圣者所见之諦理,故名圣諦。又圣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圣諦。涅槃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諦。」见[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十七、佛说七处三观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呼比丘:“七处为知,三处为观,疾为在道法,脱结无结意,脱从黠得法已,见法自证道,受生尽行道意,作可作不复来还。”佛问比丘:“何等为七处?善为知是。闻比丘色如本谛知?亦知色习,亦知色尽,亦知色灭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

《杂阿含》 / 1182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

帝释天主赞叹品第二十三

尔时,帝释天主在大会中,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难可得见、难可得闻,亦复于中难解难入。” 佛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难见难闻、难解难入。憍尸迦!如虚空甚深故,般若波罗蜜多亦甚深,虚空空故,般若波...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23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四愿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与五百比丘僧,坐于尼延树下,为数千万人说法。于是城中豪长者,财富无数,名曰纯陀。纯陀子,厥年十四,时得重病,不免所疾,遂便丧亡。父母、兄弟、宗亲中外莫不爱重,啼哭忧愁,安可言乎! 尔时纯陀闻佛来化,心大欢喜,便告其妻言:“...

佛说四愿》 /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 1994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4日

最无比

佛说最无比,一卷,唐玄奘译。佛為阿难校量叁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之功德。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最无比经》

无表色

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為缘,满身四大製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是非如他色物质,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於色法...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常品第五之余

尔时诸天人 着乐生喜悦 过彼时分已 各怀于忧恼 如树当滋荣 密叶而弥布 过彼时分已 悉见其衰落 轮回如彼树 诸天则为叶 由着欲乐故 为无常散坏 又如雨际时 于空而遍洒 下已不复转 彼乐亦如是 如响腾于外 由风而发起 虚假本来无 彼乐亦如是...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4380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二护

一、内护,内即自己身心也。谓佛所制大小乘戒,人若受持,则能防护身口意业之非,成就种智菩提之果,此禁戒所以为内护也。 二、外护,外即族亲眷属也。谓人之修行,须屏绝缘务,凡所需衣服饮食汤药之类,必藉族亲眷属左右供给,庶得身心安隐,成办道业,此族亲眷属所以为外护...

《三藏法数》 / 123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而不称赞宣说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如是名字,何故唯说般若波罗蜜多称赞功德?” 佛告阿难言:“如是,如是!我于诸波罗蜜多中,唯说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称赞。何以故?阿难!汝今当知,此般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884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卷第十五

复次海意。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无等比劫数之前。彼时佛出现世间。名无边光照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善变化。劫名光味。以何缘故。彼佛如来名无边光照。以彼世尊初坐菩提场。未证一切智。居菩萨位。尔时身放种种色光。是光普遍十方...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267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2日

佛说内身观章句

一切一其心 皆听美言训 佛所从得道 且听我彼 彼空亦不断 行皆非常 夫行不败坏 佛以讲授 深微难见事 非章原之句 通彼能敷演 是以故为师 从本以存本 造法之积 从慧以除弃 上士所讲说 所从因缘 行皆无前世除 无知彼诸行...

佛说内身观章句》 /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 1601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叁受

受者,领纳也。谓六根之识,领受六尘之境也。(六根之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苦受,谓于六尘违情之境而逼迫之苦,是名苦受。 二、乐受,谓于六尘顺情之境而适悦之乐,是名乐受。 叁、不苦不...

《三藏法数》 / 14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漏

漏,即失也,落也。谓因烦恼惑业,漏落叁界生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漏自性,谓六根对于六尘,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诸惑,由惑造业,遂招叁界生死,是则惑自性业为漏之因,是名漏自性。(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

《三藏法数》 / 387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教起十缘

一、依时,时即说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叁际时、摄同类劫时、收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

《三藏法数》 / 728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种修叁昧法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空性品第十八

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世尊!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退转相。” 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何以故?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已能成就无边智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兢伽沙等...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193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增上慢品第二十四

尔时,世尊复告尊者阿难言:“当知菩萨摩诃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恶魔皆生疑念:“菩萨摩诃萨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为当中道取证声闻、缘觉果耶?为当决定直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阿难!彼诸恶魔或时若见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决...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851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地狱缘品第七之一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一切智智,一切智性即般若波罗蜜多耶?” 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所应敬礼,般若波罗蜜多所应尊重。般若波罗蜜多是大光明;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无染;般若波罗蜜多广大照...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002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文殊悔过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无央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揽十方慧立三脱门。晓了三世无所挂碍。颁宣三宝救济三界。开演三乘使晓本无无上正真。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游罗阅祇耆阇崛山。与诸菩萨不可称计诸大弟子天龙鬼神干沓和...

佛说文殊悔过》 /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 9375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5日

叁病

一、贪病,修不净观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观可治。叁、痴病,修因缘观可治。见涅槃叁十九。 又一、谤大乘,二、五逆罪,叁、一阐提,是為无佛性。此為难治之叁病。见涅槃十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耀童子

佛说金耀童子,一卷,赵宋天息灾译。婆罗门之一子,身光明,少净信,后从佛出家,佛说其因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金耀童子经》

岌法师叁教

岌,武丘人也。谓其以此叁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 一、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已前,见得道,是名相教。(见得道者,谓二乘见一切法是,不离色、心,因而得道也。) 二、无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已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是名无相教。(齐...

《三藏法数》 / 192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二

尔时,帝释天主复白佛言:“希,世尊!菩萨摩诃萨为回向故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不以高心而生取相。” 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持读诵,自所宣说或令他说,如说修行者,是人以其功德力故,若入军阵无所怯惧,勇猛坚固胜伏他军,乃...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6351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卷第十三

复次海意。云何是金刚句。谓即自身是金刚句。自性无分别故。海意。此金刚句于诸见中决择而转无明。是金刚句。入诸明故。此金刚句。于所缘事中遍知而转五无间际。是金刚句。无加行平等故。此金刚句。于诸加行遍知而转贪际。是金刚句。离贪际平等故。此金刚句。于贪离贪平等而转瞋际...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151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2日

小道地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怙其善不晓护戒自欲身。二者以不护戒便黠意不生。以黠意不生便不知身。以不知身意便惑。三者不解以不解便不了了。以不了了意便疑。四者不数校计命福日尽心自可。用是四因缘故不得息。道人求息。欲得息者要当知坐行二事。一者喘...

《小道地》 / 1582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6日

佛说法集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普皆严洁清净无垢。诸佛如来福智庄严如意所化。超于三界为数行。过一切譬喻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果报所生。于最胜楼阁妙宝台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具四无碍得俱解脱。与菩萨摩诃萨众皆悉清净。得常无常三昧境界。...

佛说法集》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9006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

一卷,失译。

《佛学大辞典》 / 5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修跋拏婆颇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王。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王。修多罗,此言。都云金光明帝王。」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胜军王所问

一卷,宋施护译。与沮渠京声译之諫王,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义净译之佛為胜光天子说王法,大同小异。佛為波斯匿胜军王Prasenajit说王法,并说十二因缘。但四山一喻后之叁,合於老病死衰之四、此合於邪行老病死之四、名為四怖。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长眉僧

宾头卢尊者也。尊者保长命而住於世,以眉毛长得名。杂阿含二十叁曰:「时王见尊者宾头卢,头髮皓白,辟支佛体。头面礼足,长跪合掌。(中略)白尊者曰:尊者见世尊耶?叁界所尊仰。时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视王而言:我见於如来,於世无譬类。」祖道载七曰:「道安每疏义,...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乘修多罗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德护长者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五百人俱。各从佛刹而来集会。得无所无作行神通。得幻生神通。得清净离尘信心成就。得无障碍闻生。得深入一切相如幻。得如影身遍现一切佛刹。得如响声能持法轮。得如梦智随顺见一切世界。得能随顺阿僧祇如...

佛说德护长者》 /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6163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与大比丘众五千人俱。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摩诃迦旃延等众所知识。菩萨摩诃萨万八千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梵德菩萨。光德菩萨。星德菩萨。师子王菩萨。师子藏菩萨。妙音声菩萨。白香象菩萨。金刚幢菩萨...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 / 失译经人名今附三秦录 / 3167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须摩提长者

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中长者子须摩提死。父母痛苦不已,佛说一切法无常开喻之。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

祇陀饮酒

未曾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亦无餘过。佛言若如此终身无过。」止观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种大师

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

佛言:“过世佛入城分卫,与尊弟子诸菩萨俱;弟子菩萨姿容相好,皆悉端正,如本所行各得其道。 “一母人,妊身数月,见佛及僧所至奏,心自计愿:‘我所怀子生,如此使为沙门佛弟子。’日月满足即生安隐,儿亦姝好与众人异,母以恩爱无意令儿行作沙门,中觉意,即自念言:‘...

《过去世佛分卫》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615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 须菩提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亦不爱乐声闻、缘觉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须菩提!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252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二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故恶魔于其长时勤作方便起诸障难,而令诸修菩萨法者,不得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听受修习书持读诵?” 佛告尊者须菩提言:“汝今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出生诸佛一切智,从一切智而复出生诸佛正法,从诸佛法出生无量无数众生。诸佛以其方便智力,普令...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97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散华缘品第二十八之一

尔时,复三十三天诸天子众,各各持以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来诣佛所而散是华。即时会中六万苾刍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住立佛前。时,诸苾刍以佛威神力故,各各掌中自然盈满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即以此华散于佛上。华散佛已,咸作是言:“世尊!我等皆修...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352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八吉祥神咒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千人皆弥勒等。 佛告贤者舍利弗及诸比丘:“皆一心听!” 佛告贤者舍利弗:“东方去是一恒沙,佛名安隐嘱累满具足王如来.至真.无所著.最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曰满所愿聚。 去是二恒沙,佛名...

佛说八吉祥神咒》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344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精进品第二十五

为长养正法 观彼时及方 起勇猛精进 而求彼彼果 若离于正法 及时方作用 由无彼精进 多增懒堕事 智者多勇捍 乐解脱正法 速趣于天中 如箭顷相似 由彼精进力 善营种种事 于彼彼所作 皆悉得成就 若出世正法 及世间义利 皆由彼精进 舍此则无...

《诸法集要》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300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大三摩地门大精舍。与大比丘众八万九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慧善具足所作皆办。其名曰神力智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神通自在王菩萨净光无垢陀罗尼菩萨。大力普闻菩萨大庄严力菩萨。无量光菩萨慧善慧普光王菩萨。如是等大菩萨声闻大众。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无...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 / 61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大乘无量寿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僧。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同会坐。尔时世尊。告曼殊室利童子。曼殊上方世界。名无量功德聚。彼土佛。号无量智决定王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为众生开示说法。曼殊谛听。南门浮提人皆短寿。大限百年。于中夭...

《大乘无量寿》 / 5283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解了

会得道理也。深密二曰:「於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一行一切行

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眾生大精进勇猛,佛说一行一切行,则四叁昧。」探玄记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叁...

《三藏法数》 / 315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力士移山

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门途行者回碍,五百力士同心议曰:‘吾等膂力世称希,徒自畜养无益时用...

佛说力士移山》 /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 / 2420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卷第三

尔时净光天子而说颂曰。 太子汝当知 莫著于迷醉 于此险难中 勤求于出离 如佛所说言 若离迷醉者 此人大勇猛 善行于律仪 清净无瑕秽 所见诸众生 心生慈愍行 成佛当不久 过去一切佛 现在及未来 皆从众善生 远离贪瞋痴 饮食及衣服 金银摩尼宝...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435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一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诸善知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爱乐善知识者,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耶?” 佛言:“须菩提!当知诸佛如来是菩萨善知识。何以故?...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1634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佛说象头精舍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象头精舍。 尔时,如来成佛未久,与大比丘众满足千人——皆是过去往昔螺髻仙人,所作已办,弃舍重担,久离生死,尽诸烦恼,平等空慧,正受智心,一切觉知,到于彼岸,皆阿罗汉——复与无量大菩萨摩诃萨众俱。 尔时,世尊独坐思惟,入诸三昧,遍...

佛说象头精舍》 / 4472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

佛说孔雀王咒

二卷。梁僧伽婆罗译。与前同,稍略。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劫

二种:第一、一成劫,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禪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情一人,即為器世间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二十劫。叁坏劫,亦二十增减。其中...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百日

限百日之期而书写文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迦布德迦伽蓝

Ka otakasaṁghārāma,西域记九曰:「迦布德迦(唐言鸽也),伽蓝。昔佛於诸大眾,一宿说法。佛说法时,罗者。於此林中,网捕羽族,日不获。遂作是言:我惟薄福,恒為弊事。来至佛处。扬言唱曰:今日如来,於此说法。我今网捕都无所得,妻孥饥饿,其计安在?如来告曰:汝当蕴...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因缘发起正见

一、外闻正法,谓众生虽具正念,必从智人闻说正法,然后正见始得开发。譬如谷麦,内具种子,外滋雨泽,然后其芽始得生起。是故若欲正见开明,必须外闻正法。 二、内正念,谓众生虽闻正法,发起正见,实由内心正念本具。譬如洪钟,虽待人扣,声非外,是故若欲正见开发,必须...

《三藏法数》 / 124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明

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叁、...

《三藏法数》 / 188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行定品第二

尔时佛告普贤菩萨。当为发遣等目菩萨所欲。并诸菩萨畅诸菩萨场。当说菩萨摩诃萨十定方便。普贤菩萨本行功德。咸修当行。何等十。一曰。得初始大德之明。菩萨摩诃萨方便之善。二名悦向大定之行。得菩萨摩诃萨方便之行。三名明度诸刹之清净。四名修内性之清净。五名过去藏之清净。六...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179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9日

正福品第五之二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满阎浮提所众生,各各教令修四禅定。憍尸迦!于汝意云何,彼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帝释天主白佛言:“甚多,世尊!” 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虽多,不如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发信解心、发菩提心住菩萨法,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6066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於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於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在色界之初禪天,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禪天以上...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白伞盖

為元朝自西藏刺嘛教之本译出者,二译:一者光录大夫司徒叁藏法师沙罗巴之译。题云: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一者俊辩大师唧囀铭得哩连得囉磨寧等译,题云: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共一卷,后译之本,前记白伞盖佛母之画像念诵法,后附总讚嘆祷祝偈。而元本藏记收前译...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密教十重戒

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消灾吉祥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之略名。一卷,不空译。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无量义处叁昧

梵语Anantanirdeśa ratiṣṭhāna samādhi。佛说法华前,先说无量义,次入此叁昧也。无量者叁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叁昧,谓之无量义处叁昧。佛既说无量义后,将说实相,於中间入此定,依所出之无量义故為无量义之...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迦摩

饿鬼名。正法十七曰:「迦摩饿鬼。」注曰:「迦摩雨卢波,魏言欲色。」Kāmarū a。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字具四用

阿字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於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且举叁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义故,即『息灾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无缺,即『增益用』,以本不生故,无量过失殄灭无餘,即『...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是时一天子。名嗟袜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而乃先现五衰之相。身无威德。垢秽旋生。头上花鬘。咸悉萎萃。诸身分中。臭气而出。两腋之下。悉皆汗流。时嗟袜曩法。由是之故。不乐本座。宛转于地。悲哀啼泣。而作...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 / 1411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大苾刍众五十万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余烦恼。安住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所作已辨。舍诸重担得大善利。诸结缚皆悉已尽。正智无碍诸心善寂神通具足。复菩萨摩诃萨众。皆得不退转地一生补处。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347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五恐怖世

佛说五恐怖世,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五种可恐之事。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作礼

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趣轮迴

一卷,马鸣菩萨集,赵宋日称等译。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斛饭

梵名途卢檀那Droṇodana,或作Dotodana,又译曰榖净。师子颊王之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也。传歷未详。起世十、彰所知论上等,谓王阿尼娄驮跋提梨迦之二子,五分律十五、十二游部律破僧事二、释迦谱一等,谓摩訶男阿尼娄驮之二子,眾许摩訶帝二、於此加跋[木奈]...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韦提得悟

韦提希闻观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廓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愿生彼国。」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漏因果

一、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叁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漏因,即集谛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漏果,即苦谛也。

《三藏法数》 / 10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色童子因缘卷第一

如是随闻。尊者大迦叶已趣圆常。尊者阿难。具大威德大智慧。与尊者舍利子等无异。悲心如佛普摄一切。能于国城聚落方处。随彼彼处以胜方便调伏化度一切众生。乃至后时。广为教化俱胝百千诸众生故。宣说正法而雨甘露。灌注心顶。周遍广严大城庵罗树园。皆作利乐。 是时王舍大...

《金色童子因缘》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80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鸚鵡说法

夜摩天中,鸚鵡说法化导诸天。见正法,义楚二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迦婆离迦

鬼名。译曰护身。见正法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卷中

复次彼彼楼阁周匝。或天女执众乐器。所谓琵琶筚篥琴笙箜篌螺鼓小鼓拍板等类。作妙音乐。或天女捧赤栴檀香末。或天女。捧龙实栴檀香末。或天女捧沉水栴檀香末。或天女。捧黑沈栴檀香末。或天女。捧众妙栴檀香末。或天女。执优钵罗华俱母陀华奔拏利迦华。或天女。执...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23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8日

佛法普入道门叁昧

维摩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标帜

(一)利剑,此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為诸法本不生,(表)空(遮)不二,而之边為本不生,空之边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於之边,亦不动於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赊迦

饿鬼名,梵语Aśaka,译曰希望。见正法十六。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四种希

一、时希,时希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也。 二、处希,处希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叁千世界之中;佛不于余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也。(梵语迦...

《三藏法数》 / 264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对為碍之义,障碍之义者,谓之对。一、障碍对,如手碍手,石碍石,互碍而被碍者。二、境界对,六根六识及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叁、所缘对,為六识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缘虑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童女迦叶

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為优婆塞。长阿含第七弊宿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林住。时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婆醯村。此村丰乐,民人眾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為梵分。」然与此同本异译之中阿含十六蜱肆曰:「一...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无我

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实体,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為...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因之一。俱时之法,互為因,谓之俱因。例如地水火风之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者,彼為我之因,我為彼之因,恰如叁叉之相依而立。是名俱因。此法因果同时,故得相对而谓為俱因。亦得相望而谓為互為果也。四大之中一大為因,则他叁大為果,他叁大為因,则此一大為果,以互為...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法界实相

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耳。四教仪曰:「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更一义,实相者别教之理,法界者圆教之理。涅槃四十曰:「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万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辅行叁曰:「实相是法理,法界是圆理。」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甘露灭

甘露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註:「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会疏二曰:「见四諦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諦理,离生死法,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卢醯多迦

Rohitaka,译曰赤色。西域记叁曰:「卢醯呾迦窣堵婆,唐言赤。」正法十八曰:「卢醯多龙王,魏言赤龙。」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释迦与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叁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於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幻化。」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金刚叁昧

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輒膜拜焉。」同续二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决定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为汝。宣说甚深。决定正义。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时诸苾刍。白佛言。善哉世尊。何等名为决定正义。我等乐闻。惟愿世尊。为我...

佛说决定义》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4636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华严五周因果

法华叁周说法,而华严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為行者所信也。二差别因果,由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间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灭十方冥一卷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无央数。 佛以明旦着衣持钵,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入城分卫。时,释种幼少童子,名面善悦,严驾车乘,晨朝出城。遥见世尊与诸圣众,而俱发来,至于佛所,下车步进,稽首佛足,右绕三...

佛说灭十方冥》 / 286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小乘叁藏

四部之阿含等為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為论藏。此叁藏之根本皆佛说,於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於小乘,故於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訶衍藏Mahāyāna iṭaka,以对小乘之叁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訶迦叶於耆闍崛山...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 3299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

佛说法灭尽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今大众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故。愿闻其意。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

佛说法灭尽》 /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 86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四胜身

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黄芦园

佛在黄芦园时,百二十岁之老梵志来,责佛不敬一切。佛说其理由及於五欲不昧不怖。摄於中阿含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瞿师罗园

此是长者名也。此翻美音。由过去世作狗子时,以声吠请辟支佛至家供食,故生生中报得好音。是长者身长叁尺。佛亦化身為叁尺,以化彼。令归正法。西域记云:具史罗,旧云瞿师罗,讹也。城东南不远,故伽蓝具史罗长者旧园。中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高二百餘丈。如来於此数年说...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龙华叁会

弥勒下生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花林园中,叁会说法。故云龙华叁会。(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

《三藏法数》 / 467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严题七字义

一、大,大即常体得名,常遍为义。谓旷兼无际,体不变易,竖穷叁际,横亘十方也。(叁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也。) 二、方,方即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谓双持体相,十界常规,能令一切众生师轨执而生解也。(双持体相者,体即是性,谓持性与相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

《三藏法数》 / 33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梵福

一、未起塔处起塔,塔,梵语具云塔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塔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云:若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比量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车;以见烟故,比知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

《三藏法数》 / 574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轮王七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刍苾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刹帝利大灌顶王——已受灌顶得轮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现世间,其王出时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何名轮宝?所谓...

《轮王七宝》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1808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清净品第八之二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人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我当守护其人及此法门。” 时,尊者须菩提谓帝释天主言:“憍尸迦!汝见法可守护耶?” 帝释天主言:“不也,须菩提!” 时,须菩提言:“天主!若菩萨摩诃萨如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如理而行随顺相应者,是即名为...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564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穷子

法华七喻之一。叁界生死之眾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 法华信解品曰:「譬若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復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贾客,亦甚...

《佛学大辞典》 / 97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虚空无為

叁无為之一。部宗所立二虚空,一為虚空,二无為虚空也。凡现於无色像所者,是為虚空,本来常空者无為虚空也。為虚空者分限,生灭,属於眼识之所见。因是称此為空界之色,為五蕴中色蕴之所摄,六大中空大之所摄。是為无常也。无為虚空者,无限无际,真空寂灭、离一...

《佛学大辞典》 / 51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弥陀

佛说阿弥陀一卷,秦罗什译,净土叁部之一。此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為切要。此所摄,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篤之机也。各家註述如下:阿弥陀义记一卷,隋智顗说,灌顶记。阿弥陀义述一卷,唐慧净述。阿弥陀通赞疏...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阿弥陀经》

六尘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叁、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香等,...

《三藏法数》 / 197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般若十种利益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

《三藏法数》 / 55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卷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于夜后分入无垢光三昧,文殊师利法王子于夜后分入遍照三昧,弥勒菩萨摩诃萨于夜后分入遍炬三昧。尔时尊者舍利弗,于夜后分明相出时,佛神力故从自房出诣文殊师利房。尔时尊者舍利弗,欲入文...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 /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 613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清净品第八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随顺恶知识,远离善根及不精进者,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极难信解耶?”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是等人,少见少闻远离善根,修劣智慧不能精进,又复随顺诸恶知识,是故于此甚深法门极难信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43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五五百年

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禪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禪定者多故也。叁、多闻坚固,谓第叁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导师

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云:号导师者,令眾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云:能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使得无為常乐故。」法华序品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法华涌出品曰:「是四菩...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名色

五蕴之总名也。受想行识之四蕴為名,色蕴之一為色,受等之四蕴,皆心识之法,而无形体之可见,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蕴之一,為极微所成质碍之物体,故谓為色。色者质碍之义,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渐渐生长,五蕴完具,谓之名色支。大乘义章四曰:「言名色者,心从詮目,故号...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种不坚易叁坚法

一、不坚财贸易坚财,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若能持用布施清净梵行之人,远求无上安乐涅槃,或求当来天人乐果,即为坚固之财,永久不坏矣,是为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不坚身贸易坚身,谓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

《三藏法数》 / 288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大孔雀咒王卷下

阿难陀此孔雀咒王。是毗钵尸如来正遍知者随喜宣说。即说咒曰。 怛侄他頞喇滞羯[口×束×頁]滞末睇末柁跋达泥(去)阿伐丽摄伐丽睹囇睹囇部囇部囇摄伐丽钵拏摄伐囇呼主呼主呼止呼止母止母止莎诃 阿难陀此大孔雀咒王。是尸弃如来正遍知者随喜宣说。即说咒曰。 怛侄他一智(贞励...

佛说大孔雀咒王》 /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604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赞嘆念佛行者之语。即希信难信之法,故此名。涅槃德王品亦说六种之希人,谓:「善男子,世二人甚為希,如优曇华。一、不行恶法。二、罪能悔。如是人甚為希。復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復二人:一、諮受新法。二、温故不忘。復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復...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九横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饭饭,四者为不出生,五者为止熟,六者为不持戒,七者为近恶知识,八者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九者为可避不避。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一、不应饭者,名为不...

《九横》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 537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3日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卷第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于汝大仪轨中。我亦授与三摩地法。何以故由能观想此三摩地故。即能获得一切如来大自在法。而为一切三界法王。所我得观自在名。亦从如是法中所建立故。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现高举势。左手执莲华右手结开敷印。说此入三...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7357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二始

佛於寂灭道场说华严,為大乘之始。於鹿园说阿含,為小乘之始。谓之二始。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无漏因果

一、无漏因,谓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叁界生死之苦果,则戒定慧名无漏因,即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无漏果,谓二乘之人,既断叁界生死逼迫之苦,证真空涅槃寂灭之乐,是真空涅槃名无漏果,即灭谛也。(梵语涅槃,...

《三藏法数》 / 123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人观十二因缘

叁人者,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萨,虽同观十二因缘,然随智浅深,法成高下,故叁种之异也。 一、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证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 40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伏淫

闻如是: 一时,婆加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居士阿那邠祁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住一面。阿那邠祁居士却住一面已,白世尊曰:“唯,世尊!世间几伏淫而可知者?” “汝居士!世间十伏淫。云何为十?此居士,或一伏淫,非法行淫干彼,非法求淫干(无所方便为苦)...

《伏淫》 / 西晋沙门法炬译 / 125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八千人。菩萨一万六千人俱。是诸菩萨智慧方便神通具足。辩才无碍得大总持。 尔时世尊处大法座。与如是等无数百千大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彼时会中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智上。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礼佛双足。礼已合掌前白...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55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月明菩萨

佛说月明童子。一卷,吴支谦译。此為月灯叁昧之一分。佛对月明童男(即月光童子)说法财二施,及过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疗比丘之病。月灯以之作智意女。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月明菩萨经》

本门十妙

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叁、国土,本既成果,必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叁土,中间亦四土,本佛亦应土,復居何...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灌佛

佛说灌洗佛形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身戒

身持戒行也。涅槃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行事钞下曰:「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為本。」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 叁、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之财,不...

《三藏法数》 / 200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

楞严者 括 诸佛万行之枢纽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赜。开物成务。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达。其旨隐而畅。入于至妙之域。出于无生之表。铿锵磅礴群汇率化。穷玄绝圣其在兹乎。是知大和无私虽幽必煦。至神无迹虽微必贯。玄功无宰虽遐必达。率由心绝为而大千同照。道跻无作而至...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 332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五种天

涅槃二十叁。明四种之天。同十八明生天与第一义天之二种,其中生天以在四种中合二处所明為五天,即於彼四种加第一义天為第五也。第一义天是佛及佛所证之涅槃。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优婆塞五戒相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执着於之邪见。又云常见。智度论七曰:「二种见:见无见。」法华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若空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法华义疏四曰:「智度论云:爱多者着故起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又云:四见多者着,邪见多者着无也。」法华玄赞四曰:「若者执我...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念佛十种心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

《三藏法数》 / 442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月上女卷下

尔时长老舍利弗复问月上作如是言。汝于今者在菩萨地是忍相。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月上作如是言。尊舍利弗。夫菩提者无言说。但以假名文字说耳。所言成者亦假名说。若久若近俱是名字。尊者。云何作如是言。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尊舍利弗。夫阿耨...

佛说月上女》 /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 6122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

信佛功德

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信佛之功德。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信佛功德经》

法印

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叁种之法印,称曰叁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火坑

喻五欲之可畏也。杂阿含四十叁曰:「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中阿含五十四曰:「欲如火坑,我说欲如火坑,如毒蛇,我说欲如毒蛇。」 又譬恶趣之可怖也。观定善义曰:「叁恶火坑,临临欲入。」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药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一卷,玄奘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二卷,义净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金刚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不空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失译人名。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二卷,沙囉巴译。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讲说文之义理也。大智度论曰:「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加被所说。叁,仙说,谓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四,诸天说,谓帝释每於善法堂上,為忉利天人演说般若。五,化人说,谓叁乘圣人,随机现化,如罗睺罗化作...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菩萨生兜率天叁事胜

菩萨当补佛处,故生兜率。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五欲境界知止足故。(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命胜,菩萨已离叁界生死,虽不修命业,而于彼天托生。天数寿命四千岁。天寿毕已,降生中国,以补佛处,是名命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3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漏分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留国行治处名为法。时,拘留国人会在。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从佛闻。佛便告如是:“比丘听。当为说法,上起亦利、中起亦利、遍竟亦利,方便,具足现意行。当为听真,谛受为念听说。”比丘应:“唯如是。”比丘便从佛闻。便说是:“...

《漏分布》 / 3073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5日

世智辩聪

八难之一。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耽习外道书,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為佛道之障难。人天眼目曰:「世智辩聪不要拈出。」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篇

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復得為比丘也。比丘四戒,比丘尼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於死,仅残餘之命。因此而向於僧眾懺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波罗蜜菩萨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忿怒

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真实身也。二教令轮身,由大悲而现威猛之相,奉行大日教令之明王身也。希麟音义六曰:「案忿怒像,金刚顶瑜伽云:诸佛菩萨,依二种轮现身异。一者正法轮,现真实身,所...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放光般若

放光般若波罗蜜多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斋七幡子

七七日之斋会,以纸作幡子,使主僧火化之。以期亡灵见幡子之好相而得好身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俗亡累七斋日,皆令主斋僧剪纸幡子一首,随纸化之。按正法念处一十七种中,谓死时若生天者即见中如白[(畾/(冗-几+互))毛]垂下,其人识神见已,举手揽之,便受天人中。故今...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戒香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见世间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风而闻,无风亦闻,其香云何?” 尔时,世尊...

佛说戒香》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529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4日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得一切如来金刚三昧智,得一切如来种种具足最上宝冠,得一切如来大自在相应金刚智,受三界灌顶一切如来智印,乃至圆满一切众生所欲之愿,种种变化,大明平等智慧,此大毗卢遮那常住三世平等一切如来金刚身语意业,称赞一切如来。 尔时世尊住欲界他化自...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 / 3402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佛说胜义空

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诸法门我如前说。复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

佛说胜义空》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369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四十二章

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就小大乘摄集四十二章者。佛教流入中国之第一部也。朱熹谓四十二章其说却是平实。兹将本各家之註述列之如下:四十二章御註一卷,宋真宗皇帝註。四十二章註一卷,明守遂註,了童补註。四十二章解一卷,明智旭着。四十二章指南一卷,明道霈述。四...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四十二章经》

金光童子

迦毘罗城释种中,一童子,名金光王。色相端严,光明晃曜,闻佛出家成道,遂诣佛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童子生净信而出家。见金光王童子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行

一、圣行,圣即正也,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情。) 二、梵行,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叁、天行,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

《三藏法数》 / 19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苦行外道

一、自饿外道,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 二、投渊外道,谓外道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道。 叁、赴火外道,谓外道修行,常热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

《三藏法数》 / 25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地动八缘

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云:此阎浮提地,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

《三藏法数》 / 49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如来兴显卷第四

何谓佛子。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现大灭度。于斯菩萨。欲入灭度。晓了一切。本净自然。则为佛矣。犹如无本。而归灭度。如来灭度。亦复如是。又如本际。法界若斯。犹如虚空无极之界。又如本净。如真本际。而离欲际。如无相际。无自然际。犹如一切诸法本净。如真本际。取于灭度。如来灭...

佛说如来兴显》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8399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卷第二

尔时王舍城中。二童子。一姓婆罗门。一姓刹帝利。其刹帝利童子。名曰寿命。是二童子。从王舍城出。于其路左。共为戏剧。彼寿命童子。久发正信。婆罗门童子。不具正信。乃谓寿命童子言。我闻世尊先说。善贤长者妻当生子。其后生已。家族富盛。最上吉祥。现于人中受天胜福。乃至最...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73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道芽

正道之萌芽也。法事讚上曰:「智慧冥加,道芽增长。」心地观五曰:「道芽增长如春苗。」法华玄赞二曰:「佛说法雨,道芽生令生善。」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铁城泥犁

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心常念善,死即上天。”佛言:“人如天雨泡,雨从上渧之,一泡坏者一泡成,人生世间,生...

《铁城泥犁》 /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 220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

佛说未曾因缘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

佛说未曾因缘》 /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 875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正法明如来

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之佛名。千手陀罗尼等之说也。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譬喻

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放钵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

佛说放钵》 /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 2958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

十不善业道

马鸣菩萨集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身三种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语四种者。妄言绮语两舌恶语。意三种者。贪瞋邪见。云何杀生。谓于情率先见已。次审其名决定欲杀动身施作断...

《十不善业道》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 527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大云祈雨坛法

若天亢旱时。欲祈请雨者。于露地作坛。除去瓦砾及诸秽物。张设青幕。悬青幡。香泥涂拭作一方坛。于坛中画七宝水池。池中画海龙王宫。于龙宫中释迦牟尼如来说法相。佛右画观自在菩萨。佛左画金刚手菩萨等侍卫。于佛前右画三千大千世界主轮盖龙王。佛前左画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于...

《大云祈雨坛法》 / 510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光明文句

金光明文句之略名。智者大师说。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施饿鬼法

修佛行以施為第一,六度中以施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為最。故叁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於不空译之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末法

正像末叁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復微末,谓末法时。」叁时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见[叁时]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法身

依诸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法身决非无相,其言曰:一家圆实之意,法性之体理具依正色心,相相宛然,非真空无相之法性。是故叁惑究竟清净,则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而依正之二法究竟清净也,以此即谈别...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九斋日

斋,犹戒也。过中不食为斋。谓外道以终日不食为戒者;世间之人又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本无月日之数。今言正、五、九之叁月,及每月之六日为九斋日者,以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日,察人善...

《三藏法数》 / 81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报恩奉盆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揵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界。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相连柱。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告目连。汝母罪根深结...

佛说报恩奉盆》 / 33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是时城中一族姓兜泥耶子。名曰净意。来诣佛所。到佛所已。见佛相好。心生欢喜。种种称赞。合掌恭敬。礼佛足已。退住一面。 时净意兜泥耶子。前白佛言。世尊。我少法。欲伸请问。愿佛世尊听许我说。 佛言。净意。随所...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21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九会曼陀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性

法相宗所立。一切眾生之机类,分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一、定性声闻,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 二、定性缘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叁、定性菩萨,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四、不定性,二种叁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佛果与罗...

《佛学大辞典》 / 401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相

表彰為法之事体者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叁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此四相者為為法。无此四相者為无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為相,法若此,应是為。与此相违是无為法。此於诸法能起名生,...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地涌菩萨

释迦如来既说迹门之法华已,将说本门之法华时,原受释迦如来教化之无量大菩萨眾从地下涌出,住在虚空中。是称為本化之菩萨。法华涌出品曰:「佛说是语时,娑婆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国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訶萨同时涌出。」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

佛说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阿闍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与大宝积无畏德菩萨会第叁十二同本异译。摄於方等部。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九种横死

谓人生于世间,当勤修佛法,敬依国法,不作诸恶,奉行众善,斯能尽其天年。不然,则必遭横逆而死。故此九种也。 一、得病无医,谓人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或遇常医而不投以良药。又不知正法,惟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卜问吉凶,杀诸众生,求...

《三藏法数》 / 40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善法

一、近善知识,谓善知识常谈善法,若人亲近,则得灭除一切恶法,增长一切善根也。 二、能听受法,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 叁、能思惟义,谓既闻正法,即当思惟微妙之义,而契会于心也。 四、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

《三藏法数》 / 133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戒德香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独思:“世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宁雅香随风逆风者乎?”贤者阿难独处思惟,于义所归不知所趣,即从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下,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我独处思惟,世三香...

佛说戒德香》 /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 750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8日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卷下

是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及天帝释护世四大天王。即起礼佛同声白言。世尊惟愿以此守护大千国土大明王威神之力。护持我等各并眷属及余一切诸众生类令得安乐。以是密印印于四方。及以密印印彼一切药叉罗刹步多鬼神令彼调顺。其中若起毒害心行不饶益者。以是大明王陀罗尼。而为谪罚...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 /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9263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法语

正法之言语也。涅槃叁十四曰:「為利根人广说法语。」成实论曰:「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為綺语。」讚阿弥陀佛偈曰:「随其所应闻法语。」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立题

二种立题者,谓凡诸题目,佛自立者,结集家之所立者。 一、佛自立,佛自立者,谓诸题目,佛自立。如金刚云:是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是也。 二、家立,家立者,谓佛入灭后,诸题目,阿难等结集之人所立。如妙法莲华等是也。(梵...

《三藏法数》 / 129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身毛喜竖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毗舍离国最胜大城最胜林中。与苾刍众俱。时彼城中长者子。名曰善星。舍离佛法。其来未久。以多种缘。谤佛法僧。而作是言。沙门瞿昙。尚无人中最上之法。况圣知见最胜所证。入于论难。彼为声闻。宣说诸法。所求所修。以自辩才及不正智。而为所证。其所说法。...

佛说身毛喜竖》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805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叁种律仪无表色

律仪无表色又叁种,一别解脱律仪无表色,依受戒作法而发之无表色也。二静虑律仪无表色,依入漏定而发之无表色也。入定则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又谓之定共戒。叁无漏律仪无表色,入无漏定时所发之无表色也,又谓之道共戒。此二种与漏无漏之定心皆為共生共灭之戒体,故总名...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普贤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之略名。以普贤菩萨為本尊,说修法华叁昧之法,故天台以之為法华之结。於法华叁十讲之末日讲之。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解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五百苾刍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世尊已为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 尔时,世尊安居既满,当解夏时,于十五日与苾刍众敷座而坐。会众坐已,是时,佛告苾...

《解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237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2日

佛说越难

闻如是: 一时,佛在波罗奈私国,贤者飞鸟聚。 彼时,国中四姓长者,名曰越难,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难为人悭贪嫉妒,不信道德、不喜布施。日未没,常敕门监,来乞丐者,勿得通也。 难一子,名曰栴檀,亦复悭贪。难后寿尽,还生其国中,为盲乞妇作子...

佛说越难》 / 西晋居士聂承远译 / 827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金色童子因缘卷第九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得见如是人天大众种种希神变事已。发生最上清净信重奇特之心。作是赞言。 奇哉奇哉。实未曾。尊者阿难自功德力。殊胜若斯而极明显。复能开发如来最上清净教法大威神力。 大哉大哉。世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最胜知见所宣无上清净教法。付嘱尊者大迦叶已。...

《金色童子因缘》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864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

佛说六字咒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尔时一外道栴陀罗女。厌惑尊者阿难即时如来见阿难恍惚。为说六字咒王。先佛所说我今亦说。即说咒曰。 安陀隶 般陀隶 迦罗知 趐由隶 帝阇婆帝 频头婆帝 陀头隶 陀帝隶 陀究摩帝 修摩帝 安陀逻般陀逻 檀陀罗 提兜罗 阿那延陀...

佛说六字咒王》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 1983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偽轨

大黑天之本说。前所揭之仁王,大日,叁世最胜心明王,理趣,孔雀,仁王疏,大日疏,及寄归传等是也。世佛说摩訶迦罗大黑天神大福德圆满陀罗尼,摩訶迦罗大黑天神所问等。皆偽也。诸录不载。又,嘉祥寺神愷之大黑天神法。世称為大黑天仪轨。為人所据。然非真...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诽谤正法

正法為佛法。诽谤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谤法阐提(阐提為不成佛之义)。无量寿上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净土论上曰:「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復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卷第二

复次,须菩提!若人于色中所不实分别分量及疑动分量,而能如实平等观者,即于色中色而无所得;若于色中色无所得时,即于色中色见无所得;若于色中色见无所得,即于色中众生无所得;若于色中众生无所得,即于色中一切无所得;若于色中一切无所得时,即一切所得。若或于法所得...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54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佛说如来兴显卷第三

佛言。何谓佛子。而诸菩萨。游入如来至真等正觉心所念行。如来不为心所念。不分别名。不晓了识。如来无心。乃能入游无量之念。如倚虚空。造立一切。因其由趣。所成就。又如虚空悉无所著。如是仁者。若欲求道。恃怙慧者。一切世俗及度世事。因佛圣慧而逮兴显。又如来慧而无所著...

佛说如来兴显》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875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九方便

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俱舍四善根

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下中上叁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於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慈忍十种利益

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火不能烧,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 二、刀不能割,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

《三藏法数》 / 515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三相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诸比丘:“善马三相,用入官可给御、中王意,得名为官马。何等为三相?一者善马意自能走,二者力,三者端正好色,是为三相,善马中入官。善人亦三相,自得善意名闻亦豪,举人敬难之,可受人礼能福天下。何等为三相?善...

佛说三相》 / 后汉沙门支曜译 / 32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2日

佛说大孔雀咒王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于此住处一苾刍名曰莎底。年少出家未久。新受圆具学毗柰耶教。为众破樵营澡浴事。大黑蛇从朽木孔。忽然而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煦沫两目翻上。尔时具寿阿难陀。见彼苾刍形状...

佛说大孔雀咒王》 /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2683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大叁灾

过住劫,则入坏劫,坏劫二十增减劫。前十九增减劫,坏情世间。最后一增减劫。坏器世间。坏此器世间火灾水灾风灾之叁者。是曰大叁灾。此叁灾非起於同时,各自轮次而起。以坏世界也。第一火灾,七个日轮,同时并出,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之初禪天者。第二水灾,...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品般若

罗什译之摩訶般若波罗蜜二十七卷本与十卷本二:一曰大品般若,一曰小品般若。嘉祥法师吉藏大品义疏十卷,缺卷二,又大品游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病子

喻极恶之眾生也。如母之忆子,最深於病子。佛於眾生亦如是也。涅槃叁十曰:「譬如一人而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法师

法华文句云: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谓师于妙法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于他,故称法师。 一、信力故受,信,信向也;受,领纳也。谓以信向之力,听闻正法,乃至一句一偈,领纳在心,故名信力故受。 二、念力故持,念,忆念也;持,执持也。谓所闻之法,由忆念之力,执...

《三藏法数》 / 24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百佛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尔时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妙法。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坐起整...

佛说百佛名》 /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284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八重真宝

世為无上之福田者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鑞、铅、锡也。大集五十五曰:「譬如真金,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為无价;若无鍮石,偽宝為无价;若无偽宝,赤白铜铁、白鑞、铅、锡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梦感佛说功德

具名,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大功德,二卷,属疑偽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闍陀伽

新作社得迦。十二部之一。译曰本生佛说自身之过去歷事。见[十二部]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六受法

一、眼触受,触,即触着,亦对也。受,领纳也。谓眼与好恶之色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眼触受。 二、耳触受,谓耳与好恶之声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耳触受。 叁、鼻触受,谓鼻与香臭之物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鼻触受。 四、舌触受,谓舌与美恶之味相触对时...

《三藏法数》 / 207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碱水喻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说水喻七事,谛听谛思念之,我当说。”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闻教。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水喻七事?若人没于水;从水出头复还没水;或出头遍观四方;或出头不复没水;或人欲行出...

《碱水喻》 /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 74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5日

佛说诸行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苾刍。一切行迁流。如幻不实。不得久住。无定相。是颠倒法。苾刍乃至一切行。垢尽无染。离一切垢。一切众生。乃至蠕动。及部多等。至寿命尽。决定殒灭。若彼无生。即当无灭。若彼长...

佛说诸行》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67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二十九

如言六阴十叁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為极度,无第二十九。十住毘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叁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諦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极七返

又作极七,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於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谓之极七返。此七往来中,於人中七度之中,七度之生,於天中七度之中,七度之生。合二十八生,而七之数同,故略云极七生。犹言七处善,七叶树。但云二十八生...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延寿妙门陀罗尼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善方便陀罗尼,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皆同本。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毘沙门

二本:一、唐不空译,题曰毘沙门天王。一、赵宋法天译,题曰佛说毘沙门天王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水乳

以譬物之和合。最胜王六曰:「上下和穆犹如乳水。」观疏钞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处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临济录曰:「如今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乳水合,鹅王喫乳。」南山戒疏曰:「如水乳合者,师乖见异,...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真子

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於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一曰:「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胜鬘宝窟下曰:「真子者,於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故,名如来真子。又摄论意,佛子...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卷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并菩萨摩诃萨众俱。是时,佛告尊者须菩提言:“须菩提!色,无性、假性、实性;受、想、行、识,无性、假性、实性。须菩提!如是,乃至眼、色、眼识,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身识,意、法、意识...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57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四种天华

法华所说六瑞中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法华序品曰:「佛说已,结跏趺坐,入於无量义处叁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訶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訶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眾。」译者如其次第,译為白华、大白华、赤华、大赤华。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观音本地

观音之本地,乃既开正觉之正法明佛也。為济度眾生,今现菩萨之身,又於未来现成佛之相焉。伽梵达摩译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於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慈愿力,安乐眾生故,现作菩萨。」法华嘉祥疏十二曰:「观音叁昧...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聚

一、正性定聚,谓断贪嗔痴等,烦恼皆尽,心无邪伪,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 二、邪性定聚,谓四恶趣及一切边邪等见,不信正法,皆名邪性。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邪性定聚。(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叁、不定性聚,谓此性或可为邪,或...

《三藏法数》 / 129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苦

一、母人怀妊,从死得生,谓人托胎,居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迫迮倒悬,苦痛无量;及至出胎,热风触身,如履刀剑,失声大叫,顿昧前因,是为生苦。 二、老人颜色败坏,谓人老年,发白齿落,目昏耳聩,四大不调,百节疼痛,头低腰屈,起坐呻吟,是为老苦。(四大者,地大...

《三藏法数》 / 269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法离魔道

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二、无恼害心,谓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于一切众生常怀悲愍,不起恼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叁、明了诸法,谓菩萨以智慧照察于一切法,明了通达,正直无碍,是以邪魔之...

《三藏法数》 / 17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

闻如是。一时佛至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文殊菩萨往到佛所在门外住。所以者何。佛坐三昧未久。佛觉见文殊。便请入。作礼而住。佛言且坐。文殊问佛。属坐三昧名曰何等。佛言宝积。文殊复问。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复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 / 258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佛说如来智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亿。皆得陀罗尼。住空无相无愿三昧无著法门。得陀罗尼门。知一切众生诸根具足及不具足。又知众生一切所行。 尔时世尊即入佛境界三昧。无色无执。无示无形。无施设无根本。无变无得。无我无主。无作无不...

佛说如来智印》 / 9545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0日

佛说箭喻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摩罗鸠摩罗,独在静处,是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边、世间无边,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此命终、无命终,此、无此,无、命终。我不能忍、我所不用、我所不乐。世尊若...

《箭喻》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 1599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卷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亲近,二、承事作用学法亲近,三、修行进向亲近,四、亲近,五、大亲近。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五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亲近,...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141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毕鉢罗窟

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鉢罗窟,宾鉢罗窟。以窟上毕鉢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鉢罗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鉢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叁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闍崛...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苏悉地羯罗

译曰妙成就业,叁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叁部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一百餘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独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

佛至拘罗惧国。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始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行迎佛。遥见世尊心中踊跃。极大欢喜止车下步。罢却左右傍臣侍从及持盖者。即前迎趣便以头面着地。作礼起复前行。如是至三佛言来前。王复前到以头面着佛足起绕三匝。长跪叉手白佛言...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 /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 1591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9日

字轮

轮者转生之义,真言一一文字从一字转生多字,故云字轮。大日疏十四曰:「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而生诸字也。轮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转生四字。谓阿轮,阿剎罗是不动义,不动者所谓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毘卢遮那住菩提心体性,种种示现普门利益,种种变现无量无边。虽如是垂迹无穷...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智慧箭

智慧能害烦恼之贼,故譬以箭。增一阿含叁十九曰:「仁鎧叁昧弓,手执智慧箭,福业為兵眾,今当坏汝军。」智度论十曰:「忍鎧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末世

浇末之世代也。释迦入灭后五百年為正法时,次一千年為像法时,后万年為末法时。末世者,即末法时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初分说卷上

尔时,世尊往诣优楼频螺耆年迦叶所,到彼处已。时彼迦叶见佛世尊自远而来,即白佛言:“善来,大沙门!诸所须衣服饮食,我悉供给。” 是时,世尊即谓迦叶言:“我今于汝此舍之中,止息一夜。” 迦叶白言:“此舍非我所止之处,是我事火之舍。一大龙,见止其中,彼龙具大神通...

佛说初分说》 /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896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4日

二见

一、见,偏於之邪见。二、无见,偏於无之邪见。又:一、断见,执身心断灭之见,属於无见。二、常见,执身心常住之见,属於见。法华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若无等。」智度论七曰:「见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眾(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五眾灭心忍乐。...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下分结

摄於中阿含五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五家所共

世之财物,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同十叁曰:「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大疏八曰:「我今捨世间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贸...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十一空

(一)内空(二)外空(叁)内外空(四)為空(五)无為空(六)无始空(七)性空(八)无所空(九)第一义空(十)空空(十一)大空。见涅槃十六,大乘义章四。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曹洞五位

洞山良价禪师為广接上中下之叁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為重离卦,第二取重...

《佛学大辞典》 / 1038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化仪四教

化仪者,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也。 一、顿教,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故名顿教。即华严也。 二、渐教,渐即渐次,渐初、渐中、渐末之不同,谓如来初于鹿苑,破斥邪法,建立正教,专为二乘,此名渐初,即阿含也。次于方等会上,弹斥二乘小机,令其归向大法,此名渐中,...

《三藏法数》 / 29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类种子

一本种子,第八识处,為无始法尔,生一切漏无漏為法之功能,是為本种子。二新熏种子,种子由现行之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皆悉落在第八识中,更成生果之功能,谓之新熏种子。亦曰始起种子。唯识论二曰:「种子各二类:一者本,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堪忍地

菩萨十地中,初地之别名。南本涅槃十一曰:「得四念处已,则得住堪忍地中。菩萨摩訶萨,住此地已,则能堪忍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热飢渴、蚊虻蚤蝨、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此堪忍地,配於菩萨之十地,诸师各异见,天台一家以...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百八叁昧

佛大品般若,摩訶衍品说百八种之叁昧:「一首楞严叁昧,(中略)百八离着虚空不染叁昧。」智度论五曰:「般若波罗蜜摩訶衍品中略说则一百八叁昧,初名首楞严叁昧,乃至虚空不染不着叁昧,广说则无量叁昧。」同四十七曰:「百八叁昧佛自说其义,是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转法轮菩萨

仁王所说五大力菩萨中,金刚波罗蜜多菩萨(又曰般菩萨)之异名也。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谓之转法轮菩萨。新译仁王谓之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旧译仁王谓之无量力菩萨。此菩萨為大日如来之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乃其教令轮身也。仁王仪轨下曰:「言金刚波罗蜜多者此云...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地动七因

一、令诸魔生怖,魔多种,故曰诸魔。令生怖者,谓佛成道时,必须地动,令邪魔恐怖,而回正念也。 二、令众生心不散乱,令众生心不散乱者,谓佛欲说法时,必先地动,令诸众生恭敬严谨,心不散乱,而能信受也。 叁、令放逸者生觉知,令放逸生觉知者,谓佛说法时,或放逸之人...

《三藏法数》 / 32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通达智慧;如大龙王,断诸结去除重担;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心得自在。 尔时,佛告尊者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及诸声闻、缘觉,爱乐修学无上菩提者,汝等之人...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80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佛说魔逆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摩诃菩萨不可计,及欲行天、诸色行天、净居天人。彼时世尊与无央数众会眷属周匝围绕而说法。 一天子,名曰大光,在于座中,翼从文殊师利而侍卫焉。于是大光白文殊师利:“所可谓言诸菩萨众魔事者,何谓...

佛说魔逆》 / 9792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须弥四层级

苏迷卢山四层级,始自水际至尽第一层。相去十千踰缮那量,如是乃至第叁层至尽第四层亦十千之量,此四层级自妙高山傍出而围绕之,尽其下半,最初之层级,出為十六千。第二第叁第四之层级,如其次第為八千四千二千。药叉神,名為坚手,住於初层级。名持鬘者,住於第二级...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竺曇摩罗

竺曇摩罗剎Dharmarakṣa,竺姓,名曇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曇摩罗剎。」开元录二曰:「沙门竺曇摩罗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迦遮邻地

Kācalindikāka,又云迦旃邻提,迦旃邻陀,迦止栗那,迦遮邻底迦,迦真邻底迦,迦邻提,迦邻陀等。鸟名。正法叁十曰:「迦旃邻提,海中鸟,触之大乐。轮王出,此鸟则现。」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邻提,此云实可爱,谓水鸟,即鸳鸯之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十种烦恼现行

一、随所欲缠现行,谓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故名随所欲缠现行。 二、不随所欲缠现行,谓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故名不随所欲缠现行。 叁、无所了知现行,谓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

《三藏法数》 / 95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满愿子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鸠罗无种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五百。尔时,贤者邠耨,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稽首足下叉手白佛:“善哉世尊!为我且讲要法,我当奉行,令身长夜安隐无极。”佛言:“谛听,善思念之。”邠耨应:“唯然,世尊!” 佛告邠耨:“目见好色可...

佛说满愿子》 / 附东晋录 / 89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征,明理皎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五浊恶世,五阴烦恼、三毒炽盛,轮转生死无竟已。昔佛在世时,人民数如恒沙,今渐凋微,万不遗一。何以故尔?为善者少,作恶者多,死堕三涂,悉为鱼虫、畜生,不复得人身。故《法花》云:“三恶道...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 / 742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6日

佛说诸法本无卷上

复次婆伽婆游于王舍鹫聚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所谓庄严莹饰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无碍焰净光德威王菩萨摩诃萨。迷留山顶音王菩萨摩诃萨。爱笑无垢光菩萨摩诃萨。出光蔽日月光菩萨摩诃萨。最胜无垢持冠菩萨摩诃萨。出威莲华开身菩萨摩诃萨。梵自在音...

佛说诸法本无》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52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佛说决定总持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八万。一切大圣神通已达。皆不退转究竟诸法。已逮总持辩才微妙。晓了善权方便之宜。善学无数菩萨禁诫。入于深要。体解十二缘起合会。行无所造。空无想愿不起不生。一切诸法使入一道。诸通慧海揽摄法藏。其意广...

佛说决定总持》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04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须弥卢金刚摩尼宝峰楼阁。至已。金刚界如来。以一切如来加持。于一切如来狮子座。一切面安立。时大菩提心不动如来。大福德聚宝生如来。三摩地妙法藏观自在王如来。毗首羯磨成就一切事业不空成就如来。一切如来加持自身。婆伽梵释迦牟尼如来。一切平等善通达故...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 大广智三藏和上于含晖院承明殿道场说 / 710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卷上

归命净诸恶趣王 如来应供正等觉 一心敬礼释师子 说曼拏罗灭恶趣 我今为利益诸众生故。于如来所说根本大教。演说观想净诸恶趣大曼拏罗法。阿阇梨欲作法时。先择静处安坐澄心。观法无我得现前已。然后想自颈上出大莲花。于莲花上现出a阿字。复想阿字变成月轮。又想月轮变成h...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483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31日

佛法灭尽

佛说法灭尽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四种中道

一对偏中,对於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谓之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即中显,谓之尽偏中。叁绝待中对於素来偏病故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强名為中,是曰绝待中。四成假中,以无為假,非非无為中。曰非...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大集会正法

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尼犍外道。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淫欲即是道

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於是叁事中,无量佛法。若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智度论六引此文曰:「婬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叁事中,无量诸佛道。」冰之性即如水,贪瞋痴叁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赖吒和罗

闻如是: 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贪淫瞋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眼能彻视,知世间人民蚑行蠕动之类,所趣生死善恶之道;行即能飞能入地,出无...

《赖吒和罗》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4959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佛说孙多耶致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除馑甚众。佛为说。时梵志。名孙多耶致。望见佛。即住拄杖。吐舌念曰。吾日三浴。啖果饮水。不受人施。吾行胜沙门行。子曹甘食好衣温蓐。讹贤非真。不如吾道也。佛知梵志心之所存。告诸沙门曰。夫人为行。二十一恶。不得美食好衣...

佛说孙多耶致》 /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 858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

叁种净肉

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為我杀者。叁无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叁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叁十七曰:「我听噉叁种净肉。何等叁?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然...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斯芩王

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佛,名私訶摩提,大国名颰陀和。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药师八大菩萨

药师曰:「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种种杂色眾宝华中自然化生。」中不举八菩萨之名。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竖石听讲

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立阐提佛性之义,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山,竪石為听眾,讲涅槃,至阐提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毕竟

一、庄严毕竟,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毕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

《三藏法数》 / 14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陀发诚谛心,诣世尊所。到佛所已,用彼头顶礼世尊足。修敬毕已,住立一面。尔时尊者阿难陀白世尊言:“云何种于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拏罗?云何归依受持学处?云何合十指掌,恭敬如来,成何善业?世尊!云何轮回善根不灭?...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 1862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相宗

撰择集本呼法相宗為相宗,对於所谓无相宗之叁论宗而言。曰:「且如相宗,立叁时教,而判一代理教。」在彼大乘,以心外之境為无,心内之法為故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业罥

善恶之业,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十叁曰:「业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风刀

命终时,体中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其苦如以利刀刺之,故云风刀。止观四曰:「年时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待酸痛。」同辅行曰:「言风刀者,人命欲尽,必為业力散风所解,如解韛囊,使息风不续。如解沟瀆,使血脉不流。如解机关,使筋节不应。如解火炬,使煖气灭尽。如解坏器,...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难同学

佛说阿难同学,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掘多比丘欲还俗,阿难啟佛开示之,使之证果入灭。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 《佛说阿难同学经》

二种信

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毘目佉Abhimukh,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捨攞駄Śraddhā,是依人而信其言也。大日疏叁曰:「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佉,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下言深信者,梵音捨攞駄...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二种生死

一分断生死,诸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叁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善根

身口意叁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餘善,故谓之根。维摩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註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慧命

印光法师曰:「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尽用佛祖语,证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眾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阿閦佛之二种身

教时问答四曰:「金刚顶瑜伽云:东方阿閦佛现二种身:若依正法轮,现普贤菩萨身。若依教令轮,现降叁世身。」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结集叁人

一、阿难,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斛饭王之子,佛成道日生,生时举国欣庆,故云庆喜。随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多闻第一,能持法藏。如来灭后,与文殊师利集诸大众于铁围山等处,结集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 二、优波离,梵语优波离,华言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第...

《三藏法数》 / 237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离睡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婆祇尸牧摩鼻量鹿野苑中。彼时,尊者大目乾连在摩竭善知识村。彼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行而睡,世尊知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行而睡。彼时世尊知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行睡已,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犹若力士屈申臂顷,世尊亦如是,在婆祇尸...

《离睡》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1163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1日

佛说大集会正法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万二千人俱。尊者阿惹憍陈如。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舍利子。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思胜。尊者罗睺罗。尊者善容。尊者贤护。尊者贤吉祥。尊者月吉祥。尊者大势至。尊者满慈子。尊者善吉。尊者哩嚩谛。尊者栴檀军。如是等皆大阿罗汉。是时...

《大集会正法》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4640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9日

唐僧取

俗指玄奘渡天竺求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对触

对於增语触而言。与前五识相应之触心所也。随所依之五根对而名。俱舍论十所谓:「眼等五触说名对,以对根為所依故,对触名从所依」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贤首

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 又(菩萨)华严贤首品贤首菩萨。 又(人名)佛说贤首併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叁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居国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山阿育王塔鍊一指,誓学华严。尝预玄奘叁藏之译场,然以所见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虹霓四缘

中因明菩萨善根业行因缘,而胜妙果报不同,故立多种譬喻,此虹霓为一也。谓诸菩萨,因于善根业行,而香华、种种技乐音声于虚空中,自然而作,以为供养。然彼业行因缘,虽不至于技乐音声之中,而亦因彼善业,而种种胜妙供养果报也。譬如虚空杂色虹起,而因地水火风四大因...

《三藏法数》 / 344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多闻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造塔功德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忉利天宫白玉座上,与大比丘大菩萨等,及彼天主无量众俱。时大梵天王、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及五乾闼婆王等,各与眷属俱,来至佛所,欲问如来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 会中菩萨,名观世音,知其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是...

佛说造塔功德》 / 大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译 / 57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9日

佛说旧城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 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我于往昔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独止一处心生疑念。何因世间一切众生受轮回苦。谓生老死。灭已复生。由彼众生不如实知。是故不能出离生老死苦。我今思念此老死苦从何因。复从何缘此老死。作...

佛说旧城喻》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1995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底彦多

又作丁岸哆Tiṅanta,即Tin+anta,梵语文法二声之一。示动词之变化者,十八转。彦多者后之义,底字為置於后之声。是以动词中第叁人称单数之语尾名,為动词语尾一般之名目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底彦多声十八囀,辨此声中底字居后,彦多是后义,则是底字居后声也。」寄归传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爪土

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杂阿含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涅槃叁十叁曰:「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土也。善男子!人捨身还得...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造像

佛上叁十叁天,夏中叁月不在阎浮时,拘翼国优填王慕佛以栴檀造五尺之佛像,舍卫国波斯匿王闻之,以紫磨金铸五尺之佛像而供养之,於时阎浮提之内始二像,见增一阿含二十八。又优填王造金像,见观佛叁昧六。波斯匿王造栴檀像,见外国图记。诸中说造像之功德者,如大乘造像功...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叁发心

一、厌离为发心,谓人厌恶世间皆是为之法,能招叁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是名厌离为发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所求菩提发心,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人宿善本,具正知见,欲求出世妙道,即发心修行,是名所求菩提发心。 叁、饶益...

《三藏法数》 / 168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病

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此九种之病也。 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 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

《三藏法数》 / 36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毗耶娑问翻译之记

菩萨方便。摄化众生。必以大悲引邪从正。毗耶娑仙即其人也。为导群迷。令识因果。将诸异见。至如来所。归命咨启。听闻正法。因其请说。即以名。故因此部毗耶娑问魏尚书令仪同高公。愍诸错习。示其归则简集能人善辞义者。在宅上面出此典。正求法人沙门昙林。婆罗门客瞿昙流支。...

《毗耶娑问》 / 152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6日

一生,於诸趣结生之一剎那也。二本,除生之一剎那,死一剎那前之餘位也。叁死,為最后之一剎那,而中之前也。四中,死与生中间生起之身心也。欲界色界之情皆具四。见俱舍论九。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弘教

弘通佛之教法也。正法叁曰:「逮闻弘教,心怀踊跃。」续僧传(智脱)曰:「欢传灯之弘教。」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波婆梨奄婆

又曰波婆梨庵婆罗,林名。翻梵语九曰:「波婆梨庵婆林,应云波婆梨菴婆罗林。译曰:波婆梨者,衣。菴婆罗者,果名。长阿含十二。」梵Pravariāmraavan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一名四实

一名谓先陀婆,四实谓水、盐、器、马。如是四法,皆同此一名,此是大王密语。云: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时,口索先陀婆者,智臣善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后叁物,亦称先陀婆。智臣即以叁物随意奉之。以譬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诸大乘亦...

《三藏法数》 / 45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八态譬人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多比丘僧俱。佛告诸比丘:“马弊恶态八。何等八?一态者解羁缰时便掣车欲走;二态者驾车跳𨄈欲啮人;三态者便举前两脚掣车走;四态者便踏车軨;五态者便人立持轭摩挲车却行;六态者便傍行邪走;七态者便掣车驰走,得浊泥抵止住不...

佛说八态譬人》 / 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 434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

佛说妙色王因缘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从定起已,为诸四众演说无上甘露妙法。时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诸根不动听闻法要。 时诸苾刍既见大众身心寂静殷勤听法,咸皆疑白佛言:“世尊!唯愿慈悲为断疑网;如来大师无上法王,今此座中听法诸人,...

《妙色王因缘》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1468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鉢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上曰:「过去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曰:「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断末摩

末摩译曰支节,又曰死穴。身中特异之支节,他物触之,则起剧痛,其命必终。人将死时,水风火叁大中,其一大偏增,触其末摩,使命断绝,谓之断末摩。断者,非切断未摩,乃触於末摩而命断绝也。俱舍论十曰:「於身中异支节,触便致死,是谓末摩。若水火风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阐提

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大悲心,欲度尽一切眾生而成佛,眾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见[一阐提]条。楞伽一曰:「一阐提二种: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无始眾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心,犹可...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佛说新岁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人俱。舍利弗、目连等,前后围绕,听佛说。佛处大会,犹如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作金色,卓然特异,巍巍无侣。于时世尊,与比丘众俱,清净无量,如日如云,终...

《新岁》 /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 2875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二千人俱。其名曰庄严菩萨。师子游戏菩萨。不动光菩萨。欢喜无垢光菩萨。日光焰菩萨。甚深离垢菩萨。莲华相菩萨。师子智菩萨。金色相菩萨。梵天音菩萨。师子慧王菩萨。无垢金光菩萨。微妙色身菩萨。...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 / 宋明教辩才法师充译经三藏沙门绍德等奉诏译 / 367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文字,而维摩詰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6日